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风雨同舟-《知否?藏慧于拙是真章》

  寒冬腊月,北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扑打在宁远侯府朱红色的大门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往日车马往来、略显喧闹的府邸,这几日却笼罩在一片异样的沉寂之中。连门口值守的护卫,腰杆虽依旧挺得笔直,眉宇间却多了几分凝重。

  府内,尤其是澄园,气氛更是压抑。下人们行走做事都放轻了手脚,说话也压低了声音,生怕惊扰了什么。一切的源头,便是三日前那场突如其来的朝堂风暴。

  以吏部侍郎郭攸之为首的数名御史言官,联名上奏,弹劾宁远侯顾廷烨“居功自傲、目无君上、结交边将、其心叵测”。奏折中罗列了数条罪状,有些是捕风捉影,有些则是将顾廷烨平日刚直不阿、得罪人的言行无限放大,甚至隐隐将其与近期边关的紧张局势联系起来,暗示他有拥兵自重、图谋不轨之嫌。这顶帽子扣得极大,恶毒无比。

  尽管顾廷烨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痛斥弹劾纯属诬蔑,陛下也未当场发作,只说了句“朕自有圣裁”,便退了朝。但“圣心难测”,这道弹劾如同阴云,瞬间笼罩了整个宁远侯府。往日门庭若市的景象不再,一些趋炎附势之辈开始观望,甚至刻意疏远。军中亦有些许流言蜚语开始蔓延。

  顾廷烨被变相停了职,责令在府中“静思己过”。这对于一个正值盛年、雄心勃勃的武将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和屈辱。

  书房内,炭火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那股渗入骨髓的寒意。顾廷烨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飘落的雪花,背影挺拔如山岳,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寂与压抑的怒火。他一生征战沙场,刀光剑影里来去,从未畏惧,如今却陷于这无形的唇枪舌剑、阴谋构陷之中,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施展。

  明兰轻轻推门进来,手中端着一碗刚熬好的参汤。她看着顾廷烨的背影,心中一阵抽痛。这几日,他明显消瘦了些,下颌线条绷得更紧,眼下的青影揭示着他的失眠。她将汤碗轻轻放在书案上,走到他身边。

  “侯爷,喝点热汤吧。”她的声音温柔,打破了室内的沉寂。

  顾廷烨没有回头,只是低沉地“嗯”了一声,依旧望着窗外。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自嘲:“想我顾廷烨,自问对朝廷、对陛下忠心耿耿,浴血沙场,从未有过二心。如今,却要被这等宵小之辈构陷,困于这方寸之地……”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懑,还有一种深沉的疲惫。朝堂的倾轧,远比战场的厮杀更令人心寒。

  明兰静静听着,没有出言安慰那些空洞的“会过去的”、“陛下明察”之类的话。她知道,此刻的顾廷烨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理解与支持。她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垂在身侧、紧紧攥成的拳头。

  那拳头冰冷而坚硬,如同铁块。感受到她掌心传来的温热和柔软的触碰,顾廷烨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震。

  明兰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坚定地迎上他转过来的、带着复杂情绪的眼眸,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玉石相击:“侯爷是忘了,我们当年的‘同舟’之约吗?”

  同舟之约。

  这简单的四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顾廷烨的耳边!他猛地想起,当初他向盛家求娶明兰时,曾对盛老太太许诺,会与明兰“风雨同舟,荣辱与共”。那时,或许更多是一种承诺和保证。而此刻,从明兰口中说出,在这等困境之下,却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分量!

  她不是在提醒他曾经的许诺,而是在告诉他:无论顺境逆境,无论风光落魄,她都会在这条船上,与他共同面对眼前的惊涛骇浪!这不是依附,而是并肩!

  顾廷烨的心被重重地撞击了一下。他看着明兰,看着她那双沉静眼眸中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坚定,看着她略显单薄却站得笔直的身姿。这几日,外界的压力,某些故交的疏远,他都看在眼里。他甚至想过,明兰年轻,嫁入侯府不久,或许会因此感到恐惧、后悔。然而,她没有。她不仅没有流露出丝毫怯懦,反而更加沉着地打理着府中上下,稳定着人心,此刻,更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表明了她的立场。

  所有的愤怒、不甘、委屈,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又仿佛被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所抚平。顾廷烨反手紧紧握住了明兰的手,那力道很大,几乎要将她的手骨捏碎,却又带着一种溺水之人抓住浮木般的依赖。

  他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剧烈的情感浪潮,有感动,有震撼,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庆幸。他薄唇紧抿,喉结滚动了几下,最终,千言万语化作一句低沉而无比郑重的叹息: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这八个字,重于千斤。它不仅仅是对明兰此刻支持的感谢,更是对她整个人、对他们这段关系的最高肯定。它意味着,在顾廷烨心中,明兰已经不仅仅是他名义上的妻子、事业上的盟友,更是他生命中无可替代、值得托付一切的存在。

  窗外风雪依旧,书房内却仿佛因这紧紧交握的双手和简短却深刻的对话,而升起了一股暖流。那是一种源于彼此信任、彼此支撑的温暖,足以抵御外间的一切严寒。

  明兰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脸上露出了这些日子以来第一个真心的、带着些许释然的笑容。她知道,经过这次危机,他们之间的关系将再无隔阂。他们真正成为了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侯爷,”明兰轻声道,“弹劾之事,虽是危机,却也未尝不是机会。正好可以借此,看清哪些是真心,哪些是假意。郭攸之等人不过是跳梁小丑,陛下圣明,岂会轻易被蒙蔽?我们当下要做的,是沉住气,稳住府内,静待时机。妾身近日在外走动,也并非全无收获……”

  她开始将自己从各府命妇那里收集到的零星信息、分析出的朝中动向,细细说与顾廷烨听。夫妻二人执手立于窗前,一个说,一个听,时而低声交换意见。窗外的风雪声成了背景,烛光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墙上,紧密相依。

  风雨虽疾,但同舟共济,便无惧任何惊涛骇浪。这短暂的困境,如同试金石,淬炼出的,是比金石更为坚固的情感与同盟。宁远侯府的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但澄园之内,人心的温度,却足以融化冰雪。他们的路还很长,但从此,将是真正的风雨同舟,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