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将樱花岛的海岸线染成金红时,晏无心仍蹲在神女祠的琉璃瓦上,指尖残留着压制阴玉半环佩的魔气余温。
他望着客房方向亮起的烛火,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昨夜偷听到苏千织与虞寻的对话,更印证了他的猜测:辰十便是乐安长公主的转世,只是记忆未醒,还不知道自己身上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
他之所以强行按住那枚蠢蠢欲动的阴玉半环佩,从不是要阻拦圣物认主,而是怕这 “认主” 的异象,将她推入万劫不复的牢笼。
晏无心太清楚殷氏皇室的执念了——当年神武明昭大圣皇帝殷玄夜临终前,死死攥着太子的手留下遗训:“凡生而带玉蝉、或胎记似玉蝉者,无论男女,必保其一世荣华富贵,不可怠慢。”
可百年流转,遗训早已变了味。皇室不再记得 “守护” 二字,只将那生而不凡之人视作 “神女转世”,传着 “得之可得天下” 的流言。
辰十若此刻被认作神女,等待她的绝不会是自由,而是被软禁在深宫高墙内,成为皇室巩固权位的 “活圣物”,像极了当年乐安长公主被架在 “前朝公主”和“当朝长公主” 的双重身份下,不仅婚姻不得自由,甚至连一场自在的游历都成奢望。
“至少,让她先做回自己。” 晏无心低声呢喃,将怀中的贝壳风铃贴得更紧。那是辰十亲手做的礼物,贝壳相撞的细碎声响,是此刻唯一能安抚他心绪的良药。
辰时三刻,神女祠的大门缓缓开启。辰十随着众圣女走出祠门,发间的金铃轻轻晃动,脸上带着几分旅途的倦怠,却难掩眼底的清澈。
她还不知道昨夜的惊险,也不知道自己已在皇室的注视下,只差一步便会落入金丝笼。
苏千织走在她身侧,看似闲聊,实则用狐族灵力在她周身布下结界,挡住了暗处殷凌投来的探究目光。
晏无心在房顶上目送她们登上停靠在码头的福船。船身雕着繁复的云纹,帆上绣着烟然阁的徽记,随着潮水流向缓缓驶离岸边。
直到福船化作海平面上的一个小点,他才纵身跃下房顶,玄色衣袍在樱花林中划过一道残影,最终停在月牙湾的礁石旁——这里是他刻意选的战场,前有海水阻路,后有礁石依托,最适合以一敌众。
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礁石后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晏无心转身望去,十五名弟子已呈扇形将他围住:左侧七人身着青布道袍,腰间系着 “儒” 字玉佩,是昆仑儒宗弟子;右侧八人则穿白色劲装,剑鞘刻着 “剑” 字纹,正是剑宗传人。
为首的儒宗弟子手持玉笏,剑眉倒竖:“邪魔晏无心,竟敢在此逗留!速将神格交出,随我等回昆仑领罪!”
晏无心嗤笑一声,指尖凝聚起浓郁的魔气,玄色气流在他周身盘旋成盾:“当年我明明主动上交神格,你们表面不要,却又派刘洋截杀我,如今倒成了我的罪过?昆仑的规矩,是让你们颠倒黑白的?”
“休得狡辩!” 剑宗弟子率先发难,八柄长剑同时出鞘,剑风裹挟着凌厉剑气直刺而来。晏无心身影如鬼魅般侧滑,避开剑雨的瞬间,魔气凝聚成刃,反手扫向最右侧弟子的手腕。
“流云十三式,你们用着我创的剑招,正义凛然的来诛杀我?真是可笑!”
“铛!” 魔气刃与长剑相撞,弟子只觉虎口发麻,长剑险些脱手。可未等他回神,左侧儒宗弟子已齐齐念动经文,金色的浩然正气如潮水般涌来,所过之处,晏无心周身的魔气竟泛起滋滋白烟,像是被烈火灼烧。
“儒宗的浩然正气,果然对魔气克制得紧。” 晏无心眼神一凛,脚下步法突变,竟是昆仑早已失传的 “踏雪无痕”。
他踩着礁石纵身跃起,避开正气冲击的同时,长剑已从袖中出鞘,剑招直取儒宗弟子的破绽——他曾是昆仑剑宗天赋最高的大师兄,儒宗与剑宗的配合套路,早已烂熟于心。
一名儒宗弟子刚要催动正气,便被晏无心的剑脊扫中玉笏,经文吟唱骤然中断;旁边的剑宗弟子挥剑救援,却被他以 “回风扫叶” 的变式逼退,剑穗缠上对方的剑刃,轻轻一绞便将长剑夺过,反手掷向礁石,发出 “哐当” 巨响。
十五人轮番上阵,儒宗以浩然正气压制魔气,剑宗以剑招牵制身形,配合得密不透风。可晏无心的剑招越发凌厉,时而如剑宗般刚猛,时而如儒宗般灵动,竟将两派的招式融会贯通,反制得众人连连后退。
一名剑宗弟子急于求成,使出 “力劈华山” 的险招,却被晏无心看穿意图,魔气凝聚的指尖点在他的肩井穴,弟子瞬间僵在原地,动弹不得。
“还有谁?” 晏无心收剑而立,玄色衣袍染着尘土,却难掩周身的锋芒。他扫过剩下的十四人,眼底的寒意让人心惊,“刘洋不敢来,派你们这些小辈送死,昆仑真是没人了?”
为首的儒宗弟子脸色涨红,刚要再次催动正气,却见晏无心的剑突然指向他的眉心,剑上的魔气与正气碰撞出刺眼的火花:“再不退,休怪我不念旧情。”
他望着客房方向亮起的烛火,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昨夜偷听到苏千织与虞寻的对话,更印证了他的猜测:辰十便是乐安长公主的转世,只是记忆未醒,还不知道自己身上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
他之所以强行按住那枚蠢蠢欲动的阴玉半环佩,从不是要阻拦圣物认主,而是怕这 “认主” 的异象,将她推入万劫不复的牢笼。
晏无心太清楚殷氏皇室的执念了——当年神武明昭大圣皇帝殷玄夜临终前,死死攥着太子的手留下遗训:“凡生而带玉蝉、或胎记似玉蝉者,无论男女,必保其一世荣华富贵,不可怠慢。”
可百年流转,遗训早已变了味。皇室不再记得 “守护” 二字,只将那生而不凡之人视作 “神女转世”,传着 “得之可得天下” 的流言。
辰十若此刻被认作神女,等待她的绝不会是自由,而是被软禁在深宫高墙内,成为皇室巩固权位的 “活圣物”,像极了当年乐安长公主被架在 “前朝公主”和“当朝长公主” 的双重身份下,不仅婚姻不得自由,甚至连一场自在的游历都成奢望。
“至少,让她先做回自己。” 晏无心低声呢喃,将怀中的贝壳风铃贴得更紧。那是辰十亲手做的礼物,贝壳相撞的细碎声响,是此刻唯一能安抚他心绪的良药。
辰时三刻,神女祠的大门缓缓开启。辰十随着众圣女走出祠门,发间的金铃轻轻晃动,脸上带着几分旅途的倦怠,却难掩眼底的清澈。
她还不知道昨夜的惊险,也不知道自己已在皇室的注视下,只差一步便会落入金丝笼。
苏千织走在她身侧,看似闲聊,实则用狐族灵力在她周身布下结界,挡住了暗处殷凌投来的探究目光。
晏无心在房顶上目送她们登上停靠在码头的福船。船身雕着繁复的云纹,帆上绣着烟然阁的徽记,随着潮水流向缓缓驶离岸边。
直到福船化作海平面上的一个小点,他才纵身跃下房顶,玄色衣袍在樱花林中划过一道残影,最终停在月牙湾的礁石旁——这里是他刻意选的战场,前有海水阻路,后有礁石依托,最适合以一敌众。
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礁石后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晏无心转身望去,十五名弟子已呈扇形将他围住:左侧七人身着青布道袍,腰间系着 “儒” 字玉佩,是昆仑儒宗弟子;右侧八人则穿白色劲装,剑鞘刻着 “剑” 字纹,正是剑宗传人。
为首的儒宗弟子手持玉笏,剑眉倒竖:“邪魔晏无心,竟敢在此逗留!速将神格交出,随我等回昆仑领罪!”
晏无心嗤笑一声,指尖凝聚起浓郁的魔气,玄色气流在他周身盘旋成盾:“当年我明明主动上交神格,你们表面不要,却又派刘洋截杀我,如今倒成了我的罪过?昆仑的规矩,是让你们颠倒黑白的?”
“休得狡辩!” 剑宗弟子率先发难,八柄长剑同时出鞘,剑风裹挟着凌厉剑气直刺而来。晏无心身影如鬼魅般侧滑,避开剑雨的瞬间,魔气凝聚成刃,反手扫向最右侧弟子的手腕。
“流云十三式,你们用着我创的剑招,正义凛然的来诛杀我?真是可笑!”
“铛!” 魔气刃与长剑相撞,弟子只觉虎口发麻,长剑险些脱手。可未等他回神,左侧儒宗弟子已齐齐念动经文,金色的浩然正气如潮水般涌来,所过之处,晏无心周身的魔气竟泛起滋滋白烟,像是被烈火灼烧。
“儒宗的浩然正气,果然对魔气克制得紧。” 晏无心眼神一凛,脚下步法突变,竟是昆仑早已失传的 “踏雪无痕”。
他踩着礁石纵身跃起,避开正气冲击的同时,长剑已从袖中出鞘,剑招直取儒宗弟子的破绽——他曾是昆仑剑宗天赋最高的大师兄,儒宗与剑宗的配合套路,早已烂熟于心。
一名儒宗弟子刚要催动正气,便被晏无心的剑脊扫中玉笏,经文吟唱骤然中断;旁边的剑宗弟子挥剑救援,却被他以 “回风扫叶” 的变式逼退,剑穗缠上对方的剑刃,轻轻一绞便将长剑夺过,反手掷向礁石,发出 “哐当” 巨响。
十五人轮番上阵,儒宗以浩然正气压制魔气,剑宗以剑招牵制身形,配合得密不透风。可晏无心的剑招越发凌厉,时而如剑宗般刚猛,时而如儒宗般灵动,竟将两派的招式融会贯通,反制得众人连连后退。
一名剑宗弟子急于求成,使出 “力劈华山” 的险招,却被晏无心看穿意图,魔气凝聚的指尖点在他的肩井穴,弟子瞬间僵在原地,动弹不得。
“还有谁?” 晏无心收剑而立,玄色衣袍染着尘土,却难掩周身的锋芒。他扫过剩下的十四人,眼底的寒意让人心惊,“刘洋不敢来,派你们这些小辈送死,昆仑真是没人了?”
为首的儒宗弟子脸色涨红,刚要再次催动正气,却见晏无心的剑突然指向他的眉心,剑上的魔气与正气碰撞出刺眼的火花:“再不退,休怪我不念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