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行了约莫一个多时辰,抵达了此行巡查的第一站——位于京郊的永业田庄。庄头早已得了消息,带着几个管事的并一众佃户代表,诚惶诚恐地候在庄口。见到侯爷车驾,远远便跪倒了一片。
顾廷烨率先下车,目光沉静地扫过跪伏的众人,并未立刻叫起,那股久居上位的威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压得众人头都不敢抬。明兰随后被丹橘扶下车,站在顾廷烨身侧稍后的位置,目光平静地观察着眼前的景象和跪着的那些人。
庄头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姓钱,穿着体面的绸布衣裳,手指却粗黑,看似是个常下地的,但眼神闪烁,透着精明。他身后几个管事模样的人也都低眉顺眼,而那些真正的佃户代表,则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脸上带着长期劳作的风霜和显而易见的惶恐。
“都起来吧。”顾廷烨声音平淡地开口。
众人这才谢恩起身,依旧垂着手,不敢直视。
钱庄头连忙上前一步,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躬身道:“侯爷大驾光临,真是让咱们庄子蓬荜生辉!小人已备下薄酒,请侯爷和夫人稍作歇息…”
“不必了。”顾廷烨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直接去田里看看,再去粮仓。”
钱庄头脸上的笑容一僵,眼底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掩饰过去,连连点头:“是是是,侯爷勤勉,是小人考虑不周。这边请,这边请。”
一行人簇拥着往田间走去。时值秋末,田地大多已收割完毕,显得有些空旷,只有些晚熟的作物还留着茬子。顾廷烨看似随意地走着,偶尔蹲下抓起一把土捻看,或是询问几句今年的雨水、虫害情况。钱庄头跟在旁边,回答得滴水不漏,言辞间不断强调今年的“不易”和“减产”。
明兰则安静地跟在后面,她的目光并未停留在庄头身上,而是细致地观察着田地的实际情况、沟渠的修缮程度,以及那些远远跟着、不敢靠近的佃户们的穿着和气色。她注意到,有些田地的垄沟整齐,土质看起来也肥沃,完全不像是遭了大灾的样子;而有些佃户的孩子,躲在大人身后,瘦得可怜,眼神怯懦。
行至粮仓区,几座高大的仓廪矗立着。钱庄头命人打开其中一座的仓门,里面堆放着不少粮食,但显然远未满仓。
“侯爷您看,”钱庄头苦着脸,“今年收成实在不好,就这些,还是小人紧巴巴才存下来的,还得留着明年的种子和庄子里上下下的嚼用…”
顾廷烨看着那未满的粮仓,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他忽然侧头,看向身旁的明兰,语气寻常地问道:“夫人觉得如何?”
这一问,看似随意,却将众人的目光瞬间引到了明兰身上。
钱庄头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侯爷会突然询问这位年轻的新夫人。他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但很快又堆起笑,也看向明兰。
明兰迎上顾廷烨的目光,明白他这是在给自己创造介入的机会,也是考验。她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反而转向钱庄头,语气温和地问道:“钱庄头辛苦了。我方才一路看来,见那边几块地的土色甚好,垄沟也齐整,不知种的是何作物?今年收成几何?”
她指的那几块地,正是她之前留意到看起来颇为肥沃的。
钱庄头没料到她会问得如此具体,支吾了一下,才道:“回夫人,那…那是种了些豆子…收成…收成也一般,勉强过得去…”
“哦?豆子?”明兰故作讶异,“我听闻豆子最需肥力,那几块地既能种好豆子,想来底子是不错的。怎地周围其他地块,就显得贫瘠许多?莫非是施肥不均?”
钱庄头额角微微见汗:“这…庄户懒惰,小人督促不力…”
“庄头言重了。”明兰笑容不变,话锋却微微一转,“我看那些佃户,面黄肌瘦,不似懒惰之人。倒像是…食不果腹,无力精耕细作所致。”
她不等钱庄头反驳,又转向粮仓,目光扫过仓内粮食的成色和堆放的角落,忽然道:“这仓粮食,看着倒是干燥。只是…我方才似乎瞧见粮堆东南角有些许霉粒,钱庄头还需仔细些,莫要坏了粮食。”
钱庄头脸色微变,下意识辩解:“绝无可能!小人每日都派人查看…”
“是吗?”明兰轻轻打断他,对顾廷烨道,“侯爷,妾身在家时曾听庄上的老农说,新粮入仓,热气未散,最易在角落通风不畅处霉变。需得时常翻晾。钱庄头既说每日查看,想必是看漏了。不如现在就叫几个人,将那角落的粮食搬出来仔细检查一番,也好让钱庄头放心。”
她这话说得极其巧妙,既点出了疑点,又给了对方台阶,但实则将对方逼到了死角。
顾廷烨立刻领会,沉声道:“就依夫人所言。钱庄头,叫人搬吧。”
钱庄头脸色瞬间煞白,手脚都有些发抖,还想说什么,但在顾廷烨冰冷的注视下,一个字也不敢多说,只得颤声吩咐身后的人:“还…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搬!”
几个庄户上前,依言去搬挪东南角的粮袋。刚搬开十几袋,情况便显露出来——下面的粮食果然颜色深暗,散发出淡淡的霉味,甚至有些已经板结!显然是为了应付检查,将好粮堆在外面,里面掺杂了霉变的陈粮甚至是以次充好!
“这…这…”钱庄头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发抖,“侯爷明鉴!这…这定是底下人偷懒!小人失察!小人失察啊!”
顾廷烨面色骤然冰寒,目光如利剑般射向钱庄头:“失察?我看你是胆大包天!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永业庄连续三年报灾减产,库粮却多是这等货色!说!那些粮食都到哪里去了?!”
这时,明兰又轻声补充了一句,仿佛是自言自语,却又足以让周围人都听见:“妾身方才似乎看见,庄头院后停着几辆马车,看着像是常来往运送货物的…”
石头立刻眼神一厉,不待顾廷烨吩咐,手一挥,两名护卫迅速朝着庄头院后奔去。
钱庄头彻底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不一会儿,护卫回报:“侯爷,院后确有车辆,还搜出尚未运走的粮食数十石,以及…一些与城中粮店往来的票据。”票据上清楚记录着高价售出的粮食数量和银钱往来,经手人正是钱庄头。
铁证如山!
顾廷烨怒极反笑:“好!好一个尽心尽力的庄头!来人!拿下!查抄其住处!所有家产充公!一应家眷,全部拘押,等候发落!”
护卫立刻上前,将瘫软如泥的钱庄头拖了下去。
顾廷烨雷厉风行,当即宣布:“永业庄管事钱某,欺上瞒下,贪墨主家财物,罪证确凿,现已革职查办!庄头一职,暂由副庄头刘三接任!”
他目光扫过那些震惊又惶恐的佃户,声音沉肃:“以往钱某盘剥尔等、克扣斤两之事,一概既往不咎!自今日起,永业田庄试行新规:重新核定租额,丰年不加,荒年视情减免!尔等只需安心耕种,按时交租,侯府绝不再令尔等受盘剥之苦!”
他又看向那位被点名、一脸不敢置信的副庄头刘三:“刘三,你本是老实种田人出身,望你好生做事,若再有效仿钱某者,严惩不贷!夫人会定期派人来核查账目收成,若有难处,亦可直接上报!”
刘三激动得老泪纵横,扑通跪下连连磕头:“谢侯爷!谢夫人恩典!小人一定尽心尽力,绝不敢负侯爷和夫人信任!”
底下的佃户们先是愣住,待反应过来,顿时爆发出巨大的感激之情,纷纷跪倒在地,高呼:“谢侯爷恩典!谢夫人恩典!侯爷夫人公侯万代!”
他们被欺压已久,今日终于得见青天,如何不激动万分?看向顾廷烨和明兰的目光充满了由衷的感激和敬畏。
顾廷烨处理完,侧头看向明兰。明兰也正看着他,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皆看到对方眼中那一丝默契与认可。
一个敏锐洞察,发现疑点;一个雷厉风行,铁腕整治。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无间。
短短时间内,便将一桩积弊迅速揭开、处理干净,既铲除了蛀虫,又安抚了人心,更顺势推行了新的田庄管理制度。
夫妻二人首次在外人面前协作,便显露出惊人的默契与效率。
回程马车上,气氛愈发融洽。顾廷烨看着明兰,唇角微扬:“夫人今日,真是令为夫刮目相看。”
明兰浅笑:“是侯爷决断如神。”
车窗外,夕阳西下,将田野染成一片金黄。永业庄的称颂声,似乎还隐隐随风传来。
        顾廷烨率先下车,目光沉静地扫过跪伏的众人,并未立刻叫起,那股久居上位的威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压得众人头都不敢抬。明兰随后被丹橘扶下车,站在顾廷烨身侧稍后的位置,目光平静地观察着眼前的景象和跪着的那些人。
庄头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姓钱,穿着体面的绸布衣裳,手指却粗黑,看似是个常下地的,但眼神闪烁,透着精明。他身后几个管事模样的人也都低眉顺眼,而那些真正的佃户代表,则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脸上带着长期劳作的风霜和显而易见的惶恐。
“都起来吧。”顾廷烨声音平淡地开口。
众人这才谢恩起身,依旧垂着手,不敢直视。
钱庄头连忙上前一步,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躬身道:“侯爷大驾光临,真是让咱们庄子蓬荜生辉!小人已备下薄酒,请侯爷和夫人稍作歇息…”
“不必了。”顾廷烨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直接去田里看看,再去粮仓。”
钱庄头脸上的笑容一僵,眼底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掩饰过去,连连点头:“是是是,侯爷勤勉,是小人考虑不周。这边请,这边请。”
一行人簇拥着往田间走去。时值秋末,田地大多已收割完毕,显得有些空旷,只有些晚熟的作物还留着茬子。顾廷烨看似随意地走着,偶尔蹲下抓起一把土捻看,或是询问几句今年的雨水、虫害情况。钱庄头跟在旁边,回答得滴水不漏,言辞间不断强调今年的“不易”和“减产”。
明兰则安静地跟在后面,她的目光并未停留在庄头身上,而是细致地观察着田地的实际情况、沟渠的修缮程度,以及那些远远跟着、不敢靠近的佃户们的穿着和气色。她注意到,有些田地的垄沟整齐,土质看起来也肥沃,完全不像是遭了大灾的样子;而有些佃户的孩子,躲在大人身后,瘦得可怜,眼神怯懦。
行至粮仓区,几座高大的仓廪矗立着。钱庄头命人打开其中一座的仓门,里面堆放着不少粮食,但显然远未满仓。
“侯爷您看,”钱庄头苦着脸,“今年收成实在不好,就这些,还是小人紧巴巴才存下来的,还得留着明年的种子和庄子里上下下的嚼用…”
顾廷烨看着那未满的粮仓,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他忽然侧头,看向身旁的明兰,语气寻常地问道:“夫人觉得如何?”
这一问,看似随意,却将众人的目光瞬间引到了明兰身上。
钱庄头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侯爷会突然询问这位年轻的新夫人。他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但很快又堆起笑,也看向明兰。
明兰迎上顾廷烨的目光,明白他这是在给自己创造介入的机会,也是考验。她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反而转向钱庄头,语气温和地问道:“钱庄头辛苦了。我方才一路看来,见那边几块地的土色甚好,垄沟也齐整,不知种的是何作物?今年收成几何?”
她指的那几块地,正是她之前留意到看起来颇为肥沃的。
钱庄头没料到她会问得如此具体,支吾了一下,才道:“回夫人,那…那是种了些豆子…收成…收成也一般,勉强过得去…”
“哦?豆子?”明兰故作讶异,“我听闻豆子最需肥力,那几块地既能种好豆子,想来底子是不错的。怎地周围其他地块,就显得贫瘠许多?莫非是施肥不均?”
钱庄头额角微微见汗:“这…庄户懒惰,小人督促不力…”
“庄头言重了。”明兰笑容不变,话锋却微微一转,“我看那些佃户,面黄肌瘦,不似懒惰之人。倒像是…食不果腹,无力精耕细作所致。”
她不等钱庄头反驳,又转向粮仓,目光扫过仓内粮食的成色和堆放的角落,忽然道:“这仓粮食,看着倒是干燥。只是…我方才似乎瞧见粮堆东南角有些许霉粒,钱庄头还需仔细些,莫要坏了粮食。”
钱庄头脸色微变,下意识辩解:“绝无可能!小人每日都派人查看…”
“是吗?”明兰轻轻打断他,对顾廷烨道,“侯爷,妾身在家时曾听庄上的老农说,新粮入仓,热气未散,最易在角落通风不畅处霉变。需得时常翻晾。钱庄头既说每日查看,想必是看漏了。不如现在就叫几个人,将那角落的粮食搬出来仔细检查一番,也好让钱庄头放心。”
她这话说得极其巧妙,既点出了疑点,又给了对方台阶,但实则将对方逼到了死角。
顾廷烨立刻领会,沉声道:“就依夫人所言。钱庄头,叫人搬吧。”
钱庄头脸色瞬间煞白,手脚都有些发抖,还想说什么,但在顾廷烨冰冷的注视下,一个字也不敢多说,只得颤声吩咐身后的人:“还…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搬!”
几个庄户上前,依言去搬挪东南角的粮袋。刚搬开十几袋,情况便显露出来——下面的粮食果然颜色深暗,散发出淡淡的霉味,甚至有些已经板结!显然是为了应付检查,将好粮堆在外面,里面掺杂了霉变的陈粮甚至是以次充好!
“这…这…”钱庄头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发抖,“侯爷明鉴!这…这定是底下人偷懒!小人失察!小人失察啊!”
顾廷烨面色骤然冰寒,目光如利剑般射向钱庄头:“失察?我看你是胆大包天!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永业庄连续三年报灾减产,库粮却多是这等货色!说!那些粮食都到哪里去了?!”
这时,明兰又轻声补充了一句,仿佛是自言自语,却又足以让周围人都听见:“妾身方才似乎看见,庄头院后停着几辆马车,看着像是常来往运送货物的…”
石头立刻眼神一厉,不待顾廷烨吩咐,手一挥,两名护卫迅速朝着庄头院后奔去。
钱庄头彻底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不一会儿,护卫回报:“侯爷,院后确有车辆,还搜出尚未运走的粮食数十石,以及…一些与城中粮店往来的票据。”票据上清楚记录着高价售出的粮食数量和银钱往来,经手人正是钱庄头。
铁证如山!
顾廷烨怒极反笑:“好!好一个尽心尽力的庄头!来人!拿下!查抄其住处!所有家产充公!一应家眷,全部拘押,等候发落!”
护卫立刻上前,将瘫软如泥的钱庄头拖了下去。
顾廷烨雷厉风行,当即宣布:“永业庄管事钱某,欺上瞒下,贪墨主家财物,罪证确凿,现已革职查办!庄头一职,暂由副庄头刘三接任!”
他目光扫过那些震惊又惶恐的佃户,声音沉肃:“以往钱某盘剥尔等、克扣斤两之事,一概既往不咎!自今日起,永业田庄试行新规:重新核定租额,丰年不加,荒年视情减免!尔等只需安心耕种,按时交租,侯府绝不再令尔等受盘剥之苦!”
他又看向那位被点名、一脸不敢置信的副庄头刘三:“刘三,你本是老实种田人出身,望你好生做事,若再有效仿钱某者,严惩不贷!夫人会定期派人来核查账目收成,若有难处,亦可直接上报!”
刘三激动得老泪纵横,扑通跪下连连磕头:“谢侯爷!谢夫人恩典!小人一定尽心尽力,绝不敢负侯爷和夫人信任!”
底下的佃户们先是愣住,待反应过来,顿时爆发出巨大的感激之情,纷纷跪倒在地,高呼:“谢侯爷恩典!谢夫人恩典!侯爷夫人公侯万代!”
他们被欺压已久,今日终于得见青天,如何不激动万分?看向顾廷烨和明兰的目光充满了由衷的感激和敬畏。
顾廷烨处理完,侧头看向明兰。明兰也正看着他,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皆看到对方眼中那一丝默契与认可。
一个敏锐洞察,发现疑点;一个雷厉风行,铁腕整治。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无间。
短短时间内,便将一桩积弊迅速揭开、处理干净,既铲除了蛀虫,又安抚了人心,更顺势推行了新的田庄管理制度。
夫妻二人首次在外人面前协作,便显露出惊人的默契与效率。
回程马车上,气氛愈发融洽。顾廷烨看着明兰,唇角微扬:“夫人今日,真是令为夫刮目相看。”
明兰浅笑:“是侯爷决断如神。”
车窗外,夕阳西下,将田野染成一片金黄。永业庄的称颂声,似乎还隐隐随风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