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烽燧夜话-《天魔逐道之坠落凡间做牛马》

  当夜幕低垂,星辰如宝石般,镶嵌在漆黑的天幕之上,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纳兰就在这片混沌与迷茫交织的绝境中,奇迹般地缓缓苏醒过来。

  她的睫毛微微颤动,努力地想要睁开双眼,看看这劫后余生的世界。

  四周,狂风依旧如一头愤怒的野兽在肆虐,发出尖锐而恐怖的呼啸声,

  相较于之前那毁天灭地般的猛烈,此刻的风势似乎有了一丝减弱的迹象。

  她艰难地动了动麻木的身体,发现自己身处一座废弃的烽燧之中。

  这座古老的建筑在岁月的长河中早已残破不堪,风化的砖块散落一地,石壁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痕迹,那是风雨侵蚀和时光打磨留下的印记。

  可在这狂风呼啸、黄沙漫天的夜晚,这座烽燧却如同一位沉默而坚定的守护者,用它那残破却依然坚固的身躯,为纳兰提供了宝贵的庇护。

  纳兰挣扎着坐起身,头脑中还残留着沙尘暴带来的眩晕与混乱。

  她试图理清思绪,回忆起自己是如何来到这里的,但记忆仿佛被风沙卷走,只留下一片空白。

  正当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一个不经意地抬头,却发现不远处坐着一个身影。

  火光摇曳,映照出一张模糊不清的脸庞。

  那是一个年轻男子,他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与这荒凉之地融为一体。

  纳兰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她猛地坐起,身体紧贴着冰冷的墙角,双眼紧盯着那个陌生的男子,手中不自觉地抓起了身旁的碎石。

  年轻男子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紧张,却并未在意,轻轻一笑,自身侧取过一只羊皮水囊,眸光流转间,轻声问道:

  “姑娘,要喝水吗?”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却操着生硬的壑市语。

  这异样的语调落入纳兰耳中,令她心中那根紧绷的弦愈发绷紧,戒备之意又添了几分。

  纳兰紧咬着下唇,沉默以对,只是用那双充满警惕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见此情形,年轻男子忽地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笑声清越悠扬,在寂静中荡开,打破了这凝滞的沉默:

  “姑娘且放宽心,若我真存加害之意,姑娘此刻焉能毫发无损、安然卧于此处?”

  纳兰闻言,心头如电光石火般快速盘算着,思绪在脑海中翻涌:

  的确,倘若此人真怀不轨之心,自己此刻怕是早已命悬一线,哪里还能安然躺在这烽燧之中。

  念及此处,她鼓起全身的勇气,猛地一把夺过男子手中的水囊。

  然后,不顾一切地将水囊凑近干裂的嘴唇,大口大口地吞咽着清冽的甘泉。

  清甜的泉水瞬间滋润了她干涸已久的喉咙,仿佛一股清泉流淌在干裂的土地上,也似乎为她的心灵带来了一丝慰藉。

  饮罢,纳兰将水囊递回给男子,低低地说了一句:“谢谢!”

  这一声简单的感谢,便是此女在绝境中为对方放下戒备的开始。

  纳兰公主喝完水,借着跳跃的火光,目光缓缓移向对面的年轻男子,开始细细端详起来。

  他身着一件极具异域风情的袍服,其上绣着自己从未见过的奇异图案。

  尽管袍服已破旧不堪,多处有着磨损与撕裂的痕迹,甚至还沾染了些许尘土,但仍隐隐散发着一股来自遥远国度的神秘气息。

  同时,男子的面容在火光下逐渐清晰。

  他有着深邃的眼眸,眼神中既有历经风霜的沉稳,又不失年轻人的朝气与锐利。

  鼻梁高挺,嘴唇紧抿,透出一股不言而喻的坚毅。

  一头略显凌乱的长发被随意束在脑后,几缕发丝因风沙的吹拂而散落在额前,为他平添了几分不羁的风采。

  在这火光与夜色交织的场景中,他仿佛是从古老传说中走出的王子,五官精致得令人窒息,每一处线条都像是大自然最精妙的雕琢。

  帅气中蕴含着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让人仅仅一眼便难以忘怀,心生无尽的向往。

  此人的存在,似乎为这荒凉的沙漠增添了一抹不同寻常的色彩。

  见纳兰公主打量自己,男子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温暖而神秘,仿佛能瞬间驱散人心中的寒意。

  “在下风子垣,来自壑市国沙洲城。”

  男子微微欠身,主动开口,带着几分谦逊,缓缓道出自己的身份。

  “我乃一介旅人,此番跋山涉水来到贵国,只为探望一位挚友。怎料突遇一场铺天盖地的沙暴。接着,便瞥见姑娘奄奄一息之态,环顾四周,又不见旁人相伴。事急从权,便先将姑娘带至此处,以避风沙之险。”

  纳兰公主听后,心中虽仍存着几分戒备,而对方先前的仗义相助与此刻的坦诚之态,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舒缓了些许。

  她微微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我叫纳兰,住在吐火城。”

  她未道出自己公主的身份,可那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端庄典雅,让人一眼便知其出身不凡,无法忽视。

  “吐火城,那可是个美丽的地方,红砖绿瓦,夜市如昼,也是我这次漫长旅行的终点。”

  风子垣轻声赞叹,眼中更是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向往之情。

  “那公子当在此小住些时日,慢慢品味我们楼国的风土人情,定不会叫你失望的。”

  纳兰公主言辞间自有一番骄傲,眸光流转处,尽是对故土深切的眷爱。

  “确实要暂居些时日,毕竟我一路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方至这传闻中的吐火城。”

  风子垣自嘲地轻笑一声,那笑意之中,既有对旅途劳顿的释怀,亦含着对即将开启新生活的期许。

  “公子,听你的口音,非壑市国之人吧?”

  纳兰公主黛眉轻挑,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话语中那抹浓重的异乡腔调,眸中闪烁着对这位远方来客的好奇之光。

  “是的,我来自乾坤山脉那端的神武国。”风子垣坦然承认,神色从容。

  “啊!果真如此?那公子于我而言,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稀世珍宝!”

  纳兰公主双手轻掩朱唇,语气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喜与雀跃,仿佛风子垣的出现,为她悄然推开了一扇通往那遥远而神秘世界的大门。

  “公子定要细细为我讲述那边的事,毕竟,公子乃我首位自圣山那边结识的朋友。”

  “我自是乐意之至。不过,作为交换,亦盼姑娘能为我讲讲这楼国的趣事。”

  风子垣唇角微扬,温声作答。

  “一言为定!”

  纳兰公主爽快的答应道。

  风子垣清清嗓子,眸光落于纳兰公主腰间那枚银质铃铛之上,唇畔笑意温润如玉,开口说道:

  “姑娘可曾听闻过神武国极北之地的冰晶雪莲?每至冬月,整片雪原皆泛起幽蓝荧光,恰似星河倾落,倒悬于世……”

  纳兰公主素手轻托香腮,闻得“雪原荧光”四字,睫毛微颤,面露惊色,脱口而出:

  “世间竟有如此奇景?我竟从未见过雪呢!”

  风子垣续道:“每至冬夜,众人皆循冰晶雪莲之微光而行,本地人谓之‘追光引路’……”

  言罢,风子垣遂缓缓道来神武国之风土人情。

  纳兰公主听得如痴如醉,时而微微颔首,似在为那奇妙景致暗自赞叹;时而轻掩朱唇,面露惊喜之色,眸中闪烁着好奇之光。

  “公子可曾听闻过鸣沙守月?”

  她忽地扬起下巴,笑靥如花,出声问道。

  风子垣微微一怔,随即道:“愿闻其详。”

  纳兰公主见他错愕之态,不禁莞尔,解释道:“我们楼国女子,及笄之年皆要前往鸣沙山守三夜孤月。那鸣沙山之夜啊——”

  她忽地一拍大腿,兴致勃勃地道,

  “将新宰之羔羊裹以红柳枝,埋入滚烫沙丘之中……待至月过中天,刨开沙堆,肉香与焦香交织,比之你们神武国之雪莲酿,更令人沉醉呢。”

  言罢,轮到风子垣开始探寻楼国的点点滴滴。

  二人相谈甚欢,只觉时光匆匆,意犹未尽,恨不能时光停滞,再续佳话。

  直至此时,纳兰公主方细细打量起风子垣,终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所想:“公子可是修仙者?”

  风子垣微微颔首,笑道:

  “我观纳兰姑娘周身灵气隐隐流转,想必亦是修仙之人吧?”

  纳兰公主嫣然一笑,轻声道:

  “小女不才,才刚刚踏入修仙之道,尚在初元境中期徘徊,不知公子已至何境界,可曾迈入重元境之列?”

  风子垣笑着再次颔首,算是默认。

  “真的!”

  纳兰公主双眸放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那公子可否不吝赐教,指点小女子一二?”

  “自然无妨。”风子垣含笑应允。

  就这样,二人话题从风俗地理转至修仙之道。

  风子垣侃侃而谈,将所知的修炼法门一一道来。

  纳兰公主听得仔细,

  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恍然大悟,并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

  风子垣都耐心地一一作答。

  外面虽然依旧狂风肆虐,沙粒拍打在烽燧的墙壁上发出阵阵声响。

  在这小小的烽燧内,却因两人的相遇而有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温馨与安宁。

  火光摇曳,映照出他们脸上的笑容与眼中的光芒。

  仿佛在这一刻,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