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田庄上的秋收已近尾声。明兰坐在窗下,面前摊开厚厚一叠田庄账册,指尖划过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数字,眉头渐渐蹙起。
“姑娘可是看出什么不妥?”房妈妈端来热茶,轻声问道。
明兰指着账册:“妈妈你看,西山庄连续三年收成递减,但田租却分文未减。庄户们年年借贷度日,利滚利之下,只怕越发艰难了。”
房妈妈叹道:“庄务向来如此。庄头们为了讨好主家,往往只顾收租,不管庄户死活。老夫人早年也想改革,奈何阻力太大。”
明兰沉吟片刻:“祖母如今将田庄事务交我打理,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庄户们被逼得走投无路。”她取过纸笔,“我得想个法子才是。”
她仔细查阅往年账目,又让房妈妈找来几个老成的庄户问话。这才知道,西山庄土地贫瘠,庄户们辛苦一年,交完租子所剩无几。遇上灾年,更是要借高利贷才能完租。
“若是能减免些租子,让庄户们喘口气...”明兰喃喃自语,随即又摇头,“可庄上开支也要维持,总不能亏空。”
苦思冥想数日,她终于拟出几条章程:一是改定额租为分成租,丰年多收,歉年少收;二是借贷设限,庄上设公中钱库,低息借贷给庄户;三是奖勤罚懒,收成好的庄户可得减免。
房妈妈看了章程,不禁赞叹:“姑娘这般安排,既体恤庄户,又不损收益,真是两全其美。”
明兰却道:“这只是纸上谈兵,还得请教祖母。”
来到寿安堂,明兰将章程呈上。老太太仔细看过,眼中露出赞许之色:“难为你想到这些。只是...”她指着分成租一条,“庄头们怕是要不高兴了。”
明兰恭声道:“孙女想着,庄头们之所以反对改革,无非是怕损了利益。若是将他们的工钱与收成挂钩,收成好则多赏,想必就能打消顾虑。”
老太太颔首:“考虑得周全。不过庄务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操之过急。你先选两个庄试行,若果然有效,再推广不迟。”
得了祖母首肯,明兰立即着手安排。她特意选了最困难的西山庄和南山庄试行新章,又亲自召见两个庄头。
西山庄头老王是个精瘦老汉,听说要改章程,顿时苦着脸:“六姑娘,不是老奴推脱,这分成租听着好听,万一遇上灾年,收成大减,庄上开支可怎么办?”
明兰温声道:“王庄头放心。若是灾年收成大减,公中会拨钱补贴,绝不让你为难。倒是丰年时,若是收成好,你的赏钱也能多三成。”
老王眼睛一亮:“当真?”
明兰取出一纸文书:“白纸黑字写得明白。不仅你有赏,庄户们收成好也能减免租子。大家齐心协力把庄务办好,岂不比年年逼债强?”
老王思索半晌,终于点头:“就依姑娘说的办!”
南山庄头老李倒是爽快:“早就该改了!往年看着庄户们苦哈哈的,老奴心里也不是滋味。姑娘这般安排,最是公道不过!”
新章施行后,明兰日日关注庄上消息。起初并无动静,直到半月后,老王兴冲冲来报信。
“姑娘!庄户们听说租子能减,个个卯足了劲干活!”老王喜形于色,“往年这时节都闲着等过年,如今倒好,都在整地肥田,说明年要种两季庄稼!”
老李也来禀报:“庄户们借了公中的钱买农具,说是要开垦后山的荒地。若是成了,能多出二十亩好田!”
明兰心中欢喜,却不忘叮嘱:“开荒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若是银钱不够,尽管来回我。”
转眼到了年关,庄上送来年货。西山庄今年收成虽仍不多,但因租子减轻,庄户们居然都有余粮过年。老王更是得了一份厚赏,笑得合不拢嘴。
“姑娘不知道,庄户们都说要给您立长生牌位呢!”老王感慨道,“往年这时候,都是躲债的躲债,哭穷的哭穷。今年倒好,家家户户都能过个安稳年。”
明兰谦道:“这是大家辛苦劳作所得,与我何干。只是明年还要更加努力才是。”
她特意让厨房准备些年糕糖果,让庄头带回去分给庄户们的孩子。老王千恩万谢地去了。
消息传开,其他庄的庄头都坐不住了,纷纷来求见明兰,要求也跟着施行新章。
王氏听说后,对心腹嬷嬷叹道:“明兰这般手段,倒是我小瞧她了。原以为她只会管内宅,没想到连庄务都打理得这般好。”
嬷嬷笑道:“六姑娘确实能干。老夫人眼光毒辣,早就看出六姑娘不凡。”
唯有墨兰,听说庄户们要给明兰立长生牌位,气得又摔了一套茶具。
“不过是会收买人心罢了!”她咬牙切齿,“庄户们懂什么?给点甜头就感恩戴德,真是贱骨头!”
但不管她如何忿忿,明兰的庄务改革还是稳步推行开来。到了年底算账,试行新章的两个庄收成居然比往年还多些,庄户们安居乐业,庄头们也得了实惠,皆大欢喜。
明兰将成果禀报祖母。老太太仔细看过账册,欣慰道:“做得很好。不过你要记住,改革易,守成难。庄务琐碎,要时时留心,不可懈怠。”
明兰恭声应下:“孙女明白。”
她在日记中记下:“庄务革新,利民利己;循序渐进,方见成效;守成之难,尤胜开创。”
写罢,她望向窗外。雪花纷纷扬扬落下,覆盖了庭园,也覆盖了远方的田庄。
这个冬天,庄户们应该能过个暖和年了。而她肩上的担子,似乎又重了几分。
但看着账册上那些改善的数字,想着庄户们能吃饱穿暖,她又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管家不易,管庄更难。但只要有心,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法子。
这或许就是祖母要她领悟的——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而真正的智慧,在于让这份权力惠及更多人。
雪花依旧纷飞,明兰的心中却越发澄明。前路漫长,但她已做好准备,一步步走下去。
        “姑娘可是看出什么不妥?”房妈妈端来热茶,轻声问道。
明兰指着账册:“妈妈你看,西山庄连续三年收成递减,但田租却分文未减。庄户们年年借贷度日,利滚利之下,只怕越发艰难了。”
房妈妈叹道:“庄务向来如此。庄头们为了讨好主家,往往只顾收租,不管庄户死活。老夫人早年也想改革,奈何阻力太大。”
明兰沉吟片刻:“祖母如今将田庄事务交我打理,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庄户们被逼得走投无路。”她取过纸笔,“我得想个法子才是。”
她仔细查阅往年账目,又让房妈妈找来几个老成的庄户问话。这才知道,西山庄土地贫瘠,庄户们辛苦一年,交完租子所剩无几。遇上灾年,更是要借高利贷才能完租。
“若是能减免些租子,让庄户们喘口气...”明兰喃喃自语,随即又摇头,“可庄上开支也要维持,总不能亏空。”
苦思冥想数日,她终于拟出几条章程:一是改定额租为分成租,丰年多收,歉年少收;二是借贷设限,庄上设公中钱库,低息借贷给庄户;三是奖勤罚懒,收成好的庄户可得减免。
房妈妈看了章程,不禁赞叹:“姑娘这般安排,既体恤庄户,又不损收益,真是两全其美。”
明兰却道:“这只是纸上谈兵,还得请教祖母。”
来到寿安堂,明兰将章程呈上。老太太仔细看过,眼中露出赞许之色:“难为你想到这些。只是...”她指着分成租一条,“庄头们怕是要不高兴了。”
明兰恭声道:“孙女想着,庄头们之所以反对改革,无非是怕损了利益。若是将他们的工钱与收成挂钩,收成好则多赏,想必就能打消顾虑。”
老太太颔首:“考虑得周全。不过庄务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操之过急。你先选两个庄试行,若果然有效,再推广不迟。”
得了祖母首肯,明兰立即着手安排。她特意选了最困难的西山庄和南山庄试行新章,又亲自召见两个庄头。
西山庄头老王是个精瘦老汉,听说要改章程,顿时苦着脸:“六姑娘,不是老奴推脱,这分成租听着好听,万一遇上灾年,收成大减,庄上开支可怎么办?”
明兰温声道:“王庄头放心。若是灾年收成大减,公中会拨钱补贴,绝不让你为难。倒是丰年时,若是收成好,你的赏钱也能多三成。”
老王眼睛一亮:“当真?”
明兰取出一纸文书:“白纸黑字写得明白。不仅你有赏,庄户们收成好也能减免租子。大家齐心协力把庄务办好,岂不比年年逼债强?”
老王思索半晌,终于点头:“就依姑娘说的办!”
南山庄头老李倒是爽快:“早就该改了!往年看着庄户们苦哈哈的,老奴心里也不是滋味。姑娘这般安排,最是公道不过!”
新章施行后,明兰日日关注庄上消息。起初并无动静,直到半月后,老王兴冲冲来报信。
“姑娘!庄户们听说租子能减,个个卯足了劲干活!”老王喜形于色,“往年这时节都闲着等过年,如今倒好,都在整地肥田,说明年要种两季庄稼!”
老李也来禀报:“庄户们借了公中的钱买农具,说是要开垦后山的荒地。若是成了,能多出二十亩好田!”
明兰心中欢喜,却不忘叮嘱:“开荒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若是银钱不够,尽管来回我。”
转眼到了年关,庄上送来年货。西山庄今年收成虽仍不多,但因租子减轻,庄户们居然都有余粮过年。老王更是得了一份厚赏,笑得合不拢嘴。
“姑娘不知道,庄户们都说要给您立长生牌位呢!”老王感慨道,“往年这时候,都是躲债的躲债,哭穷的哭穷。今年倒好,家家户户都能过个安稳年。”
明兰谦道:“这是大家辛苦劳作所得,与我何干。只是明年还要更加努力才是。”
她特意让厨房准备些年糕糖果,让庄头带回去分给庄户们的孩子。老王千恩万谢地去了。
消息传开,其他庄的庄头都坐不住了,纷纷来求见明兰,要求也跟着施行新章。
王氏听说后,对心腹嬷嬷叹道:“明兰这般手段,倒是我小瞧她了。原以为她只会管内宅,没想到连庄务都打理得这般好。”
嬷嬷笑道:“六姑娘确实能干。老夫人眼光毒辣,早就看出六姑娘不凡。”
唯有墨兰,听说庄户们要给明兰立长生牌位,气得又摔了一套茶具。
“不过是会收买人心罢了!”她咬牙切齿,“庄户们懂什么?给点甜头就感恩戴德,真是贱骨头!”
但不管她如何忿忿,明兰的庄务改革还是稳步推行开来。到了年底算账,试行新章的两个庄收成居然比往年还多些,庄户们安居乐业,庄头们也得了实惠,皆大欢喜。
明兰将成果禀报祖母。老太太仔细看过账册,欣慰道:“做得很好。不过你要记住,改革易,守成难。庄务琐碎,要时时留心,不可懈怠。”
明兰恭声应下:“孙女明白。”
她在日记中记下:“庄务革新,利民利己;循序渐进,方见成效;守成之难,尤胜开创。”
写罢,她望向窗外。雪花纷纷扬扬落下,覆盖了庭园,也覆盖了远方的田庄。
这个冬天,庄户们应该能过个暖和年了。而她肩上的担子,似乎又重了几分。
但看着账册上那些改善的数字,想着庄户们能吃饱穿暖,她又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管家不易,管庄更难。但只要有心,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法子。
这或许就是祖母要她领悟的——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而真正的智慧,在于让这份权力惠及更多人。
雪花依旧纷飞,明兰的心中却越发澄明。前路漫长,但她已做好准备,一步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