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远山的精心调治下,周老夫人的病情稳步好转。胀满之感基本消除,食欲渐开,夜里也能安睡大半宿,脸色也红润了些许。周知府对此十分满意,对沈远山更是礼遇有加,但那份若有若无的招揽之意,却也始终未曾彻底放下。
沈远山心中记挂着苏文瑾的警告,只盼着老夫人病情稳定后,便寻个由头请辞归乡。他估算着,再观察三五日,若老夫人情况无反复,便可提出离开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日午后,沈远山刚为老夫人诊完脉,正在厢房整理医案,忽听得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声,似乎有紧急公务。他并未在意,府衙之内,此类事情常有。
不多时,却有一名衙役匆匆而来,神色有些异样,在“清客居”外徘徊。沈远山认出他是那日跟随刘师爷去桃花村的护卫之一,便开门问道:“可是有事?”
那衙役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语速极快:“沈大夫,刚接到下面快马传信,说是…说是您家医馆那边,出了点事。好像…好像是您的一位学徒,惹上了人命官司!”
“什么?!”沈远山心头猛地一沉,如同被重锤击中,“你说清楚!哪个学徒?怎么回事?”
衙役摇摇头,面露难色:“详情小人也不知晓,只听说是什么用药不当,吃死了人…苦主闹到了县衙,动静不小。周大人…周大人也已经知晓了。”
沈远山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栓柱?柳根?用药不当?吃死了人?这怎么可能?!他对自己徒弟的品性和能力有足够的了解,绝不可能犯下如此大错!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瞬间意识到,这绝非偶然,很可能是冲着他来的!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那衙役道:“多谢相告。”随即,他立刻转身,径直前往周知府的书房。
书房内,周知府正与刘师爷议事,见沈远山未经通传直接而来,脸上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沈大夫,何事如此匆忙?”周知府放下手中的公文。
沈远山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周大人,方才沈某听闻,家中医馆学徒惹上了官司,涉及人命。沈某身为师长,责无旁贷,必须立刻返回处理。老夫人病情已大致稳定,后续调养方子,沈某已详细写下,只需按时服用,注意饮食保暖即可。恳请大人准沈某即刻返乡!”
周知府闻言,叹了口气,面露惋惜之色:“本官也刚刚得知此事,正欲寻沈大夫商议。唉,怎会出此等意外?沈大夫教徒一向严谨…不过,既然事已至此,沈大夫确需回去主持大局。只是家母之疾,刚有起色…”
“大人放心。”沈远山语气坚定,“老夫人之疾,关键在于长期温养,非朝夕之功。沈某所开方药,只要循序渐进,必无大碍。若后续再有反复,大人可随时差人传信,沈某定义不容辞。然眼下家中变故,人命关天,沈某心乱如麻,实难久留,万望大人体谅!”
他态度坚决,理由充分,周知府也不好再强留,只得点头道:“既然如此,本官便不留你了。刘师爷,安排车马,即刻送沈大夫回桃花村。”
“多谢大人!”沈远山深深一揖,不再多言,立刻返回“清客居”收拾行装。
他心中焦急如焚,不仅仅是因为学徒惹上官司,更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的阴谋。是谁在针对他?是针对他个人,还是针对他这间日益显名的医馆?栓柱和柳根现在情况如何?林小荷和安生是否受到惊吓?
无数个念头在他脑中翻腾。他唯一能确定的是,必须尽快赶回去!
马车很快备好,沈远山几乎是冲上了马车,连声催促车夫快马加鞭。马车驶出知府衙门,驶出青州府城,沿着来路向桃花村疾驰而去。
一路上,沈远山面色沉凝,一言不发。他仔细回想着离开这些日子可能发生的种种,以及苏文瑾的警告。周知府的招揽,府城的暗流,以及家中突如其来的官司…这一切,似乎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
他隐隐感觉到,一张大网正在悄然撒开,而他的医馆,他的徒弟,甚至他自己,都可能成为了网中的目标。对方选择在他离开时发难,时机拿捏得如此精准,显然是有备而来。
“再快一点!”沈远山忍不住再次催促车夫。他恨不能肋生双翅,立刻飞回桃花村,查明真相,保护他的家人和徒弟。
马车在官道上颠簸疾驰,卷起阵阵烟尘。沈远山归心似箭,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场远比府城周旋更加艰难的风波。他必须稳住心神,运用所有的智慧和能力,去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守护他苦心经营的一切。
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血色。马车终于驶入了熟悉的乡间道路,桃花村的轮廓在望。沈远山的心,也随着那越来越近的村落,提到了嗓子眼。医馆到底怎么样了?栓柱和柳根是否安好?那所谓的人命官司,究竟是怎么回事?所有的答案,都将在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揭晓。
        沈远山心中记挂着苏文瑾的警告,只盼着老夫人病情稳定后,便寻个由头请辞归乡。他估算着,再观察三五日,若老夫人情况无反复,便可提出离开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日午后,沈远山刚为老夫人诊完脉,正在厢房整理医案,忽听得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声,似乎有紧急公务。他并未在意,府衙之内,此类事情常有。
不多时,却有一名衙役匆匆而来,神色有些异样,在“清客居”外徘徊。沈远山认出他是那日跟随刘师爷去桃花村的护卫之一,便开门问道:“可是有事?”
那衙役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语速极快:“沈大夫,刚接到下面快马传信,说是…说是您家医馆那边,出了点事。好像…好像是您的一位学徒,惹上了人命官司!”
“什么?!”沈远山心头猛地一沉,如同被重锤击中,“你说清楚!哪个学徒?怎么回事?”
衙役摇摇头,面露难色:“详情小人也不知晓,只听说是什么用药不当,吃死了人…苦主闹到了县衙,动静不小。周大人…周大人也已经知晓了。”
沈远山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栓柱?柳根?用药不当?吃死了人?这怎么可能?!他对自己徒弟的品性和能力有足够的了解,绝不可能犯下如此大错!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瞬间意识到,这绝非偶然,很可能是冲着他来的!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那衙役道:“多谢相告。”随即,他立刻转身,径直前往周知府的书房。
书房内,周知府正与刘师爷议事,见沈远山未经通传直接而来,脸上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沈大夫,何事如此匆忙?”周知府放下手中的公文。
沈远山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周大人,方才沈某听闻,家中医馆学徒惹上了官司,涉及人命。沈某身为师长,责无旁贷,必须立刻返回处理。老夫人病情已大致稳定,后续调养方子,沈某已详细写下,只需按时服用,注意饮食保暖即可。恳请大人准沈某即刻返乡!”
周知府闻言,叹了口气,面露惋惜之色:“本官也刚刚得知此事,正欲寻沈大夫商议。唉,怎会出此等意外?沈大夫教徒一向严谨…不过,既然事已至此,沈大夫确需回去主持大局。只是家母之疾,刚有起色…”
“大人放心。”沈远山语气坚定,“老夫人之疾,关键在于长期温养,非朝夕之功。沈某所开方药,只要循序渐进,必无大碍。若后续再有反复,大人可随时差人传信,沈某定义不容辞。然眼下家中变故,人命关天,沈某心乱如麻,实难久留,万望大人体谅!”
他态度坚决,理由充分,周知府也不好再强留,只得点头道:“既然如此,本官便不留你了。刘师爷,安排车马,即刻送沈大夫回桃花村。”
“多谢大人!”沈远山深深一揖,不再多言,立刻返回“清客居”收拾行装。
他心中焦急如焚,不仅仅是因为学徒惹上官司,更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的阴谋。是谁在针对他?是针对他个人,还是针对他这间日益显名的医馆?栓柱和柳根现在情况如何?林小荷和安生是否受到惊吓?
无数个念头在他脑中翻腾。他唯一能确定的是,必须尽快赶回去!
马车很快备好,沈远山几乎是冲上了马车,连声催促车夫快马加鞭。马车驶出知府衙门,驶出青州府城,沿着来路向桃花村疾驰而去。
一路上,沈远山面色沉凝,一言不发。他仔细回想着离开这些日子可能发生的种种,以及苏文瑾的警告。周知府的招揽,府城的暗流,以及家中突如其来的官司…这一切,似乎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
他隐隐感觉到,一张大网正在悄然撒开,而他的医馆,他的徒弟,甚至他自己,都可能成为了网中的目标。对方选择在他离开时发难,时机拿捏得如此精准,显然是有备而来。
“再快一点!”沈远山忍不住再次催促车夫。他恨不能肋生双翅,立刻飞回桃花村,查明真相,保护他的家人和徒弟。
马车在官道上颠簸疾驰,卷起阵阵烟尘。沈远山归心似箭,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场远比府城周旋更加艰难的风波。他必须稳住心神,运用所有的智慧和能力,去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守护他苦心经营的一切。
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血色。马车终于驶入了熟悉的乡间道路,桃花村的轮廓在望。沈远山的心,也随着那越来越近的村落,提到了嗓子眼。医馆到底怎么样了?栓柱和柳根是否安好?那所谓的人命官司,究竟是怎么回事?所有的答案,都将在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