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门生遍地-《穿成农家哥儿,家养小首辅》

  曾永年为官这么多年,从没有说过一句沿海通商的事,更没有写过类似的文章。

  但裴清晏却想到曾永年是浙江宁波人,从小一定见过很多因为沿海村民因为没有土地无法耕种为了吃上一口饭,冒险出海走私行商的事情。

  不可能没有触动,况且沿海通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大事。

  前朝前期沿海通商也是大大增强了国力,而且沿海通商也减少了很多海盗还有倭寇,有了正规的路子可以光明正大的行商,谁要愿意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打打杀杀。

  我朝成立之后,太祖忙着远征北方的鞑子才腾不出手来管沿海的事。

  现在的皇上也是有为之君,不可能不想去开放沿海的通商。

  他这篇制艺就当是投石问路了,可以看出朝中的反应。

  因为不论中没中,考生都可去调出文章来看,尤其乡试的前五篇文章是要传递到礼部的。

  皇上若是有心情自然也是看到这些文章的。

  等最后一个字稳稳的落在了考卷之上,裴清晏吹了吹墨迹,让干的再快些。

  墨是上好的徽墨,写出的字颜色非常正,他郑重的将考卷小心的收进了题袋中,等着兵士敲锣前去交卷。

  心里激荡起的蓬勃却是怎么都消散不下去。

  这次的交卷的时候,考生们都是收拾好考篮包袱等所有的东西,交完考卷就可以出贡院的大门了。

  裴清晏自然又是比较早交考卷的,索性这次没有让他等太久。

  其他几人也都过来交卷了,几人经过了九天的奋战已然是没有力气去讨论考题如何了。

  互相点点头,便结伴走出贡院大门。

  从贡院走出来的士子们不论会不会中举人,内心都激动无比觉得自己是个英雄,这是真的。

  能扛过这九天,有力气走到门口不要家人搀扶的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裴清晏几人尽管带了替换的衣物,也都洗脸净手,可难免几人的身上还是气味难闻。

  汗味体味还有雨后潮湿闷出的味道。

  陆时顾青他们看到自己的相公出来的时候,都如同几月没见的扑了上去,但还没等靠近又都撤了回来。

  “赶紧回去洗洗,你们这一身的味儿真是不可言喻。”

  陆时捂着鼻子,顾青也秉气别过了头,大妹怕小妹被臭味熏到,干脆对着朱逢春打了个招呼,就转身进了马车。

  让朱逢春好一顿失落,他还想好好的拉着大妹的手,诉说诉说他这几天吃了多少的苦呢。

  他欲哭无泪的看向大舅哥。

  裴清晏苦笑摇头,他能带炉子吃食衣物进去,也不可能每日洗次澡啊。

  “我们先上车了,你们的马车在那边。”陆时拉着顾青也上了马车。

  留下了原地无语的几个“臭”男人。

  赵景然抬袖闻了闻,觉得没啥味道,是不是嫂夫郎几人太娇气了些。

  “就是,哪里臭了。”许长平也不觉得自己臭,几日没见小妹了,他可想的紧,这小丫头居然招呼都不打就上马车了。

  他说完还将自己的手凑到了赵景然鼻下,试图去证明一番。

  “我等都是翩翩公子,怎么可能.......”赵景然深吸了一口,顶着许长平凑过来的头顶不说话了。

  将头转开,才继续道,“就是有点问道,也不至于........呕......去去去,给朱逢春闻去。”

  赵景然还是没忍住将许长平的头推到了朱逢春的嘴边,让他们两人臭味相投去。

  他现在只能赶紧回客栈,睡上一觉再洗澡,他都多少天没有躺直过了。

  几人灰溜溜的上了另外一辆马车,回了折桂楼。

  等他们回房一看,半人高的木桶里的热水早已准备好了,没办法洗个热水澡跟睡觉一样诱惑人。

  再等几人洗好睡一觉以后已经是接近黄昏了。

  睡足恢复体力的几人才聚到了一起,说起了各自的考卷写的如何。

  朱逢春跟许长平自然是按照事前定下的策略,取中庸不出错之道,依着主考官欣赏的文风类别去答题。

  “第一场你怎么到最后才交考卷,不是带伞了吗。”裴清晏想起自己等了近半个多时辰都没看到朱逢春的人影。

  朱逢春嘻嘻笑,“我誊录的慢了一些。”他根本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因为过于自信,将所有的誊录都留到了交卷的那个上午。

  他又不敢写快,好不容易他的字才在薛正的指导之下,差强人意,若是一个着急,字写的不端正好看了。

  加上他的文章又不出众,基本就会被打回去,不取了。

  裴清晏放心的点头,只要不是出了什么差错就行。

  但是赵景然却说自己这次能取中举人就已是很好了,经魁就不想了。

  几人奇怪,一问才只知道,赵景然最后的实务是随大流写了些锦上添花的恭维之词。

  这倒也没什么,裴清晏也能理解,这是正确的。

  先保住举人的功名,拿到明年开春会试的资格是最重要的,这时候要出彩做什么,若是写过头了,没有取中。

  赵景然在赵家丢不起这个人。

  赵家在江南读书人里也丢不起这个人,就是家族大了,要考虑的事儿就多了。

  不像他自己,没有顾虑没有名声之累,为了夫郎,拼搏一把。

  接下来的十几日里,十几位考官就要日以继夜的阅卷,从几千张考卷里选出一百张左后的举人出来。

  其他的偏远省份,如山西,陕西,河北,这些乡试每轮才取四十人到六十人之间。

  但江苏,浙江,江西,都是科举的大省,每轮则有一百人左右的名额。

  所以朝中江苏,江西籍贯的官员最多。

  陆时吐了吐舌头,他没想到做考官这么累,“那还那么多人上赶着要做考官。”

  先是陪着考生在贡院住了九天,接着是十几日的阅卷,等到放榜才能出了贡院,这是多么的繁琐累人。

  “文官哪个也不能免俗,哪个不想桃李满天下,门生遍地。就是前朝当朝的好几个不为仕途所动的大儒,都为这主考官而心动。”裴清晏今日总算是释放了挤压了快一个多月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