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赶回公主府时,已经是晚上。他踩着廊下的桂花瓣快步走进暖阁,见乐安正对着案上的香囊出神。那香囊上绣了一株铃兰花。
“公主,我回来了。”青竹将怀中的药粉罐与从赵府搜到的武器放在桌上,“公主,青城山果然有歹人藏匿,但是我去的时候已经空了,只余下这些蛇蜕和催熟的药粉;我顺着线索找到了山下镇子的赵府,管事被苏前辈用魅术问过,只知他们的主子挂着块玉环佩,与我这半块阴玉样子相近,还提了个‘大总管’,疑似太监,身上有龙涎香的味道。”
乐安抬眼,目光先落在药粉罐上,又拿起一柄短刀,指尖抚过刃口的云纹,“这锻铁法,确实是羽林卫的‘旋焊’工艺。”
青竹补充道:“我追踪那年轻人时,他衣料上除了蛇腥气,也有极淡的龙涎香, 赵府戒备森严,仆役都配短刀,不像是寻常乡绅所有。”
乐安指尖在桌子上轻轻敲击,思绪飞速运转:“能随意出入皇宫、武功高强、能接触到羽林卫,对我的事知之甚详,还要能悄无声息安排死士、调动资源去蜀地……” 她忽然顿住,目光骤然锐利,“青竹,你觉得,谁符合这些条件?”
青竹愣了愣,随即脸色微变:“您是说…… 内侍总管?”
“李德芳。” 乐安一字一顿道,“他是玄夜贴身内侍,能自由出入皇宫各宫苑,武功高强,连玄夜批奏折的时辰、我去东宫的次数都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他掌管内侍省,要安排几个死士去蜀地,再容易不过。”
青竹还想再说,却见乐安已起身换衣:“我得进宫找玄夜,万一真是他,玄夜就危险了。”
宫门下钥前,乐安的马车停在了养心殿外。李德芳正站在廊下候着,见她进来,躬身行礼时,眼神不着痕迹地扫过她紧绷的侧脸:“长公主深夜入宫,可是有急事?皇上刚批完奏折,正在偏殿看书。”
“没什么急事,只是刚刚做了一道新菜,迫不及待要和皇上分享。”乐安颔首,脚步未停地往里走,余光瞥见李德芳站在原地未动。
偏殿内,玄夜正捧着本《搜神记》,见她进来,连忙放下书:“你怎么这个时辰过来?脸色还这么差。” 他刚要唤李德芳奉茶,就被乐安按住手腕。
【别叫他】 乐安拉过玄夜的手掌一边写字一边说:“大概是走得急了些,我找人从东海运了新鲜的鱼回来,做了鱼脍给你尝尝。”目光扫过殿外,继续写道【李德芳听力好,这里说话不安全】
夜眼底闪过一丝了然,随即拉起她的手往内殿走:“鱼脍是倭国的餐食吧?听说那边吃鱼脍都是要配酒的,还要……”
“还要什么?”
“一边沐浴一边品尝。”
内殿的汤池早已注满温水,温汤泛着粼粼波光,烛火透过水汽在石壁上投下朦胧的影,连呼吸都裹着暖湿的气息。玄夜解开外袍,见乐安已经坐在水池边了,挑眉道:“之前让你一起沐浴,你总推三阻四,今日倒是很爽快。”
乐安看着他眼底的戏谑,瞥了一眼汤池外候着的李德芳,一把将他拉下水。温水漫过腰际时,她靠在玄夜肩头,说话的声音被拨水的声音覆盖:“我怀疑面具人是李德芳。”
玄夜的动作猛地一顿,抱着乐安的腰在水里转了两圈,一时间‘哗哗’作响,他凑近她的耳边,用气声道:“怎么会是他?他跟着我快十年了,一直忠心耿耿……”
“忠心?” 乐安指尖划过水面,“青城山的死士用羽林卫工艺的刀,赵府的‘大总管’身上有龙涎香,形容像太监,还有刘全知道我与你的相处细节 —— 除了他,谁能同时接触到这些?他是内侍总管,要安排人去蜀地养蛇、建地宫,再容易不过。”
玄夜沉默着,手掌无意识的划着水。他想起这些年李德芳的样子:深夜批奏折时,他总默默守在殿外;去公主府送东西,他从不多言;甚至上次遇刺,也是他第一时间挡在身前。可乐安的分析句句在理,那些线索像张网,密密麻麻都指向李德芳。
“不对。” 玄夜忽然开口,语气带着笃定,“上月处理西北旱情,他彻夜守在养心殿外,连半步都没离开;前几日我让他去御膳房取你爱吃的玫瑰酥,来回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蜀地排查刺客的旨意,还是他亲手递到我案上的 —— 他若去了千里之外的蜀地,这些事是谁做的?”
乐安愣住了。她只想到李德芳符合条件,却忘了玄夜身边的人最容易被盯着行踪。温水似乎也凉了些,她靠在玄夜怀里,眉头紧锁:“可除了他,还有谁能……”
“要么,他有替身。” 玄夜低头,鼻尖蹭过她的耳垂,声音低沉,“要么,还有什么藏在暗处的人我们没找到。”
汤池的水汽渐渐浓了,将两人的身影裹在其中。烛火摇曳间,玄夜忽然抱着乐安转了两圈,“不管是谁,我都会查清楚。但你答应我,别再自己冒险 —— 李德芳若真有问题,你单独找他,太危险。
乐安点头,指尖在他掌心轻轻画圈:“我知道。只是…… 若连身边最亲近的人都不能信,你的处境只会比我更危险。”
“你放心,若真是他,以前没动手,现在也不会贸然动手。”
乐安没再说话,只是抱着玄夜的手紧了紧。温汤漫过两人的肩头,烛火的光落在水面,像撒了把碎金,却照不透这深宫暗处的层层迷雾 —— 李德芳的行踪看似无懈可击,可那些指向他的线索又字字真切,看来只能从别的地方着手调查了。
        “公主,我回来了。”青竹将怀中的药粉罐与从赵府搜到的武器放在桌上,“公主,青城山果然有歹人藏匿,但是我去的时候已经空了,只余下这些蛇蜕和催熟的药粉;我顺着线索找到了山下镇子的赵府,管事被苏前辈用魅术问过,只知他们的主子挂着块玉环佩,与我这半块阴玉样子相近,还提了个‘大总管’,疑似太监,身上有龙涎香的味道。”
乐安抬眼,目光先落在药粉罐上,又拿起一柄短刀,指尖抚过刃口的云纹,“这锻铁法,确实是羽林卫的‘旋焊’工艺。”
青竹补充道:“我追踪那年轻人时,他衣料上除了蛇腥气,也有极淡的龙涎香, 赵府戒备森严,仆役都配短刀,不像是寻常乡绅所有。”
乐安指尖在桌子上轻轻敲击,思绪飞速运转:“能随意出入皇宫、武功高强、能接触到羽林卫,对我的事知之甚详,还要能悄无声息安排死士、调动资源去蜀地……” 她忽然顿住,目光骤然锐利,“青竹,你觉得,谁符合这些条件?”
青竹愣了愣,随即脸色微变:“您是说…… 内侍总管?”
“李德芳。” 乐安一字一顿道,“他是玄夜贴身内侍,能自由出入皇宫各宫苑,武功高强,连玄夜批奏折的时辰、我去东宫的次数都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他掌管内侍省,要安排几个死士去蜀地,再容易不过。”
青竹还想再说,却见乐安已起身换衣:“我得进宫找玄夜,万一真是他,玄夜就危险了。”
宫门下钥前,乐安的马车停在了养心殿外。李德芳正站在廊下候着,见她进来,躬身行礼时,眼神不着痕迹地扫过她紧绷的侧脸:“长公主深夜入宫,可是有急事?皇上刚批完奏折,正在偏殿看书。”
“没什么急事,只是刚刚做了一道新菜,迫不及待要和皇上分享。”乐安颔首,脚步未停地往里走,余光瞥见李德芳站在原地未动。
偏殿内,玄夜正捧着本《搜神记》,见她进来,连忙放下书:“你怎么这个时辰过来?脸色还这么差。” 他刚要唤李德芳奉茶,就被乐安按住手腕。
【别叫他】 乐安拉过玄夜的手掌一边写字一边说:“大概是走得急了些,我找人从东海运了新鲜的鱼回来,做了鱼脍给你尝尝。”目光扫过殿外,继续写道【李德芳听力好,这里说话不安全】
夜眼底闪过一丝了然,随即拉起她的手往内殿走:“鱼脍是倭国的餐食吧?听说那边吃鱼脍都是要配酒的,还要……”
“还要什么?”
“一边沐浴一边品尝。”
内殿的汤池早已注满温水,温汤泛着粼粼波光,烛火透过水汽在石壁上投下朦胧的影,连呼吸都裹着暖湿的气息。玄夜解开外袍,见乐安已经坐在水池边了,挑眉道:“之前让你一起沐浴,你总推三阻四,今日倒是很爽快。”
乐安看着他眼底的戏谑,瞥了一眼汤池外候着的李德芳,一把将他拉下水。温水漫过腰际时,她靠在玄夜肩头,说话的声音被拨水的声音覆盖:“我怀疑面具人是李德芳。”
玄夜的动作猛地一顿,抱着乐安的腰在水里转了两圈,一时间‘哗哗’作响,他凑近她的耳边,用气声道:“怎么会是他?他跟着我快十年了,一直忠心耿耿……”
“忠心?” 乐安指尖划过水面,“青城山的死士用羽林卫工艺的刀,赵府的‘大总管’身上有龙涎香,形容像太监,还有刘全知道我与你的相处细节 —— 除了他,谁能同时接触到这些?他是内侍总管,要安排人去蜀地养蛇、建地宫,再容易不过。”
玄夜沉默着,手掌无意识的划着水。他想起这些年李德芳的样子:深夜批奏折时,他总默默守在殿外;去公主府送东西,他从不多言;甚至上次遇刺,也是他第一时间挡在身前。可乐安的分析句句在理,那些线索像张网,密密麻麻都指向李德芳。
“不对。” 玄夜忽然开口,语气带着笃定,“上月处理西北旱情,他彻夜守在养心殿外,连半步都没离开;前几日我让他去御膳房取你爱吃的玫瑰酥,来回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蜀地排查刺客的旨意,还是他亲手递到我案上的 —— 他若去了千里之外的蜀地,这些事是谁做的?”
乐安愣住了。她只想到李德芳符合条件,却忘了玄夜身边的人最容易被盯着行踪。温水似乎也凉了些,她靠在玄夜怀里,眉头紧锁:“可除了他,还有谁能……”
“要么,他有替身。” 玄夜低头,鼻尖蹭过她的耳垂,声音低沉,“要么,还有什么藏在暗处的人我们没找到。”
汤池的水汽渐渐浓了,将两人的身影裹在其中。烛火摇曳间,玄夜忽然抱着乐安转了两圈,“不管是谁,我都会查清楚。但你答应我,别再自己冒险 —— 李德芳若真有问题,你单独找他,太危险。
乐安点头,指尖在他掌心轻轻画圈:“我知道。只是…… 若连身边最亲近的人都不能信,你的处境只会比我更危险。”
“你放心,若真是他,以前没动手,现在也不会贸然动手。”
乐安没再说话,只是抱着玄夜的手紧了紧。温汤漫过两人的肩头,烛火的光落在水面,像撒了把碎金,却照不透这深宫暗处的层层迷雾 —— 李德芳的行踪看似无懈可击,可那些指向他的线索又字字真切,看来只能从别的地方着手调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