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的雪下了三天三夜,将紫宸殿的琉璃瓦盖得严严实实。孙氏穿着簇新的太后朝服,坐在凤梧宫的佛堂里,手里的念珠转得飞快。绿琦端来参汤,轻声道:“太后,皇上刚遣人来说,晚膳想用您亲手做的桂花糕。”
孙氏笑了笑,说:“他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爱吃甜的。你去宣乐安进宫,我们好久没一起用膳了。”
“是,太后。” 绿琦将参汤放在案上,“奴婢已按您的意思,将六局女官的名单呈给皇上了。左相府的顾小姐送来的那匹云锦,奴婢也给您收进了库房。”
孙氏没再说话,只是望着佛龛上的观音像。成为太后的这段时间,她睡得越来越浅,总想起先皇临终前的眼神,想起早早去世的夫君殷天赐,暗自垂泪不止。好在有绿琦帮她操持这后宫的一干事宜,不过还是要尽快给玄夜选个太子妃,她也就能放心了。
凤梧宫的晚膳总是开得很早。鎏金铜炉里燃着安神的檀香,孙太后端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蜜蜡珠串,目光落在对面的玄夜身上时,总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关切。玄夜自小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和乐安玩耍,反而她这个做母亲的与他待在一起的时间最少。
“玄夜,今日早朝累着了吧?” 孙太后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羽毛,“御膳房新做了芙蓉鸡片,你小时候最爱吃的。还有你要的桂花糕。” 她说着就要起身给玄夜夹菜,袖口的素纱被风掀起一角,露出消瘦的手腕。
“母后坐着便是。” 玄夜抬手按住她的手腕,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 —— 那是儿时为他缝制衣物磨出来的,哪怕做了太子妃这么多年,依旧没有养回来。他亲自夹了块鸡片放进孙太后碗里,目光转向一旁的乐安,“小姑姑今日去图书馆了?”
乐安正用银签挑着碟中的松子糕,闻言抬眼笑了:“上午是去了一趟,新到的医书里有宁玉画的经络图,我研究研究。” 她夹了一块去了核的蜜饯放进孙太后碗里,“太后尝尝这个,我让人从商平镇带回来的沙枣做的蜜饯,甜而不腻。”
孙太后咬了一口蜜饯,忽然叹了口气,眼角的细纹堆了起来:“你们啊,一个忙着朝政,一个忙着那些书册,都不把终身大事放在心上。”
“儿子才登基不久,朝堂还需要稳定,后宫有母后在,我一向放心。”
站在一旁的绿琦舀了一碗人参乌鸡汤,银匙在碗里轻轻搅动,声音柔得像春水:“太后也是心急。皇上登基已有半年,朝野都盼着有位端庄的皇后主持后宫呢。” 她说着将鸡汤放在孙太后面前。
“太后仔细烫着。” 绿琦笑着又夹了一块鹿肉放进玄夜碗中,发髻上的珠钗随着动作轻晃,“奴婢见近日养心殿的烛光总是亮到半夜。太医院刚送了新制的阿胶,奴婢已让人炖了羹,等会儿给皇上和长公主各盛一碗。”
她说话时,目光扫过席间的三人,最后落在玄夜空荡荡的左手边 —— 那本该是皇后的位置。
乐安握着银勺,正慢悠悠地喝着莲子羹。她今日穿了件浅蓝色的锦袍,身上绣着大朵暗银色的百合花纹,闻言抬眼笑道:“绿琦姐姐越发周到了,连太医院的方子都惦记着。”
绿琦脸上的笑容更盛,语气却带着几分谦卑:“长公主说笑了,奴婢不过是替太后分忧。太后总念叨着皇上和公主的身子,夜里都睡不安稳。”
“是啊。哀家知道你刚登基,国事为重,可后宫总空着也不是办法。前几日顾相家的倾城姑娘来请安,瞧着是个体面人,还给哀家绣了幅《松鹤延年图》,一手苏绣很是惊艳。可见是个有心的。不如……”
“母后。” 玄夜打断她,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儿臣如今精力都在新政上,婚事真的没有时间考虑。”
绿琦像是听不懂玄夜的拒绝一样,柔声劝道:“太后也是为皇上着想。自从长公主及笄搬入公主府后,皇上平日的笑容都少了很多,若是成了家,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不是更好吗?”
孙太后闻言点头,拉着玄夜的手轻轻拍了拍,指尖的薄茧蹭过他的手背:“绿琦说得在理。你就听哀家一句,选个皇后,哪怕先纳几位妃嫔也好啊,这后宫也能热闹点。” 她的声音带着恳求,全然没有太后的威严,倒像个普通的母亲在催儿婚娶。
乐安端起茶杯抿了口,目光在绿琦身上打了个转。这宫女如今越发放肆了,玄夜面前也敢多嘴。而且话里话外都透着对后宫之事的掌控欲,连孙太后的心思都被她不动声色地引着走。
“太后别急。” 乐安放下茶杯,语气轻快,“皇上心里自有打算。况且选后不仅是后宫的事,还牵扯到前朝的安稳。皇后不仅需德才兼备,还要有容人之量和管理能力。更何况,总得玄夜自己瞧着
孙氏笑了笑,说:“他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爱吃甜的。你去宣乐安进宫,我们好久没一起用膳了。”
“是,太后。” 绿琦将参汤放在案上,“奴婢已按您的意思,将六局女官的名单呈给皇上了。左相府的顾小姐送来的那匹云锦,奴婢也给您收进了库房。”
孙氏没再说话,只是望着佛龛上的观音像。成为太后的这段时间,她睡得越来越浅,总想起先皇临终前的眼神,想起早早去世的夫君殷天赐,暗自垂泪不止。好在有绿琦帮她操持这后宫的一干事宜,不过还是要尽快给玄夜选个太子妃,她也就能放心了。
凤梧宫的晚膳总是开得很早。鎏金铜炉里燃着安神的檀香,孙太后端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蜜蜡珠串,目光落在对面的玄夜身上时,总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关切。玄夜自小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和乐安玩耍,反而她这个做母亲的与他待在一起的时间最少。
“玄夜,今日早朝累着了吧?” 孙太后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羽毛,“御膳房新做了芙蓉鸡片,你小时候最爱吃的。还有你要的桂花糕。” 她说着就要起身给玄夜夹菜,袖口的素纱被风掀起一角,露出消瘦的手腕。
“母后坐着便是。” 玄夜抬手按住她的手腕,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 —— 那是儿时为他缝制衣物磨出来的,哪怕做了太子妃这么多年,依旧没有养回来。他亲自夹了块鸡片放进孙太后碗里,目光转向一旁的乐安,“小姑姑今日去图书馆了?”
乐安正用银签挑着碟中的松子糕,闻言抬眼笑了:“上午是去了一趟,新到的医书里有宁玉画的经络图,我研究研究。” 她夹了一块去了核的蜜饯放进孙太后碗里,“太后尝尝这个,我让人从商平镇带回来的沙枣做的蜜饯,甜而不腻。”
孙太后咬了一口蜜饯,忽然叹了口气,眼角的细纹堆了起来:“你们啊,一个忙着朝政,一个忙着那些书册,都不把终身大事放在心上。”
“儿子才登基不久,朝堂还需要稳定,后宫有母后在,我一向放心。”
站在一旁的绿琦舀了一碗人参乌鸡汤,银匙在碗里轻轻搅动,声音柔得像春水:“太后也是心急。皇上登基已有半年,朝野都盼着有位端庄的皇后主持后宫呢。” 她说着将鸡汤放在孙太后面前。
“太后仔细烫着。” 绿琦笑着又夹了一块鹿肉放进玄夜碗中,发髻上的珠钗随着动作轻晃,“奴婢见近日养心殿的烛光总是亮到半夜。太医院刚送了新制的阿胶,奴婢已让人炖了羹,等会儿给皇上和长公主各盛一碗。”
她说话时,目光扫过席间的三人,最后落在玄夜空荡荡的左手边 —— 那本该是皇后的位置。
乐安握着银勺,正慢悠悠地喝着莲子羹。她今日穿了件浅蓝色的锦袍,身上绣着大朵暗银色的百合花纹,闻言抬眼笑道:“绿琦姐姐越发周到了,连太医院的方子都惦记着。”
绿琦脸上的笑容更盛,语气却带着几分谦卑:“长公主说笑了,奴婢不过是替太后分忧。太后总念叨着皇上和公主的身子,夜里都睡不安稳。”
“是啊。哀家知道你刚登基,国事为重,可后宫总空着也不是办法。前几日顾相家的倾城姑娘来请安,瞧着是个体面人,还给哀家绣了幅《松鹤延年图》,一手苏绣很是惊艳。可见是个有心的。不如……”
“母后。” 玄夜打断她,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儿臣如今精力都在新政上,婚事真的没有时间考虑。”
绿琦像是听不懂玄夜的拒绝一样,柔声劝道:“太后也是为皇上着想。自从长公主及笄搬入公主府后,皇上平日的笑容都少了很多,若是成了家,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不是更好吗?”
孙太后闻言点头,拉着玄夜的手轻轻拍了拍,指尖的薄茧蹭过他的手背:“绿琦说得在理。你就听哀家一句,选个皇后,哪怕先纳几位妃嫔也好啊,这后宫也能热闹点。” 她的声音带着恳求,全然没有太后的威严,倒像个普通的母亲在催儿婚娶。
乐安端起茶杯抿了口,目光在绿琦身上打了个转。这宫女如今越发放肆了,玄夜面前也敢多嘴。而且话里话外都透着对后宫之事的掌控欲,连孙太后的心思都被她不动声色地引着走。
“太后别急。” 乐安放下茶杯,语气轻快,“皇上心里自有打算。况且选后不仅是后宫的事,还牵扯到前朝的安稳。皇后不仅需德才兼备,还要有容人之量和管理能力。更何况,总得玄夜自己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