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文官阴谋论再起-《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天幕上,朱及第讲述完泰昌帝服食红丸后暴毙的惊人一幕后,并没有立刻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故意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啜了一口,看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评论,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

  “各位老铁,泰昌皇帝从服药‘好转’到突然驾崩,这离奇的转折大家都看到了。”他放下茶杯,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做出一个探讨的姿势,“那么问题来了,这李可灼一个小小的鸿胪寺丞,他怎么就敢、怎么能把这种来路不明的‘红丸’送进宫里,并且顺利让皇帝服下?这背后,真的只是他个人行为,或者仅仅牵扯到郑贵妃想要报复这么简单吗?”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扫了一眼评论区,然后抛出了一个引爆话题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种说法——这‘红丸案’,乃至之前的‘梃击案’,其背后真正的推手,或许不是某个后宫妃嫔,而是……盘踞在朝堂之上的某些文官集团?这会不会是一场精心策划,利用皇帝的健康乃至生命作为筹码,来进行权力洗牌的……文官阴谋?”

  此言一出,如同往热油里泼了一瓢冷水,评论区瞬间炸裂。各种基于史料碎片和后世推测的“阴谋论”层出不穷。

  【“主播终于说到点子上了!李可灼没大佬指使,他敢干这个?鸿胪寺是管礼仪的,又不是太医院!他怎么接近皇帝的?谁引荐的?”】

  【“别忘了当时的首辅是方从哲!他是浙党领袖!史料里明确写了,李可灼进宫献药,是得到了方从哲的允许甚至引荐的!”】

  【“东林党就干净吗?他们拼命想把案子往‘谋逆’上引,咬死郑贵妃和福王,难道就没有借机打击政敌、扩张自身权力的打算?”】

  【“我看啊,这就是文官集团内部浙党和东林党的一次终极博弈!泰昌帝可能只是想平衡两派,或者有倾向东林的苗头,结果就被下了黑手!想想看,皇帝暴死,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是那些借此清剿了对手、掌握了新朝话语权的文官集团!”】

  【“细思极恐!崔文升用泻药搞垮皇帝身体,李可灼再用‘红丸’送他上路。一套组合拳,流程顺畅,配合默契。这能是两个人临时起意?分明是计划好的!”】

  【“文官们利用‘三案’互相攻讦,把自己打扮成忠君爱国的样子,实际上都把皇帝的死当成打击政敌的武器!红丸案后来还被魏忠贤拿来编《三朝要典》打击东林党, 真是被他们玩出花来了。”】

  【“没错,从梃击案开始,到红丸案,再到后面的移宫案,哪一桩不是被文官集团用来党争的?皇帝在他们眼里,恐怕也只是权力棋局上的一颗棋子,甚至是可以牺牲的代价!”】

  朱及第看着这些评论,频频点头,适时地加以总结和引导:

  “看来不少网友都看出了门道。我们把这些线索串联一下:首先,泰昌帝登基后,试图摆脱万历朝后期的政治桎梏,可能触动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其次,时任首辅方从哲所在的浙党,与势头正盛的东林党矛盾极深。第三,皇帝暴毙,幼主登基,往往意味着权力结构的重新洗牌,这对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一方来说,是一个翻盘或者巩固权力的绝佳机会。”

  他调出了一些史料图片:“有现代分析甚至认为,那‘红丸’的主要成分含有大量汞等重金属,根本不是补药,而是慢性的毒药。 李可灼背后,很可能牵扯着更复杂的朝堂势力网络。所谓的‘红丸案’,表面上是后宫与外廷的争斗,实质上很可能是文官集团内部不同派系,利用医药这一隐蔽手段,进行的一次残酷的政治清除!”

  天幕下,奉天殿前的洪武君臣们,再一次被这骇人听闻的“阴谋论”冲击得心神剧震。

  “文官……集团……谋害皇帝?!”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杀意和震怒。他一生都在提防权臣、提防后宫、提防武将,却从未想过,那些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君臣纲常的文官们,竟然可能结成集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弑君篡权之事!

  虽然这只是后世的推测,但结合之前听到的党争之烈,以及文官们如何利用“梃击案”大做文章,朱元璋觉得这种可能性并非空穴来风。他的目光如同冰锥,狠狠刺向殿下的文官队列,特别是李善长、宋濂、刘三吾等人,让他们不寒而栗,纷纷跪倒在地,口称“陛下明鉴,臣等万万不敢!”

  朱棣也是倒吸一口凉气。他精通权谋,但也觉得若文官集团真的发展到可以为了派系利益而谋害皇帝的地步,那这帝国的内部已然腐烂到了何等地境?这比沙场上的明刀明枪要凶险百倍!

  宋濂、刘三吾等大儒则是面色惨白,浑身发抖。他们一直致力于用儒学教化君王和士子,塑造忠君爱国的价值观。可天幕所揭示的未来,文官集团似乎走向了他们理想的反面,这让他们感到信仰崩塌般的恐惧和悲哀。

  “当然啦,”朱及第话锋一转,又摆出一副客观的样子,“以上这些,主要是后世基于史料和逻辑的一种推测,属于‘阴谋论’的范畴。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李可灼背后是否真有庞大的文官集团指使,至今仍无定论。也有学者认为,这就是一连串的巧合和医疗失误造成的悲剧。”

  “但是,”他再次强调,“无论真相如何,‘红丸案’以及之前的‘梃击案’,都被明末的文官集团充分用来作为党争的工具,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皇权的衰落和文官集团内部的无休止内斗,构成了明末政治的一大毒瘤,最终加速了王朝的崩溃。”

  朱及第关于“文官阴谋论”的长篇大论刚告一段落,天幕的评论区并未如预期般就此展开深入探讨,反而被一条新的、高亮显示的网友留言带偏了方向。

  【“等等!主播,还有各位,你们是不是抓错重点了?”】这条留言开头就充满了质疑,【“老是纠结文官不文官的,怎么忽略了最明显的一条线?要我说,那红丸根本就是在朱常洛已经油尽灯枯、回天乏术的时候,被当成死马硬医的最后一招!】

  【我们真正该讨论的,是郑贵妃为什么要给朱常洛进献美女?为什么朱常洛一病倒,第一个上去开药的偏偏是郑贵妃的心腹太监崔文升?还偏偏开的是虎狼泻药?这一环扣一环,美女掏空身子,泻药雪上加霜,最后红丸致命一击,这简直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连环毒计啊!”citation:1】【citatio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