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沐阳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警察同志,说起来我姐这一辈子,也挺不容易的。
她从小就长得漂亮,学习也好,在我们老家那一片,谁都知道我们家有个能干的姑娘。
她读完高中考上了金海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金海工作,那时候我们都觉得她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大概七八年前吧,她回老家过年,在我姐夫邢维明开的饭店里吃饭,两个人就这么认识了。
我姐夫当时在我们胶州市经营着一家餐饮公司,下面有好几家不小的饭店,生意做得特别好,人也长得精神,对我姐也是真的好。
而且巧合的是,姐夫也是我们洋河镇人,洋河中学毕业的,不过比我姐要高几届。他说其实早知道我姐姐,只是以前没有机会认识。
那天在他的饭店见到我姐后,他就开始追求我姐。一开始我姐还有点犹豫,毕竟一方面姐夫比她大五岁,另一方面我姐当时已经在金海工作,她身边当时还有其他人在追求。
可我姐夫特别有耐心,不管我姐遇到什么事,甚至我们家遇到什么事,他都第一时间出现帮助我们解决。慢慢的,我姐就被他打动,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说到这里,萧沐阳停住了。
许长生听起来一切都顺顺利利很圆满,知道后面大概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于是轻声问:“那后来呢?”
“后来,他们交往了大半年后就结婚了,婚礼办得特别热闹,当时我们全家都替我姐高兴,觉得她终于找到了能托付一生的人。可是......”
说到这里,萧沐阳的声音哽咽了,停顿了几秒才继续说:“可谁能想到,好景不长,他们结婚也就半年多,我姐夫在去外地谈生意的路上,突然失去了联系。”
“失去联系?是什么意思?”许长生疑惑地问。
“就是我姐夫在那几天都联系不上了!”
“那你们当时报警了吗?”
“报警了。我姐报警后,我们洋河当地的警察开始介入调查。他们问了我姐夫准备去拜访的客户,找到客户后客户却说我姐夫没找过他。
警察又在我姐夫开车必须经过的沿途搜索,也没找到我姐夫的踪迹。
一直过了一个多月,我姐夫的车终于被人在一条河里发现了。”
“你姐夫在车里?”
“是的。”萧沐阳语气低沉。
“警察调查的结果怎么样,是意外还是有人蓄意谋害?”许长生急忙追问。
“是意外!当时我们胶州市里来了很多警察,勘查了现场,又做了尸检后得出的结论是疲劳驾驶不小心坠河溺亡。”
“哦......一个多月才找到,那当时你姐夫应该认不出样子了吧?”
“是无法辨认了,所以警察说要做DNA,抽了我姐夫他爸的血才确认了身份。”
“哦,是这样......,这个结果对你姐的打击一定很大吧?”
“是的,我姐当时已经怀孕几个月,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就晕过去了......整整一个星期都没怎么吃东西,人一下子就瘦了一大圈。”
“确实,那个时候对你姐来说应该是挺难熬的。”许长生叹息道。
“警察同志,情况比你想的要糟糕得多。”萧沐阳的声调一下子高了起来。
“糟糕得多?怎么回事。”许长生好奇地问。
萧沐阳又重重叹了口气,“姐夫走后没多久,突然来了很多自称是他朋友的人,拿着各式各样的欠条和转账记录来找姐姐,要她还钱。”
“你姐夫生前向他们借了钱?”许长生反应过来。
“是的。被催债后从来不操心自家公司的姐姐去姐夫的餐饮公司时才知道原来公司那两年生意早就一落千丈,不但没赚钱,还亏了不少,所以姐夫向他的朋友借了不少钱,以维持那些饭店的运营。”
“这么重大的事情你姐夫就从来没告诉你姐姐?”
“是的。”萧沐阳的语气很无奈,“他可能是怕我姐担心吧!”
“那你姐姐还得了那么多欠债吗?”
“还得了要还,还不了也要还,姐姐把公司低价转让了,钱不够,又把姐夫以前买的自住的别墅也卖了,还不够。”
“那怎么办?”
“警察同志,说来也是幸运,姐夫这个人不愧是做生意的,他真的是考虑周全,似乎脑后长眼,早就做到了有备无患。”
“哦,怎么回事?”
“他在生意好的时候似乎就有忧患意识,为我姐和自己买了高额的人身意外险,受益人是配偶。你知道吗,若一方意外亡故,配偶获理赔金达到了一千万元。”萧沐阳骄傲地说。
“所以你姐就是用那获得的一千万还清了剩余债务?”
“对,低价转让公司和卖别墅等资产后,还剩下三百多万债务,姐姐获得了一千万理赔金后就轻松还掉了那剩余债务,还有七百万可以应付以后得生计,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原来是这样!”许长生也有点感叹生命的无常。
盯着笔记本上 “七百万遗产” 和 “会所亏损” 两个关键词,一个疑问在许长生脑海里反复盘旋:有七百万资金,就算不工作,养活自己和孩子也绰绰有余,萧沐晴又怎么会落到后面的境地?
这时他想起了刚才萧沐阳的话 ——“姐姐把大部分钱都投入到一个做会所的生意里去了,可那会所经营得特别不好,一直在亏钱”。
“萧先生,有个情况我想再跟您确认一下。” 许长生的语气比刚才更急切了些,“你之前说你姐在还掉所有债务后还剩下七百万左右资金,是吗?”
萧沐阳马上回答:“是啊,差不多就这数字。”
“七百万……” 许长生低声重复着这个数字,心里的疑惑更重了,“萧先生,您知道萧沐晴在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吗?”
“会计啊。” 萧沐阳回答得很干脆,“她上学的时候数学就好,当初选专业的时候,我爸妈还劝她选师范,稳定,可她非要选会计,说以后好找工作,没想到最后也没从事这行多久。”
“会计专业?” 许长生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惊讶,“这和开会所完全不搭边啊。她以前有没有接触过餐饮、娱乐或者会所相关的工作?”
“从来没有。” 萧沐阳的语气很肯定,“她大学毕业后在金海一家公司做会计,后来跟我姐夫结婚就回了胶州,就辞职在家照顾家庭了,从来没做过生意,更别说开会所了。
我当时听说她开会所的时候,也觉得奇怪,还问过她怎么突然想做这个,她却说她不参与经营,只是入股,具体事务由合伙人做。”
许长生握着手机的手指紧了紧,会计专业出身的人,通常对数字和风险有着更敏锐的感知,萧沐晴怎么会轻易涉足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还投入大量的,甚至是几乎全部的资金?
这听起来太不符合常理了。
        她从小就长得漂亮,学习也好,在我们老家那一片,谁都知道我们家有个能干的姑娘。
她读完高中考上了金海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金海工作,那时候我们都觉得她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大概七八年前吧,她回老家过年,在我姐夫邢维明开的饭店里吃饭,两个人就这么认识了。
我姐夫当时在我们胶州市经营着一家餐饮公司,下面有好几家不小的饭店,生意做得特别好,人也长得精神,对我姐也是真的好。
而且巧合的是,姐夫也是我们洋河镇人,洋河中学毕业的,不过比我姐要高几届。他说其实早知道我姐姐,只是以前没有机会认识。
那天在他的饭店见到我姐后,他就开始追求我姐。一开始我姐还有点犹豫,毕竟一方面姐夫比她大五岁,另一方面我姐当时已经在金海工作,她身边当时还有其他人在追求。
可我姐夫特别有耐心,不管我姐遇到什么事,甚至我们家遇到什么事,他都第一时间出现帮助我们解决。慢慢的,我姐就被他打动,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说到这里,萧沐阳停住了。
许长生听起来一切都顺顺利利很圆满,知道后面大概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于是轻声问:“那后来呢?”
“后来,他们交往了大半年后就结婚了,婚礼办得特别热闹,当时我们全家都替我姐高兴,觉得她终于找到了能托付一生的人。可是......”
说到这里,萧沐阳的声音哽咽了,停顿了几秒才继续说:“可谁能想到,好景不长,他们结婚也就半年多,我姐夫在去外地谈生意的路上,突然失去了联系。”
“失去联系?是什么意思?”许长生疑惑地问。
“就是我姐夫在那几天都联系不上了!”
“那你们当时报警了吗?”
“报警了。我姐报警后,我们洋河当地的警察开始介入调查。他们问了我姐夫准备去拜访的客户,找到客户后客户却说我姐夫没找过他。
警察又在我姐夫开车必须经过的沿途搜索,也没找到我姐夫的踪迹。
一直过了一个多月,我姐夫的车终于被人在一条河里发现了。”
“你姐夫在车里?”
“是的。”萧沐阳语气低沉。
“警察调查的结果怎么样,是意外还是有人蓄意谋害?”许长生急忙追问。
“是意外!当时我们胶州市里来了很多警察,勘查了现场,又做了尸检后得出的结论是疲劳驾驶不小心坠河溺亡。”
“哦......一个多月才找到,那当时你姐夫应该认不出样子了吧?”
“是无法辨认了,所以警察说要做DNA,抽了我姐夫他爸的血才确认了身份。”
“哦,是这样......,这个结果对你姐的打击一定很大吧?”
“是的,我姐当时已经怀孕几个月,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就晕过去了......整整一个星期都没怎么吃东西,人一下子就瘦了一大圈。”
“确实,那个时候对你姐来说应该是挺难熬的。”许长生叹息道。
“警察同志,情况比你想的要糟糕得多。”萧沐阳的声调一下子高了起来。
“糟糕得多?怎么回事。”许长生好奇地问。
萧沐阳又重重叹了口气,“姐夫走后没多久,突然来了很多自称是他朋友的人,拿着各式各样的欠条和转账记录来找姐姐,要她还钱。”
“你姐夫生前向他们借了钱?”许长生反应过来。
“是的。被催债后从来不操心自家公司的姐姐去姐夫的餐饮公司时才知道原来公司那两年生意早就一落千丈,不但没赚钱,还亏了不少,所以姐夫向他的朋友借了不少钱,以维持那些饭店的运营。”
“这么重大的事情你姐夫就从来没告诉你姐姐?”
“是的。”萧沐阳的语气很无奈,“他可能是怕我姐担心吧!”
“那你姐姐还得了那么多欠债吗?”
“还得了要还,还不了也要还,姐姐把公司低价转让了,钱不够,又把姐夫以前买的自住的别墅也卖了,还不够。”
“那怎么办?”
“警察同志,说来也是幸运,姐夫这个人不愧是做生意的,他真的是考虑周全,似乎脑后长眼,早就做到了有备无患。”
“哦,怎么回事?”
“他在生意好的时候似乎就有忧患意识,为我姐和自己买了高额的人身意外险,受益人是配偶。你知道吗,若一方意外亡故,配偶获理赔金达到了一千万元。”萧沐阳骄傲地说。
“所以你姐就是用那获得的一千万还清了剩余债务?”
“对,低价转让公司和卖别墅等资产后,还剩下三百多万债务,姐姐获得了一千万理赔金后就轻松还掉了那剩余债务,还有七百万可以应付以后得生计,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原来是这样!”许长生也有点感叹生命的无常。
盯着笔记本上 “七百万遗产” 和 “会所亏损” 两个关键词,一个疑问在许长生脑海里反复盘旋:有七百万资金,就算不工作,养活自己和孩子也绰绰有余,萧沐晴又怎么会落到后面的境地?
这时他想起了刚才萧沐阳的话 ——“姐姐把大部分钱都投入到一个做会所的生意里去了,可那会所经营得特别不好,一直在亏钱”。
“萧先生,有个情况我想再跟您确认一下。” 许长生的语气比刚才更急切了些,“你之前说你姐在还掉所有债务后还剩下七百万左右资金,是吗?”
萧沐阳马上回答:“是啊,差不多就这数字。”
“七百万……” 许长生低声重复着这个数字,心里的疑惑更重了,“萧先生,您知道萧沐晴在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吗?”
“会计啊。” 萧沐阳回答得很干脆,“她上学的时候数学就好,当初选专业的时候,我爸妈还劝她选师范,稳定,可她非要选会计,说以后好找工作,没想到最后也没从事这行多久。”
“会计专业?” 许长生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惊讶,“这和开会所完全不搭边啊。她以前有没有接触过餐饮、娱乐或者会所相关的工作?”
“从来没有。” 萧沐阳的语气很肯定,“她大学毕业后在金海一家公司做会计,后来跟我姐夫结婚就回了胶州,就辞职在家照顾家庭了,从来没做过生意,更别说开会所了。
我当时听说她开会所的时候,也觉得奇怪,还问过她怎么突然想做这个,她却说她不参与经营,只是入股,具体事务由合伙人做。”
许长生握着手机的手指紧了紧,会计专业出身的人,通常对数字和风险有着更敏锐的感知,萧沐晴怎么会轻易涉足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还投入大量的,甚至是几乎全部的资金?
这听起来太不符合常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