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河洪水,死伤无数,官府却只报了小灾,导致救灾无以着落。
胤峨知道消息后选择了支持孙迪侯独立救灾,筹划了一批银子送去灾区。
最近一批银子是昨天拍卖大会的收入,共计二十三万两,昨天已经让郑桐送给孙迪侯。
没想到今天一早孙迪侯赶来告诉他说是银子被人劫了,这就十分奇怪了。
胤峨上前扶起孙迪侯:“老孙,你的伤好了?”
“十爷,银子……”孙迪侯现在满心满眼都是银子。
胤峨瞪了他一眼:“银子是要靠人去挣去抢,你的身体怎么样?”
孙迪侯犹豫了一下:“骑马走路还成,但是上敌对阵不行。
伤口好得差不多了,但是身子太虚了,暂时打不动。”
“那就继续养着,区区二十多万两银子不值得你去送命。”
胤峨让他坐下,递给他一杯茶:“说说看,怎么个情况?”
“十爷,昨天中午接了银票,我就让人快马加鞭送往山西,昨天晚上赶到保定府的时候被人劫了。”
孙迪侯一拍大腿,气得快炸了。
胤峨却急忙拦住他:“京城距离保定有小三百里,你这儿一下午就赶到了?”
这根本不科学嘛,三百里就算是跑高速也得三个左右小时,这康末他们骑个破马就能一下午赶过去?
“十爷,他们两个人,每人配三匹好马,路上轮换着骑,所以速度要快上很多。”
孙迪侯心说我的爷,这是你应该关注的重点吗?
“噢,好吧,知道是谁劫了吗?”胤峨点点头,这么说的话似乎有点道理。
“保定城外的任家坡,是任家二虎的地盘。”
孙迪侯气哼哼地一拍桌子:“论起来,我能跟着十爷,还有任家二虎的原因。
他们将甘风池引见给了八爷,我看在老甘的面子上才来护卫你。
没想到这次竟然是他们动的手。”
胤峨摆摆手:“等一下,这事儿是昨天傍晚甚至晚上的事情,你怎么一大早就知道了?”
他心说难道你们有手机联系吗?
“回十爷,去的兄弟带了信鸽,只有到了山西或是出了意外才会放出来。
而且走之前已经定好了路线,昨天晚上一定会宿在任家坡。
最关键的是信鸽带来的纸条上用血写了个任字,肯定就是任家二虎干的。”
孙迪侯说完剧烈咳嗽起来,上次中箭伤了心脉,过于激动就喘不上气来。
胤峨想了想,似乎也说得过去,虽然没有手机,但是信鸽飞一晚上也能回来。
沉默片刻,胤峨抬头看向孙迪侯:“老孙,你想怎么办?”
“我想带着兵马踏平任家坡!”孙迪侯喘着气吼道。
“就你现在这个样子?等养好伤再说吧。”
胤峨瞪了他一眼:“我敢肯定,任家坡一定会出点什么事从江湖上除名,任家二虎从此相忘于江湖了。”
“你是说他们会金盆洗手?”孙迪侯喘了口粗气,这两个孙子还真能干出来。
“这一票二十三万两银子,足够他们逍遥自在一辈子了。”
胤峨叹了口气:“现在咱们想想该怎么解决给山西灾民救济的问题吧。
这二十多万银子暂时别去想了,想也想不回来,净生气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这么多银子一时间上哪儿弄去?
为了凑这笔钱,孙迪侯和京里的绿林道拿出了压箱底的好东西,现在上哪儿再弄一笔?
难道说真的组织兄弟们去各家掏一次仓库?
“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胤峨嘴里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山西小调儿,山西是个好地方,尤其是汾河谷地,自古就是粮仓。
想到这里他突然一拍手,有办法了。
“来人,把苏师爷请来。”苏师爷就是苏慎言,这是胤峨给他的明确职位。
苏慎言来的时候,胤峨把刚写好的信递给他:
“慎言,你去内务府找我五哥,把信给他看,然后拿了东西尽快回来找我。”
看到苏慎言还要多问,直接挥挥手:“快去快去,别耽误时间。”
回头叫过郑梧:“郑梧,等苏师爷回来,你陪着他去趟山西。
一路上要确保他的安全,不能有任何闪失,能做到吗?”
郑梧点点头:“请十爷放心。”
“老孙,你别闲着,快给山西那边的头儿写封信,让他配合苏师爷的行动。”
胤峨瞪了孙迪侯一眼,让出了座位,替他拉过一张纸用镇尺压好。
孙迪修愣了:“十爷,写什么信哪?”
“就是让他配合苏慎言,无条件服从他,支持他,来保证汾河两岸老百姓能顺利度过灾年,明白吗?”
胤峨想了想,抬腿往外就走:“不行,这事我还得请个圣旨,要不然怕是压不住那些地头蛇。”
所有人看着他风风火火地跑了,迅速按下心思,各自准备去了。
胤峨走到半路才想起自己没吃早饭,现在也顾不上这么多了,饿着肚子就递牌子请见。
要说最近他还挺受宠,牌子递进去没大会儿康熙就见了。
进了上书房,胤峨扑通一声跪下了:“皇阿玛,儿臣有事密奏。”
一听密奏,康熙抬头看了他一眼,起身来到了上书房后面的密室:“什么事居然要密奏。”
“回皇阿玛,儿臣琢磨了许久,又私下请教了别人,想把野战干粮的生产基地放在山西临汾。”
胤峨也不啰嗦,上来就直接奔主题。
“山西临汾?为什么是这里?在京城不好吗?”
康熙有些吃惊,他印象里这种东西还是放在身边比较放心。
“回皇阿玛,儿臣主要有以下考量:
汾河谷地地肥水美,生产用的各种原料可以就近取材,省了运输之苦。
山西靠近塞上,牛羊肉便宜方便;那里的人民风淳朴,肯于吃苦,可为劳役。
最为重要的是,那里临近西北,如果皇阿玛要用兵,可以方便使用。”
胤峨说完,轻轻磕了一个头:
“这是儿臣的一点想头,如果皇阿玛同意,儿臣这就派人前去打前站做准备,等秋后农闲时着手动工。”
康熙心中一动,山西还有一个优势这个傻儿子没看到,那就是山西巡抚嘎礼。
嘎礼虽然为人贪鄙,但对他绝对忠诚,有嘎礼在,此事当可顺利推动。
“好,选址这事颇为重要,你当小心从事。”
康熙点点头:“你放心安排人去吧,我自会给嘎礼旨意,让他配合你的行动。
在山西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直接去找嘎礼,他自会为你担当。”
胤峨知道消息后选择了支持孙迪侯独立救灾,筹划了一批银子送去灾区。
最近一批银子是昨天拍卖大会的收入,共计二十三万两,昨天已经让郑桐送给孙迪侯。
没想到今天一早孙迪侯赶来告诉他说是银子被人劫了,这就十分奇怪了。
胤峨上前扶起孙迪侯:“老孙,你的伤好了?”
“十爷,银子……”孙迪侯现在满心满眼都是银子。
胤峨瞪了他一眼:“银子是要靠人去挣去抢,你的身体怎么样?”
孙迪侯犹豫了一下:“骑马走路还成,但是上敌对阵不行。
伤口好得差不多了,但是身子太虚了,暂时打不动。”
“那就继续养着,区区二十多万两银子不值得你去送命。”
胤峨让他坐下,递给他一杯茶:“说说看,怎么个情况?”
“十爷,昨天中午接了银票,我就让人快马加鞭送往山西,昨天晚上赶到保定府的时候被人劫了。”
孙迪侯一拍大腿,气得快炸了。
胤峨却急忙拦住他:“京城距离保定有小三百里,你这儿一下午就赶到了?”
这根本不科学嘛,三百里就算是跑高速也得三个左右小时,这康末他们骑个破马就能一下午赶过去?
“十爷,他们两个人,每人配三匹好马,路上轮换着骑,所以速度要快上很多。”
孙迪侯心说我的爷,这是你应该关注的重点吗?
“噢,好吧,知道是谁劫了吗?”胤峨点点头,这么说的话似乎有点道理。
“保定城外的任家坡,是任家二虎的地盘。”
孙迪侯气哼哼地一拍桌子:“论起来,我能跟着十爷,还有任家二虎的原因。
他们将甘风池引见给了八爷,我看在老甘的面子上才来护卫你。
没想到这次竟然是他们动的手。”
胤峨摆摆手:“等一下,这事儿是昨天傍晚甚至晚上的事情,你怎么一大早就知道了?”
他心说难道你们有手机联系吗?
“回十爷,去的兄弟带了信鸽,只有到了山西或是出了意外才会放出来。
而且走之前已经定好了路线,昨天晚上一定会宿在任家坡。
最关键的是信鸽带来的纸条上用血写了个任字,肯定就是任家二虎干的。”
孙迪侯说完剧烈咳嗽起来,上次中箭伤了心脉,过于激动就喘不上气来。
胤峨想了想,似乎也说得过去,虽然没有手机,但是信鸽飞一晚上也能回来。
沉默片刻,胤峨抬头看向孙迪侯:“老孙,你想怎么办?”
“我想带着兵马踏平任家坡!”孙迪侯喘着气吼道。
“就你现在这个样子?等养好伤再说吧。”
胤峨瞪了他一眼:“我敢肯定,任家坡一定会出点什么事从江湖上除名,任家二虎从此相忘于江湖了。”
“你是说他们会金盆洗手?”孙迪侯喘了口粗气,这两个孙子还真能干出来。
“这一票二十三万两银子,足够他们逍遥自在一辈子了。”
胤峨叹了口气:“现在咱们想想该怎么解决给山西灾民救济的问题吧。
这二十多万银子暂时别去想了,想也想不回来,净生气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这么多银子一时间上哪儿弄去?
为了凑这笔钱,孙迪侯和京里的绿林道拿出了压箱底的好东西,现在上哪儿再弄一笔?
难道说真的组织兄弟们去各家掏一次仓库?
“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胤峨嘴里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山西小调儿,山西是个好地方,尤其是汾河谷地,自古就是粮仓。
想到这里他突然一拍手,有办法了。
“来人,把苏师爷请来。”苏师爷就是苏慎言,这是胤峨给他的明确职位。
苏慎言来的时候,胤峨把刚写好的信递给他:
“慎言,你去内务府找我五哥,把信给他看,然后拿了东西尽快回来找我。”
看到苏慎言还要多问,直接挥挥手:“快去快去,别耽误时间。”
回头叫过郑梧:“郑梧,等苏师爷回来,你陪着他去趟山西。
一路上要确保他的安全,不能有任何闪失,能做到吗?”
郑梧点点头:“请十爷放心。”
“老孙,你别闲着,快给山西那边的头儿写封信,让他配合苏师爷的行动。”
胤峨瞪了孙迪侯一眼,让出了座位,替他拉过一张纸用镇尺压好。
孙迪修愣了:“十爷,写什么信哪?”
“就是让他配合苏慎言,无条件服从他,支持他,来保证汾河两岸老百姓能顺利度过灾年,明白吗?”
胤峨想了想,抬腿往外就走:“不行,这事我还得请个圣旨,要不然怕是压不住那些地头蛇。”
所有人看着他风风火火地跑了,迅速按下心思,各自准备去了。
胤峨走到半路才想起自己没吃早饭,现在也顾不上这么多了,饿着肚子就递牌子请见。
要说最近他还挺受宠,牌子递进去没大会儿康熙就见了。
进了上书房,胤峨扑通一声跪下了:“皇阿玛,儿臣有事密奏。”
一听密奏,康熙抬头看了他一眼,起身来到了上书房后面的密室:“什么事居然要密奏。”
“回皇阿玛,儿臣琢磨了许久,又私下请教了别人,想把野战干粮的生产基地放在山西临汾。”
胤峨也不啰嗦,上来就直接奔主题。
“山西临汾?为什么是这里?在京城不好吗?”
康熙有些吃惊,他印象里这种东西还是放在身边比较放心。
“回皇阿玛,儿臣主要有以下考量:
汾河谷地地肥水美,生产用的各种原料可以就近取材,省了运输之苦。
山西靠近塞上,牛羊肉便宜方便;那里的人民风淳朴,肯于吃苦,可为劳役。
最为重要的是,那里临近西北,如果皇阿玛要用兵,可以方便使用。”
胤峨说完,轻轻磕了一个头:
“这是儿臣的一点想头,如果皇阿玛同意,儿臣这就派人前去打前站做准备,等秋后农闲时着手动工。”
康熙心中一动,山西还有一个优势这个傻儿子没看到,那就是山西巡抚嘎礼。
嘎礼虽然为人贪鄙,但对他绝对忠诚,有嘎礼在,此事当可顺利推动。
“好,选址这事颇为重要,你当小心从事。”
康熙点点头:“你放心安排人去吧,我自会给嘎礼旨意,让他配合你的行动。
在山西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直接去找嘎礼,他自会为你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