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潜鳞-《凰权陷落:我的囚笼与王冠》

  水月庵的日子在寂静与药香中缓慢流淌。慕容渊在静尘师太的精心调理和阿丑的悉心照料下,伤势与毒性终于被勉强压制,虽远未痊愈,但已能勉强下地行走,苍白的脸上也恢复了一丝血色。只是他变得更加沉默,常常独自坐在禅房窗边,望着院中那株枯瘦的老梅,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阿丑则利用这段难得的平静,仔细梳理着纷乱的思绪。通州夜探的惊险,丙字柒号香料的线索,慕容渊身上那枚神秘的玉佩,还有京城愈发紧张的风声……一切线索都指向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巨大阴谋。她知道自己不能再仅仅是被动承受,必须主动做些什么。

  这日午后,静尘师太将煎好的汤药送入禅房后,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屏退了哑仆,神色凝重地看向二人。

  “慕容施主的伤势已暂稳,此地不宜久留。”她开门见山,声音压得极低,“京城昨夜发生宫变,太子被废,软禁东宫。贵妃兄长掌管的京畿大营已接管九门防务,全城戒严,大肆搜捕所谓‘太子余党’。”

  消息如同惊雷,在禅房中炸响!阿丑手中正准备递给慕容渊的药碗猛地一颤,药汁险些泼出。太子被废?!宫变?!这远比他们预想的来得更快、更猛烈!贵妃一党,竟然已经公然撕破脸皮,开始清洗朝堂了!

  慕容渊瞳孔骤然收缩,放在膝上的手瞬间握紧,指节泛白,但他脸上却异乎寻常地平静,只是眼底翻涌着冰冷的骇浪。他沉声问:“陛下呢?”

  “陛下……称病罢朝,由贵妃兄长与几位依附贵妃的阁臣共同理政。”静尘师太语气沉重,“坤宁宫被围,信阳王妃处境艰难,消息传递愈发困难。王妃娘娘冒险传出最后一道指令:京城已成死地,命你二人即刻转向,不得入京!”

  不得入京?!阿丑心中一紧。那他们该去哪里?血诏的秘密,慕容家的冤屈,难道就此放弃?

  静尘师太似乎看出他们的疑虑,继续道:“王妃另有安排。命你二人即刻北上,前往北疆重镇——燕云关。”

  “燕云关?”阿丑愕然。那是抵御北方狄族的最前线,苦寒之地,驻守着大量边军。去那里做什么?

  “为何是燕云关?”慕容渊的声音依旧冷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静尘师太目光扫过二人,一字一顿道:“因为,唯有在那里,才有可能找到足以抗衡京城乱局的力量。也因为……王妃怀疑,‘凝香’之源,或与北地有关。”

  凝香之源在北地?!这个猜测让阿丑瞬间想起了通州仓库里那箱来自闽州却可能与“凝香”有关的香料,以及韩婆婆曾提及的“凝香”可能牵扯边防的隐忧。难道贵妃的触手,已经伸向了帝国的边疆?

  慕容渊眼中寒光一闪,显然也想到了其中的关联。他沉默片刻,问道:“如何前往?与何人接应?”

  “路线与接应方式在此。”静尘师太从袖中取出一枚蜡丸,递给慕容渊,“今夜子时,会有人来接引你们离开水月庵。此后路途艰险,步步杀机,全凭二位自己了。王妃能做的,仅止于此。”

  慕容渊捏碎蜡丸,里面是一张极薄的绢布,上面用细密的针脚绣着简易的北行路线图和几个接头的暗号地点。他将绢布仔细收好,对静尘师太微微颔首:“多谢师太,代我们谢过王妃。”

  静尘师太双手合十,低宣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前程莫测,望二位施主珍重。”说罢,便转身离去,留下满室凝重的寂静。

  慕容渊展开绢布,就着窗外透入的天光,仔细研究着路线。阿丑在一旁静静看着他的侧脸,他专注时微蹙的眉头和紧抿的薄唇,透出一种与她记忆中那个冷峻侍卫截然不同的、运筹帷幄的沉稳气质。他身上的秘密,似乎远比她想象的更深。

  “北疆苦寒,路途遥远,你的身体……”阿丑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担忧。

  慕容渊抬起头,目光与她相遇,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此刻没有任何虚弱,只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无妨。比起在京中等死,不如去边关搏一线生机。何况……”他顿了顿,声音低沉,“燕云关守将,是我父亲旧部。”

  父亲旧部!阿丑心中一震!慕容家虽已覆灭,但在军中竟还有潜藏的力量?这或许是信阳王妃安排他们北上的真正原因!是要借助边军的力量,清君侧?

  一股巨大的希望夹杂着更深的危机感,在她心中升腾。北疆,将是他们新的战场。

  是夜,子时。月黑风高。水月庵后山门悄然开启,一个戴着斗笠的黑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对等候在此的慕容渊和阿丑打了个手势。三人如同鬼魅,迅速没入庵外浓重的夜色与山林之中。

  新的征途,指向了帝国北疆的风雪与刀剑。而他们的命运,也将在这更广阔的棋局中,迎来新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