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络罗氏近日颇为气闷,胤峨连着两天没有到她那里去,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正在想着怎么把他的心拉回来,崔嬷嬷过来送给她一枚桃子。
说是十爷从宫里宜妃处带回来的,一共两枚,给了她一枚。
不管如何受宠,这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
桃子是正妻赏的,作为妾室应该去谢一下,更何况十爷还在她那儿呢。
郭络罗氏来到珍珠门外的时候,恰好看到这个小狐狸精正吮着胤峨的手指。
顿时心中大怒,这种狐媚功夫是正妻可以做的吗?
讨好爷伺候爷这种狐媚事情不该她们这些妾室来做吗?
很怕他们再继续交流下去会擦枪走火,郭络罗氏急忙重重咳嗽两声,这才惊醒了屋里的一对儿。
好事被打扰,胤峨很不高兴地扭头看过去,见是郭络罗氏也只好作罢。
“幸得姐姐赏了桃子,青青特来谢谢姐姐。”
虽然年纪比珍珠大好几岁,但在她面前,郭络罗氏必须称其为姐姐。
珍珠很为刚才的大胆行为懊恼,怎么头脑发热就那样了呢?
真的有失体统,不是一个福晋该做的。
听到郭络罗氏来道谢,倒是从容应对:
“是爷带回来的,又是宜妃娘娘赏的,怎么着也得让你尝尝。
自家姐妹,说什么谢不谢的,没得显得外道了。”
这种戏码她已经演过很多年了,不过以前都是郭络罗氏来她这里显摆胤峨的偏爱,今天这一次才算是真的扬眉吐气。
郭络罗氏自是知道这里面的不同,当着胤峨的面也不敢造次。
装着小意地看向胤峨:“爷,天儿越来越热了。
妾近日得了两匹宁海绸,拿来做夏衫是极好的,哪天爷得空了过来试试。”
说完,不等胤峨拒绝,急忙行礼离开了。
看着她掀帘而出的葫芦形身材,胤峨突然意识到,之前老十喜欢这个女人不是没道理的。
“爷快跟着去罢。”珍珠娇嗔一声,一副吃醋的小女人样。
胤峨哈哈一笑,上前拧一把小脸蛋儿:
“好,这可是你说的,爷这就去了。”说完竟快步离开了。
珍珠顿时气得差点栽倒,好在片刻后崔嬷嬷进来禀报:
“福晋,十爷没去狐媚子屋里,直接到前面正厅待客去了。”
蒋廷锡来了。
接了旨意之后,蒋廷锡又被康熙又亲自勉励了一番,这才赶到十爷府报到。
虽然他心里不喜,却是个有城府的。
旨意是皇上亲自下的,又对他单独交待一番,自然不能违背,先来看看再说。
不过这个草包皇子说出的那两句诗,着实让人吃惊,却从来没有听过,总不会是他做的吧?
心里乱糟糟地想着,没注意胤峨已经走了进来。
“胤峨拜见老师。”
趁着蒋廷锡没注意,胤峨已经咣咣咣磕了三个响头,把拜师礼行完了。
蒋廷锡立即尴尬起来,头已经磕完了,想还也还不回去了。
本来想看看再说,没想到十阿哥不走寻常路,上来就磕头,这上哪儿说理去?
“十爷不可,蒋某何德何能,敢当十爷的老师?”
推脱的话必须说,这是程序,也是蒋廷锡的心里话。
他只是侍读,不是老师,胤峨这三个头白磕了。
胤峨不管这个,他直接拉着蒋廷锡坐好,自己在旁边陪着。
随手把管家叫来,站起来恭敬地冲着蒋廷锡一拱手:
“蒋先生是我的老师,全府上下都以师礼尊敬老师,胆敢违背者,杖毙。”
这句话,奠定了蒋廷锡的地位。
全府以师礼待之。
身份地位很是不同。
蒋廷锡默默地看着,静静地品着,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作为一个文人,他自有风骨,但也有心有眼。
都说十阿哥是个草包,但是这样的人就算是草包又如何?
“十爷,臣愧不敢当。”
事已至此,再推辞就没意思了,蒋廷锡是个爽快人。
胤峨哈哈一笑:“蒋先生受得的。”
“十爷,敢问今日朝会上的那两句诗,出自何人?”
想起康熙的嘱托,再加上他也实在好奇,蒋廷锡忍不住开口问道。
胤峨挠挠后脑勺,这个他是真的记不清了。
但是老师发问,只能含糊回答:
“那日在街上闲逛,听到一个白发老翁说了这么几句。
我觉着挺好,就记住了,根本不知道那人是谁。”
这话实在过于敷衍,却也无懈可击。
知道他不说实话,蒋廷锡却也无话可说:
“十爷,不如我们移步书房看看?”
人家是老师,看看书房实属正常。
等进了书房一看,蒋廷锡摇头不已,这位爷也太不讲究了。
书架上正常的书几乎没有,都是些话本子,有几本还有些犯忌讳。
没办法,邬思道列的书单子买回来都搬他自己屋里了,书房还空着呢。
“十爷,等我列个单子,你让人买来放上去,留着以后慢慢研习。
原来这些,收拾一下都烧了吧,不堪入目。”
知道十阿哥粗俗,没想到粗成这样。
蒋廷锡倒没觉着任务有多重,反正康熙也没说让他教出个进士状元来,只是让老十多些见识,将来少吃亏即可。
如果这样说,倒是要多为他讲史,只有学史才能长教训。
说完他回去拟书单去了,胤峨让管家来把书房里的东西收拾一下都烧了。
反正老十也没有什么机密,就算是有也是以前的,正好趁机一把火烧了干净。
倒是今天这个蒋廷锡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这个人在江南读书人中颇有地位,家学渊源,影响深远。
有这样一个人为他牵线江南读书人,想来会大有裨益。
这时胤禩派人来传信,说是有门人送了一条大鲤鱼来,中午邀请他一起吃鱼。
这明显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胤峨回屋换了身衣服,带上孙迪侯出门往八爷府去了。
走到半路上,前面街面上突然挤满了人,吵吵嚷嚷地闹腾起来。
胤峨有心绕道走,可是转眼间前后左右就被挤满了,想走都走不成了。
在满街百姓之中,他们这些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就显得格外显眼。
孙迪侯伸手抓过一名少年:
“前面发生何事?为什么这么多人围观?”
“大老爷,昨天在朝阳码头上踩伤了好多当官的。
现在有两个人不行了,家里人正抬着人到顺天府鸣冤呢。”
少年人一脸兴奋,只觉着又有好热闹可看。
胤峨一听却是心里很不舒服,昨天朝阳门码头要不是他让人放了炮仗,这些人不会伤得这么重。
“走,去前面看看!”
既然这事有自己的原因,那就不能袖手旁观。
正在想着怎么把他的心拉回来,崔嬷嬷过来送给她一枚桃子。
说是十爷从宫里宜妃处带回来的,一共两枚,给了她一枚。
不管如何受宠,这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
桃子是正妻赏的,作为妾室应该去谢一下,更何况十爷还在她那儿呢。
郭络罗氏来到珍珠门外的时候,恰好看到这个小狐狸精正吮着胤峨的手指。
顿时心中大怒,这种狐媚功夫是正妻可以做的吗?
讨好爷伺候爷这种狐媚事情不该她们这些妾室来做吗?
很怕他们再继续交流下去会擦枪走火,郭络罗氏急忙重重咳嗽两声,这才惊醒了屋里的一对儿。
好事被打扰,胤峨很不高兴地扭头看过去,见是郭络罗氏也只好作罢。
“幸得姐姐赏了桃子,青青特来谢谢姐姐。”
虽然年纪比珍珠大好几岁,但在她面前,郭络罗氏必须称其为姐姐。
珍珠很为刚才的大胆行为懊恼,怎么头脑发热就那样了呢?
真的有失体统,不是一个福晋该做的。
听到郭络罗氏来道谢,倒是从容应对:
“是爷带回来的,又是宜妃娘娘赏的,怎么着也得让你尝尝。
自家姐妹,说什么谢不谢的,没得显得外道了。”
这种戏码她已经演过很多年了,不过以前都是郭络罗氏来她这里显摆胤峨的偏爱,今天这一次才算是真的扬眉吐气。
郭络罗氏自是知道这里面的不同,当着胤峨的面也不敢造次。
装着小意地看向胤峨:“爷,天儿越来越热了。
妾近日得了两匹宁海绸,拿来做夏衫是极好的,哪天爷得空了过来试试。”
说完,不等胤峨拒绝,急忙行礼离开了。
看着她掀帘而出的葫芦形身材,胤峨突然意识到,之前老十喜欢这个女人不是没道理的。
“爷快跟着去罢。”珍珠娇嗔一声,一副吃醋的小女人样。
胤峨哈哈一笑,上前拧一把小脸蛋儿:
“好,这可是你说的,爷这就去了。”说完竟快步离开了。
珍珠顿时气得差点栽倒,好在片刻后崔嬷嬷进来禀报:
“福晋,十爷没去狐媚子屋里,直接到前面正厅待客去了。”
蒋廷锡来了。
接了旨意之后,蒋廷锡又被康熙又亲自勉励了一番,这才赶到十爷府报到。
虽然他心里不喜,却是个有城府的。
旨意是皇上亲自下的,又对他单独交待一番,自然不能违背,先来看看再说。
不过这个草包皇子说出的那两句诗,着实让人吃惊,却从来没有听过,总不会是他做的吧?
心里乱糟糟地想着,没注意胤峨已经走了进来。
“胤峨拜见老师。”
趁着蒋廷锡没注意,胤峨已经咣咣咣磕了三个响头,把拜师礼行完了。
蒋廷锡立即尴尬起来,头已经磕完了,想还也还不回去了。
本来想看看再说,没想到十阿哥不走寻常路,上来就磕头,这上哪儿说理去?
“十爷不可,蒋某何德何能,敢当十爷的老师?”
推脱的话必须说,这是程序,也是蒋廷锡的心里话。
他只是侍读,不是老师,胤峨这三个头白磕了。
胤峨不管这个,他直接拉着蒋廷锡坐好,自己在旁边陪着。
随手把管家叫来,站起来恭敬地冲着蒋廷锡一拱手:
“蒋先生是我的老师,全府上下都以师礼尊敬老师,胆敢违背者,杖毙。”
这句话,奠定了蒋廷锡的地位。
全府以师礼待之。
身份地位很是不同。
蒋廷锡默默地看着,静静地品着,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作为一个文人,他自有风骨,但也有心有眼。
都说十阿哥是个草包,但是这样的人就算是草包又如何?
“十爷,臣愧不敢当。”
事已至此,再推辞就没意思了,蒋廷锡是个爽快人。
胤峨哈哈一笑:“蒋先生受得的。”
“十爷,敢问今日朝会上的那两句诗,出自何人?”
想起康熙的嘱托,再加上他也实在好奇,蒋廷锡忍不住开口问道。
胤峨挠挠后脑勺,这个他是真的记不清了。
但是老师发问,只能含糊回答:
“那日在街上闲逛,听到一个白发老翁说了这么几句。
我觉着挺好,就记住了,根本不知道那人是谁。”
这话实在过于敷衍,却也无懈可击。
知道他不说实话,蒋廷锡却也无话可说:
“十爷,不如我们移步书房看看?”
人家是老师,看看书房实属正常。
等进了书房一看,蒋廷锡摇头不已,这位爷也太不讲究了。
书架上正常的书几乎没有,都是些话本子,有几本还有些犯忌讳。
没办法,邬思道列的书单子买回来都搬他自己屋里了,书房还空着呢。
“十爷,等我列个单子,你让人买来放上去,留着以后慢慢研习。
原来这些,收拾一下都烧了吧,不堪入目。”
知道十阿哥粗俗,没想到粗成这样。
蒋廷锡倒没觉着任务有多重,反正康熙也没说让他教出个进士状元来,只是让老十多些见识,将来少吃亏即可。
如果这样说,倒是要多为他讲史,只有学史才能长教训。
说完他回去拟书单去了,胤峨让管家来把书房里的东西收拾一下都烧了。
反正老十也没有什么机密,就算是有也是以前的,正好趁机一把火烧了干净。
倒是今天这个蒋廷锡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这个人在江南读书人中颇有地位,家学渊源,影响深远。
有这样一个人为他牵线江南读书人,想来会大有裨益。
这时胤禩派人来传信,说是有门人送了一条大鲤鱼来,中午邀请他一起吃鱼。
这明显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胤峨回屋换了身衣服,带上孙迪侯出门往八爷府去了。
走到半路上,前面街面上突然挤满了人,吵吵嚷嚷地闹腾起来。
胤峨有心绕道走,可是转眼间前后左右就被挤满了,想走都走不成了。
在满街百姓之中,他们这些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就显得格外显眼。
孙迪侯伸手抓过一名少年:
“前面发生何事?为什么这么多人围观?”
“大老爷,昨天在朝阳码头上踩伤了好多当官的。
现在有两个人不行了,家里人正抬着人到顺天府鸣冤呢。”
少年人一脸兴奋,只觉着又有好热闹可看。
胤峨一听却是心里很不舒服,昨天朝阳门码头要不是他让人放了炮仗,这些人不会伤得这么重。
“走,去前面看看!”
既然这事有自己的原因,那就不能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