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偶遇爱国诗人-《快穿乱世,我收齐所有古代美人》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

  “下雨啦~”

  英台揽住家明,拂拭他额头汗水。

  “事儿可有办妥?“”昭君关切问道。

  “哎……”家明心忧,眺望兰若,烈火正逐渐减弱,不多时,唯剩青烟阵阵,令人遗憾。

  “看来这次老天助那留梦炎。”

  “进得屋内再说。”

  随即执起可卿唐琬手儿,走进院中,踏进房门。

  只见:家徒四壁,清冷如窖,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一张摇摇欲坠破烂木桌和几把椅子。

  墙角一家五六口人,衣不蔽体,面如枯槁,正惊恐地瑟瑟发抖,如见阎罗般,心如死灰。

  同时皆暗自惊叹:

  莫不是已然身死至仙境?

  不然,何来如此多远胜嫦娥般天仙,沉鱼落雁国色天香亦无可比拟。

  还有那俏公子,定也是驸马爷……

  家明走上前,轻柔一把扯掉众人口中绢帕,扔于一旁。

  “有劳各位受苦。”

  “本公子有礼啦。”

  随即逐一解开各人身上绳索,抚慰不已。

  众娘子见状,相互对视,心有灵犀一点通轻声笑起。

  一个貌似家中主人的老者看向面色冷峻手持宝剑的木兰和尚香,当即鞠躬行礼:

  “鄙人谢枋得,家中穷苦,无甚接待诸位。”

  “还请公子和夫人娘子们宽恕。”

  家明看向黛玉,二人大惊。

  谢枋得?

  南宋末年爱国诗人,与文天祥齐名,且满门忠烈。曾担任六部侍郎,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后逃往福建隐居,穷困潦倒,采撷草木为食,最终在京殉国,着有《叠山集》(南昌叠山路亦为纪念其人)。

  家明心中敬佩。

  急忙上前,轻扶起他,满脸歉意:

  “小生有眼无珠,竟大逆不道绑了谢大人一家。”

  “这是一千两,请大人收下,并速速带领家人赶往建阳山区,莫要再出世。”

  随后银票便被塞入谢枋得怀中。

  谢家人无不大惊,转忧为喜。

  特别是长女谢葵英,更是深情注视家明,心有戚戚,甚至染上一抹红晕。

  郡主心中大怒。

  “看公子和娘子们气质非凡,定为富贵人家。”谢枋得面目慈祥,温文尔雅:

  “敢问来这金华城郊所为何事?”

  “杀叛贼留梦炎。”家明一字一顿。

  双目紧盯眼前一家。

  木兰郡主宝剑蓄势待发。

  众娘子嫌弃屋内阴暗简陋,死活不久待,自顾站在茅草屋檐下听着雨儿吃着糕点说笑。

  好一阵沉默。

  良久,一声苍老的悲愤嘶吼破空而出:

  “公子啊。”

  随之而来的是声声痛苦哀嚎:

  “若不嫌弃老朽年迈体衰。”

  “恳请开恩带上我,定助公子杀那卖国贼子,死亦无憾。”

  “老爷。”“爹爹。”

  一旁谢枋得妻子李氏和两个女儿皆垂泪不已。

  “就由我代替爹爹。”长子定之次子熙之慷慨激昂,义正辞严,异口同声:

  “伴随公子诛杀留梦炎狗贼。”

  果然全家忠良……

  “休要废话。”家明“怒斥”:

  “尽早上路。”

  “以免被留梦炎寻来擒住,那你两位貌美女儿定生不如死。”

  “求公子成全。”谢枋得当即倒伏跪拜,声嘶力竭:

  “若丧此良机。”

  “老朽此生断死不瞑目,求公子成全。”

  家明不语,无奈望向夫人木兰和英台。

  英台窃笑,权当不知,随后扭头和黛玉继续闲谈,吃着绍兴香糕和柯桥豆腐干。

  “嗯。”黛玉柔声肯定。

  “比你上次带我们吃的绍兴臭豆腐好多啦~”

  “哈哈哈……”英台心情愉快。

  木兰声色俱厉,但言辞恳切:

  “汝等于我们无用。”

  “莫若早些离开江浙,逃命去吧。”

  谢枋得一听,垂头丧气,低头不语。

  随后看一眼大女儿,再远眺门口众位娘子,紧抿嘴唇,似乎下定某种决心,再次哀求:

  “夫人。”

  “若不嫌弃,愿将大女葵英送与公子为妾,求夫人首肯。”

  家明喜出望外。

  本因房中昏暗加上心中惦记留梦炎一事,就无甚关注谢家女儿。

  听闻此言,当即细细打量起谢葵英。

  只见她羞喜连连,举目娇望家明一眼,便迅速低头。

  果然标致得很,如出水芙蓉,典雅翩翩,大户人家出身。

  虽有些面黄肌瘦,但略微静养一阵,定也是绝色佳人。

  “大胆!”

  一声娇吼顿起。

  唰……

  宝剑半出,郡主横眉冷对,大骂:

  “好个贼心贼肺的南宋宰相。”

  “我等好心赠你钱财,你竟欲得寸进尺攀附我兰可园家府,莫不是活不耐烦,想全家命丧当场?”

  “啊……”

  谢家一听,无一人不面色大骇,心中惊惧。

  兰可园?临安河坊街的?家府?

  随即,众人纷纷战战兢兢细细端详起家明和夫人木兰郡主尚香,还有门口轻云蔽月流风回雪的美人儿。

  可……

  谢枋得心中甚为疑不解,思索片刻,随即鞠躬问好:

  “不知是家府来的,多有不周。”

  “老朽有一疑惑,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家明拿出苏合香酒,递上一壶与谢枋得。

  “敝人与临安兰可园家老爷有过不少交往。”

  “但不知您是他府上哪一房所生的公子?”

  一片沉默骤然响起。

  片刻之后。

  一阵哄堂大笑顿时爆发,瞬间充满整间茅草陋室。

  郡主亦不例外,嘴角鄙视抽笑。

  “这老头好没道理。”可卿小润唇儿娇滴滴开骂。

  “就是,兰可园老祖宗在他跟前都不认识,还说什么有交情。”虞姬紧跟其后。

  “若是今儿个去一趟临安城,怕是又得被人跪叫老祖宗老祖奶啦。”昭君想起清朝那次。

  “他是想给女儿找个好婆家吧?”

  黛玉一语道破。

  “这下可好,家中怕是又要多一位姨太太。”贞娘嬉笑道来。

  唐琬面露愁容。

  自己才过门没几天,被窝尚未给哥哥捂热呢,怎如此之快又有新人要上门抢男人?

  木兰英台微笑不语。

  家中多一个亦不多,横竖已见怪不怪。

  权当热闹罢了……

  谢枋得见家明和两位夫人皆不语,就当默许,心中顿生欢喜,便再次细细端看。

  忽,大惊失色……

  想起那兰可园祠堂画像,顿时腿软,慌忙一把扶住桌椅,险些儿再次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