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怡刚回到市局,许长生就立刻召集了核心办案人员开会。会议室里,大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咖啡吧神秘女人的监控截图和梅红的相关信息。
孙怡将与陈瑶的谈话内容详细汇报后,在场的人都意识到,梅红极有可能就是这两起案件的关键人物。
“现在线索已经很明确了,梅红不仅是黄晓婷的大学闺蜜,还是陈伟的前女友。” 许长生手指敲了敲桌面,“这种双重关系,可能成为她报复行为的起因。
但我们还需要确认一件事 —— 陈伟和梅红当年到底为什么分手,又为什么转头和黄晓婷结婚?这里面很可能藏着梅红报复的核心原因。”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马卫国的电话。此时马卫国正准备回局里,接到电话后立刻停下车。
“马卫国,有重大进展。” 许长生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孙怡那边查到,黄晓婷的大学闺蜜梅红,很可能是陈伟的前女友。
你现在立刻去陈伟父母家,向他们核实这件事,重点问清楚陈伟和梅红当年为什么分手,以及后来为什么和黄晓婷结婚。”
马卫国眼睛一亮:“真的?那我现在就过去!”
“等等,” 许长生叮嘱道,“陈伟现在在服刑,他父母的心情肯定不好,对我们警方可能会有抵触情绪。你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别太直接,多安抚他们的情绪,尽量温和沟通,避免引起反感。”
马卫国笑了笑:“许队你放心,推理分析我不太在行,但跟人打交道我还是有把握的。保证完成任务!”
挂了电话,马卫国没有直接去陈伟父母家,而是先开车去了附近的大型超市。他在超市里转了一圈,精心挑选了四样礼品 —— 给陈父买了一盒上等的茶叶和一条烟,给陈母买了一箱牛奶和一盒燕窝。
“伸手不打笑脸人,带点礼品过去,总能让老人家心里舒服点。” 马卫国一边结账,一边暗暗想道。
陈伟父母住在金海老城区的一个老式小区里,这里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楼道狭窄,马卫国提着礼品,按照地址找到了三楼的住户,轻轻敲了敲门。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探出头来,正是陈伟的父亲陈建国。
看到马卫国穿着便服,提着礼品,陈建国有些疑惑:“你是?”
“叔叔您好,我是市公安局的马卫国,之前跟您通过电话,想跟您了解一下陈伟的一些情况。” 马卫国脸上堆起温和的笑容,举起手里的礼品,“这是一点心意,您别嫌弃。”
陈建国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警察会带着礼品来。他犹豫了片刻,侧身让马卫国进屋:“进来吧,家里有点乱。”
屋里的装修很简单,家具都是老旧的款式,但收拾得很整洁。
陈伟的母亲李桂兰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马卫国进来,连忙站起身,脸上带着几分拘谨。
“阿姨您好,打扰您了。” 马卫国主动打招呼,将礼品递过去,“一点小意思,您和叔叔补补身体。”
李桂兰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你太客气了,有什么事你直说就行。”
马卫国在沙发上坐下,没有立刻切入正题,而是先聊起了陈伟在监狱的情况:“叔叔阿姨,我今天来之前,特意跟监狱那边了解了一下陈伟的近况。他在里面表现得不错,服从管理,还积极参加劳动改造,狱警说他如果继续保持下去,以后还有机会获得减刑,你们不用太担心。”
听到这话,陈建国和李桂兰的脸色明显缓和了不少。
李桂兰叹了口气:“这孩子,就是太冲动了,不然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老两口每天都在为他祈祷,希望他能早点出来。”
“会的,只要他好好改造,肯定能早点出来和你们团聚。” 马卫国顺着话头,慢慢将话题引向正题,“叔叔阿姨,我今天来,主要是想向你们了解一下陈伟结婚前的感情情况。他在跟黄晓婷结婚前,是不是还谈过一个女朋友?”
陈建国听到这个问题,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有过。”
马卫国心里一喜,连忙追问:“那您还记得那个女孩叫什么名字吗?长什么样?”
陈建国皱着眉头,努力回忆了半天,摇了摇头:“名字…… 记不太清了,都过去好几年了。我这年纪一大,记忆力是越来越差了。只记得是个挺文静的姑娘,个子不高,话不多。”
“你忘了?” 李桂兰在一旁提醒道,“那个姑娘叫梅红啊!梅花的梅,红色的红,当时她第一次来咱们家,就是这么介绍自己的。你还说这名字好听呢。”
“对对对,是叫梅红!” 陈建国拍了拍脑袋,“你看我这记性,越来越差了。”
马卫国心里有点小激动,李桂兰的话彻底证实了陈瑶的说法 —— 梅红确实是陈伟的前女友!
他继续问道:“那您二老对梅红印象怎么样?她当时和陈伟的感情好吗?”
李桂兰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几分惋惜:“那姑娘挺好的,虽然话不多,但人很懂事,也孝顺。
第一次来我们家的时候,看到我在厨房忙活,就主动过来帮忙洗碗、擦桌子。
我跟她说不用,她还说在家里经常帮父母做家务,这些活不算什么。”
陈建国也点了点头:“是啊,当时我还跟陈伟说,这姑娘不错,踏实能干,让他好好跟人家相处。我们都以为他们俩最后会结婚,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 马卫国追问,“后来他们为什么分手了?是因为有什么矛盾吗?”
陈建国摇了摇头,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我们也不知道。当时我们看他们俩感情挺好的,梅红还经常来家里吃饭,帮我们干活。
可突然有一天,陈伟就跟我们说他和梅红分手了,我们问他原因,他就是不肯说,只说是性格不合。”
孙怡将与陈瑶的谈话内容详细汇报后,在场的人都意识到,梅红极有可能就是这两起案件的关键人物。
“现在线索已经很明确了,梅红不仅是黄晓婷的大学闺蜜,还是陈伟的前女友。” 许长生手指敲了敲桌面,“这种双重关系,可能成为她报复行为的起因。
但我们还需要确认一件事 —— 陈伟和梅红当年到底为什么分手,又为什么转头和黄晓婷结婚?这里面很可能藏着梅红报复的核心原因。”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马卫国的电话。此时马卫国正准备回局里,接到电话后立刻停下车。
“马卫国,有重大进展。” 许长生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孙怡那边查到,黄晓婷的大学闺蜜梅红,很可能是陈伟的前女友。
你现在立刻去陈伟父母家,向他们核实这件事,重点问清楚陈伟和梅红当年为什么分手,以及后来为什么和黄晓婷结婚。”
马卫国眼睛一亮:“真的?那我现在就过去!”
“等等,” 许长生叮嘱道,“陈伟现在在服刑,他父母的心情肯定不好,对我们警方可能会有抵触情绪。你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别太直接,多安抚他们的情绪,尽量温和沟通,避免引起反感。”
马卫国笑了笑:“许队你放心,推理分析我不太在行,但跟人打交道我还是有把握的。保证完成任务!”
挂了电话,马卫国没有直接去陈伟父母家,而是先开车去了附近的大型超市。他在超市里转了一圈,精心挑选了四样礼品 —— 给陈父买了一盒上等的茶叶和一条烟,给陈母买了一箱牛奶和一盒燕窝。
“伸手不打笑脸人,带点礼品过去,总能让老人家心里舒服点。” 马卫国一边结账,一边暗暗想道。
陈伟父母住在金海老城区的一个老式小区里,这里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楼道狭窄,马卫国提着礼品,按照地址找到了三楼的住户,轻轻敲了敲门。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探出头来,正是陈伟的父亲陈建国。
看到马卫国穿着便服,提着礼品,陈建国有些疑惑:“你是?”
“叔叔您好,我是市公安局的马卫国,之前跟您通过电话,想跟您了解一下陈伟的一些情况。” 马卫国脸上堆起温和的笑容,举起手里的礼品,“这是一点心意,您别嫌弃。”
陈建国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警察会带着礼品来。他犹豫了片刻,侧身让马卫国进屋:“进来吧,家里有点乱。”
屋里的装修很简单,家具都是老旧的款式,但收拾得很整洁。
陈伟的母亲李桂兰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马卫国进来,连忙站起身,脸上带着几分拘谨。
“阿姨您好,打扰您了。” 马卫国主动打招呼,将礼品递过去,“一点小意思,您和叔叔补补身体。”
李桂兰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你太客气了,有什么事你直说就行。”
马卫国在沙发上坐下,没有立刻切入正题,而是先聊起了陈伟在监狱的情况:“叔叔阿姨,我今天来之前,特意跟监狱那边了解了一下陈伟的近况。他在里面表现得不错,服从管理,还积极参加劳动改造,狱警说他如果继续保持下去,以后还有机会获得减刑,你们不用太担心。”
听到这话,陈建国和李桂兰的脸色明显缓和了不少。
李桂兰叹了口气:“这孩子,就是太冲动了,不然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老两口每天都在为他祈祷,希望他能早点出来。”
“会的,只要他好好改造,肯定能早点出来和你们团聚。” 马卫国顺着话头,慢慢将话题引向正题,“叔叔阿姨,我今天来,主要是想向你们了解一下陈伟结婚前的感情情况。他在跟黄晓婷结婚前,是不是还谈过一个女朋友?”
陈建国听到这个问题,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有过。”
马卫国心里一喜,连忙追问:“那您还记得那个女孩叫什么名字吗?长什么样?”
陈建国皱着眉头,努力回忆了半天,摇了摇头:“名字…… 记不太清了,都过去好几年了。我这年纪一大,记忆力是越来越差了。只记得是个挺文静的姑娘,个子不高,话不多。”
“你忘了?” 李桂兰在一旁提醒道,“那个姑娘叫梅红啊!梅花的梅,红色的红,当时她第一次来咱们家,就是这么介绍自己的。你还说这名字好听呢。”
“对对对,是叫梅红!” 陈建国拍了拍脑袋,“你看我这记性,越来越差了。”
马卫国心里有点小激动,李桂兰的话彻底证实了陈瑶的说法 —— 梅红确实是陈伟的前女友!
他继续问道:“那您二老对梅红印象怎么样?她当时和陈伟的感情好吗?”
李桂兰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几分惋惜:“那姑娘挺好的,虽然话不多,但人很懂事,也孝顺。
第一次来我们家的时候,看到我在厨房忙活,就主动过来帮忙洗碗、擦桌子。
我跟她说不用,她还说在家里经常帮父母做家务,这些活不算什么。”
陈建国也点了点头:“是啊,当时我还跟陈伟说,这姑娘不错,踏实能干,让他好好跟人家相处。我们都以为他们俩最后会结婚,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 马卫国追问,“后来他们为什么分手了?是因为有什么矛盾吗?”
陈建国摇了摇头,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我们也不知道。当时我们看他们俩感情挺好的,梅红还经常来家里吃饭,帮我们干活。
可突然有一天,陈伟就跟我们说他和梅红分手了,我们问他原因,他就是不肯说,只说是性格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