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林烨比平时更早来到办公室。窗外,朝阳刚刚升起,给星火科技园区镀上一层金边。他站在窗前,望着楼下陆续上班的员工,心里五味杂陈。
陈薇推门进来,看到他站在窗边的背影,轻轻把一杯热咖啡放在桌上:"怎么来这么早?"
林烨转过身,接过咖啡笑了笑:"睡不着,就过来看看。你说奇怪不,明明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我心里反而更不踏实了。"
"我懂你的感觉。"陈薇在他对面坐下,"就像爬山,冲顶的那一刻最危险,因为最容易松懈。"
正说着,吴坤的大嗓门就在门外响起来了:"林总,陈总,都在啊!"他兴冲冲地推门进来,手里挥舞着一份报表,"上周的产能数据出来了,又创新高!现在产线都快忙不过来了。"
林烨接过报表仔细看着,眉头却微微皱起:"产能是上去了,但我听说最近原材料供应又开始紧张了?"
"可不是嘛,"吴坤的笑容收敛了些,"虽然巨象明面上消停了,但我总觉得他们在供应链上还有后手。昨天又有个供应商暗示说原材料可能要涨价。"
陈薇若有所思:"这倒是个信号。看来对方的策略变了,从正面打压转成了暗中制衡。"
这时,周伟和王皓也一前一后进来了。周伟手里拿着最新版的"护盾"系统测试报告,王皓则抱着一叠芯片设计图纸。
"你们来得正好,"林烨示意他们都坐下,"刚才我们还在讨论供应链的事。"
王皓把图纸在桌上摊开,指着其中一个模块说:"这正是我担心的。'玄武3.0'有几个关键元器件,现在全球能稳定供应的厂商就那么两三家,其中两家都和巨象关系密切。"
周伟补充道:"'护盾'系统也是,虽然通过了初期验收,但军方对后续的供应链安全特别关注。他们明确要求,核心部件必须要有备选方案。"
办公室里一时陷入沉默。窗外,园区里已经热闹起来,员工们的说笑声、脚步声隐约可闻,与会议室里凝重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看来,"林烨缓缓开口,"我们是被逼着要往产业链上游走了。"
陈薇点点头:"其实这也是必经之路。想要真正自主可控,就不能总被别人掐着脖子。"
吴坤一拍大腿:"早该这样了!老是看供应商脸色,憋屈!咱们现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不如自己干!"
"自己干是一方面,"周伟比较冷静,"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我建议在'星火研究院'下设一个材料实验室,专门研究替代方案。"
王皓立即表示赞同:"这个想法好!我们可以先从最关键的几个元器件入手,一边自主研发,一边扶持国内的供应商。"
讨论越来越热烈,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林烨看了眼时间,站起身说:"走吧,带你们去看个东西。"
他领着众人来到规划部,在一面巨大的展示墙前停下。墙上挂着一张崭新的园区规划图,其中一栋标注着"研发中心二期"的建筑格外醒目。
"这是......"吴坤凑近细看,"咱们要建新研发大楼?"
"对,"林烨点点头,"董事会已经批准了。这栋楼将专门用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包括刚才大家提到的材料实验室。"
陈薇仔细看着规划图上的功能分区,若有所思:"位置选得很好,离现在的研发中心不远,又相对独立,适合做长期研究。"
"最重要的是,"林烨指着图纸说,"这里将完全按照研究院的需求来设计。超净实验室、特种材料车间、大型计算中心......我们要打造国内最好的科研环境。"
王皓已经迫不及待了:"什么时候能动工?有些实验对场地有特殊要求,我们可以提前参与设计。"
"下个月就开工,"林烨说,"预计明年年底投入使用。这段时间,你们可以先着手团队组建和设备选型。"
周伟突然想到什么:"既然要建新楼,不如把安全标准再提高一个等级。特别是材料实验室,将来可能会涉及一些敏感技术。"
"这个建议很及时,"陈薇立即记下来,"我会让安保团队提前介入,参照最高标准来设计。"
看完规划图,众人回到会议室,话题已经完全不同了。之前对供应链的担忧,现在变成了对未来的规划。
"其实想想,"吴坤摸着下巴说,"这次危机未必是坏事。要不是被逼到这份上,咱们可能还下不了决心往上游走。"
"是啊,"周伟表示同意,"被动应对永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掌握主动权。"
林烨听着大家的讨论,心里渐渐明朗起来。他站起身,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字:化危为机。
"既然方向明确了,我们就来具体分工。"林烨开始部署,"吴坤,你负责梳理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列出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周伟、王皓,你们牵头制定技术路线图。陈薇和我来协调资源和政策支持。"
陈薇补充道:"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项小组,定期跟进进度。这件事关系到公司的长远发展,不能掉以轻心。"
"好,"林烨环视众人,"那就这么定了。我们要用一年时间,在关键材料和技术上实现突破。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供应链风险,更是为了星火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会议结束时,已是夕阳西下。众人陆续离开后,林烨和陈薇又回到规划图前。
"压力很大啊,"林烨轻叹一声,"这一步走出去,就再没有回头路了。"
陈薇注视着规划图,语气坚定:"但我们别无选择。想要真正站稳脚跟,就必须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她转头看向林烨,眼中闪着光:"其实我反而觉得,这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从华光电那个小柜台开始,我们不就一直在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吗?"
林烨闻言笑了:"说得对。还记得当初我们说要挑战巨象时,多少人觉得我们疯了?"
"现在他们可不这么想了。"陈薇也笑了。
窗外,夜幕降临,园区里的灯光次第亮起。研发中心里,还有不少窗户透着光亮,那是团队在加班攻关。
林烨望着那些灯光,突然说:"等新研发大楼建好,我们要在楼顶建个观景台。让大家在忙碌之余,也能看看远处的风景。"
"这个主意好,"陈薇点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注视着规划图上那栋代表着未来的建筑。良久,林烨轻声说:"下一程,开始了。"
陈薇微笑点头,目光同样投向远方:"是啊,开始了。不过这次,我们准备得更充分了。"
走廊里传来加班的员工的说笑声,实验室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明亮。
陈薇推门进来,看到他站在窗边的背影,轻轻把一杯热咖啡放在桌上:"怎么来这么早?"
林烨转过身,接过咖啡笑了笑:"睡不着,就过来看看。你说奇怪不,明明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我心里反而更不踏实了。"
"我懂你的感觉。"陈薇在他对面坐下,"就像爬山,冲顶的那一刻最危险,因为最容易松懈。"
正说着,吴坤的大嗓门就在门外响起来了:"林总,陈总,都在啊!"他兴冲冲地推门进来,手里挥舞着一份报表,"上周的产能数据出来了,又创新高!现在产线都快忙不过来了。"
林烨接过报表仔细看着,眉头却微微皱起:"产能是上去了,但我听说最近原材料供应又开始紧张了?"
"可不是嘛,"吴坤的笑容收敛了些,"虽然巨象明面上消停了,但我总觉得他们在供应链上还有后手。昨天又有个供应商暗示说原材料可能要涨价。"
陈薇若有所思:"这倒是个信号。看来对方的策略变了,从正面打压转成了暗中制衡。"
这时,周伟和王皓也一前一后进来了。周伟手里拿着最新版的"护盾"系统测试报告,王皓则抱着一叠芯片设计图纸。
"你们来得正好,"林烨示意他们都坐下,"刚才我们还在讨论供应链的事。"
王皓把图纸在桌上摊开,指着其中一个模块说:"这正是我担心的。'玄武3.0'有几个关键元器件,现在全球能稳定供应的厂商就那么两三家,其中两家都和巨象关系密切。"
周伟补充道:"'护盾'系统也是,虽然通过了初期验收,但军方对后续的供应链安全特别关注。他们明确要求,核心部件必须要有备选方案。"
办公室里一时陷入沉默。窗外,园区里已经热闹起来,员工们的说笑声、脚步声隐约可闻,与会议室里凝重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看来,"林烨缓缓开口,"我们是被逼着要往产业链上游走了。"
陈薇点点头:"其实这也是必经之路。想要真正自主可控,就不能总被别人掐着脖子。"
吴坤一拍大腿:"早该这样了!老是看供应商脸色,憋屈!咱们现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不如自己干!"
"自己干是一方面,"周伟比较冷静,"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我建议在'星火研究院'下设一个材料实验室,专门研究替代方案。"
王皓立即表示赞同:"这个想法好!我们可以先从最关键的几个元器件入手,一边自主研发,一边扶持国内的供应商。"
讨论越来越热烈,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林烨看了眼时间,站起身说:"走吧,带你们去看个东西。"
他领着众人来到规划部,在一面巨大的展示墙前停下。墙上挂着一张崭新的园区规划图,其中一栋标注着"研发中心二期"的建筑格外醒目。
"这是......"吴坤凑近细看,"咱们要建新研发大楼?"
"对,"林烨点点头,"董事会已经批准了。这栋楼将专门用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包括刚才大家提到的材料实验室。"
陈薇仔细看着规划图上的功能分区,若有所思:"位置选得很好,离现在的研发中心不远,又相对独立,适合做长期研究。"
"最重要的是,"林烨指着图纸说,"这里将完全按照研究院的需求来设计。超净实验室、特种材料车间、大型计算中心......我们要打造国内最好的科研环境。"
王皓已经迫不及待了:"什么时候能动工?有些实验对场地有特殊要求,我们可以提前参与设计。"
"下个月就开工,"林烨说,"预计明年年底投入使用。这段时间,你们可以先着手团队组建和设备选型。"
周伟突然想到什么:"既然要建新楼,不如把安全标准再提高一个等级。特别是材料实验室,将来可能会涉及一些敏感技术。"
"这个建议很及时,"陈薇立即记下来,"我会让安保团队提前介入,参照最高标准来设计。"
看完规划图,众人回到会议室,话题已经完全不同了。之前对供应链的担忧,现在变成了对未来的规划。
"其实想想,"吴坤摸着下巴说,"这次危机未必是坏事。要不是被逼到这份上,咱们可能还下不了决心往上游走。"
"是啊,"周伟表示同意,"被动应对永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掌握主动权。"
林烨听着大家的讨论,心里渐渐明朗起来。他站起身,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字:化危为机。
"既然方向明确了,我们就来具体分工。"林烨开始部署,"吴坤,你负责梳理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列出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周伟、王皓,你们牵头制定技术路线图。陈薇和我来协调资源和政策支持。"
陈薇补充道:"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项小组,定期跟进进度。这件事关系到公司的长远发展,不能掉以轻心。"
"好,"林烨环视众人,"那就这么定了。我们要用一年时间,在关键材料和技术上实现突破。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供应链风险,更是为了星火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会议结束时,已是夕阳西下。众人陆续离开后,林烨和陈薇又回到规划图前。
"压力很大啊,"林烨轻叹一声,"这一步走出去,就再没有回头路了。"
陈薇注视着规划图,语气坚定:"但我们别无选择。想要真正站稳脚跟,就必须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她转头看向林烨,眼中闪着光:"其实我反而觉得,这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从华光电那个小柜台开始,我们不就一直在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吗?"
林烨闻言笑了:"说得对。还记得当初我们说要挑战巨象时,多少人觉得我们疯了?"
"现在他们可不这么想了。"陈薇也笑了。
窗外,夜幕降临,园区里的灯光次第亮起。研发中心里,还有不少窗户透着光亮,那是团队在加班攻关。
林烨望着那些灯光,突然说:"等新研发大楼建好,我们要在楼顶建个观景台。让大家在忙碌之余,也能看看远处的风景。"
"这个主意好,"陈薇点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注视着规划图上那栋代表着未来的建筑。良久,林烨轻声说:"下一程,开始了。"
陈薇微笑点头,目光同样投向远方:"是啊,开始了。不过这次,我们准备得更充分了。"
走廊里传来加班的员工的说笑声,实验室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