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好玄夜后,乐安拒绝了玄夜要她留宿福宁宫的建议,坚持出了宫。
乐安披着白纸递来的披风,刚走出御花园,就见绿琦提着只描金食盒候在石阶下,浅蓝色的坎肩在夜色中泛着冷光。
“长公主留步。” 绿琦上前一步,将食盒奉上,语气带着程式化的温和,“这是太后特意让御膳房做的桂花糕,说您小时候最爱这口,让您带回去当宵夜。”
乐安接过食盒,指尖触到盒面的温度,轻声道:“替我谢过皇嫂。”
“太后也是心疼您的。” 绿琦的声音压得很低,目光在乐安脸上停顿片刻,像是在审视什么,“今日席间的话,您别往心里去。太后并非有意为难,只是皇家颜面终究要顾,天下悠悠众口,不得不防啊。” 她说着,微微欠身,“长公主慢走,奴婢还要回禀太后。”
乐安捏着食盒的手紧了紧,看着绿琦转身的背影,总觉得今日的绿琦有些奇怪,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就是一种来自女性的第六感。
马车驶出宫门时,已是亥时过半。白纸坐在对面,将食盒打开,里面的桂花糕码得整齐,糖霜在月光下闪着细碎的光,确是乐安儿时爱吃的样式。
“公主尝尝?” 白纸递过一块,“闻着倒还新鲜。”
乐安刚要伸手,马车忽然猛地一晃,像是碾过了什么东西。车夫的惊呼声传来:“哎呀!撞到人了!”
两人连忙掀开车帘,只见一位白发老者正捂着膝盖蹲在路边,粗布衣衫上沾着尘土。车夫跳下车连连道歉:“老人家您没事吧?要不要去看大夫?”
老者摆摆手,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不碍事,老骨头硬着呢。” 他踉跄着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竟径直往巷子里走去,连头都没回,背影在夜色中缩成个模糊的黑点。
“真是个怪人。” 车夫挠挠头,正要上车,却被白纸叫住。
“等等。” 白纸弯腰,从车轮的缝隙处捡起一张折叠的纸条,上车叫车夫继续前行,才递给乐安。
“这是什么?”
乐安接过纸条展开,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写着:“宋皇赵珏被殷正一剑穿心,龙袍染血三日未褪;刘皇后产子后遭其玷污,不堪受辱,拔簪自刎前,曾被拖至偏殿与多名士兵……” 后面的描述愈发露骨,将当年的宫变写得如同亲见,字字句句都在控诉殷正的残暴。
白纸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这是假的!当年的事根本不是这样!”
乐安捏着纸条的指尖泛白,纸页边缘几乎要被攥碎。她当然知道真相 —— 刘皇后是为保她性命,以玉玺换承诺,最终自焚于宫殿;赵珏虽是昏君,却也是被殷正之子殷天赐所杀,并非殷正亲自动手。
可这纸条上的文字太过逼真,细节详实得仿佛有人躲在殿柱后亲眼目睹,若不是她早已从白纸和青竹口中得知原委,恐怕真要被这血泪控诉骗了去。
“刚才的老者有问题。” 乐安将纸条凑到烛火边,看着它蜷曲、焦黑,最终化为灰烬,“这么晚了他还在街上逗留就很可疑,看见公主的车架还敢撞上来……他是故意找机会把纸条丢给我看的。”
白纸看着灰烬在风中飘散,忽然道:“会不会是…… 前朝皇室相关的人?想用这个挑唆您与皇上的关系?”
“不排除这个可能。”
乐安靠在车壁上,望着窗外掠过的街灯,忽然想起绿琦方才的话 ——“天下悠悠众口,不得不防”。这纸条来的时机太巧,巧得像是有人精心安排,既要让她看见,又要让她生疑。
“不管是谁的手笔,” 乐安的声音冷了几分,“都要把他们找出来。白纸,给玄夜传个消息,邀他今夜过府一叙。”
马车继续前行,桂花糕的甜香从食盒里漫出来,混着纸条烧焦的味道,生出种诡异的焦甜。乐安知道,这张纸条只是个开始,那些藏在暗处的眼睛,终于要开始行动了。
君楼的密室内,油灯的光晕在灰暗的石壁上晃动,将两道人影拉得扭曲而诡异。
“大人,已经办妥了。”
白日里蹒跚的老者此刻站姿挺拔,粗布衣衫下露出的手腕线条紧实,全然不见老态。他对着身前那个戴青铜面具的人躬身,声音已褪去沙哑,带着几分年轻的锐利,“马车经过时,纸条被我夹在车轮内,白纸定然会发现。”
面具人转过身,青铜铸就的纹路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乐安的反应如何?” 声音经过面具过滤,变得沉闷而难辨男女。
“隔着车帘看不真切,但白纸将纸条拿进去时,车内有片刻的死寂。” 老者抬手,指尖在鬓角摸索片刻,竟从脸上揭下一张泛黄的人皮面具 —— 面具下竟是一个女子,眉眼间带着股阴鸷的得意,“想来她已瞧见那些字了。”
面具人发出一声似笑非笑的闷响,指尖在石桌上轻轻敲击:“殷正弑君、玷污皇后…… 这些字眼,足够让她对殷家的恨意生根发芽了。” 他忽然俯身,面具几乎要贴到年轻女子的脸上,“你说,她会不会拿着纸条去质问殷玄夜?”
年轻女子眼底闪过一丝狠厉的快意:“以乐安的性子,必然会。她本就对身世耿耿于怀,得知亲父惨死、母后受辱,怎能容忍仇人之后坐拥江山?”
她走到石壁前,指尖划过一道刻痕 —— 那是幅简易的宫城图,“到时候,她会指着殷玄夜的鼻子,骂他是乱臣贼子的孙子。而殷玄夜,要么为祖先行径辩解,彻底寒了乐安的心;要么沉默默认,却难逃包庇之嫌。”
“果然是一出好戏。” 面具人低笑起来,笑声在密室里回荡,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意,“最好闹到朝野皆知。乐安以‘前朝公主’之名号召旧部,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到公主身边保护她,扶持她。
年轻女子拿起桌上的酒壶,给自己斟了杯烈酒:“比起扶持公主,属下更期待看到,公主亲手斩杀殷玄夜的那一刻。” 她饮尽杯中酒,眼底是毫不掩饰的疯狂,“到那时,这江山才算真正回到赵家手里。”
乐安披着白纸递来的披风,刚走出御花园,就见绿琦提着只描金食盒候在石阶下,浅蓝色的坎肩在夜色中泛着冷光。
“长公主留步。” 绿琦上前一步,将食盒奉上,语气带着程式化的温和,“这是太后特意让御膳房做的桂花糕,说您小时候最爱这口,让您带回去当宵夜。”
乐安接过食盒,指尖触到盒面的温度,轻声道:“替我谢过皇嫂。”
“太后也是心疼您的。” 绿琦的声音压得很低,目光在乐安脸上停顿片刻,像是在审视什么,“今日席间的话,您别往心里去。太后并非有意为难,只是皇家颜面终究要顾,天下悠悠众口,不得不防啊。” 她说着,微微欠身,“长公主慢走,奴婢还要回禀太后。”
乐安捏着食盒的手紧了紧,看着绿琦转身的背影,总觉得今日的绿琦有些奇怪,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就是一种来自女性的第六感。
马车驶出宫门时,已是亥时过半。白纸坐在对面,将食盒打开,里面的桂花糕码得整齐,糖霜在月光下闪着细碎的光,确是乐安儿时爱吃的样式。
“公主尝尝?” 白纸递过一块,“闻着倒还新鲜。”
乐安刚要伸手,马车忽然猛地一晃,像是碾过了什么东西。车夫的惊呼声传来:“哎呀!撞到人了!”
两人连忙掀开车帘,只见一位白发老者正捂着膝盖蹲在路边,粗布衣衫上沾着尘土。车夫跳下车连连道歉:“老人家您没事吧?要不要去看大夫?”
老者摆摆手,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不碍事,老骨头硬着呢。” 他踉跄着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竟径直往巷子里走去,连头都没回,背影在夜色中缩成个模糊的黑点。
“真是个怪人。” 车夫挠挠头,正要上车,却被白纸叫住。
“等等。” 白纸弯腰,从车轮的缝隙处捡起一张折叠的纸条,上车叫车夫继续前行,才递给乐安。
“这是什么?”
乐安接过纸条展开,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写着:“宋皇赵珏被殷正一剑穿心,龙袍染血三日未褪;刘皇后产子后遭其玷污,不堪受辱,拔簪自刎前,曾被拖至偏殿与多名士兵……” 后面的描述愈发露骨,将当年的宫变写得如同亲见,字字句句都在控诉殷正的残暴。
白纸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这是假的!当年的事根本不是这样!”
乐安捏着纸条的指尖泛白,纸页边缘几乎要被攥碎。她当然知道真相 —— 刘皇后是为保她性命,以玉玺换承诺,最终自焚于宫殿;赵珏虽是昏君,却也是被殷正之子殷天赐所杀,并非殷正亲自动手。
可这纸条上的文字太过逼真,细节详实得仿佛有人躲在殿柱后亲眼目睹,若不是她早已从白纸和青竹口中得知原委,恐怕真要被这血泪控诉骗了去。
“刚才的老者有问题。” 乐安将纸条凑到烛火边,看着它蜷曲、焦黑,最终化为灰烬,“这么晚了他还在街上逗留就很可疑,看见公主的车架还敢撞上来……他是故意找机会把纸条丢给我看的。”
白纸看着灰烬在风中飘散,忽然道:“会不会是…… 前朝皇室相关的人?想用这个挑唆您与皇上的关系?”
“不排除这个可能。”
乐安靠在车壁上,望着窗外掠过的街灯,忽然想起绿琦方才的话 ——“天下悠悠众口,不得不防”。这纸条来的时机太巧,巧得像是有人精心安排,既要让她看见,又要让她生疑。
“不管是谁的手笔,” 乐安的声音冷了几分,“都要把他们找出来。白纸,给玄夜传个消息,邀他今夜过府一叙。”
马车继续前行,桂花糕的甜香从食盒里漫出来,混着纸条烧焦的味道,生出种诡异的焦甜。乐安知道,这张纸条只是个开始,那些藏在暗处的眼睛,终于要开始行动了。
君楼的密室内,油灯的光晕在灰暗的石壁上晃动,将两道人影拉得扭曲而诡异。
“大人,已经办妥了。”
白日里蹒跚的老者此刻站姿挺拔,粗布衣衫下露出的手腕线条紧实,全然不见老态。他对着身前那个戴青铜面具的人躬身,声音已褪去沙哑,带着几分年轻的锐利,“马车经过时,纸条被我夹在车轮内,白纸定然会发现。”
面具人转过身,青铜铸就的纹路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乐安的反应如何?” 声音经过面具过滤,变得沉闷而难辨男女。
“隔着车帘看不真切,但白纸将纸条拿进去时,车内有片刻的死寂。” 老者抬手,指尖在鬓角摸索片刻,竟从脸上揭下一张泛黄的人皮面具 —— 面具下竟是一个女子,眉眼间带着股阴鸷的得意,“想来她已瞧见那些字了。”
面具人发出一声似笑非笑的闷响,指尖在石桌上轻轻敲击:“殷正弑君、玷污皇后…… 这些字眼,足够让她对殷家的恨意生根发芽了。” 他忽然俯身,面具几乎要贴到年轻女子的脸上,“你说,她会不会拿着纸条去质问殷玄夜?”
年轻女子眼底闪过一丝狠厉的快意:“以乐安的性子,必然会。她本就对身世耿耿于怀,得知亲父惨死、母后受辱,怎能容忍仇人之后坐拥江山?”
她走到石壁前,指尖划过一道刻痕 —— 那是幅简易的宫城图,“到时候,她会指着殷玄夜的鼻子,骂他是乱臣贼子的孙子。而殷玄夜,要么为祖先行径辩解,彻底寒了乐安的心;要么沉默默认,却难逃包庇之嫌。”
“果然是一出好戏。” 面具人低笑起来,笑声在密室里回荡,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意,“最好闹到朝野皆知。乐安以‘前朝公主’之名号召旧部,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到公主身边保护她,扶持她。
年轻女子拿起桌上的酒壶,给自己斟了杯烈酒:“比起扶持公主,属下更期待看到,公主亲手斩杀殷玄夜的那一刻。” 她饮尽杯中酒,眼底是毫不掩饰的疯狂,“到那时,这江山才算真正回到赵家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