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是个筛子,在苏努来任职的时候,康熙就这样对他说过。
没想到几年过去了,仍然是个筛子,而且筛眼越来越大了。
“回十爷,这……”苏努也没有办法,大清朝比他官大的人有很多。
胤峨叹了口气,东北这地方,亏就亏在人太少了,就这么几个将军府带着那几万兵马够做什么?
不要说罗刹人了,连厄鲁特蒙古都敢耀武扬威,不就是欺负他们没人吗?
要是东北像前世那样成为华夏的长子,那黑龙江一定会成为华夏的内河。
“把另外八个笔帖式全接回来养伤吧,没巡查完的就不看了,反正看不看都差不多。”
胤峨算是明白了,每年内务府都安排人来巡查,不是像隆古那样被收买了,就是像舒伦那样被做掉了。
这里山高皇帝远,想做掉几个人太容易了,而且上上下下都是他们的人,互相打起的掩护来那叫一个方便。
巡查皇庄这件事,自己宁愿回去向康熙老爷子领罪,也不愿再查下去了。
你们不用折腾,老子不陪你们玩了。
看到胤峨心灰意冷地进了屋子,苏努老脸一红,掩面而逃,这次有些人做得实在太过分了。
胤峨翻了翻手里的信封,正好二十个,差不多两天一个。
“这些信是孙大侠传过来的,正好咱们进山了,这些信就攒下来了。”
宋金刚擦一把头上的汗:
“昨天晚上回来我就想去的,可是有几个小王八蛋一直在咱们周围转悠,就没敢离开。”
“下次再有人来,可以想办法抓几个,死活不论,反正就是要留下几个。”
胤峨拿过信坐下来:“从现在开始,你可以放手施展,让我看看你的本事。”
这次东北之行,全程都是宋金刚护卫,虽然只是受孙迪侯的拜托,却是真心实意帮着胤峨排解问题。
如果有可能,很想把他留下来,这样的好汉要是只做个山大王,有些可惜了。
胤峨把邬思道的信按时间排好,从最早的看起。
反正已经耽误了,也不差这点时间了。
信写得很长很细,胤峨看得很仔细,有时甚至要找个计算器算一下才行。
午饭是在屋里吃的,简单的油饼夹肉,仿的山东的煎饼果子。
一直到傍晚时分,才算是看完了邬思道所有的信,闭上眼,京城的一切仿佛尽在掌握。
牛啊,有这么位牛人为自己做事,可见自己穿越以来做的第一件事有多英明。
京城里的一切仿佛是被人按下了暂停键。
自从康熙亲自出马从刑部大牢里提走了张五哥和于七,所有人都消停了。
原以为他会趁机大刀阔斧收拾一下刑部,没想到竟然再也没有下文了。
倒是张五哥和于七两个竟然被康熙直接补了侍卫,留在身边当保安了。
你说这上哪儿说理去?
张五哥也就算了,前世就是你的,于七你也抢去了,你是皇上了不起啊。
胤峨腹诽了半天,却连一个字都不敢说出来。
他是皇上确实就了不起,确实就是有理。
这没办法,谁让人家金口玉牙呢。
户部欠银不收了,刑部宰白鸭不管了,那内务府巡查不到位应该不会有事吧?
怀着这样的心思,胤峨一边等那几个笔帖式,一边让所有人收拾行李,等那些人一到就立即出发。
来时大家都骑马,但是回去肯定不行了。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已经进入真正的冬天了,路上的风雪可受不了。
很多人身上有伤,胤峨胸部的伤势骑不了马,那八位笔帖式更不能骑马,否则半路摔死了都不知道上哪儿说去。
胤峨大体算了一下,回去光马车至少得准备十几辆,这活儿自然得苏努去办。
很快就有笔帖式陆续回来的,摔断腿的,中风失语的,被狗咬到手的,反正来时好好的,现在回不去了。
胤峨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大家好好休息两天,三天后出发。
算算时间,三天后正是十一月初三,三六九,往外走,倒是个好时候。
顿时所有人都忙活起来了,好歹跑了趟盛京,也算是出了个长差,总得给家里人捎点什么吧?
胤峨赏各位伤痕累累的笔帖式每人一百两银子,让大家畅开了去买,反正回程两个人一辆马车,只要能放开,你们随便。
这下子可以把大家伙乐坏了,受伤了都让人抬着出去疯狂大采购。
胤峨笑而不语。
三天后,风和日丽,天气晴好,胤峨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出发了。
苏努亲自带着百人卫队送出城,卫队里还带了十辆马车,一看就知道是为敦王爷准备的礼物。
到了城西十里铺,胤峨挥手示意车队停下来,苏努指挥着十辆马车并入车队,这才快步来到胤峨面前。
“十爷,幸不辱命,这次巡查的所有庄头,查过的还有没查的,都在车里。”
按照原计划,每两名内务府笔帖式要巡查五个皇庄,现在他们出事了,这五个庄子的庄头全部被抓了过来。
四路就是二十人,每车两人,给了个标准间的待遇,苏努是好人哪。
苏努冲着胤峨一拱手:
“我的卫队绝对放心,都是我的族人和家生子儿,就由他们护送十爷入关吧。”
胤峨看了他一眼:
“盛京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本王知道你勤勉谨慎,但是想要完成皇上的重托,光勤勉谨慎是远远不够的。
咱们说好的那些事情,你还要暗地里调查,有什么线索及时报我。”
苏努点头应下,目送胤峨车队离开,这才带着十几个人打马回城。
党逢恩要疯了,来的时候不过五六百人,现在回去的却已经变成了八百多人。
八百多人护着二十几辆车,走在冰天雪地里,麻烦比来时多了很多倍。
好在他也明白,这次出关没从胤峨身上赚到什么好处,只有现在拼命表现或许还可以再海底捞一把。
最要命的是与出关时不同,现在胤峨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行军速度。
党逢恩使出浑身解数,总算平安顺利地抵达了山海关。
这地方过去大明对付满清的时候,那是十分关键的。
可现在天下都是满清的了,这处给他们留下痛苦回忆的关口就退居二线了。
虽然退二线了,但这时毕竟连着关内关外,要执行满清的闭关政策,防着别让汉人跑到东北去,还是设置了总管带兵把守。
胤峨的车队直接开进城里,驻扎在山海关的总管桂祥亲自出城迎接,入驻了原来的大明山海关总兵府。
当天晚上,原大明山海关总兵府突然火光冲天,这座已经几百年的古老建筑竟然着火了。
        没想到几年过去了,仍然是个筛子,而且筛眼越来越大了。
“回十爷,这……”苏努也没有办法,大清朝比他官大的人有很多。
胤峨叹了口气,东北这地方,亏就亏在人太少了,就这么几个将军府带着那几万兵马够做什么?
不要说罗刹人了,连厄鲁特蒙古都敢耀武扬威,不就是欺负他们没人吗?
要是东北像前世那样成为华夏的长子,那黑龙江一定会成为华夏的内河。
“把另外八个笔帖式全接回来养伤吧,没巡查完的就不看了,反正看不看都差不多。”
胤峨算是明白了,每年内务府都安排人来巡查,不是像隆古那样被收买了,就是像舒伦那样被做掉了。
这里山高皇帝远,想做掉几个人太容易了,而且上上下下都是他们的人,互相打起的掩护来那叫一个方便。
巡查皇庄这件事,自己宁愿回去向康熙老爷子领罪,也不愿再查下去了。
你们不用折腾,老子不陪你们玩了。
看到胤峨心灰意冷地进了屋子,苏努老脸一红,掩面而逃,这次有些人做得实在太过分了。
胤峨翻了翻手里的信封,正好二十个,差不多两天一个。
“这些信是孙大侠传过来的,正好咱们进山了,这些信就攒下来了。”
宋金刚擦一把头上的汗:
“昨天晚上回来我就想去的,可是有几个小王八蛋一直在咱们周围转悠,就没敢离开。”
“下次再有人来,可以想办法抓几个,死活不论,反正就是要留下几个。”
胤峨拿过信坐下来:“从现在开始,你可以放手施展,让我看看你的本事。”
这次东北之行,全程都是宋金刚护卫,虽然只是受孙迪侯的拜托,却是真心实意帮着胤峨排解问题。
如果有可能,很想把他留下来,这样的好汉要是只做个山大王,有些可惜了。
胤峨把邬思道的信按时间排好,从最早的看起。
反正已经耽误了,也不差这点时间了。
信写得很长很细,胤峨看得很仔细,有时甚至要找个计算器算一下才行。
午饭是在屋里吃的,简单的油饼夹肉,仿的山东的煎饼果子。
一直到傍晚时分,才算是看完了邬思道所有的信,闭上眼,京城的一切仿佛尽在掌握。
牛啊,有这么位牛人为自己做事,可见自己穿越以来做的第一件事有多英明。
京城里的一切仿佛是被人按下了暂停键。
自从康熙亲自出马从刑部大牢里提走了张五哥和于七,所有人都消停了。
原以为他会趁机大刀阔斧收拾一下刑部,没想到竟然再也没有下文了。
倒是张五哥和于七两个竟然被康熙直接补了侍卫,留在身边当保安了。
你说这上哪儿说理去?
张五哥也就算了,前世就是你的,于七你也抢去了,你是皇上了不起啊。
胤峨腹诽了半天,却连一个字都不敢说出来。
他是皇上确实就了不起,确实就是有理。
这没办法,谁让人家金口玉牙呢。
户部欠银不收了,刑部宰白鸭不管了,那内务府巡查不到位应该不会有事吧?
怀着这样的心思,胤峨一边等那几个笔帖式,一边让所有人收拾行李,等那些人一到就立即出发。
来时大家都骑马,但是回去肯定不行了。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已经进入真正的冬天了,路上的风雪可受不了。
很多人身上有伤,胤峨胸部的伤势骑不了马,那八位笔帖式更不能骑马,否则半路摔死了都不知道上哪儿说去。
胤峨大体算了一下,回去光马车至少得准备十几辆,这活儿自然得苏努去办。
很快就有笔帖式陆续回来的,摔断腿的,中风失语的,被狗咬到手的,反正来时好好的,现在回不去了。
胤峨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大家好好休息两天,三天后出发。
算算时间,三天后正是十一月初三,三六九,往外走,倒是个好时候。
顿时所有人都忙活起来了,好歹跑了趟盛京,也算是出了个长差,总得给家里人捎点什么吧?
胤峨赏各位伤痕累累的笔帖式每人一百两银子,让大家畅开了去买,反正回程两个人一辆马车,只要能放开,你们随便。
这下子可以把大家伙乐坏了,受伤了都让人抬着出去疯狂大采购。
胤峨笑而不语。
三天后,风和日丽,天气晴好,胤峨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出发了。
苏努亲自带着百人卫队送出城,卫队里还带了十辆马车,一看就知道是为敦王爷准备的礼物。
到了城西十里铺,胤峨挥手示意车队停下来,苏努指挥着十辆马车并入车队,这才快步来到胤峨面前。
“十爷,幸不辱命,这次巡查的所有庄头,查过的还有没查的,都在车里。”
按照原计划,每两名内务府笔帖式要巡查五个皇庄,现在他们出事了,这五个庄子的庄头全部被抓了过来。
四路就是二十人,每车两人,给了个标准间的待遇,苏努是好人哪。
苏努冲着胤峨一拱手:
“我的卫队绝对放心,都是我的族人和家生子儿,就由他们护送十爷入关吧。”
胤峨看了他一眼:
“盛京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本王知道你勤勉谨慎,但是想要完成皇上的重托,光勤勉谨慎是远远不够的。
咱们说好的那些事情,你还要暗地里调查,有什么线索及时报我。”
苏努点头应下,目送胤峨车队离开,这才带着十几个人打马回城。
党逢恩要疯了,来的时候不过五六百人,现在回去的却已经变成了八百多人。
八百多人护着二十几辆车,走在冰天雪地里,麻烦比来时多了很多倍。
好在他也明白,这次出关没从胤峨身上赚到什么好处,只有现在拼命表现或许还可以再海底捞一把。
最要命的是与出关时不同,现在胤峨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行军速度。
党逢恩使出浑身解数,总算平安顺利地抵达了山海关。
这地方过去大明对付满清的时候,那是十分关键的。
可现在天下都是满清的了,这处给他们留下痛苦回忆的关口就退居二线了。
虽然退二线了,但这时毕竟连着关内关外,要执行满清的闭关政策,防着别让汉人跑到东北去,还是设置了总管带兵把守。
胤峨的车队直接开进城里,驻扎在山海关的总管桂祥亲自出城迎接,入驻了原来的大明山海关总兵府。
当天晚上,原大明山海关总兵府突然火光冲天,这座已经几百年的古老建筑竟然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