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眷二十一年的春汛刚过,临安城的市舶司码头就被咸涩的海风裹着沸腾的人声填满。
十余艘福船如黑色巨鲸般并排泊在港湾,深褐色船身刷着三层桐油,在朝阳下泛着润泽的光,连海浪拍打船板的声响都似被这坚硬质地弹得更轻;桅杆高耸入云,帆布上绣着醒目的 “神眷” 字样,风一吹便鼓成饱满的弧度,绷得绳索 “咯吱” 作响,仿佛下一秒就要拽着整艘船冲破海面。
乐安站在码头最高的了望台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珠环佩——这是相柳刚刚送给她的,内里是一颗龙眼大小的珍珠,莹白如玉,光华内敛,据说可以避水。外面的玉环则刻着细小的水波纹,是相柳特意加持过的驱邪符文。
“公主,我不在的时候你带好我和狐狸给你的玉佩,注意安全。”
“我知道了。相公子,此行是神眷第一次跨海出兵,虽然知道你们妖族不能参与人间事,但我实在是担心,只能麻烦你看顾着些了。”
“公主放心,我只确定航线,不参与战斗,影响不大的。但若他们不敌,我只能救郑将军一个人回来。”
“嗯,我明白的,多谢你了。”
“公主,郑将军到了。” 白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乐安回头,见郑清海一身银甲,腰悬长刀,甲胄边缘还沾着未擦净的尘土,显然是刚从演武场赶来。他身后跟着的亲兵们扛着新制的燧发枪,枪身泛着冷光,枪管下的木托还带着新鲜的木纹,正是造物院二院刚量产的利器。
“长公主。” 郑清海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震得周围的海风都似顿了顿,“末将已按旨意清点完水师:福船十二艘,每艘配十二门铜炮;炮船八艘,主炮射程逾三里;火枪三百支,铅弹备足五千发;将士一万五千人,皆经半年的海战特训,三日后便可启航。”
乐安点头,目光扫过码头堆积的弹药箱——木箱上用红漆标着 “小心明火”,旁边还堆着成捆的防火帆布。“倭岛武士善近战,惯用倭刀登船突袭,你们需在船舷加装铁刺,再备些火油,若遇登船便泼油点火;炮船的射程已调试到最远,若遇抵抗,先以炮火压制,切勿急着近战。” 她顿了顿,补充道,“本宫派相柳随行,他熟悉海路,能观天象助你们行船。”
乐安示意相柳和郑将军打个招呼,相柳上前一步高冷地点了点头。
郑将军看到长公主身边站着一个白衣白发的戴面具的公子,本就好奇,如今公主一开口,他就明白了。
“公主放心,末将一定保护好相公子,将他平安带回来。”郑将军心想公主给了水师这么好的船,这么精良的武器装备,别说安插一个小白脸,哪怕是十个小白脸他都会好好供起来。
三日后的黎明,朝阳刚跃出海面,将海水染成金红交织的绸缎。水师船队浩浩荡荡驶离临安港,福船在前开道,炮船分列两侧,船帆连成一片移动的云,连海浪都似被这气势震得轻轻退去。
乐安站在码头,看着船队化作黑点消失在海天相接处,想着去年的豪言壮志,很快就要实现了。
玄夜的旨意是在船队出发当日颁布的,朱砂印盖在明黄奏折上,字字铿锵:“倭岛武士屡犯沿海,劫掠商船,残杀百姓,今命水师将军郑清海率军征讨,务除海患,还沿海安宁。”
旨意传遍各州府时,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举着 “靖海安澜” 的牌匾欢呼,连市舶司的商人都主动捐出三成货物,赶着马车将粮食、药材送进水师营地,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混着欢呼声成了最热闹的送行曲。
出海第三日,海面突然变了天。原本湛蓝的天空被厚重的乌云吞噬,狂风卷着巨浪拍向船身,福船的桅杆被吹得 “咯吱” 作响,帆布在风中剧烈晃动,似要被撕裂。甲板上的士兵们紧紧抓着船舷,脸色惨白——这等规模的海上风暴,寻常水师遇着,十有八九要船毁人亡。
“将军!风浪太大,船要撑不住了!” 了望手的呼喊被风声吞没,郑清海刚要下令降帆,就见相柳不知何时站在了甲板上。他一个跳跃立于船头,白纱衣在狂风中猎猎作响,水晶面具后的目光平静得似未受风暴影响。
“相公子!您这是要做什么啊!快回来!”郑将军紧紧抓着船杆,吓的六神无主,这可是长公主的人,要是出了什么意外,他的火枪,他的大船可就全没了!
可奇怪的是,相柳站在船头不一会,风暴就渐渐平息了很多。
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相柳抬手对着天空虚按,指尖泛起淡蓝色光晕,原本狂暴的海风竟似被无形的屏障挡住,船身摇晃的幅度骤然减小。
“跟着我指的方向走。” 相柳的声音裹着妖力,清晰地传到每艘船的甲板上。他纵身跃到桅杆顶端,望着被乌云遮蔽的天空,忽然抬手指向西北方,那里的云层最薄,隐约能看见一颗亮星的轮廓,“那是北极星,按此方向航行,可避开暗礁群。”
郑清海连忙下令调整航向,同时让亲兵取来罗盘。指针在罗盘里疯狂转动,可只要对准相柳所指的方向,指针便会稳定下来,精准指向正北。
令人惊叹的是,按着相柳所指的方向行进了半个时辰后,船底的海水突然泛起淡蓝色涟漪,一股温和却强劲的洋流从船尾涌来,推着船队在风浪中快速前行,原本需要半日才能绕过的暗礁区,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已远离。
“相大人,这洋流……” 郑清海站在船头,看着船舷两侧飞速后退的海水,眼中满是震撼。
“是黑潮支流。” 相柳落回甲板,衣袍飘飘,竟是一点水汽都没有,“此洋流自南向北,能助船队日行三百里,不出十日便可抵达倭岛外海。”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需留意午后的潮汐,届时洋流会转向,我会需提前告诉大家调整船帆角度。”
有了相柳的指引,水师船队在风暴中如履平地。待乌云散去,夕阳重新洒在海面时,士兵们望着平稳前行的船队,再看向相柳的目光里已满是敬畏。
没想到传说中的小白脸竟然真的能观星、知海路,长公主的人果然各个身怀绝技。
十余艘福船如黑色巨鲸般并排泊在港湾,深褐色船身刷着三层桐油,在朝阳下泛着润泽的光,连海浪拍打船板的声响都似被这坚硬质地弹得更轻;桅杆高耸入云,帆布上绣着醒目的 “神眷” 字样,风一吹便鼓成饱满的弧度,绷得绳索 “咯吱” 作响,仿佛下一秒就要拽着整艘船冲破海面。
乐安站在码头最高的了望台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珠环佩——这是相柳刚刚送给她的,内里是一颗龙眼大小的珍珠,莹白如玉,光华内敛,据说可以避水。外面的玉环则刻着细小的水波纹,是相柳特意加持过的驱邪符文。
“公主,我不在的时候你带好我和狐狸给你的玉佩,注意安全。”
“我知道了。相公子,此行是神眷第一次跨海出兵,虽然知道你们妖族不能参与人间事,但我实在是担心,只能麻烦你看顾着些了。”
“公主放心,我只确定航线,不参与战斗,影响不大的。但若他们不敌,我只能救郑将军一个人回来。”
“嗯,我明白的,多谢你了。”
“公主,郑将军到了。” 白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乐安回头,见郑清海一身银甲,腰悬长刀,甲胄边缘还沾着未擦净的尘土,显然是刚从演武场赶来。他身后跟着的亲兵们扛着新制的燧发枪,枪身泛着冷光,枪管下的木托还带着新鲜的木纹,正是造物院二院刚量产的利器。
“长公主。” 郑清海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震得周围的海风都似顿了顿,“末将已按旨意清点完水师:福船十二艘,每艘配十二门铜炮;炮船八艘,主炮射程逾三里;火枪三百支,铅弹备足五千发;将士一万五千人,皆经半年的海战特训,三日后便可启航。”
乐安点头,目光扫过码头堆积的弹药箱——木箱上用红漆标着 “小心明火”,旁边还堆着成捆的防火帆布。“倭岛武士善近战,惯用倭刀登船突袭,你们需在船舷加装铁刺,再备些火油,若遇登船便泼油点火;炮船的射程已调试到最远,若遇抵抗,先以炮火压制,切勿急着近战。” 她顿了顿,补充道,“本宫派相柳随行,他熟悉海路,能观天象助你们行船。”
乐安示意相柳和郑将军打个招呼,相柳上前一步高冷地点了点头。
郑将军看到长公主身边站着一个白衣白发的戴面具的公子,本就好奇,如今公主一开口,他就明白了。
“公主放心,末将一定保护好相公子,将他平安带回来。”郑将军心想公主给了水师这么好的船,这么精良的武器装备,别说安插一个小白脸,哪怕是十个小白脸他都会好好供起来。
三日后的黎明,朝阳刚跃出海面,将海水染成金红交织的绸缎。水师船队浩浩荡荡驶离临安港,福船在前开道,炮船分列两侧,船帆连成一片移动的云,连海浪都似被这气势震得轻轻退去。
乐安站在码头,看着船队化作黑点消失在海天相接处,想着去年的豪言壮志,很快就要实现了。
玄夜的旨意是在船队出发当日颁布的,朱砂印盖在明黄奏折上,字字铿锵:“倭岛武士屡犯沿海,劫掠商船,残杀百姓,今命水师将军郑清海率军征讨,务除海患,还沿海安宁。”
旨意传遍各州府时,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举着 “靖海安澜” 的牌匾欢呼,连市舶司的商人都主动捐出三成货物,赶着马车将粮食、药材送进水师营地,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混着欢呼声成了最热闹的送行曲。
出海第三日,海面突然变了天。原本湛蓝的天空被厚重的乌云吞噬,狂风卷着巨浪拍向船身,福船的桅杆被吹得 “咯吱” 作响,帆布在风中剧烈晃动,似要被撕裂。甲板上的士兵们紧紧抓着船舷,脸色惨白——这等规模的海上风暴,寻常水师遇着,十有八九要船毁人亡。
“将军!风浪太大,船要撑不住了!” 了望手的呼喊被风声吞没,郑清海刚要下令降帆,就见相柳不知何时站在了甲板上。他一个跳跃立于船头,白纱衣在狂风中猎猎作响,水晶面具后的目光平静得似未受风暴影响。
“相公子!您这是要做什么啊!快回来!”郑将军紧紧抓着船杆,吓的六神无主,这可是长公主的人,要是出了什么意外,他的火枪,他的大船可就全没了!
可奇怪的是,相柳站在船头不一会,风暴就渐渐平息了很多。
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相柳抬手对着天空虚按,指尖泛起淡蓝色光晕,原本狂暴的海风竟似被无形的屏障挡住,船身摇晃的幅度骤然减小。
“跟着我指的方向走。” 相柳的声音裹着妖力,清晰地传到每艘船的甲板上。他纵身跃到桅杆顶端,望着被乌云遮蔽的天空,忽然抬手指向西北方,那里的云层最薄,隐约能看见一颗亮星的轮廓,“那是北极星,按此方向航行,可避开暗礁群。”
郑清海连忙下令调整航向,同时让亲兵取来罗盘。指针在罗盘里疯狂转动,可只要对准相柳所指的方向,指针便会稳定下来,精准指向正北。
令人惊叹的是,按着相柳所指的方向行进了半个时辰后,船底的海水突然泛起淡蓝色涟漪,一股温和却强劲的洋流从船尾涌来,推着船队在风浪中快速前行,原本需要半日才能绕过的暗礁区,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已远离。
“相大人,这洋流……” 郑清海站在船头,看着船舷两侧飞速后退的海水,眼中满是震撼。
“是黑潮支流。” 相柳落回甲板,衣袍飘飘,竟是一点水汽都没有,“此洋流自南向北,能助船队日行三百里,不出十日便可抵达倭岛外海。”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需留意午后的潮汐,届时洋流会转向,我会需提前告诉大家调整船帆角度。”
有了相柳的指引,水师船队在风暴中如履平地。待乌云散去,夕阳重新洒在海面时,士兵们望着平稳前行的船队,再看向相柳的目光里已满是敬畏。
没想到传说中的小白脸竟然真的能观星、知海路,长公主的人果然各个身怀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