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大军压境-《天魔逐道之坠落凡间做牛马》

  几天后,凛冽的寒风呼啸着,狠狠地抽打在“文渊城”的城墙上。

  灰蒙蒙的天空,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

  一个身影跌跌撞撞地出现在城门口,那是“文渊城”派出去的斥候,只见他脸色苍白如纸,脚步踉跄,一手捂着胸口,鲜血不断地从指缝间涌出,触目惊心。

  整个人冻得瑟瑟发抖,牙齿打颤,却依然顽强地向前挪动着脚步。

  “来人!快来人!”城墙上的士兵发现了他,连忙高声呼喊。

  斥候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冲到守城将领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溅起一片尘土。

  “禀……禀告将军……”

  他气若游丝,断断续续地说道,“紧急军情,‘上三旗’集结了六万大军……正朝着‘文渊城’……杀过来!他们…带着…攻城器械…最多…最多还有…两天…就…就到了……”

  “什么!”守城将领闻言大惊失色,猛地站起身来,“六万大军?还带着攻城器械!你…你确定?”

  斥候艰难地点了点头,“小的…亲眼所见…绝…绝无虚假……”

  说完,他再也支撑不住,眼皮一翻,一头栽倒在地上,昏死了过去。

  “快!快来人!把他抬下去救治!”守城将领连忙下令,同时心中也掀起了惊涛骇浪。

  六万大军,还带着攻城器械,这对于“文渊城”来说,无疑是一个灭顶之灾!

  “义海盟”大军压境的消息如同一片巨大的阴云,笼罩在“文渊城”上空,城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文渊城”此刻驻守的兵力只有不到七千人,修士更是不足一百,其中大部分还只是修为不高的初元境弟子,这点兵力,在“义海盟”大军面前,显得不值一提。

  城楼上的烽火台被点燃,浓烟滚滚,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直冲云霄,向远方传递着战争的信号。

  城内,战鼓擂动,号角声声,催促着人们行动起来。

  紧张的战前总动员开始了,街道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士兵们紧张地操练着,磨砺兵器,加固城防,气氛肃杀而凝重,弥漫着战争来临前的恐慌。

  ……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城北某个安静的宅院内,昏暗的灯光闪烁不定,映照着两张阴沉的面孔。

  董玉与都尉崔灏相对而坐,桌案上摆放着“文渊城”的舆图以及一些机密文件,气氛凝重而压抑。

  “崔都尉,如今‘义海盟’兵临城下,‘文渊城’危在旦夕,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对策,否则,一旦城破,你我性命难保。”董玉眉头紧锁,一脸凝重地说道。

  “董仙师不必过虑,”崔灏呷了一口茶,语气轻松,“‘文渊城’城防坚固,物资充沛,易守难攻,‘义海盟’想要攻破,绝非易事。”

  董玉眉头紧锁,忧心忡忡:“话虽如此,但战火无情,不得不防啊。”

  “仙师放心,我自有安排。”崔灏放下茶盏,话锋一转,“倒是那个温韬,仗着自己游击将军的身份,手握重兵,目中无人,飞扬跋扈,早就该除掉!此人若在,日后必成后患!”

  他语气冰冷,杀意凛然。

  董玉试探地问道:“莫非……这是上面的意思?”

  崔灏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淡淡道:“算是吧。只是……还缺一个合适的理由。”

  “我明白了。” 董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不如,我们找个借口,将温韬及其手下调往城外的‘镇龙堡’,就说是为了加强那里的城防。‘义海盟’若要攻城,必先取‘镇龙堡’。如此一来,温韬和他的部下,便成了‘义海盟’的炮灰。一石二鸟,借刀杀人,岂不妙哉?”

  崔灏一听,嘴角浮现一抹阴冷的笑容,显然对董玉的提议十分满意:“好主意!此计甚妙!”

  ……

  隔日,在一场只有“文渊城”高级军官参加的秘密会议上,崔灏端坐在主位,环视众人,故作沉思后,开口说道。

  “诸位,”

  崔灏清了清嗓子,神情严肃,“如今‘义海盟’来犯,‘文渊城’将面临巨大的城防压力。而‘镇龙堡’地势险要,是拱卫‘文渊城’的最后一道防线,战略意义非同寻常,必须派一位得力干将前去镇守。我思来想去,反复斟酌,觉得温韬将军勇猛过人,智谋超群,经验丰富,是最佳人选。我提议,让温韬将军率部前往,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崔灏一脸正色地说道,语气诚恳,仿佛真的是为了“文渊城”的安危殚精竭虑。

  参军李子茂听后,眉头紧皱,当即表示反对:

  “都尉大人,温将军骁勇善战,留在城中统领精锐之师,对抗敌军主力,方为上策。‘镇龙堡’只需少量兵力驻守即可,何须大动干戈?况且,温将军手下兵强马壮,若是调离,城中防御力量必然削弱,岂不是得不偿失?”

  崔灏早就料到李子茂会反对,他冷哼一声,脸色一沉,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参军,温将军虽勇猛,难道我军中就无人能出其右了吗?况且如今战况紧急,军令如山,岂容你在此质疑!我意已决,无须再议!”

  “你……你这是排除异己!陷害忠良!”李子茂义愤填膺,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崔灏粗暴地打断。

  “大胆!李子茂,你竟敢以下犯上,污蔑本帅!”崔灏猛地一拍桌子,“来人,将李参军也一起派往‘镇龙堡’,协助温将军守堡!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返回!”

  几名侍卫立刻上前,不由分说地将李子茂强行押了下去。

  李子茂一边挣扎,一边高声喊道:“崔灏!你这是自毁长城!你会后悔的!”他的声音在议事厅中回荡,却很快被侍卫们粗暴地拖拽声所掩盖。

  崔灏目光冰冷地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最终落在了温韬身上,“温将军,你还有异议吗?”

  “末……末将无异议!”那名叫做温韬的中年将领浑身一颤,脸色灰败,深知已无力回天,再多言也于事无补,甚至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他艰难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双手抱拳,微微躬身,沉重地说道。

  与此同时,“文渊城”县衙内,气氛凝重。

  董玉高坐于主位之上,下方两侧坐着十多名高阶修士,一个个面色凝重,等着董玉开口训话。

  只见他呷了一口茶后,缓缓开口道:“诸位道友,如今‘文渊城’命悬一线,我等身为修道之人,当为守护城池,贡献一份力量。”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慷慨激昂起来:“为了加强城防,确保万无一失,我决定派一部分修士前往城外的‘镇龙堡’驻守。此地乃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只要守住它,就能有效抵御“义海盟”大军的进攻,为‘文渊城’争取宝贵的时间。”

  他环视众人,目光落在向古、风子垣等人身上,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缓缓说道:“向执事、风子垣、广禄,还有……嗯……周松……林玉……,你等修为高深,经验丰富,是这次任务的不二人选,就由你们领命前往‘镇龙堡’驻守,如何?”

  他特意点了几名与自己素来不和的修士,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不等几人开口,董玉又补充道:“当然,此行凶险万分,我也不会让诸位白白冒险。只要尔等能够成功完成任务,我保证事成之后,重重有赏,晋升职位,赐予灵丹妙药、法宝等等,绝不会亏待大家!”

  这番许诺听起来十分诱人,但落在风子垣等人的耳中,却显得格外虚伪。

  向古听后,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

  他霍然站起身来,怒目圆睁,大声怒斥道:“董玉!你明知道‘镇龙堡’守备松弛,是块死地,却故意派我们去守堡!你安的是什么心?分明是想借刀杀人,公报私仇!告诉你,要去你自己去,我向古绝不会去!”

  面对向古的怒斥,董玉早有准备,他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寒光:“向古,别忘了,我才是这里的话事人。你若抗命,后果自负!”

  他故意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你违抗军令,我只好送你去‘惩戒堂’了。”

  “来人,将向古拿下,押送‘惩戒堂’!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话音刚落,几名早已埋伏在屋外的弟子立刻破门而入,个个手持利刃,杀气腾腾。

  向古环视众人,见大势已去,并没有做出无谓的反抗。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冷笑道:“我自己会走!”

  说罢,狠狠地瞪了董玉一眼,目光中充满了愤怒,然后拂袖而去,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房间。

  风子垣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不动声色地坐在一旁,眼神深邃,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其余修士见状,皆噤若寒蝉,一个个面面相觑,大气也不敢出。

  他们虽然心中也对董玉的安排有所不满,但慑于他的权势和狠辣手段,敢怒不敢言,只能选择沉默。

  谁也不想步向古的后尘,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董玉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语气冰冷地说道:“谁还有异议?”

  众人纷纷摇头,表示服从安排。

  董玉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既然如此,那就按计划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