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花钱给自己超度-《轮回的尽头是星际》

  金山寺的山门在晨光里透着庄严。赵彦君说明来意时,知客僧愣了半晌 —— 从未有过鬼物来请僧人做法事,还是为了超度同类。直到她取出一叠厚厚的银票,和尚们才慌忙去通报。

  法海一手捻着念珠,一手行了个佛礼:“阿弥陀佛。”他看着赵彦君,眼神平静无波:“施主想好了?”

  “是。” 赵彦君将银票推过去,“我要最高规格的水陆道场,四十九天,寺中所有僧人都需到场。”

  法海扫过银票,指尖在念珠上顿了顿:“水陆道场耗资巨大,且需诚心忏悔。施主确定要做?”

  “我确定。” 赵彦君想起白泽说过的罪业,想起十八层地狱的刑罚,“我们生前多有冤屈,死后又被树妖所控,罪孽不该由我们独担。”

  法海深深看了她一眼,忽然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既有此心,老衲应了。”

  赵彦君将提前准备好的名册递给法海,里面是这些日子,她记下的众鬼的平生:媚儿生前是教坊司的舞姬,死于一场权贵的争斗;秀儿本是绣庄的掌事,却因撞破掌柜的秘密被沉了河;还有小蝶,不过是个替小姐送信的丫鬟,竟被诬陷私通…… 她们的骨灰在兰若寺待了太久,早该寻个清净处安息。

  三日后,金山寺的广场上搭起了法台。黄幡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绣着 “超度亡魂” 四个金字。赵彦君将众鬼的骨灰坛端正的摆在法台中央,看着僧人们穿着袈裟列队而来,诵经声如潮水般漫过寺院。

  法海亲自主持道场,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句经文都像一滴清水,落在众鬼残留的怨气上。赵彦君和众鬼端坐在蒲团上,身上不时会飘出几缕淡淡的青烟 —— 那是鬼魂在经文的洗涤下消散的怨念。

  四十九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起初,有胆小的僧人不敢靠近骨灰坛,诵经时声音发颤;后来,他们渐渐发现这些鬼魂并无恶意,只是在经文里轻轻盘旋,像是在听一段迟来的安慰。到了最后几日,连最年幼的沙弥都敢在坛前放上一朵白色的纸花。

  法事结束那日,天降甘霖。雨水洗过青石板,也打湿了法台上的黄幡。众鬼回到各自的骨灰坛中,再由赵彦君统一带回兰若寺。

  赵彦君走到坛前,拿起一个骨灰坛 —— 入手轻了许多,坛口的棉布下,再无青烟冒出,只有一片安宁。

  “感觉如何?” 法海站在她身后,袈裟被雨水打湿了一角。

  赵彦君低头看着坛子,忽然觉得浑身轻快,像是压了百年的重担被卸下:“好像…… 真的解脱了。”

  法海微微一笑:“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施主功德,不亚于诵经百卷。” 他递给她一串菩提子,“此去地府,或有波折,持此串可安神。”

  赵彦君接过菩提,指尖触到温润的珠子,忽然想起皓然曾说过,法海的念珠里藏着佛光。她抬头时,法海已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前路漫漫,好自为之。”

  离开金山寺时,雨停了,阳光穿过云层落在赵彦君的身上,竟带着一丝暖意。

  兰若学府里,聂小倩正和几个留下的女鬼整理着号房。见赵彦君回来,她惊喜地迎上来,却在看到骨灰坛时敛了笑容:“都…… 超度完了?”

  “嗯。” 赵彦君将名册递给她,“有亲人的,按地址送回去;没亲人的,找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安葬吧,墓碑上就刻‘兰若姐妹之墓’。”

  聂小倩接过名册,指尖划过那些名字,忽然红了眼眶:“我会办好的。”

  赵彦君看着她小心翼翼地将骨灰坛搬到偏殿,忽然想起初见时,聂小倩也是这样,一边算计着如何脱身,一边偷偷帮其他犯错的女鬼糊弄姥姥。

  “我要走了。” 赵彦君轻声说。

  聂小倩猛地回头:“现在?不等宁郎回来?”

  “不等了。” 赵彦君笑了笑,“地府的路长,早走早安心。” 她从袖中摸出清凉伞,“这伞上次忘记给你了,虽然你现在修为已上千年,但正午还是打着伞为好。”

  聂小倩接过清凉伞收进袖中,忽然抱住赵彦君:“烟姐姐,到了那边…… 要好好的。”

  “我会的。”

  赵彦君又去了主院的大槐树旁,将手轻轻放在树干上,感受着树灵微微跳动的生机,赵彦君将最早从兰若殿捡到的星月菩提手串挂在了树枝上。从姥姥死后,赵彦君时不时会帮她浇水施肥,想着师父偶然提起的和槐蝉的过往,赵彦君想着离开前,还是将这手串还给她,希望待有朝一日她化形成功,能借助手串的力量保持住本心,不受其他邪祟侵扰。

  离开兰若寺时,聂小倩一直送到青羊镇的奈河边。大片的石蒜依旧开的鲜艳,河水泛着幽蓝的光,河面上星星点点,是不甘的灵魂在河底渐渐消融的碎屑。河对岸隐约能看到亭台楼阁的影子,谛听和白泽两位神君的雕像依旧蹲守在河边,赵彦君大胆摸了两把,没有听到任何回应,就知道大概今生是见不到他们了。

  赵彦君往前一步踏上奈何桥,身后的河水静静流淌,像是在唱一首古老的送别曲。赵彦君忽然觉得,这一世的种种,无论是姥姥的控制,黑山的偏执,还是皓然的爱意,都像这花田一样,终将化作淡淡的余味,留在记忆里。

  顺利通过了奈河桥,下面是青羊镇众鬼的居所,梦烟楼的鬼小二见到赵彦君还有些疑惑,问道:

  “店主……”想到梦烟楼已经易主,鬼小二换了个称呼:“烟姑娘,您今日怎么来这边了?”

  “我要去轮回了,正好烦请你指个路。”

  “烟姑娘你这样有钱有颜,法力又高深的鬼去投胎?好浪费啊,不如做个鬼修更有前途。”鬼小二真心建议。

  “我有我的原因的,你帮我指个路便好。”赵彦君说着递给鬼小二一张银票。

  “那多不好意思……”鬼小二说着,飞快地将银票收进怀里,“姑娘你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走,会看到一座高大的门楼,也就是鬼门关;过去之后您会看到大片的血红色彼岸花,这就是黄泉路;再往里面走一段就到了忘川河,河边有块三生石可以看见“前世”、“今生”和“来世”,姑娘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再过去就是望乡台了,姑娘若是后悔,这里便是最后的机会了。再往前走就是奈何桥了,孟婆的茶摊就支在桥上,那味道真是尝过的都傻了。然后是阎王殿和轮回台,小的没去过也不知道里面的情况。”

  “奈何桥?青羊镇中间的不是奈何桥吗?”赵彦君还以为这边的镇子就是传说中的酆都鬼城呢。

  “姑娘说那座桥啊,它叫奈河桥,是奈河上的桥,不是奈何桥啦。咱们这小镇子哪能和酆都城比。就是镇长起了个相似的名字过过瘾罢了。”鬼小二吐槽,“烟姑娘还有其他要问的吗?我还可以给你讲讲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我兄弟在酆都的鬼樊楼做小二,到时候报我名字给姑娘打折啊。”

  “你讲的已经很详细了,多谢。”赵彦君又塞给鬼小二一张银票,然后坚定地朝着鬼门关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