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府的第一夜,明兰睡得并不踏实。陌生的床铺、陌生的环境,还有窗外不时传来的巡夜更声,都让她保持着一丝警觉。天刚蒙蒙亮,她便起身梳洗,挑选了一身藕荷色的素净衣裙,发间只簪一枚银簪,既不失礼数,也不显招摇。
用过早膳后,徐家丫鬟前来通报,说今日徐老太太安排了几位小姐去府中的锦鲤池赏玩。墨兰闻言立刻精心打扮起来,如兰也兴致勃勃地挑选衣裳。明兰却多问了一句:“不知今日还有哪些府上的小姐会来?”
丫鬟恭敬回答:“回小姐的话,李侍郎家的两位小姐和王尚书家的千金昨日傍晚都到了,今日应该都会一同游玩。”
明兰点头谢过,心中已有计较。京城中的闺秀圈子自有其规矩和分寸,她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官之女,更需谨言慎行。
来到锦鲤池边,果然已经聚集了几位打扮精致的小姐。一位身着杏黄衫子的姑娘正撒着鱼食,引得池中锦鲤争相跃出水面,在晨光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色彩。
“盛家的妹妹们来了。”一位徐家的姑娘笑着迎上来,“我来引见引见,这位是李侍郎家的嫡女李小姐,这位是王尚书家的千金王小姐...”
墨兰立刻上前见礼,言谈举止尽显才女风范。如兰也活泼地打招呼,很快就与几位小姐聊成一团。明兰安静地跟在后面,行礼问安都十分得体,却不急于加入谈话,而是细心观察着这些京城闺秀的言行举止。
她注意到李小姐虽然言笑晏晏,但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王小姐则显得更为矜持,言谈间不时引经据典,显出家学渊源;徐家的几位姑娘更是仪态万方,一举一动都透着勋贵之家的气度。
“盛家妹妹初来京城,可还习惯?”李小姐忽然转向明兰,笑吟吟地问道。
明兰谦逊地回答:“京城人杰地灵,能来此小住是明兰的福分。”
王小姐接口道:“听说盛大人原是扬州通判,如今升任京官,想必妹妹也是见多识广的。”这话表面是夸奖,实则暗探明兰的底细。
明兰温声道:“家父常教导,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明兰虽随父赴任去过几处,但见识浅薄,不敢当姐姐夸赞。”
这时,墨兰插话道:“六妹妹过谦了。谁不知道你最爱读书,连父亲都常夸你见解独到呢。”这话看似夸奖,实则将明兰推到了风口浪尖。
几位小姐果然都看向明兰,李小姐笑问:“哦?不知明兰妹妹都读些什么书?”
明兰心中暗叹,面上却依旧平静:“无非是些《女则》《女训》之类,偶尔也读些诗词消遣。比不得各位姐姐博览群书。”
徐家一位小姐笑道:“妹妹过谦了。今日阳光正好,不如我们以'鱼'为题,联句如何?”
这话一出,墨兰顿时眼睛一亮,如兰却面露难色。明兰心知这是京城闺秀常见的雅集游戏,既显才学,又不会太过正式。
几位小姐依次联句,有的咏鱼之灵动,有的赞鱼之色彩,轮到明兰时,她只轻声道:“潜鳞跃清波,悠然自在游。”诗句平淡,却正合她低调的性子。
墨兰却吟出一句华丽的“金鳞映日辉,瑶池仙境游”,引得众人称赞。
玩了一会联句,众人又在园中散步。王小姐故意落后几步,与明兰并行,轻声问道:“听说前些日子盛家路上遇匪,妹妹临危不乱,真是令人敬佩。”
明兰心中警觉,面上却淡然:“姐姐过奖了。当时情势危急,任谁都会尽力而为的。”
“妹妹不必过谦。”王小姐笑意更深,“徐家老太太都夸赞妹妹呢。说起来,徐家五少爷那日也在亭中赏荷,似乎对妹妹颇为留意。”
明兰心中一凛,这才明白王小姐的试探之意。她低头轻声道:“明兰那日只顾赏荷,未曾留意其他。想来五少爷也是被荷花吸引罢了。”
王小姐见她应对得体,也不再多问,转而谈起园中的花卉。
午膳时,徐老太太特意命人准备了精致的席面。席间,几位夫人也加入进来,谈话间不免涉及各家情况。明兰始终保持得体的微笑,该应答时简短回应,不该说话时便安静用膳,偶尔为旁边的如兰布菜,尽显姐妹情深。
李夫人忽然问道:“盛家几位小姐都如此出色,不知可曾许了人家?”
王氏忙道:“小女们年纪尚小,还未考虑这些。”
徐老太太笑道:“这么好的姑娘,自是要仔细挑选。说起来,我们五郎前日还夸盛家小姐们知书达理呢。”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下来。墨兰面颊微红,低头不语。明兰却仿佛没听见般,轻轻为如兰舀了一勺汤。
午后,徐家安排了一场小型的针线展示。几位小姐各自拿出绣品,互相品评。明兰带来的是一方素净的手帕,上面只绣了几片竹叶,针法却十分精细。
“妹妹这竹叶绣得真好。”徐家一位小姐赞道,“针脚细密,形态逼真。”
明兰谦逊道:“姐姐过奖了。明兰手艺粗糙,比不得各位姐姐的精致绣工。”
墨兰则展示了一幅华丽的牡丹图,引来阵阵赞叹。如兰的绣品虽稍显稚嫩,却也活泼可爱。
展示过后,几位小姐三三两两在园中散步。明兰故意落后,观察着园中的布局和陈设。徐府不愧是勋贵之家,一草一木都显露出百年世家的底蕴。她注意到园中仆妇的举止也都训练有素,可见治家之严。
傍晚时分,忽然下起细雨。众人忙避到廊下。雨打荷叶,发出清脆的声响,别有一番意境。
李小姐忽然道:“如此美景,不可无诗。不如我们各作一首咏雨诗如何?”
众人纷纷应和。明兰心中苦笑,知道这又是一番试探。她略一思索,吟出一首平淡无奇的小诗,既不失礼,也不出挑。
墨兰却再次大显身手,吟出一首辞藻华丽的诗作,赢得满堂彩。
雨停后,众人各自回房休息。明兰独自坐在窗前,回想这一日的经历。京城闺秀的言谈举止、应对试探的方式,她都暗记在心。这些看似随意的交谈,实则暗藏机锋,一不小心就可能失了分寸。
“六妹妹在想什么?”墨兰忽然推门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今日我可算为盛家争光了。”
明兰温声道:“三姐姐才学过人,自然令人钦佩。”
墨兰打量着她:“你今日怎么如此低调?莫非是怯场了?”
明兰低头道:“明兰才疏学浅,比不得姐姐,只好藏拙了。”
墨兰满意地笑了:“你明白就好。明日徐家五少爷可能会来,你更要谨言慎行,莫要失了盛家的体面。”
明兰恭敬应下:“明兰明白。”
待墨兰离去,明兰轻轻取出祖母给的香囊,嗅着那淡淡的清香,心中渐渐平静。今日的种种试探,她都得体地应对过去了。既没有失了盛家的体面,也没有过分显露自己。
她铺开纸笔,轻轻记下今日所思:“京城闺秀,言谈有度;试探机锋,暗藏其中;得体应对,方显智慧。”
写罢,她将纸笺收起,望着窗外的月色。明日还有新的挑战,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在这繁华的京城,在这深似海的侯门,她自会谨守本分,步步为营。
月光如水,洒在窗棂上,也洒在明兰沉静的面容上。她的眼中,有着超乎年龄的清明和智慧。
用过早膳后,徐家丫鬟前来通报,说今日徐老太太安排了几位小姐去府中的锦鲤池赏玩。墨兰闻言立刻精心打扮起来,如兰也兴致勃勃地挑选衣裳。明兰却多问了一句:“不知今日还有哪些府上的小姐会来?”
丫鬟恭敬回答:“回小姐的话,李侍郎家的两位小姐和王尚书家的千金昨日傍晚都到了,今日应该都会一同游玩。”
明兰点头谢过,心中已有计较。京城中的闺秀圈子自有其规矩和分寸,她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官之女,更需谨言慎行。
来到锦鲤池边,果然已经聚集了几位打扮精致的小姐。一位身着杏黄衫子的姑娘正撒着鱼食,引得池中锦鲤争相跃出水面,在晨光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色彩。
“盛家的妹妹们来了。”一位徐家的姑娘笑着迎上来,“我来引见引见,这位是李侍郎家的嫡女李小姐,这位是王尚书家的千金王小姐...”
墨兰立刻上前见礼,言谈举止尽显才女风范。如兰也活泼地打招呼,很快就与几位小姐聊成一团。明兰安静地跟在后面,行礼问安都十分得体,却不急于加入谈话,而是细心观察着这些京城闺秀的言行举止。
她注意到李小姐虽然言笑晏晏,但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王小姐则显得更为矜持,言谈间不时引经据典,显出家学渊源;徐家的几位姑娘更是仪态万方,一举一动都透着勋贵之家的气度。
“盛家妹妹初来京城,可还习惯?”李小姐忽然转向明兰,笑吟吟地问道。
明兰谦逊地回答:“京城人杰地灵,能来此小住是明兰的福分。”
王小姐接口道:“听说盛大人原是扬州通判,如今升任京官,想必妹妹也是见多识广的。”这话表面是夸奖,实则暗探明兰的底细。
明兰温声道:“家父常教导,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明兰虽随父赴任去过几处,但见识浅薄,不敢当姐姐夸赞。”
这时,墨兰插话道:“六妹妹过谦了。谁不知道你最爱读书,连父亲都常夸你见解独到呢。”这话看似夸奖,实则将明兰推到了风口浪尖。
几位小姐果然都看向明兰,李小姐笑问:“哦?不知明兰妹妹都读些什么书?”
明兰心中暗叹,面上却依旧平静:“无非是些《女则》《女训》之类,偶尔也读些诗词消遣。比不得各位姐姐博览群书。”
徐家一位小姐笑道:“妹妹过谦了。今日阳光正好,不如我们以'鱼'为题,联句如何?”
这话一出,墨兰顿时眼睛一亮,如兰却面露难色。明兰心知这是京城闺秀常见的雅集游戏,既显才学,又不会太过正式。
几位小姐依次联句,有的咏鱼之灵动,有的赞鱼之色彩,轮到明兰时,她只轻声道:“潜鳞跃清波,悠然自在游。”诗句平淡,却正合她低调的性子。
墨兰却吟出一句华丽的“金鳞映日辉,瑶池仙境游”,引得众人称赞。
玩了一会联句,众人又在园中散步。王小姐故意落后几步,与明兰并行,轻声问道:“听说前些日子盛家路上遇匪,妹妹临危不乱,真是令人敬佩。”
明兰心中警觉,面上却淡然:“姐姐过奖了。当时情势危急,任谁都会尽力而为的。”
“妹妹不必过谦。”王小姐笑意更深,“徐家老太太都夸赞妹妹呢。说起来,徐家五少爷那日也在亭中赏荷,似乎对妹妹颇为留意。”
明兰心中一凛,这才明白王小姐的试探之意。她低头轻声道:“明兰那日只顾赏荷,未曾留意其他。想来五少爷也是被荷花吸引罢了。”
王小姐见她应对得体,也不再多问,转而谈起园中的花卉。
午膳时,徐老太太特意命人准备了精致的席面。席间,几位夫人也加入进来,谈话间不免涉及各家情况。明兰始终保持得体的微笑,该应答时简短回应,不该说话时便安静用膳,偶尔为旁边的如兰布菜,尽显姐妹情深。
李夫人忽然问道:“盛家几位小姐都如此出色,不知可曾许了人家?”
王氏忙道:“小女们年纪尚小,还未考虑这些。”
徐老太太笑道:“这么好的姑娘,自是要仔细挑选。说起来,我们五郎前日还夸盛家小姐们知书达理呢。”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下来。墨兰面颊微红,低头不语。明兰却仿佛没听见般,轻轻为如兰舀了一勺汤。
午后,徐家安排了一场小型的针线展示。几位小姐各自拿出绣品,互相品评。明兰带来的是一方素净的手帕,上面只绣了几片竹叶,针法却十分精细。
“妹妹这竹叶绣得真好。”徐家一位小姐赞道,“针脚细密,形态逼真。”
明兰谦逊道:“姐姐过奖了。明兰手艺粗糙,比不得各位姐姐的精致绣工。”
墨兰则展示了一幅华丽的牡丹图,引来阵阵赞叹。如兰的绣品虽稍显稚嫩,却也活泼可爱。
展示过后,几位小姐三三两两在园中散步。明兰故意落后,观察着园中的布局和陈设。徐府不愧是勋贵之家,一草一木都显露出百年世家的底蕴。她注意到园中仆妇的举止也都训练有素,可见治家之严。
傍晚时分,忽然下起细雨。众人忙避到廊下。雨打荷叶,发出清脆的声响,别有一番意境。
李小姐忽然道:“如此美景,不可无诗。不如我们各作一首咏雨诗如何?”
众人纷纷应和。明兰心中苦笑,知道这又是一番试探。她略一思索,吟出一首平淡无奇的小诗,既不失礼,也不出挑。
墨兰却再次大显身手,吟出一首辞藻华丽的诗作,赢得满堂彩。
雨停后,众人各自回房休息。明兰独自坐在窗前,回想这一日的经历。京城闺秀的言谈举止、应对试探的方式,她都暗记在心。这些看似随意的交谈,实则暗藏机锋,一不小心就可能失了分寸。
“六妹妹在想什么?”墨兰忽然推门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今日我可算为盛家争光了。”
明兰温声道:“三姐姐才学过人,自然令人钦佩。”
墨兰打量着她:“你今日怎么如此低调?莫非是怯场了?”
明兰低头道:“明兰才疏学浅,比不得姐姐,只好藏拙了。”
墨兰满意地笑了:“你明白就好。明日徐家五少爷可能会来,你更要谨言慎行,莫要失了盛家的体面。”
明兰恭敬应下:“明兰明白。”
待墨兰离去,明兰轻轻取出祖母给的香囊,嗅着那淡淡的清香,心中渐渐平静。今日的种种试探,她都得体地应对过去了。既没有失了盛家的体面,也没有过分显露自己。
她铺开纸笔,轻轻记下今日所思:“京城闺秀,言谈有度;试探机锋,暗藏其中;得体应对,方显智慧。”
写罢,她将纸笺收起,望着窗外的月色。明日还有新的挑战,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在这繁华的京城,在这深似海的侯门,她自会谨守本分,步步为营。
月光如水,洒在窗棂上,也洒在明兰沉静的面容上。她的眼中,有着超乎年龄的清明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