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岁除之日。纷纷扬扬的雪粒子敲打了一夜的窗棂,终于在黎明时分歇止。晨光熹微,穿透云层,洒在覆着薄雪的盛府庭院。空气冷冽而清新,弥漫着岁末特有的、混合了松柏清香与隐约爆竹火药味的特殊气息。
寿安堂东侧的暖阁里,地龙烧得正旺,驱散了严冬的寒意。明兰早已起身,端坐在镜台前。小桃手脚麻利地为她梳头,乌黑丰泽的长发被灵巧地挽起,绾成一个端庄而不失娇俏的垂鬟分肖髻,簪上一支素银点翠嵌珍珠的小簪。镜中的少女,眉眼渐开,昔日圆润的孩童轮廓已悄然褪去,显露出清丽柔和的线条。一双眸子尤其出彩,澄澈明亮,安静看人时,总带着一种与她年纪不甚相符的沉静。
用过早膳,伺候祖母用了药,又陪着说了会儿话。老太太握着明兰的手,细细端详她,轻叹道:“过了年,我们明丫头就又大了一岁了。墨兰那桩事,总算是有了个了结。”
明兰温顺地点头:“祖母说的是。父亲既已最终应允了文家的亲事,待文公子春闱后便行嫁娶,四姐姐……想来也只能安下心来备嫁了。” 她语气平和,听不出太多情绪。林栖阁如今虽不再像之前那般日日哭闹,但那份压抑的沉寂,同样弥漫在整个盛府。墨兰被变相禁足,林噙霜也轻易不敢再出声,这桩沸沸扬扬的婚事风波,终是以盛紘的强势压服而告终。
看着老人家面露倦色歇下后,明兰才放轻脚步退了出来。房妈妈替她披上一件莲青色的斗篷,柔声道:“六姑娘出去透透气罢,今日雪景好。”
明兰点点头,带着小桃缓步出了寿安堂。
府中比平日更为忙碌,下人们穿梭往来,洒扫庭除,张贴春联,悬挂灯笼,处处透着年节的喜庆与忙碌。见到她,都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行礼问安,口称“六姑娘”。明兰亦微微颔首回礼,脚步并未停留。
行至回廊拐角,却见如兰正指挥着小丫鬟挂灯笼,见到明兰,她立刻笑着招呼:“六妹妹!快来帮我瞧瞧,这个挂得正不正?” 如兰依旧是那副爽利明快的性子,似乎并未太受墨兰婚事风波的影响。
明兰走上前,仔细看了看,微笑道:“五姐姐,往左边再挪一点点便好了。”
“还是六妹妹眼力好。”如兰笑着调整好,拍了拍手,凑近明兰低声道:“方才我去给母亲请安,听说父亲昨日去林栖阁发了话,四姐姐若是再不安分,便直接送去家庙清修呢!看来这次父亲是铁了心了。” 她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快意,随即又岔开话题,“对了,七弟弟长栋还念叨着要找你玩翻绳呢,我让奶娘先带他去用点心了。”
明兰听着,面上依旧带着浅笑,心中却明了,盛紘这是要用强硬手段彻底摁下墨兰的反抗。她只轻声道:“父亲自有父亲的考量。五姐姐,这里风大,仔细着了凉,我们快些回去吧。”
她避开人多处,信步走向花园深处。越往深处走,喧闹声便愈远,只余下靴子踩在松软新雪上发出的“咯吱”轻响。行至园中那一片梅林附近,尚未走近,一缕幽香已先随风飘来,清冷馥郁,沁人心脾。紧走几步,转过高大的太湖石,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几株老梅虬枝盘错,枝头积着晶莹的白雪,映衬着那刚刚绽开的梅花。红梅灼灼如火,艳而不俗;白梅清冷如玉,皎洁无瑕;更多的是粉梅,深浅不一,如烟似霞。冰雪之下,这些娇嫩的花朵非但没有凋零衰败,反而更显精神,傲然绽放,于一片冰天雪地中迸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明兰驻足凝望,心中那一点因家族琐事而生的纷杂思绪,竟被这寒梅傲雪的姿态悄然驱散。她想起自己如今能在盛府安稳度日,得祖母疼爱,看似顺遂,其中又何尝不是经历了生离死别、看透了人情冷暖、学会了隐忍藏拙?那些无人处的谨慎,那些言语间的思量,无一不是她于这深宅中的历练。
寒风拂过,枝头积雪簌簌落下,几片梅花花瓣也随之飘零,旋转着落在她的斗篷上,发髻间。她伸出手,接住一片粉白的花瓣,指尖传来冰凉柔软的触感。
她知道,自己终究与这寒梅是不同的。梅花可傲然绽放,引人赞叹。而她,不能。她的锋芒,她的智慧,必须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在这大宅门里,过分的显露,无论是才华还是野心,都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她需得继续谨记生母用性命换来的遗训——“活下去”,也需得牢记祖母的教诲——沉稳、坚韧、明理。
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躲在角落瑟瑟发抖、任人宰割的懵懂庶女。数年的光阴,祖母的悉心教导,自身的静心观察与勤学不辍,还有这宅院中无声的风雨历练,已将她打磨成另一个模样。骨子里那份来自生母的坚韧未曾改变,却包裹了一层更为圆融通透的壳。她学会了如何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积蓄力量。
未来的路的确还很长,宅院的博弈永无休止。墨兰的婚事虽定,但其中的不甘与隐患犹在;如兰的天真烂漫不知能持续到几时;她自己的前路更是迷雾重重……但她已不再是全然被动。在祖母的羽翼下,她将继续谨慎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坚韧地,如同石缝中求生的蔓草,看似柔弱,却拥有着不容小觑的生命力。
她微微仰起头,任由冰凉的雪花和梅瓣落在脸颊上,带来一丝清醒的刺痛。目光掠过盛府高高的院墙,望向远处灰蓝色的、广阔的天空。
唇角,缓缓勾勒出一抹极淡、却异常沉静的弧度。
她已准备好。
寿安堂东侧的暖阁里,地龙烧得正旺,驱散了严冬的寒意。明兰早已起身,端坐在镜台前。小桃手脚麻利地为她梳头,乌黑丰泽的长发被灵巧地挽起,绾成一个端庄而不失娇俏的垂鬟分肖髻,簪上一支素银点翠嵌珍珠的小簪。镜中的少女,眉眼渐开,昔日圆润的孩童轮廓已悄然褪去,显露出清丽柔和的线条。一双眸子尤其出彩,澄澈明亮,安静看人时,总带着一种与她年纪不甚相符的沉静。
用过早膳,伺候祖母用了药,又陪着说了会儿话。老太太握着明兰的手,细细端详她,轻叹道:“过了年,我们明丫头就又大了一岁了。墨兰那桩事,总算是有了个了结。”
明兰温顺地点头:“祖母说的是。父亲既已最终应允了文家的亲事,待文公子春闱后便行嫁娶,四姐姐……想来也只能安下心来备嫁了。” 她语气平和,听不出太多情绪。林栖阁如今虽不再像之前那般日日哭闹,但那份压抑的沉寂,同样弥漫在整个盛府。墨兰被变相禁足,林噙霜也轻易不敢再出声,这桩沸沸扬扬的婚事风波,终是以盛紘的强势压服而告终。
看着老人家面露倦色歇下后,明兰才放轻脚步退了出来。房妈妈替她披上一件莲青色的斗篷,柔声道:“六姑娘出去透透气罢,今日雪景好。”
明兰点点头,带着小桃缓步出了寿安堂。
府中比平日更为忙碌,下人们穿梭往来,洒扫庭除,张贴春联,悬挂灯笼,处处透着年节的喜庆与忙碌。见到她,都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行礼问安,口称“六姑娘”。明兰亦微微颔首回礼,脚步并未停留。
行至回廊拐角,却见如兰正指挥着小丫鬟挂灯笼,见到明兰,她立刻笑着招呼:“六妹妹!快来帮我瞧瞧,这个挂得正不正?” 如兰依旧是那副爽利明快的性子,似乎并未太受墨兰婚事风波的影响。
明兰走上前,仔细看了看,微笑道:“五姐姐,往左边再挪一点点便好了。”
“还是六妹妹眼力好。”如兰笑着调整好,拍了拍手,凑近明兰低声道:“方才我去给母亲请安,听说父亲昨日去林栖阁发了话,四姐姐若是再不安分,便直接送去家庙清修呢!看来这次父亲是铁了心了。” 她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快意,随即又岔开话题,“对了,七弟弟长栋还念叨着要找你玩翻绳呢,我让奶娘先带他去用点心了。”
明兰听着,面上依旧带着浅笑,心中却明了,盛紘这是要用强硬手段彻底摁下墨兰的反抗。她只轻声道:“父亲自有父亲的考量。五姐姐,这里风大,仔细着了凉,我们快些回去吧。”
她避开人多处,信步走向花园深处。越往深处走,喧闹声便愈远,只余下靴子踩在松软新雪上发出的“咯吱”轻响。行至园中那一片梅林附近,尚未走近,一缕幽香已先随风飘来,清冷馥郁,沁人心脾。紧走几步,转过高大的太湖石,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几株老梅虬枝盘错,枝头积着晶莹的白雪,映衬着那刚刚绽开的梅花。红梅灼灼如火,艳而不俗;白梅清冷如玉,皎洁无瑕;更多的是粉梅,深浅不一,如烟似霞。冰雪之下,这些娇嫩的花朵非但没有凋零衰败,反而更显精神,傲然绽放,于一片冰天雪地中迸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明兰驻足凝望,心中那一点因家族琐事而生的纷杂思绪,竟被这寒梅傲雪的姿态悄然驱散。她想起自己如今能在盛府安稳度日,得祖母疼爱,看似顺遂,其中又何尝不是经历了生离死别、看透了人情冷暖、学会了隐忍藏拙?那些无人处的谨慎,那些言语间的思量,无一不是她于这深宅中的历练。
寒风拂过,枝头积雪簌簌落下,几片梅花花瓣也随之飘零,旋转着落在她的斗篷上,发髻间。她伸出手,接住一片粉白的花瓣,指尖传来冰凉柔软的触感。
她知道,自己终究与这寒梅是不同的。梅花可傲然绽放,引人赞叹。而她,不能。她的锋芒,她的智慧,必须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在这大宅门里,过分的显露,无论是才华还是野心,都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她需得继续谨记生母用性命换来的遗训——“活下去”,也需得牢记祖母的教诲——沉稳、坚韧、明理。
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躲在角落瑟瑟发抖、任人宰割的懵懂庶女。数年的光阴,祖母的悉心教导,自身的静心观察与勤学不辍,还有这宅院中无声的风雨历练,已将她打磨成另一个模样。骨子里那份来自生母的坚韧未曾改变,却包裹了一层更为圆融通透的壳。她学会了如何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积蓄力量。
未来的路的确还很长,宅院的博弈永无休止。墨兰的婚事虽定,但其中的不甘与隐患犹在;如兰的天真烂漫不知能持续到几时;她自己的前路更是迷雾重重……但她已不再是全然被动。在祖母的羽翼下,她将继续谨慎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坚韧地,如同石缝中求生的蔓草,看似柔弱,却拥有着不容小觑的生命力。
她微微仰起头,任由冰凉的雪花和梅瓣落在脸颊上,带来一丝清醒的刺痛。目光掠过盛府高高的院墙,望向远处灰蓝色的、广阔的天空。
唇角,缓缓勾勒出一抹极淡、却异常沉静的弧度。
她已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