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鸡西要塞惊魂-《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

  在鸡西的虎头镇,有一处神秘而又令人敬畏的地方 —— 虎头要塞。它宛如一条沉睡在地下的巨龙,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

  虎头要塞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周边标高 100 到 150 米的完达山余脉丘陵中,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南起边连子山,北至虎北山,与俄罗斯的伊曼市隔江相望。伊曼市作为前苏联远东最大的军事要冲、工业重地伯力和海参威的中心以及乌苏里铁路的咽喉,使得虎头镇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日军妄图通过在此修建要塞,长期霸占中国,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苏联。

  1934 年,日本关东军驱使中国劳工开始修筑这座要塞,经过长达六年的艰苦施工,投入数亿资金,强征 10 余万中国劳工,虎头要塞终于建成。主阵地是猛虎山,由中、东、西猛虎山的三个丘陵组成,其余四个阵地分别是虎东山、虎北山、虎西山和虎啸山阵地 。日军以中猛虎山为中心修建地下工事,由山底向东西猛虎山延伸,长达 8 千米,之后又延伸到虎北山和虎啸山,形成了巨大的地下隧道网络。地下工事包括指挥所、浴室、粮库、弹药库和发电所等,生活设施和电气设施一应俱全 。因其牢固程度、完备程度、现代化程度堪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最,日本关东军也称其为 “东方马其诺防线” 。

  1945 年 8 月 8 日,苏联对日宣战,双方进行了四个阶段的斗争,最终苏军于 8 月 26 日彻底攻破虎头要塞。因虎头要塞之战比日本投降的时间晚了 11 天,虎头要塞也被称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终结地” 。

  多年来,要塞流传着许多恐怖传说,每一个都让人毛骨悚然。其中,抱孩子的女人的传说,更是在当地广为流传,给这座本就神秘的要塞,增添了一抹更加恐怖的色彩 。

  那是一个阴暗潮湿的日子,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民工们像往常一样,在地下要塞中进行清理工作。他们挥舞着工具,一点点地清除着坍塌的水泥和石渣。当他们清理完一段通道,进入另一段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瞬间僵在原地,血液仿佛都凝固了。只见一个妇女抱着个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神空洞,仿佛在凝视着无尽的黑暗。她的衣着破旧,头发凌乱,身上散发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气息 。

  “啊!” 不知是谁率先发出了一声尖叫,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寂静。紧接着,民工们惊恐地大喊起来,纷纷转身,拼命地朝着出口跑去。他们的心跳急剧加速,冷汗湿透了后背,恐惧如同汹涌的潮水,将他们彻底淹没。他们不敢回头,生怕那个神秘的女人和孩子会追上来 。

  过了一会儿,民工们惊魂稍定,他们互相安慰着,试图让自己相信,刚才看到的只是幻觉。可是,内心的恐惧却如影随形,怎么也挥之不去。终于,有几个胆子稍大的民工,决定回去看个究竟。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刚才的地方,手中紧紧握着工具,仿佛那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

  当他们再次来到那个地方时,却发现那里空无一人,只有寂静的黑暗和潮湿的空气。地上没有任何脚印,周围也没有任何异常的痕迹,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可是,民工们清楚地知道,那绝不是梦,他们刚才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那个抱孩子的女人 。

  第二天早上,当大家准备再次开工时,却发现少了好几个人。原来,那些民工因为前一天的恐怖经历,吓得连夜逃走了。他们宁愿放弃这份工作,也不愿再待在这个充满恐惧的地方。这个故事很快在当地传开,人们纷纷对虎头要塞敬而远之,那座神秘的地下要塞,也因此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恐怖禁地 。

  虎头要塞的建成,背后是一段充满血泪的历史,是日本侵略者残暴罪行的铁证。1934 年,日本关东军出于侵略和扩张的野心,驱使 10 余万中国劳工开始修筑这座要塞 。这些劳工来源广泛,有的是被强征的当地百姓,有的是从关内被诱骗、抓捕而来的贫苦民众,还有许多是在抗日战场上被俘的战士 。

  劳工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其恶劣。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被驱赶着进入工地,在监工的皮鞭和棍棒下,从事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一直持续到天黑。修建要塞的过程充满艰辛,他们不仅要面对严寒酷暑、潮湿阴暗的环境,还要忍受饥饿和疾病的折磨 。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住的地方是简陋的工棚,冬天寒风刺骨,夏天蚊虫肆虐 。

  在修建过程中,日军对劳工进行了非人的折磨和虐待。稍有反抗或工作进度稍慢,就会遭到毒打甚至枪杀 。许多劳工不堪重负,累死、饿死、病死在工地。据幸存者回忆,当时工地上到处都是伤病的劳工,他们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只能在痛苦中等待死亡 。

  更令人发指的是,为了防止要塞的军事机密泄露,在工事完工之后,日军便将劳工全部就地屠杀 。1943 年猛虎山要塞工程大体完工时,日本关东军以为劳工举行完工酒宴为名,将全部劳工集中在猛虎山谷的洼地里进行大屠杀 。被集中的劳工无一幸免,全部死于弹雨之中,然后日军将尸体埋掉 。如今,在虎头要塞周边,仍能发现多处万人坑,那是劳工们悲惨命运的无声控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