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中,四位嬷嬷的奉茶演示终于在一种微妙而紧绷的气氛中结束了。王嬷嬷因被点出茶艺瑕疵而面色讪讪,赵嬷嬷因被指出仪态细节而强颜欢笑,张嬷嬷和李嬷嬷则因未受直接点评而暗自松了口气,却又因全程被审视而倍感压力。四人垂手退回原处,额角皆沁着细汗,等待着新主母最终的裁断。
廊下围观的众仆役也屏息凝神,目光在明兰和四位嬷嬷之间逡巡,猜测着这位年轻夫人会如何收场。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全了太夫人的颜面?还是借题发挥,新官上任三把火?
阳光透过竹叶,光影斑驳。明兰缓缓从椅上起身,步履从容地走到庭院中央,目光温和地扫过那套茶具,又缓缓抬起,落在四位嬷嬷身上。她脸上依旧带着那抹令人如沐春风的浅笑,仿佛方才那精准到近乎严苛的点评只是师友间的寻常切磋。
“四位妈妈辛苦了。”她开口,声音清越悦耳,带着赞赏,“今日一番演示,果然让明兰受益匪浅,也让大家开了眼界。侯府规矩严谨,体统尊贵,皆在诸位妈妈这一举一动、一茶一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母亲将诸位妈妈赐予我,实乃明兰之幸,澄园之幸。”
她先是定下褒奖的基调,语气真诚,让人挑不出错处。四位嬷嬷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些许,连忙躬身谦逊:“夫人过奖,老奴等愧不敢当。”
“尤其是李妈妈,”明兰的目光转向负责库房账目的李嬷嬷,笑容愈发和煦,“方才见妈妈擦拭茶具,一丝不苟,对器物之爱护,近乎苛求,可见平日掌管库房,定然也是井井有条,分毫不差。有妈妈这般严谨之人掌管库房,实在是侯府的福气。”
李嬷嬷没想到自己会被单独点名夸奖,愣了一下,那刻板的脸上努力挤出一丝受宠若惊的笑容,腰弯得更低了些:“夫人谬赞了,老奴…老奴只是尽本分而已。”她心下稍安,甚至生出一丝错觉,莫非这位新夫人是想拉拢她?
然而,明兰接下来的话,却让在场所有人,尤其是李嬷嬷,如同被瞬间投入冰窖之中。
只见明兰笑容不变,语气依旧温和得像是在唠家常,话锋却毫无预兆地陡然一转:“说起来,昨日我翻阅母亲移交过来的部分册簿,看到一桩小事,正想请教李妈妈。”
她微微偏头,露出些许疑惑的神情:“册上记着,库房里原有一对前朝官窑的青玉莲瓣杯,乃是老侯爷心爱之物,一向珍藏。怎地昨日核对时,却发现只剩下一只?册簿上并无出库或损毁的记录。李妈妈掌管库房多年,账目最是清楚,可知另一只玉杯…如今在何处?”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李嬷嬷身上!方才那点松弛的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诡异的、落针可闻的寂静!
奉茶演示突然转到库房失窃?还是老侯爷心爱的古物?这转折太过突兀,太过骇人!
李嬷嬷脸上的那丝僵硬笑容瞬间凝固,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她刻板的面皮上褪去,变得惨白如纸。她的瞳孔骤然收缩,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仿佛被无形重锤击中。嘴巴张了张,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有喉咙里发出几声极其轻微的“咯咯”声,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扼住了咽喉。
她负责库房二十余年,向来以“账目清楚、一丝不苟”自诩,这也是她在侯府安身立命的根本!如今新主母入门第二天,竟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问起一件册簿未载的遗失古物?这…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夫…夫人…”李嬷嬷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却干涩嘶哑得厉害,带着明显的颤抖,“您…您是不是看错了?那对玉杯…奴婢…奴婢记得…”她脑中一片混乱,拼命回想,那对杯子她确有印象,似乎…似乎是很久未曾见过了?但账目上…
“看错了?”明兰微微蹙起秀眉,似乎有些不解,语气却依旧平和,“应当不会。册簿是母亲移交过来的,想必不会有误。许是年代久远,一时记不清了?或是…登记造册时有所疏漏?”
她的话语听起来像是在为李嬷嬷找台阶下,但每一句都像刀子一样扎在李嬷嬷心上。“年代久远”、“记不清”、“疏漏”,这些词对于一个号称“账目清楚、一丝不苟”的库房管事来说,无异于最严厉的指控!
“不!不可能有疏漏!”李嬷嬷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尖声反驳,声音因急切而变得尖锐刺耳,“库房的账目一笔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绝不可能…”她的话说到一半,猛地顿住,因为她看到明兰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正看着她,那眼神深处没有丝毫疑惑,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清明。
她瞬间明白过来,新夫人根本不是“请教”,也不是“看错了”,这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她的当众发难!那盏玉杯,恐怕真的不见了,而且夫人手中定然掌握了某种证据!
冷汗瞬间湿透了李嬷嬷的后背。她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夫人明鉴!夫人明鉴啊!库房账目绝无疏漏!那玉杯…那玉杯定是…定是…”她“定是”了半天,却说不出了所以然来,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她。丢失老侯爷心爱之物,还是价值不菲的古董,这罪名她如何担待得起?!
现场一片哗然!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方才还在演示高贵礼仪的四位嬷嬷,转眼间就有一人狼狈跪地,惶惶如丧家之犬!
张、王、赵三位嬷嬷也是脸色煞白,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惊骇与兔死狐悲的恐惧。她们万万没想到,新夫人的手段如此凌厉狠辣,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直击要害,毫不留情!而且选在这样一个她们刚刚“表演”完规矩体面、最无防备的时刻!
明兰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李嬷嬷,脸上的笑容终于缓缓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威严。她没有立刻说话,只是任由那死一般的寂静和李嬷嬷粗重的喘息声充斥着庭院。
良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冰冷的压力:
“账目清楚,乃库房第一要务。器物遗失,更是大事。李妈妈,你既言账目绝无疏漏,那便好好想想,那盏玉杯,究竟去了何处?是何时、因何故、经何人之手不见的?”
她的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个被她目光触及的人都下意识地低下头去。
“今日之事,暂且记下。”明兰语气淡漠,“给你一日时间,查明原委,来回我的话。若果真有所疏失…”
她顿了顿,留下令人恐惧的空白,才继续道:“侯府的规矩,你是最清楚的。”
说完,她不再看面如死灰的李嬷嬷,目光转向其余三位惊魂未定的嬷嬷,以及满院噤若寒蝉的仆役,语气恢复了些许平和,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规矩体统,不在于表面文章,而在于恪尽职守,于心于行,皆无愧于心。今日奉茶之礼,诸位都看到了,望能引以为鉴。都散了吧。”
她转身,裙裾微动,从容不迫地走向内室,留下庭院中一片死寂和无数惊疑不定的目光。
这场突如其来的“当场发难”,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瞬间在澄园、乃至整个侯府,激起了千层浪。
廊下围观的众仆役也屏息凝神,目光在明兰和四位嬷嬷之间逡巡,猜测着这位年轻夫人会如何收场。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全了太夫人的颜面?还是借题发挥,新官上任三把火?
阳光透过竹叶,光影斑驳。明兰缓缓从椅上起身,步履从容地走到庭院中央,目光温和地扫过那套茶具,又缓缓抬起,落在四位嬷嬷身上。她脸上依旧带着那抹令人如沐春风的浅笑,仿佛方才那精准到近乎严苛的点评只是师友间的寻常切磋。
“四位妈妈辛苦了。”她开口,声音清越悦耳,带着赞赏,“今日一番演示,果然让明兰受益匪浅,也让大家开了眼界。侯府规矩严谨,体统尊贵,皆在诸位妈妈这一举一动、一茶一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母亲将诸位妈妈赐予我,实乃明兰之幸,澄园之幸。”
她先是定下褒奖的基调,语气真诚,让人挑不出错处。四位嬷嬷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些许,连忙躬身谦逊:“夫人过奖,老奴等愧不敢当。”
“尤其是李妈妈,”明兰的目光转向负责库房账目的李嬷嬷,笑容愈发和煦,“方才见妈妈擦拭茶具,一丝不苟,对器物之爱护,近乎苛求,可见平日掌管库房,定然也是井井有条,分毫不差。有妈妈这般严谨之人掌管库房,实在是侯府的福气。”
李嬷嬷没想到自己会被单独点名夸奖,愣了一下,那刻板的脸上努力挤出一丝受宠若惊的笑容,腰弯得更低了些:“夫人谬赞了,老奴…老奴只是尽本分而已。”她心下稍安,甚至生出一丝错觉,莫非这位新夫人是想拉拢她?
然而,明兰接下来的话,却让在场所有人,尤其是李嬷嬷,如同被瞬间投入冰窖之中。
只见明兰笑容不变,语气依旧温和得像是在唠家常,话锋却毫无预兆地陡然一转:“说起来,昨日我翻阅母亲移交过来的部分册簿,看到一桩小事,正想请教李妈妈。”
她微微偏头,露出些许疑惑的神情:“册上记着,库房里原有一对前朝官窑的青玉莲瓣杯,乃是老侯爷心爱之物,一向珍藏。怎地昨日核对时,却发现只剩下一只?册簿上并无出库或损毁的记录。李妈妈掌管库房多年,账目最是清楚,可知另一只玉杯…如今在何处?”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李嬷嬷身上!方才那点松弛的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诡异的、落针可闻的寂静!
奉茶演示突然转到库房失窃?还是老侯爷心爱的古物?这转折太过突兀,太过骇人!
李嬷嬷脸上的那丝僵硬笑容瞬间凝固,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她刻板的面皮上褪去,变得惨白如纸。她的瞳孔骤然收缩,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仿佛被无形重锤击中。嘴巴张了张,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有喉咙里发出几声极其轻微的“咯咯”声,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扼住了咽喉。
她负责库房二十余年,向来以“账目清楚、一丝不苟”自诩,这也是她在侯府安身立命的根本!如今新主母入门第二天,竟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问起一件册簿未载的遗失古物?这…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夫…夫人…”李嬷嬷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却干涩嘶哑得厉害,带着明显的颤抖,“您…您是不是看错了?那对玉杯…奴婢…奴婢记得…”她脑中一片混乱,拼命回想,那对杯子她确有印象,似乎…似乎是很久未曾见过了?但账目上…
“看错了?”明兰微微蹙起秀眉,似乎有些不解,语气却依旧平和,“应当不会。册簿是母亲移交过来的,想必不会有误。许是年代久远,一时记不清了?或是…登记造册时有所疏漏?”
她的话语听起来像是在为李嬷嬷找台阶下,但每一句都像刀子一样扎在李嬷嬷心上。“年代久远”、“记不清”、“疏漏”,这些词对于一个号称“账目清楚、一丝不苟”的库房管事来说,无异于最严厉的指控!
“不!不可能有疏漏!”李嬷嬷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尖声反驳,声音因急切而变得尖锐刺耳,“库房的账目一笔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绝不可能…”她的话说到一半,猛地顿住,因为她看到明兰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正看着她,那眼神深处没有丝毫疑惑,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清明。
她瞬间明白过来,新夫人根本不是“请教”,也不是“看错了”,这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她的当众发难!那盏玉杯,恐怕真的不见了,而且夫人手中定然掌握了某种证据!
冷汗瞬间湿透了李嬷嬷的后背。她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夫人明鉴!夫人明鉴啊!库房账目绝无疏漏!那玉杯…那玉杯定是…定是…”她“定是”了半天,却说不出了所以然来,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她。丢失老侯爷心爱之物,还是价值不菲的古董,这罪名她如何担待得起?!
现场一片哗然!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方才还在演示高贵礼仪的四位嬷嬷,转眼间就有一人狼狈跪地,惶惶如丧家之犬!
张、王、赵三位嬷嬷也是脸色煞白,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惊骇与兔死狐悲的恐惧。她们万万没想到,新夫人的手段如此凌厉狠辣,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直击要害,毫不留情!而且选在这样一个她们刚刚“表演”完规矩体面、最无防备的时刻!
明兰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李嬷嬷,脸上的笑容终于缓缓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威严。她没有立刻说话,只是任由那死一般的寂静和李嬷嬷粗重的喘息声充斥着庭院。
良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冰冷的压力:
“账目清楚,乃库房第一要务。器物遗失,更是大事。李妈妈,你既言账目绝无疏漏,那便好好想想,那盏玉杯,究竟去了何处?是何时、因何故、经何人之手不见的?”
她的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个被她目光触及的人都下意识地低下头去。
“今日之事,暂且记下。”明兰语气淡漠,“给你一日时间,查明原委,来回我的话。若果真有所疏失…”
她顿了顿,留下令人恐惧的空白,才继续道:“侯府的规矩,你是最清楚的。”
说完,她不再看面如死灰的李嬷嬷,目光转向其余三位惊魂未定的嬷嬷,以及满院噤若寒蝉的仆役,语气恢复了些许平和,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规矩体统,不在于表面文章,而在于恪尽职守,于心于行,皆无愧于心。今日奉茶之礼,诸位都看到了,望能引以为鉴。都散了吧。”
她转身,裙裾微动,从容不迫地走向内室,留下庭院中一片死寂和无数惊疑不定的目光。
这场突如其来的“当场发难”,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瞬间在澄园、乃至整个侯府,激起了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