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内情,杜家-《换嫁换出个疯批儿子乖乖夫君》

  韩锦程还是小可怜的时候就不好惹更别说现在当了皇帝。

  狠人还是那个狠人,如今看似温和了一些也只是爱惜羽毛为了让史书上的记载好看一些。

  没想到难得的徐徐图之竟然纵容了那些人真把他当了软柿子。

  他爹一被拐走这回彻底爆发了,铁血手段瞬间杀的宫里风声鹤唳。

  尤其挤兑小鱼跟暗地里挑拨离间那些一个都没放过。

  酷刑之下必有懦夫,很快几条潜藏的比较深的暗线都被挖了出来。

  有为三皇子报仇的太后一党也有受过皇后恩惠的死忠。

  最可笑的连为和惠公主鸣不平的都有唯独忠于老皇帝的一个没有。

  沈婉宁看完口供都乐了。

  秦桧都有仨相好的老皇帝硬是混成了万人嫌。

  听说出宫的小公主欢天喜地有些妃嫔都开始寻找第二春了。

  平等的把所有老婆孩子都伤透他也是没谁了。

  果然皇帝这个东西真的不能当的太久。

  别管年轻时多么英明神武,只要一上了年纪即便千古名君也会变得多疑昏聩。

  回头她得跟她好大儿说一声到60该退位退位。

  将来选太子也一样,完全实行考核制别光从自己的喜好出发。

  能者上,平者让,不行的老老实实混吃等死。

  真要是出现了平分秋色的那就抽签。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皇位上做个幸运儿总比做个倒霉蛋要强。

  剩下的一个就好好洗脑然后找个边境一放给人给钱给粮。

  想当皇帝自己打地盘去,就跟百姓分家另过一样也免得兄弟萧蔷。

  一旦选出合适的继承人那就别总猜忌来猜忌去的好好教着。

  一个猴儿一个拴法。

  不能你是文曲星你就要求所有人过目不忘,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孩子的短处八眼看不上早晚爷儿俩得闹翻。

  不过那都是后话起码得韩锦程得上五六个儿子之后再说。

  目前首要问题是筛子一样的后宫,就这环境,有再多的孩子也得被奴才给带歪。

  尤其看到幕后推手是谁的时候沈婉宁沉默了半天都以为自己看错了。

  还真是出人意料,挑拨皇室关系的源头竟是宣国公杜家。

  京城权贵里这家都排不上号也没听说这家跟永宁侯府有什么仇。

  唯一跟宫里的联系就是原先老皇帝的梅妃是杜家女。

  “不是杜家出的那个小皇子被三皇子的人杀了之后梅妃也出宫荣养了么?

  他们家把手伸进来干嘛?

  就算那小皇子活着好像也轮不到他身上吧。”

  “不是为了前朝的事儿是为了陛下!”

  小林子来送口供之前就听韩锦程念叨了,这会儿太后娘娘问自然也没什么可隐瞒。

  “杜家吃惯了皇亲国戚的福利惦记上皇后之位了。

  术业有专攻,杜家养儿子没养出过什么麒麟子养出的女儿却个个出类拔萃。

  宣国公老夫人也极擅长分析男人的喜好还会根据个人量身定制。

  不然梅妃也不会在家势不行容貌也不算绝色的情况下恩宠不断。

  上一次选秀杜家没参与却高度关注,等尘埃落定又通过梅妃安插在宫里的人一直在收集资料。

  大概是有了十足的把握家里能出一位皇后这才想着先清清场也是想压下太后您的气焰。”

  “不是,他们家有病吧!

  八字还没一撇呢锦程都未必要他家姑娘他先对付上我这个太后了?

  谁给他的胆子!

  不,应该说,谁给他的自信?

  是有和尚老道给他家姑娘算出凤凰命了还是他家哪个女孩是公认的第一美人第一才女?

  我儿子没当皇帝那年头都未必看得上他家他凭啥?

  凭想象力丰富?”

  小林子听着太后娘娘含沙量越来越高的问候宣国公全家只能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陛下也是这么说,大概是他们家接连成功几回有点飘了。

  原先的梅妃娘娘就是神韵上跟贤妃十分相似才得的盛宠。

  另外几个嫁得好的女孩也都是先确定好联姻对象再照着人家喜好细心培养的。

  想必是猜测经过前朝的事陛下忌讳后宫干政不会娶世家大族的女子这才觉得自己希望很大。”

  “就一个有希望就整出这么多事儿冒这么大风险?”

  沈婉宁还是无法理解宣平侯府的脑回路,“他们就不怕白忙活一场给别人做嫁衣?”

  “这个……即便皇后之位没捞上以他们家女孩的品貌能入宫的几率还是很大。

  估计一入宫就是嫔味生下皇子就能封妃。

  到时再玩一把栽赃陷害把这时候恶心您的罪责推到皇后身上,再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这事儿他们家干过,有成功案例。”

  “等等,我拿把瓜子你继续说。”

  韩锦程就知道他娘喜欢听这些八卦才特意特意让小林子了解清楚来给他娘讲故事。

  他爹没找回来之前这段时间他娘的脾气比来大姨妈时还不稳。

  陛下如今满满的求生欲,巴不得有什么事能哄着他娘开心。

  这瓜还是审问宣国公一个老嬷嬷时爆出来的绝对保熟。

  多年前曾出过一个案子。

  杨将军长子的奶娘曾击鼓鸣冤状告将军夫人杜氏谋害先夫人和小主子。

  那个杜氏就是梅妃的姐姐,后来因证据不足年纪又对不上判的是诬告。

  将军夫人死的时候杜氏才13岁根本没到能婚配的年纪。

  说她觊觎将军夫人之位谋害人家嫡妻在动机上根本站不住脚。

  反倒是寄住在将军府上的一位表小姐嫌疑最大。

  那位因守孝耽误了花期都18了还没订婚,将军老夫人又喜欢外甥女儿。

  若将军夫人没了用外甥女儿续弦正好。

  虽说那位表小姐长期跟着老夫人在一起没有作案时间但也一直没排除嫌疑。

  最后逼得远嫁他乡再没回过京。

  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原本想给杨将军续弦的人家也都打消了念头生怕惹了嫌疑。

  一直到3年后,原来将军夫人的娘家才找到杨将军说要给他说一门亲。

  说的就是都是杜氏。

  封建时代大户人家联姻有一条潜规则,媳妇死了要续弦得前岳父岳母家同意。

  联姻连的是两性之好是利益捆绑。

  尤其先头撂下孩子的,人家前岳父家也得保证自家外孙的利益。

  不少娶小姨子或者原先媳妇表姐妹的都是这种情况。

  一般女方家家势好的就由岳母帮着介绍,男方家比较强势的岳父岳母只能捏着鼻子认。

  杨将军才成婚不到5年跟发妻感情极好又有一儿一女对岳母也十分尊敬。

  杜氏温柔娴静一看就性子好。

  虽说宣国公府是个空壳子杨将军不太看得上,但岳母介绍也就同意了。

  而他那位前岳母之所以不介绍自己的侄女外甥女偏介绍了杜氏最根本的就是一条。

  杜氏幼年时落水导致不能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