杨妈妈得了传唤,没过多久便赶到了平澜院的正房。
一阵略显急促却依旧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须臾,杨妈妈的身影便出现在门帘处。她穿着深青色的比甲,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虽面带倦容,眼神却满是急切与关切。
她快走几步,至榻前,便规规矩矩地敛衽行礼,声音带着长途跋涉后的沙哑。
“老奴给小小姐请安。”
“妈妈快请起。”夏挽放下手中针线,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虚扶了一下,“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多礼。”
杨妈妈这才直起身,几步走到夏挽近前。她目光习惯性地、带着慈爱地落在夏挽身上,细细端详着她的气色,当视线扫过夏挽那已明显隆起的腹部时,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眉头下意识地微微蹙起,一丝疑虑浮上心头。
她是生养过、也见惯了府中女眷怀孕的人,心里头那杆秤准得很。
按日子掐算,小小姐这身孕满打满算也就四个多月,可这肚子···瞧着却远比寻常四个月的妇人格外显怀。那弧度圆润饱满,将衫子撑起一个清晰的轮廓,倒像是养了五六个月才该有的模样。这···似乎有些不太寻常。
夏挽是何等敏锐的人,杨妈妈那瞬间的凝滞和眼底的疑惑,并未逃过她的眼睛。
她不待杨妈妈将那疑问宣之于口,便抢先一步,语气轻松自然,仿佛只是随口提起一件家常,甚至还带着点赧然。
“许是近来胃口开了,总觉得容易饿,吃得比往日多了不少,肚子里这个小家伙也是个不客气的,给多少要多少,长得快了些,这肚子看着便比同期的大了。”
杨妈妈闻言,心头那点疑虑散去。
杨妈妈立刻将那点疑惑归结为个体差异和孕期进补得当,转而换上了全然的关切,絮絮叨叨起来,话语里满是过来人的经验与真切的忧心。
“我的小小姐,胃口好是胎儿壮实的征兆,是天大的福气。可您也得仔细着些,千万不能一味贪嘴。
老话说得好,‘胎儿壮,娘受累’,若是孩子长得太大太胖,将来临盆之时,可是要吃大苦头的。
你年纪轻,身子骨又纤细,又是头一胎,更得小心谨慎,仔细将养才是。”
夏挽从善如流地点点头:“妈妈的话,我记下了。” 她转而问道,“您一路辛苦,怎不在家多住些时日?斌叔儿的腿伤可大好了?”
提到儿子,杨妈妈脸上露出感激之色。
“劳小小姐挂心,斌儿那小子皮实,断腿接好了,如今正老老实实在家躺着将养呢,只要按时吃药换药,便无大碍了。说起来,真得多谢小姐赏下的那些银子,请了好的大夫,用了上好的药材,不然他那条腿怕是要落下病根。”
她话语顿了顿,神情骤然变得紧张后怕,声音也压低了些。
“老奴在家,原本想着多伺候他几日,可后来陆陆续续听到京城窦党作乱的消息,我这心啊,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日夜担心小姐您在这是非之地可怎么办,怕是吓坏了吧?
我实在坐不住了,把斌儿托付给他媳妇,就紧赶慢赶地往回走,总算是昨儿个,抢在关城门最后一刻挤了进来,要是再晚一步,就得在城外熬一宿,那可真是要急死我了!”
她长长地舒了口气,仿佛仍心有余悸,接着说道:“一回到府里,我立马就找了寒淋那丫头问情况,这才知道···才知道世子爷他···他竟然没了!”
杨妈妈的声音哽咽了一下,上前一步,紧紧握住夏挽的手,眼圈瞬间就红了,“我苦命的小小姐啊!你还这么年轻,怎么就···往后这日子可怎么熬啊!”
她是真心疼,在她眼里,夏挽就如同自己的亲孙女一般,如今骤然守寡,在这深宅大院里,无丈夫倚仗,未来的艰辛可想而知。
夏挽感受着杨妈妈掌心粗糙而温暖的触感,心中微暖。她反手轻轻拍了拍杨妈妈的手背,语气平静,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妈妈别担心。我有孩子,有夏家,只要我自己立得住,在这侯府里,便无人能轻慢于我。往后的日子,守着孩子,一样能过。”
见她神色镇定,眼神清亮,并无多少新寡之人应有的悲戚与惶惑,杨妈妈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些许。用袖子擦了擦眼角,连连点头:“小姐能这么想就好,就好···”
杨妈妈随即又想起一事,“对了,凌花一早抱来的那个孩子···沈姨娘留下的那个姐儿,凌花那丫头是个稳妥的,可到底没带过孩子,手忙脚乱的,就求到老奴那儿了。
老奴瞧着那孩子实在孱弱,哭声跟小猫儿似的,不敢大意,就先接手照看着了,特来禀告小姐一声。”
“正要多谢妈妈呢。”夏挽温声道,“我已经吩咐凌花去寻妥帖的奶娘了,估摸着今明两日就能定下。只是这孩子先天不足,需得格外精心,在我这院子里,少不得还要妈妈您多费心帮着看顾提点。”
“这是自然,小姐放心,老奴一定尽心。”杨妈妈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这本就是她分内之事。她看着夏挽,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小姐,那孩子···侯爷那边,可曾赐下名讳?”
夏挽摇了摇头,唇角泛起一丝极淡的嘲弄。南昌侯李贵对李敬德一系厌恶至深,连这个孙女的存在都漠不关心,又怎会费心赐名?
“侯爷事务繁忙,这等小事,我便做主了。”夏挽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就叫她···李缘凉吧。”
她顿了顿,补充道:“小名便唤作康儿,不求她大富大贵,只盼她一世健康平安,无病无灾。”
“缘凉···康儿···”杨妈妈在嘴里低声重复了一遍,觉得这大名听着有些清冷疏离,不似寻常女孩家用的柔美字眼,但小名却朴实真挚,饱含着最直接的祝愿。
她虽觉大名有些异样,但并未多想,只点头应道:“好,老奴记下了。缘凉小姐,康姐儿。”
夏挽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只有她自己知道,这“缘凉”二字,并非随意取之。
缘凉,缘凉。
在她心中,这并非“缘份凉薄”之意,而是 “恩怨两清,自此原谅”。
沈姨娘已为她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她替原主夏挽报了仇,也亲手终结了这段血腥的因果。
她“原谅”了这既定的事实,也“原谅”了那个被迫卷入这场恩怨、无辜诞生的生命。她希望这个孩子,能摆脱父母辈的罪孽与仇恨,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而“康儿”这个小名,则是她对这个孩子最朴素也最真挚的祝福。李缘凉是因为她的暗中下手才早产的,早产的孩子身体孱弱,会影响她一辈子。
夏挽虽然不后悔这么做,但是对于这个孩子,她稍微还是带着那么一丝丝的内疚,所以她起了康儿这个小名,愿她身体康健,愿她命运康宁。
这深藏于名字背后的复杂心绪与沉重过往,夏挽不打算对任何人言说。即便是最贴心的杨妈妈,最忠心的凌花和臧雪,她也会将这份秘密,如同埋葬那个血腥的夜晚一般,深深埋藏在心底。
一阵略显急促却依旧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须臾,杨妈妈的身影便出现在门帘处。她穿着深青色的比甲,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虽面带倦容,眼神却满是急切与关切。
她快走几步,至榻前,便规规矩矩地敛衽行礼,声音带着长途跋涉后的沙哑。
“老奴给小小姐请安。”
“妈妈快请起。”夏挽放下手中针线,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虚扶了一下,“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多礼。”
杨妈妈这才直起身,几步走到夏挽近前。她目光习惯性地、带着慈爱地落在夏挽身上,细细端详着她的气色,当视线扫过夏挽那已明显隆起的腹部时,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眉头下意识地微微蹙起,一丝疑虑浮上心头。
她是生养过、也见惯了府中女眷怀孕的人,心里头那杆秤准得很。
按日子掐算,小小姐这身孕满打满算也就四个多月,可这肚子···瞧着却远比寻常四个月的妇人格外显怀。那弧度圆润饱满,将衫子撑起一个清晰的轮廓,倒像是养了五六个月才该有的模样。这···似乎有些不太寻常。
夏挽是何等敏锐的人,杨妈妈那瞬间的凝滞和眼底的疑惑,并未逃过她的眼睛。
她不待杨妈妈将那疑问宣之于口,便抢先一步,语气轻松自然,仿佛只是随口提起一件家常,甚至还带着点赧然。
“许是近来胃口开了,总觉得容易饿,吃得比往日多了不少,肚子里这个小家伙也是个不客气的,给多少要多少,长得快了些,这肚子看着便比同期的大了。”
杨妈妈闻言,心头那点疑虑散去。
杨妈妈立刻将那点疑惑归结为个体差异和孕期进补得当,转而换上了全然的关切,絮絮叨叨起来,话语里满是过来人的经验与真切的忧心。
“我的小小姐,胃口好是胎儿壮实的征兆,是天大的福气。可您也得仔细着些,千万不能一味贪嘴。
老话说得好,‘胎儿壮,娘受累’,若是孩子长得太大太胖,将来临盆之时,可是要吃大苦头的。
你年纪轻,身子骨又纤细,又是头一胎,更得小心谨慎,仔细将养才是。”
夏挽从善如流地点点头:“妈妈的话,我记下了。” 她转而问道,“您一路辛苦,怎不在家多住些时日?斌叔儿的腿伤可大好了?”
提到儿子,杨妈妈脸上露出感激之色。
“劳小小姐挂心,斌儿那小子皮实,断腿接好了,如今正老老实实在家躺着将养呢,只要按时吃药换药,便无大碍了。说起来,真得多谢小姐赏下的那些银子,请了好的大夫,用了上好的药材,不然他那条腿怕是要落下病根。”
她话语顿了顿,神情骤然变得紧张后怕,声音也压低了些。
“老奴在家,原本想着多伺候他几日,可后来陆陆续续听到京城窦党作乱的消息,我这心啊,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日夜担心小姐您在这是非之地可怎么办,怕是吓坏了吧?
我实在坐不住了,把斌儿托付给他媳妇,就紧赶慢赶地往回走,总算是昨儿个,抢在关城门最后一刻挤了进来,要是再晚一步,就得在城外熬一宿,那可真是要急死我了!”
她长长地舒了口气,仿佛仍心有余悸,接着说道:“一回到府里,我立马就找了寒淋那丫头问情况,这才知道···才知道世子爷他···他竟然没了!”
杨妈妈的声音哽咽了一下,上前一步,紧紧握住夏挽的手,眼圈瞬间就红了,“我苦命的小小姐啊!你还这么年轻,怎么就···往后这日子可怎么熬啊!”
她是真心疼,在她眼里,夏挽就如同自己的亲孙女一般,如今骤然守寡,在这深宅大院里,无丈夫倚仗,未来的艰辛可想而知。
夏挽感受着杨妈妈掌心粗糙而温暖的触感,心中微暖。她反手轻轻拍了拍杨妈妈的手背,语气平静,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妈妈别担心。我有孩子,有夏家,只要我自己立得住,在这侯府里,便无人能轻慢于我。往后的日子,守着孩子,一样能过。”
见她神色镇定,眼神清亮,并无多少新寡之人应有的悲戚与惶惑,杨妈妈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些许。用袖子擦了擦眼角,连连点头:“小姐能这么想就好,就好···”
杨妈妈随即又想起一事,“对了,凌花一早抱来的那个孩子···沈姨娘留下的那个姐儿,凌花那丫头是个稳妥的,可到底没带过孩子,手忙脚乱的,就求到老奴那儿了。
老奴瞧着那孩子实在孱弱,哭声跟小猫儿似的,不敢大意,就先接手照看着了,特来禀告小姐一声。”
“正要多谢妈妈呢。”夏挽温声道,“我已经吩咐凌花去寻妥帖的奶娘了,估摸着今明两日就能定下。只是这孩子先天不足,需得格外精心,在我这院子里,少不得还要妈妈您多费心帮着看顾提点。”
“这是自然,小姐放心,老奴一定尽心。”杨妈妈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这本就是她分内之事。她看着夏挽,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小姐,那孩子···侯爷那边,可曾赐下名讳?”
夏挽摇了摇头,唇角泛起一丝极淡的嘲弄。南昌侯李贵对李敬德一系厌恶至深,连这个孙女的存在都漠不关心,又怎会费心赐名?
“侯爷事务繁忙,这等小事,我便做主了。”夏挽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就叫她···李缘凉吧。”
她顿了顿,补充道:“小名便唤作康儿,不求她大富大贵,只盼她一世健康平安,无病无灾。”
“缘凉···康儿···”杨妈妈在嘴里低声重复了一遍,觉得这大名听着有些清冷疏离,不似寻常女孩家用的柔美字眼,但小名却朴实真挚,饱含着最直接的祝愿。
她虽觉大名有些异样,但并未多想,只点头应道:“好,老奴记下了。缘凉小姐,康姐儿。”
夏挽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只有她自己知道,这“缘凉”二字,并非随意取之。
缘凉,缘凉。
在她心中,这并非“缘份凉薄”之意,而是 “恩怨两清,自此原谅”。
沈姨娘已为她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她替原主夏挽报了仇,也亲手终结了这段血腥的因果。
她“原谅”了这既定的事实,也“原谅”了那个被迫卷入这场恩怨、无辜诞生的生命。她希望这个孩子,能摆脱父母辈的罪孽与仇恨,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而“康儿”这个小名,则是她对这个孩子最朴素也最真挚的祝福。李缘凉是因为她的暗中下手才早产的,早产的孩子身体孱弱,会影响她一辈子。
夏挽虽然不后悔这么做,但是对于这个孩子,她稍微还是带着那么一丝丝的内疚,所以她起了康儿这个小名,愿她身体康健,愿她命运康宁。
这深藏于名字背后的复杂心绪与沉重过往,夏挽不打算对任何人言说。即便是最贴心的杨妈妈,最忠心的凌花和臧雪,她也会将这份秘密,如同埋葬那个血腥的夜晚一般,深深埋藏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