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锡署理奉天府,有点儿乱点鸳鸯谱,但是很合适。
听到这个消息,蒋廷锡没有犹豫没有推辞,立即带着侍卫接管了府衙。
原有的官吏全部集中起来筛查,没有什么大毛病的即时复职,只用了两天就让奉天府恢复了正常运转。
接管奉天府,立即查账,蒋廷锡很快就发现,松甘的清苦还真的不是装的。
他是太子门人,每年必须向太子孝敬十万两银子,这就是这个位置的代价。
他还有几分良心,不能狠下心往死里坑害百姓。
再加上盛京真正的主人是盛京将军苏努,给他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他虽然很努力地捞银子,可惜根本凑不够。
没办法他只好减少支出,那些需要由他出钱聘请的衙役皂吏少了一多半,整个奉天府只是能够勉强维持而已。
胤峨听了很好奇,松甘不死命坑百姓,又没有多少机会,还能每年凑够十万两银子,他靠的是什么?
细查之下不由眼前一亮,这小子靠的是海货。
每年夏季,他会组织人来到海边捕捞海参、海马、扇贝等海珍品。
然后就地盐渍、晾晒加工成干货,或者运到一些常年冰冻的山洞里存放起保鲜。
等到了秋后或是冬天,他就会组织人把这些东西卖到京城各大王府或是酒楼,收来的银子直接送给太子。
没想到啊,这小子竟然是个多种经营的天才。
在满清时代,就已经会利用反季节农产品赚钱了,真怀疑他是不是穿越的。
胤峨心中大喜,这条赚钱的路子很好,他也要充分利用起来。
“先生,要不然你就在这里多干几年得了,也好把这条路子给趟结实了,以后也算是给东北这里增添一个进项。”
胤峨半开玩笑地说着,其实他更想通过这个让更多的人看到大海的富庶。
只有真正认识大海,拥抱大海,驾驭大海,才能在这个时代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可惜,蒋廷锡是江南人,他对呆在盛京这苦寒之地没有任何兴趣。
“十爷,咱说好的,我只负责你在盛京这段时间,过期不候。”
胤峨并不担心,他手下北方人多着呢,喜欢冰天雪地的大有人在,不愁没人到这里来当官。
只是奉天府这个位置应该也有人惦记着,他想要拿下还是要动点脑子。
他担心的另一件事情是松甘到现在还没有醒过来,两天了那点酒早就该醒了。
可他就是满脸通红,死活醒不过来。
闫青叶去把过脉了,一切正常,很完美,就是不醒。
拿针刺十指、人中,甚至百会涌泉,可惜这小子像是橡皮人一样,完全没有任何反应。
要不是他还有呼吸心跳,胤峨几乎要把他给扔了。
可惜那年头没有宣布脑死亡一说,否则胤峨绝对把他宣布脑死亡,然后直接弄一副棺材把他送回富察家完事。
这尼玛抓人抓回来个醉美人,这事儿听起来就荒唐。
可是再荒唐也得上奏,于是胤峨详细将相关情况奏报康熙。
不过还是替松甘瞒去了他想拉着富察家一起死的心思,瞒去了他为太子送银子的过往,只是说他醉了,不醒。
全国都在清理刑狱,最快的还是胤峨,直接把掌权的给清倒了。
刚准备喘口气,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袭来,漫天大雪下了三天三夜,整个盛京城都被雪埋起来了,早晨开门就有三尺雪。
雪下的第二天,苏努就冒雪来请示胤峨,这么大的雪是不是要开仓放粮。
胤峨没有二话,立即点头同意,不过奉天府粮仓里没粮,只能从将军府这里调剂。
这下子苏努不愿意了,他手里的粮都是军粮,要是擅动那是死罪。
胤峨一摊手:“老苏你什么意思?专门来玩我吗?
你来找我商量是否放粮,我同意。要从你手里借点粮周转一下,你却不同意。
那你来找我干什么?背锅的事情我来,有风险的事情你一点儿不担是吧?”
苏努一听急忙解释:“十爷,实在是事涉军粮,皇上有令,奴才不敢违背。”
“好啊,那你给我出个主意吧,这事儿怎么办。”
胤峨坐下来看着他:“要是饿死了人,你说皇上会不会治你的罪?”
苏努心里一紧,这位爷怎么张口闭口都是治罪,天天这么弄谁还当官呀?
“十爷,其实可以暂时从皇庄调粮赈灾,待明年收了秋粮之后再行补充即可。”
苏努把事情说得很轻松,似乎就是左手倒右手,换换手而已。
胤峨点点头:“好啊,你是盛京最大的官儿,这事儿就拜托你去办了。
要是有一个人冻饿而死,看我不参死你!”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胤峨那是皇子,比苏努不知道大了多少级。
一座大山压下来,苏努却坦然了,这差事他办就是了。
反正是十阿哥让他干的,总算是师出有名了。
整个将军府的兵丁全部撒了出去,冒着雪带着粮食挨家挨户查看情况。
病了的安排郎中诊断,免费送药;大雪压倒房屋的,及时调配住处;
家里断粮的,按人头分配粮食;缺少御寒衣物的,丢几张羊皮先对付着吧;
至于那些要饭的花子,则全部塞进军营里干苦力,好歹有口饭吃有个地方住。
盛京城一场大雪,除了房屋倒塌时砸伤了十一个人,竟没有冻死饿死一个。
三天大雪过后,盛京城地高三尺,老百姓的心却是艳阳高照。
皇上知道有天灾,提前把十阿哥派来主持大局,这么大的雪,愣是一个人没死,真是皇恩浩荡。
于是有人挑头要弄什么万民伞,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等胤峨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折腾了不少签名了。
胤峨刚要安排人制止,被蒋廷锡拦住了。
这次雪灾的事情办得漂亮,盛京上上下下需要这把万民伞。
毕竟这伞可是送给康熙的,表扬的自然是以胤峨为首的盛京众官员。
满清时代,能够得个万民伞那是大荣誉,对所有的官员来说都是好事。
作为最大的受益人,胤峨不能阻了别人前程,只能厚着脸皮接受万民欢呼了。
就在这个全城欢乐的当口,胤峨接到公主岭方向的报告,负责这个方向巡查巡视的两位内务府笔帖式失踪了,一起失踪的还有将军府的一队护卫。
胤峨和苏努都紧张起来。
在雪灾中死个把人很正常,但是成建制地失踪这件事情就不寻常了。
再联想到松甘投毒案,还有图里升的案子,两个人突然有一种预感,这次事情非同寻常。
“老苏,你在家里驻守,我带人去看看,倒要看看有什么牛黄狗宝!”
胤峨决定,亲自出马:“查完了,我顺便去趟宁古塔。”
        听到这个消息,蒋廷锡没有犹豫没有推辞,立即带着侍卫接管了府衙。
原有的官吏全部集中起来筛查,没有什么大毛病的即时复职,只用了两天就让奉天府恢复了正常运转。
接管奉天府,立即查账,蒋廷锡很快就发现,松甘的清苦还真的不是装的。
他是太子门人,每年必须向太子孝敬十万两银子,这就是这个位置的代价。
他还有几分良心,不能狠下心往死里坑害百姓。
再加上盛京真正的主人是盛京将军苏努,给他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他虽然很努力地捞银子,可惜根本凑不够。
没办法他只好减少支出,那些需要由他出钱聘请的衙役皂吏少了一多半,整个奉天府只是能够勉强维持而已。
胤峨听了很好奇,松甘不死命坑百姓,又没有多少机会,还能每年凑够十万两银子,他靠的是什么?
细查之下不由眼前一亮,这小子靠的是海货。
每年夏季,他会组织人来到海边捕捞海参、海马、扇贝等海珍品。
然后就地盐渍、晾晒加工成干货,或者运到一些常年冰冻的山洞里存放起保鲜。
等到了秋后或是冬天,他就会组织人把这些东西卖到京城各大王府或是酒楼,收来的银子直接送给太子。
没想到啊,这小子竟然是个多种经营的天才。
在满清时代,就已经会利用反季节农产品赚钱了,真怀疑他是不是穿越的。
胤峨心中大喜,这条赚钱的路子很好,他也要充分利用起来。
“先生,要不然你就在这里多干几年得了,也好把这条路子给趟结实了,以后也算是给东北这里增添一个进项。”
胤峨半开玩笑地说着,其实他更想通过这个让更多的人看到大海的富庶。
只有真正认识大海,拥抱大海,驾驭大海,才能在这个时代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可惜,蒋廷锡是江南人,他对呆在盛京这苦寒之地没有任何兴趣。
“十爷,咱说好的,我只负责你在盛京这段时间,过期不候。”
胤峨并不担心,他手下北方人多着呢,喜欢冰天雪地的大有人在,不愁没人到这里来当官。
只是奉天府这个位置应该也有人惦记着,他想要拿下还是要动点脑子。
他担心的另一件事情是松甘到现在还没有醒过来,两天了那点酒早就该醒了。
可他就是满脸通红,死活醒不过来。
闫青叶去把过脉了,一切正常,很完美,就是不醒。
拿针刺十指、人中,甚至百会涌泉,可惜这小子像是橡皮人一样,完全没有任何反应。
要不是他还有呼吸心跳,胤峨几乎要把他给扔了。
可惜那年头没有宣布脑死亡一说,否则胤峨绝对把他宣布脑死亡,然后直接弄一副棺材把他送回富察家完事。
这尼玛抓人抓回来个醉美人,这事儿听起来就荒唐。
可是再荒唐也得上奏,于是胤峨详细将相关情况奏报康熙。
不过还是替松甘瞒去了他想拉着富察家一起死的心思,瞒去了他为太子送银子的过往,只是说他醉了,不醒。
全国都在清理刑狱,最快的还是胤峨,直接把掌权的给清倒了。
刚准备喘口气,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袭来,漫天大雪下了三天三夜,整个盛京城都被雪埋起来了,早晨开门就有三尺雪。
雪下的第二天,苏努就冒雪来请示胤峨,这么大的雪是不是要开仓放粮。
胤峨没有二话,立即点头同意,不过奉天府粮仓里没粮,只能从将军府这里调剂。
这下子苏努不愿意了,他手里的粮都是军粮,要是擅动那是死罪。
胤峨一摊手:“老苏你什么意思?专门来玩我吗?
你来找我商量是否放粮,我同意。要从你手里借点粮周转一下,你却不同意。
那你来找我干什么?背锅的事情我来,有风险的事情你一点儿不担是吧?”
苏努一听急忙解释:“十爷,实在是事涉军粮,皇上有令,奴才不敢违背。”
“好啊,那你给我出个主意吧,这事儿怎么办。”
胤峨坐下来看着他:“要是饿死了人,你说皇上会不会治你的罪?”
苏努心里一紧,这位爷怎么张口闭口都是治罪,天天这么弄谁还当官呀?
“十爷,其实可以暂时从皇庄调粮赈灾,待明年收了秋粮之后再行补充即可。”
苏努把事情说得很轻松,似乎就是左手倒右手,换换手而已。
胤峨点点头:“好啊,你是盛京最大的官儿,这事儿就拜托你去办了。
要是有一个人冻饿而死,看我不参死你!”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胤峨那是皇子,比苏努不知道大了多少级。
一座大山压下来,苏努却坦然了,这差事他办就是了。
反正是十阿哥让他干的,总算是师出有名了。
整个将军府的兵丁全部撒了出去,冒着雪带着粮食挨家挨户查看情况。
病了的安排郎中诊断,免费送药;大雪压倒房屋的,及时调配住处;
家里断粮的,按人头分配粮食;缺少御寒衣物的,丢几张羊皮先对付着吧;
至于那些要饭的花子,则全部塞进军营里干苦力,好歹有口饭吃有个地方住。
盛京城一场大雪,除了房屋倒塌时砸伤了十一个人,竟没有冻死饿死一个。
三天大雪过后,盛京城地高三尺,老百姓的心却是艳阳高照。
皇上知道有天灾,提前把十阿哥派来主持大局,这么大的雪,愣是一个人没死,真是皇恩浩荡。
于是有人挑头要弄什么万民伞,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等胤峨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折腾了不少签名了。
胤峨刚要安排人制止,被蒋廷锡拦住了。
这次雪灾的事情办得漂亮,盛京上上下下需要这把万民伞。
毕竟这伞可是送给康熙的,表扬的自然是以胤峨为首的盛京众官员。
满清时代,能够得个万民伞那是大荣誉,对所有的官员来说都是好事。
作为最大的受益人,胤峨不能阻了别人前程,只能厚着脸皮接受万民欢呼了。
就在这个全城欢乐的当口,胤峨接到公主岭方向的报告,负责这个方向巡查巡视的两位内务府笔帖式失踪了,一起失踪的还有将军府的一队护卫。
胤峨和苏努都紧张起来。
在雪灾中死个把人很正常,但是成建制地失踪这件事情就不寻常了。
再联想到松甘投毒案,还有图里升的案子,两个人突然有一种预感,这次事情非同寻常。
“老苏,你在家里驻守,我带人去看看,倒要看看有什么牛黄狗宝!”
胤峨决定,亲自出马:“查完了,我顺便去趟宁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