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大胆的尝试-《火影修仙,我将忍术变神通》

  “畜生道”的召唤能力,提升了千树真波的“降龙伏虎”神通。

  现在他也可以无视空间,通灵召唤定下契约的强大妖兽。反过来,妖兽在他同意下,也可以将其召唤回去的能力。

  数量也从一次召唤单个变成一群,且对召唤出来的目标拥有绝对掌控权。

  对于实力不及施术者的妖兽,就算不用缔结契约,也能强行的征召。

  轮回眼的其他能力也相继成为千树真波神通进阶的资粮。

  “象转之术”的精妙——将部分查克拉和意识附着于活人祭品,制造出受控的、拥有本体部分实力的分身。

  这种对能量远程投射和精细操控的技艺,与千树真波早已掌握的“撒豆成兵”神通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撒豆成兵”化死物为傀儡,而“象转之术”则是以活人为基。两者交织,竟使得“撒豆成兵”神通变得更加圆融如意。

  千树真波感觉到,自己对傀儡的操控更加精细入微,甚至未来或许能尝试赋予傀儡更复杂的指令和更持久的存在时间。

  而晓组织用于远程集会的“幻灯身之术”,其以查克拉念波跨越空间进行精神链接、投射虚拟影像的原理,则像一把钥匙,触发了千树真波另一项神通——“隔垣洞见”!

  【隔垣洞见:能彻视洞达,坐见十方,天上地下,无有障蔽,六合内外,鬼神人物,幽显大小,莫不了然分明。】

  此神通一经触发,千树真波便觉脑海的感知豁然开朗。并非简单的千里眼顺风耳,而是一种更本质的“洞察”。

  他能依稀感知到,若能将此神通修炼至高深境界,便可突破空间乃至一定程度的结界阻隔,“看见”遥远之地发生的事,“听见”彼处的对话。

  虽然初始阶段或许只能模糊感应大致景象和声音,且距离和清晰度受限,但这无疑是情报收集的绝世利器,远超任何忍界的感知忍术和望远镜之术。

  这比上次提升“飞身托迹”后的模糊感知更为具体与详细。

  至于“幻龙九封尽”这门用于剥离并封印尾兽的强大封印术,其复杂的术式结构和强大的束缚力,确实让千树真波对封印术的理解更深一层,丰富了他的手段。

  但或许是因为其本质仍属于相对“常规”的能量封印范畴,并未能像前几种那样,触及到天罡神通更核心的法则层面,因此并未触发新的神通觉醒。

  此番与轮回眼的“交易”,收获不可谓不丰盛。

  若单论神通手段,他此刻的底蕴足以让忍界任何强者为之失色。

  然而,当一切喧嚣落定,千树真波静下心来,内视丹田气海中那枚依旧璀璨却再无寸进的七彩丹丸时,那份收获的喜悦便迅速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更深的凝重。

  境界的瓶颈,依然如天堑般横亘在前,纹丝不动。

  轮回眼的奥秘,似乎更多地体现在“术”的层面和应用的多样性上,对于生命本质的跃迁、能量层次的彻底升华,并未提供直接的路径或启发。

  它就像一本详尽阐述了各种强大“招式”的秘籍,但对于如何提升修炼者的“内功”根基,却语焉不详。

  那个能跨越阴阳两界的“通幽”神通与“天眼”仍旧没有彻底激活。

  “看来,轮回眼本身,并非解决我修炼瓶颈的钥匙。”千树真波轻轻吐出一口浊气,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被坚定所取代。

  “它或许展示了更高层次的力量形态,但如何让我自身抵达那个层次,还需要另寻他法。”

  神通虽妙,终是护道之术;境界为本,方是长生之基。

  这个道理,千树真波始终铭记于心。

  在追求力量的道路上,他绝不会因神通的强大而迷失了根本方向。突破炼精化气,成就炼气化神,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

  “既然轮回眼是阴阳遁的极致体现,而写轮眼是其进化的起点……那么,对阴阳遁之力的探索,或许可以从理解这双眼睛开始。”

  千树真波目光微凝,心中有了决断。

  他手掌一翻,一个微型的封印术式在掌心浮现,光芒散去,一个精致的营养维持装置出现,里面静静悬浮着的,正是那颗来自宇智波止水的万花筒写轮眼。

  猩红的底色,四角风车状的复杂图案,即便脱离了本体,即便被封印隔绝,依然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阴郁能量波动。

  那不仅仅是查克拉,更蕴含着一股强烈到极致的情感烙印——守护的意志、深沉的痛苦、以及最终别天神那扭转乾坤的无奈与决绝。

  千树真波没有贸然用手直接接触。

  他输入一丝法力代替神识,仔细“观察”这颗眼睛。

  在他的感知中,写轮眼不再仅仅是物理器官,它更像一个复杂无比的能量节点和精神印记聚合体。

  其内部结构精妙绝伦,远超任何已知的忍具或生物组织,无数细微的查克拉经络以一种近乎“道韵”的方式纠缠、盘旋,最终汇聚于瞳孔中心,形成了那个独特的图案。

  图案本身,似乎就是一种天然的封印术式或者能量放大器,将宇智波血脉特有的阴遁精神力具现化、规则化。

  “果然不凡……这不仅仅是血脉遗传,更像是一种深植于灵魂深处的‘诅咒’或者说‘契约’,通过眼睛这个窗口显现出来。”千树真波暗自思忖。

  他能感觉到,这双眼睛与某个遥远、晦暗而庞大的精神层面。或许与所谓的“伊邪那岐”、“伊邪那美”的源头有关,存在着若有若无的联系。

  接着,他尝试调动进阶后的“游神御气”,再次分出一缕如同最轻柔的触须法力,小心翼翼地探向写轮眼。

  他不敢直接深入眼睛内部的精神印记核心,那无异于闯入一个充满执念的雷区。他只是在外围感知那股阴遁查克拉的特性和流动规律。

  瞬间,一股冰凉、沉重、带着强烈负面情绪色彩的能量感顺着这缕法力反馈回来。

  悲伤、愤怒、绝望……属于宇智波止水临终前的强烈情感碎片,如同潮水般涌来,试图侵蚀真波的心神。

  然而,团藏的却没有半点。

  看来小偷没有资格留下印记。

  “哼!”

  千树真波默运“游神御气”,一股中正平和的精神力轻易便将这股外来情绪波动涤荡干净,心神守一,不受影响。

  “好强烈的精神污染,难怪宇智波族人容易陷入极端。这股力量,本质上是依靠强烈的情感来驱动和激发的。”

  他回想起宇智波一族开眼和进阶的条件,无不与剧烈的情绪刺激有关。

  这种力量提升方式,与他所修的道家无为清静、调和龙虎的途径截然相反,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若是以强烈情绪刺激来强行开启或提升写轮眼,只怕会污染我的道基,让心境出现破绽,日后心魔丛生,于长远修行大为不利。”千树真波立刻否定了最简单粗暴的模仿之路。

  那么,能否用更“道法自然”的方式,来理解、甚至模拟这种力量呢?

  他想到了“胎化易形”。这门神通能变化万物本源,或许可以尝试局部模拟写轮眼的结构?

  他集中精神,引导法力作用于自己的双眼,试图让其内部结构临时性地向着写轮眼的形态靠拢。

  过程极其艰难,写轮眼的复杂程度远超之前的任何变化。

  千树真波只觉得双眼传来阵阵刺痛和酸胀感,法力消耗巨大,但眼部的结构改变微乎其微,更别提凝聚出那独特的图案和蕴含的阴遁规则了。

  勉强变化出的形态,徒具其表,内部能量流转滞涩,根本无法产生真正的瞳力。

  “看来,‘胎化易形’的层次还是不够,或者,写轮眼蕴含的规则过于特殊,涉及灵魂血脉的深层次秘密,并非简单的形态变化可以模拟。”千树真波停止了尝试,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他又想到了“导出元阳”,从这颗写轮眼中“导出”一丝最本源的阴遁之力或血脉信息,然后去解析、理解其构成法则?

  这个想法更为大胆,也更为危险。就像是从一个精密的仪器中拆下一个核心零件来研究,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仪器”报废。

  这颗万花筒写轮眼极其珍贵,千树真波不敢轻易冒险。

  多次尝试无果后,千树真波将写轮眼重新封印收起。他站在窗前,望着木叶村的夜景,眉头微锁。

  “直接移植,风险巨大,且是外道,非我所愿。”

  “模仿其情绪驱动,则污染道心,后患无穷。”

  “以神通变化模拟,目前境界不足,难以成功。”

  “解析其本源之力,又恐损坏样本,时机未到。”

  四条路,似乎都走不通。宇智波血脉的力量体系,与他所修的道法,仿佛是两条平行线,看似目标可能相近,但根基和路径却截然不同,甚至相互排斥。

  “难道此路也不通?”千树真波感到一丝烦躁。但他很快压下这种情绪,明白修行路上瓶颈重重乃是常事。

  “或许……是我太执着于‘眼睛’本身了。”他忽然灵光一闪,“阴阳遁是创造与毁灭的森罗万象之力,写轮眼只是其一种表现形式。我是否应该跳过‘写轮眼’这个中间载体,去直接感悟和理解‘阴遁’与‘阳遁’的本质,以及它们融合的奥秘?”

  他想到了漩涡一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封印术,乃是阳遁的体现。

  想到了奈良一族的影子秘术乃是阴遁的体现。

  甚至想到了秋道一族的倍化之术,阳遁的应用和山中一族的心转身之术阴遁的应用。

  这些都可以是研究的素材,虽然层次较低,但更为安全,或许能从侧面帮助他理解阴阳遁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我自身七彩金丹蕴含的法力里,本就是精气神合一的产物,其中是否已经初步蕴含了阴阳调和的特质?只是我尚未能主动认知和运用?”

  千树真波内视丹田中那枚七彩流转的金丹,心中若有所思。

  研究写轮眼,并非全无收获。至少让他更清晰地认识到宇智波力量体系的特性和弊端,也让他更加明确,自己的道路,终究要回归到对自身的深入探索上,而不能过分依赖外来的血脉或瞳术。

  他将目光再次投向远方,楼兰龙脉的方向。相比于诡异莫测的血继限界,那磅礴而相对“纯粹”的自然能量,或许才是更适合他目前状况的突破口。

  “宇智波血脉的研究可以暂缓,或作为长期辅助项目。龙脉,必须尽快提上日程了。”

  千树真波下定决心,准备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龙脉的探查和利用方案上。

  而关于阴阳遁的领悟,或许可以在探索龙脉的过程中,结合对自然能量的深入接触,寻找到新的灵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