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静燃,偶尔爆开一丝细微的噼啪声,更衬得内室寂静得有些异样。先前那场开诚布公的谈话,虽驱散了部分陌生与猜忌,却也在这对新婚夫妻之间划下了一条清晰而冷静的界限。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尴尬,并非源于羞涩,而是两种同样清醒理智的灵魂在骤然被捆绑在一起后,短暂的无措与权衡。
顾廷烨并未立刻唤人进来伺候安寝,也未再继续谈论侯府事务。他只是踱步至窗边,负手而立,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侯府的夜晚格外寂静,远处隐约传来的巡夜梆子声,规律而清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明兰依旧端坐在绣墩上,目光低垂,落在自己交叠的裙摆上,心思却转得飞快。她在揣度这位新婚丈夫此刻的沉默,以及下一步的意图。是觉得话已说尽,无需多言?还是…另有考量?
忽然,顾廷烨转过身,从腰间解下一个并不起眼的墨绿色锦囊。那锦囊用料考究,但样式简单,与他今日一身的华贵颇有些不衬。他走回桌边,从锦囊中倒出两样物事。
那并非什么印章或玉佩,而是一对玉骰子。
骰子约莫指甲盖大小,用上好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质地温润细腻,在跳跃的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做工极为精巧,六个面上的点数并非寻常的凹刻填漆,而是用极细的金丝镶嵌而成,显得别致而贵重。
顾廷烨将这对玉骰子置于掌心,递到明兰面前的桌面上。白玉衬着他略带薄茧的掌心,竟有一种奇异的和谐。
“拿着。”他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
明兰微微一怔,抬起眼帘,有些疑惑地看向他,又看了看那对显然价值不菲却又与当下气氛格格不入的玉骰子。她迟疑着,没有立刻去接。
顾廷烨似乎看出了她的不解,唇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那笑意很淡,几乎瞬间就隐没了,快得让人以为是烛光的晃动。他的眼神里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几分试图打破僵局的随意,又有几分深藏的、不易察觉的试探。
“此为一约。”他开口,语气半是玩笑,半是认真,让人难以完全捉摸其真实心意,“今日你我所言,皆为夫妻盟誓。然未来之事,谁又能全然预料?”
他用指尖轻轻拨弄了一下那对玉骰子,玉质相碰,发出清脆细微的声响。
“这对玉骰,乃昔年一故人所赠,把玩多年,今日便转赠于你。”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明兰脸上,似乎在观察她的反应,然后才缓缓接下去说道,“便以此为信。若三年之内,你我夫妻离心,过不到一处去…”
他停顿了一下,室内安静得能听到烛芯燃烧的声音。明兰的心微微提了起来,屏息听着。
“…侯府名下,汴京近郊的田庄,无论大小,任你挑选一处。”顾廷烨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在明兰的心上,“足够你安身立命,一世富足无忧。此话,出自顾廷烨之口,绝不反悔。”
说完,他抬眸,目光沉静地看着她,那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必全然明了的期待与审视。这承诺,重若千斤。并非空口白话,而是给出了极其具体且丰厚的保障。在一个女子命运几乎完全系于夫家的时代,这无异于一张价值连城的护身符。
然而,这承诺的前提,却是“夫妻离心”。它像是一份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契约,提前为一段可能失败的婚姻,规划好了退路。它承认了这段婚姻的基础并非情爱,也预设了它可能面临的结局。
明兰彻底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在新婚之夜,会听到这样一番话,收到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心中一时百感交集,惊愕、疑惑、权衡、还有一丝极其微妙的、被尊重了的触动——至少,他给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承诺,而非虚妄的甜言蜜语。
她看着桌上那对玲珑剔透的玉骰子,又抬眼看向顾廷烨。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不容错辨地显示着他的认真。
这并非全然玩笑。玩笑不会用如此贵重的旧物,不会给出如此具体的条件。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红烛滴下一滴烛泪。
良久,明兰缓缓伸出手,指尖微凉,小心翼翼地拈起那对玉骰子。白玉触手生温,那镶嵌的金丝点数和边缘都被摩挲得十分光滑,显是时常被人握在手中把玩。
她将玉骰子轻轻握在掌心,感受到那微凉而坚硬的质感,然后抬起头,目光清亮地迎上顾廷烨的视线。
“侯爷之言,妾身记住了。”她的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一种与他类似的、冷静的郑重,“此约,妾身应下。但愿…”她略一停顿,斟酌着词句,“但愿此物永无用武之地,只作玩赏之用。”
她的回答,同样滴水不漏。接下了这份承诺,也表达了维持这段婚姻的意愿,但并未投入过多不切实际的情感。
顾廷烨看着她平静无波的脸庞和那双过于清醒的眼睛,眼底深处那丝复杂的情绪似乎波动了一下,最终化为一声极轻的、几乎听不见的叹息,或许还有一丝释然。
“好。”他只应了一个字。
明兰将玉骰子小心地收进自己的随身荷包里。荷包上绣着简单的兰草纹样,与那对贵重的玉骰似乎并不相称,却又奇异地和谐。
一场以玉骰为凭的三年之约,就在这新婚之夜,红烛之下,以一种近乎儿戏却又无比郑重的形式,立下了。
尴尬的气氛似乎因这个插曲而冲淡了些许,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依旧是那份清晰的、基于利益与合作的契约感。只是这份契约,因一方主动提出的、极其优厚的违约条款,而显得不那么冰冷,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意味。
顾廷烨终于扬声唤了丫鬟进来伺候梳洗。
红烛依旧高照,映着一对新人各异的心思。那对藏在荷包里的玉骰,如同一个无声的见证,预示着这段始于计算的婚姻,前路未知,却已然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开端。
顾廷烨并未立刻唤人进来伺候安寝,也未再继续谈论侯府事务。他只是踱步至窗边,负手而立,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侯府的夜晚格外寂静,远处隐约传来的巡夜梆子声,规律而清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明兰依旧端坐在绣墩上,目光低垂,落在自己交叠的裙摆上,心思却转得飞快。她在揣度这位新婚丈夫此刻的沉默,以及下一步的意图。是觉得话已说尽,无需多言?还是…另有考量?
忽然,顾廷烨转过身,从腰间解下一个并不起眼的墨绿色锦囊。那锦囊用料考究,但样式简单,与他今日一身的华贵颇有些不衬。他走回桌边,从锦囊中倒出两样物事。
那并非什么印章或玉佩,而是一对玉骰子。
骰子约莫指甲盖大小,用上好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质地温润细腻,在跳跃的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做工极为精巧,六个面上的点数并非寻常的凹刻填漆,而是用极细的金丝镶嵌而成,显得别致而贵重。
顾廷烨将这对玉骰子置于掌心,递到明兰面前的桌面上。白玉衬着他略带薄茧的掌心,竟有一种奇异的和谐。
“拿着。”他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
明兰微微一怔,抬起眼帘,有些疑惑地看向他,又看了看那对显然价值不菲却又与当下气氛格格不入的玉骰子。她迟疑着,没有立刻去接。
顾廷烨似乎看出了她的不解,唇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那笑意很淡,几乎瞬间就隐没了,快得让人以为是烛光的晃动。他的眼神里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几分试图打破僵局的随意,又有几分深藏的、不易察觉的试探。
“此为一约。”他开口,语气半是玩笑,半是认真,让人难以完全捉摸其真实心意,“今日你我所言,皆为夫妻盟誓。然未来之事,谁又能全然预料?”
他用指尖轻轻拨弄了一下那对玉骰子,玉质相碰,发出清脆细微的声响。
“这对玉骰,乃昔年一故人所赠,把玩多年,今日便转赠于你。”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明兰脸上,似乎在观察她的反应,然后才缓缓接下去说道,“便以此为信。若三年之内,你我夫妻离心,过不到一处去…”
他停顿了一下,室内安静得能听到烛芯燃烧的声音。明兰的心微微提了起来,屏息听着。
“…侯府名下,汴京近郊的田庄,无论大小,任你挑选一处。”顾廷烨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在明兰的心上,“足够你安身立命,一世富足无忧。此话,出自顾廷烨之口,绝不反悔。”
说完,他抬眸,目光沉静地看着她,那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必全然明了的期待与审视。这承诺,重若千斤。并非空口白话,而是给出了极其具体且丰厚的保障。在一个女子命运几乎完全系于夫家的时代,这无异于一张价值连城的护身符。
然而,这承诺的前提,却是“夫妻离心”。它像是一份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契约,提前为一段可能失败的婚姻,规划好了退路。它承认了这段婚姻的基础并非情爱,也预设了它可能面临的结局。
明兰彻底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在新婚之夜,会听到这样一番话,收到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心中一时百感交集,惊愕、疑惑、权衡、还有一丝极其微妙的、被尊重了的触动——至少,他给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承诺,而非虚妄的甜言蜜语。
她看着桌上那对玲珑剔透的玉骰子,又抬眼看向顾廷烨。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不容错辨地显示着他的认真。
这并非全然玩笑。玩笑不会用如此贵重的旧物,不会给出如此具体的条件。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红烛滴下一滴烛泪。
良久,明兰缓缓伸出手,指尖微凉,小心翼翼地拈起那对玉骰子。白玉触手生温,那镶嵌的金丝点数和边缘都被摩挲得十分光滑,显是时常被人握在手中把玩。
她将玉骰子轻轻握在掌心,感受到那微凉而坚硬的质感,然后抬起头,目光清亮地迎上顾廷烨的视线。
“侯爷之言,妾身记住了。”她的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一种与他类似的、冷静的郑重,“此约,妾身应下。但愿…”她略一停顿,斟酌着词句,“但愿此物永无用武之地,只作玩赏之用。”
她的回答,同样滴水不漏。接下了这份承诺,也表达了维持这段婚姻的意愿,但并未投入过多不切实际的情感。
顾廷烨看着她平静无波的脸庞和那双过于清醒的眼睛,眼底深处那丝复杂的情绪似乎波动了一下,最终化为一声极轻的、几乎听不见的叹息,或许还有一丝释然。
“好。”他只应了一个字。
明兰将玉骰子小心地收进自己的随身荷包里。荷包上绣着简单的兰草纹样,与那对贵重的玉骰似乎并不相称,却又奇异地和谐。
一场以玉骰为凭的三年之约,就在这新婚之夜,红烛之下,以一种近乎儿戏却又无比郑重的形式,立下了。
尴尬的气氛似乎因这个插曲而冲淡了些许,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依旧是那份清晰的、基于利益与合作的契约感。只是这份契约,因一方主动提出的、极其优厚的违约条款,而显得不那么冰冷,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意味。
顾廷烨终于扬声唤了丫鬟进来伺候梳洗。
红烛依旧高照,映着一对新人各异的心思。那对藏在荷包里的玉骰,如同一个无声的见证,预示着这段始于计算的婚姻,前路未知,却已然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