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行驶至第三日清晨,辰十被窗外的晨光唤醒。侍女已备好洗漱用品,还送来一份早餐菜单——煎饺、豆浆、小笼包,皆是温热适口的家常吃食。
她简单用过早餐,想起昨日在走廊听到的关于商平镇皮毛生意的交谈,便决定去餐厅看看,或许能打探到更多关于边境的消息。
餐厅位于火车中部的车厢,宽敞明亮,桌椅皆是梨花木所制,窗台上摆放着新鲜的雏菊。辰十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点了一壶碧螺春,就见一个身着宝蓝色锦袍的少年走了进来。
他约莫十六七岁,眉眼俊朗,腰间系着一块嵌着玛瑙的玉佩,见只剩辰十对面的座位空着,便笑着问道:“姑娘介意我坐在这里吗?”
辰十点头示意,少年坐下后,熟练地叫了一份手抓羊肉和奶酒,转头对辰十笑道:“我叫赫连辰,是达瓦赫连族的旁支子弟,去商平镇探望亲戚。姑娘呢?看着不像是常年奔波的商人。”
辰十端起茶杯,轻声道:“我叫赵彦君,家中排行第十,你可以叫我赵十姑娘。从临安来,打算去商平镇看看。”
“赵彦君?” 赫连辰挑了挑眉,调侃道,“这名字在神眷国可真是随处可见,我认识不下五个叫‘赵彦君’的姑娘。说起来,烟然阁的圣女们好像都叫‘赵彦君’,姑娘该不会是……”
辰十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笑道:“哪能呢?圣女都是身怀玉蝉出生的,我可没有那样的福气,只能羡慕罢了。” 她说着,故作遗憾的撇撇嘴,伸手却将玉蝉藏得更深了些。
赫连辰见状,也不再追问,转而聊起了各地的风土人遗憾地情。
他说起江南的烟雨杏花,说苏杭的织锦如何用蚕丝与金线交织出流云纹样;说起西北的草原,说达瓦族的牧民如何在马背上射箭,如何用羊奶制作奶酪;还说起西南的苗疆,说那里的蛊术虽神秘,却也有能治疑难杂症的草药。
“你去过的地方可真多。” 辰十由衷赞叹,“我只在临安待过,连草原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其实各地有各地的妙处,” 赫连辰喝了一口奶酒,继续说道,“就说这火车吧,神眷国也就临安到商平镇这一条线路,还是当年乐安长公主设造物院时牵头修建的。我在西域见过骆驼商队,虽慢,却能走火车到不了的沙漠;在东海见过楼船,大的能载三百多人,比这火车还要气派。”
辰十心中一动,他竟对乐安长公主的造物院颇有了解,想必也不是等闲家庭。她顺势问道:“达瓦族不是擅长纺织吗?我听说织羽城的织物天下闻名,是不是真的?”
“那是自然,” 赫连辰眼中闪过一丝自豪,“我们达瓦族的织工能将禽羽纺成线,织出的披风轻如鸿毛,还能防水。去年我在织羽城见过一匹‘孔雀裘’,用一百只孔雀的尾羽织成,在阳光下能变幻七种颜色,据说当年是献给长公主的贡品。”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现在织羽城的织锦技艺也在变,不少工匠开始学神眷国的提花机,说是效率更高,只是少了些手工的灵气。”
辰十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那商平镇呢?我听说那里靠近草原,是边境的贸易重镇,是不是很热闹?”
“热闹是热闹,就是最近不太平,” 赫连辰压低声音,“听说有巫族在边境活动,还传言他们会法术,能操控风沙。上个月有个皮毛商队在半路失踪,只留下几匹死马,官府查了好久都没头绪。不过你放心,商平镇有烟然阁的分舵,真出了事,他们会管的。”
辰十心中一动,想起苏千织说过烟然阁在边境有暗桩,看来赫连辰说的是真的。
她正想再问些关于巫族的事,赫连辰却话锋一转,说起了各地的美食:“临安的杏仁酪甜而不腻,商平镇的烤全羊外焦里嫩,达瓦族的奶酒虽烈,却不上头。对了,你要是去织羽城,一定要尝尝那里的‘羽丝糕’,用蜂蜜和禽蛋做的,入口即化,还带着淡淡的花香。”
两人从美食聊到风土,从技艺聊到传闻,不知不觉竟聊了一个多时辰。辰十发现,赫连辰不仅见识广博,还对各地的工艺、历史颇有研究,说起乐安长公主推动的工业革新,甚至能说出造物院当年改良的纺车有几种型号,比烟然阁的先生讲得还要详细。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辰十忍不住问道。
赫连辰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父亲是达瓦族的史官,家里藏了很多古籍,我从小就
她简单用过早餐,想起昨日在走廊听到的关于商平镇皮毛生意的交谈,便决定去餐厅看看,或许能打探到更多关于边境的消息。
餐厅位于火车中部的车厢,宽敞明亮,桌椅皆是梨花木所制,窗台上摆放着新鲜的雏菊。辰十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点了一壶碧螺春,就见一个身着宝蓝色锦袍的少年走了进来。
他约莫十六七岁,眉眼俊朗,腰间系着一块嵌着玛瑙的玉佩,见只剩辰十对面的座位空着,便笑着问道:“姑娘介意我坐在这里吗?”
辰十点头示意,少年坐下后,熟练地叫了一份手抓羊肉和奶酒,转头对辰十笑道:“我叫赫连辰,是达瓦赫连族的旁支子弟,去商平镇探望亲戚。姑娘呢?看着不像是常年奔波的商人。”
辰十端起茶杯,轻声道:“我叫赵彦君,家中排行第十,你可以叫我赵十姑娘。从临安来,打算去商平镇看看。”
“赵彦君?” 赫连辰挑了挑眉,调侃道,“这名字在神眷国可真是随处可见,我认识不下五个叫‘赵彦君’的姑娘。说起来,烟然阁的圣女们好像都叫‘赵彦君’,姑娘该不会是……”
辰十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笑道:“哪能呢?圣女都是身怀玉蝉出生的,我可没有那样的福气,只能羡慕罢了。” 她说着,故作遗憾的撇撇嘴,伸手却将玉蝉藏得更深了些。
赫连辰见状,也不再追问,转而聊起了各地的风土人遗憾地情。
他说起江南的烟雨杏花,说苏杭的织锦如何用蚕丝与金线交织出流云纹样;说起西北的草原,说达瓦族的牧民如何在马背上射箭,如何用羊奶制作奶酪;还说起西南的苗疆,说那里的蛊术虽神秘,却也有能治疑难杂症的草药。
“你去过的地方可真多。” 辰十由衷赞叹,“我只在临安待过,连草原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其实各地有各地的妙处,” 赫连辰喝了一口奶酒,继续说道,“就说这火车吧,神眷国也就临安到商平镇这一条线路,还是当年乐安长公主设造物院时牵头修建的。我在西域见过骆驼商队,虽慢,却能走火车到不了的沙漠;在东海见过楼船,大的能载三百多人,比这火车还要气派。”
辰十心中一动,他竟对乐安长公主的造物院颇有了解,想必也不是等闲家庭。她顺势问道:“达瓦族不是擅长纺织吗?我听说织羽城的织物天下闻名,是不是真的?”
“那是自然,” 赫连辰眼中闪过一丝自豪,“我们达瓦族的织工能将禽羽纺成线,织出的披风轻如鸿毛,还能防水。去年我在织羽城见过一匹‘孔雀裘’,用一百只孔雀的尾羽织成,在阳光下能变幻七种颜色,据说当年是献给长公主的贡品。”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现在织羽城的织锦技艺也在变,不少工匠开始学神眷国的提花机,说是效率更高,只是少了些手工的灵气。”
辰十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那商平镇呢?我听说那里靠近草原,是边境的贸易重镇,是不是很热闹?”
“热闹是热闹,就是最近不太平,” 赫连辰压低声音,“听说有巫族在边境活动,还传言他们会法术,能操控风沙。上个月有个皮毛商队在半路失踪,只留下几匹死马,官府查了好久都没头绪。不过你放心,商平镇有烟然阁的分舵,真出了事,他们会管的。”
辰十心中一动,想起苏千织说过烟然阁在边境有暗桩,看来赫连辰说的是真的。
她正想再问些关于巫族的事,赫连辰却话锋一转,说起了各地的美食:“临安的杏仁酪甜而不腻,商平镇的烤全羊外焦里嫩,达瓦族的奶酒虽烈,却不上头。对了,你要是去织羽城,一定要尝尝那里的‘羽丝糕’,用蜂蜜和禽蛋做的,入口即化,还带着淡淡的花香。”
两人从美食聊到风土,从技艺聊到传闻,不知不觉竟聊了一个多时辰。辰十发现,赫连辰不仅见识广博,还对各地的工艺、历史颇有研究,说起乐安长公主推动的工业革新,甚至能说出造物院当年改良的纺车有几种型号,比烟然阁的先生讲得还要详细。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辰十忍不住问道。
赫连辰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父亲是达瓦族的史官,家里藏了很多古籍,我从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