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圣女的课业-《轮回的尽头是星际》

  樱花岛的祭祀钟声再次响起时,栖凤院的十六个 “赵彦君” 已不再是当年需要乳母搀扶的幼童。苏千织手持名册站在庭院中,声音清亮地念出每个女孩的新称呼:“辰一、辰二…… 辰十。”

  五岁即将结束的十姑娘上前一步,脆生生应道:“在。” 她生于辛辰年,按出生年份的 “辰” 字与排行第十的 “十” 字组合,从此便是 “辰十姑娘”。

  其余姐妹也各得新名,辰字辈的圣女名号,正式取代了模糊的 “赵彦君” 与排行简称。

  虞寻站在廊下,目光扫过列队的少女们,在辰十颈间那枚愈发莹润的玉蝉上稍作停留,才沉声道:“从今日起,大家需入‘知微堂’开蒙。”

  知微堂是烟然阁专为圣女设立的学馆,先生们皆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辰十的课业从清晨到日暮被排得满满当当:

  天刚蒙蒙亮便要跟着武师扎马步、练基础拳脚,辰十总比旁人多站半个时辰,汗水浸湿了练功服也不吭声;

  辰时学拼音算术,她看着先生在木板上写下的声母韵母,只觉得莫名熟悉,教一遍便能熟练拼读,算题时更是心算如飞;

  午时过后是琴棋书画,她学古琴三月便弹会《平沙落雁》,下棋时思路清晰,连教棋的老先生都赞她 “有大局观”;

  傍晚则跟着嬷嬷学女红规矩,她绣的并蒂莲帕子针脚细密,配色雅致,被苏千织当作范本挂在绣房里;

  偶尔还会有医官来讲授基础医术,认识草药、分辨脉象,辰十记药名的速度比记诗词还快。

  有一次练剑时,辰十不小心扭伤了脚踝,虞寻竟难得放缓了脸色,亲自取来药酒为她揉按。

  “习武需循序渐进,急不得。”

  他的指尖带着微凉的触感,辰十仰头看着他紧绷的下颌线,忽然发现这位总是板着脸的虞管事,掌心竟带着淡淡的草药香。

  她乖乖点头,却在虞寻转身时,瞥见他袖口露出的一截蛇鳞,想起幼时曾见过他化作蛇形在盘在房梁上睡觉,心中了然却不点破。

  苏千织时常来学馆探望,每次都给辰十带些桂花糖糕。

  “咱们辰十真厉害,总是第一名,” 苏千织揉着她的头发,眼底满是笑意,“再过两年选主课,可要想好学什么。”

  辰十咬着糖糕,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忽然想起祭祀时见过的那枚阴玉半环佩,又想起夜里偶尔做的梦境:梦里似乎有个一群人在教她读书写字,有她学过的,也有她从听闻过的,只是梦境模糊,醒来很难记得住。她摇摇头甩开杂念,只觉得眼下的课业虽忙,却让她莫名安心。

  转眼便是两年过去,辰十满七岁那年的六月初六,苏千织给所有的圣女送来一份主课名录:医术、武功、舞蹈、琴艺、书画……

  “选最少一门深耕,” 苏千织笑着说,“至多两门,大家须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门门通不如一门精。”

  “是。”众圣女对着主课名录小声窃窃私语,这门课将会伴随她们接下来十三年的时光。

  辰十的指尖划过 “医术” 与 “武功” 两项,想起医官说过 “医术能救人”,武师说过 “武功可自保”,又想起梦里那些模糊的打斗场景,当即下定决心:“我选医术和武功。”

  虞寻恰好进来听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既选了,便要坚持到底。”

  他递来一柄小巧的短剑,剑鞘上刻着缠枝莲纹,“这是青竹大人当年留下的,这么多年也没有圣女选过武功,这柄剑就给你用吧。”

  辰十高兴地接过短剑,只觉得剑柄温润,仿佛握着一块暖玉。从小,虞管事就将青竹大人的事迹当成睡前故事讲给她们听。

  虞管事口中的青竹大人是一位顶顶好的大侠。他长相俊美,身姿挺拔,武功高强,还急公好义。他不仅创建了烟然阁,还规范了武林秩序。他还是文昭贤德长公主手下的得力干将,为神眷国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辰十觉得虞管事对青竹大人一定有梦里说的那个什么‘粉丝滤镜’。虞管事就是青竹大人的‘真爱粉’。

  此后的日子,辰十的课业愈发繁重。每日天未亮,她便提着剑去演武场,跟着虞寻练剑。劈、刺、撩、挑,每个动作都要重复上百遍,直到手臂酸痛得抬不起来才肯歇息。

  虞寻对她格外严格,剑招稍有偏差便会亲自纠正,指尖握着她的手腕调整姿势时,总能精准指出发力的疏漏:“剑要随腕转,不是用臂硬挥。”

  有一次练 “回风扫叶” 时,辰十不慎脱手,短剑擦着虞寻的肩飞过,她吓得脸色发白,虞寻却只是捡起剑递回给她:“再来,这次凝神。”

  辰十咬着唇重新起势,终于在第七次时将剑招练得行云流水,虞寻才微微颔首:“尚可。”

  医术课上,辰十跟着医官沈先生辨识草药、学习针灸。她的药篓总是装得最满,从初春的蒲公英到深秋的麦冬,每种草药的性味归经都记得分毫不差。

  沈先生常带她去烟然阁的药圃,教她辨认长势、判断药性:“这株当归要三年才成药,根须越粗,补血效果越好。”

  辰十蹲在圃中,指尖轻轻拂过当归的叶片,忽然想起幼时苏千织给她擦的药膏,隐约就是这个味道。一次辰五姑娘练舞扭伤了腰,辰十主动请缨,按沈先生教的法子,用艾草熏烤穴位,再敷上自己调配的活血药膏,不过三日,辰五便能正常行走。

  沈先生抚着胡须赞道:“辰十这孩子,有学医的天赋。”

  苏千织见她日日连轴转,心疼地给她送来安神汤:“别太累了,身子要紧。”

  辰十捧着温热的汤碗,看着窗外月光下自己练剑的影子,笑着摇头:“不累,学会了本事,才能像青竹大人和长公主那样,做有用的事。”

  苏千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青竹大人若是知道咱们小辰十这么努力,一定会很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