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大漠长诗-《天魔逐道之坠落凡间做牛马》

  很快,第二局比试开始。

  此番较量,规则却有所不同——须将“诗”之灵韵与“书”之风骨融为一体,双方依选题吟诗,再挥毫泼墨,将诗文镌刻于素笺之上。

  以诗文之精妙、书法之韵味定胜负。

  选题既定,乃以广袤无垠之大漠为题,引得众人遐思纷飞。

  都泽听闻此选题,嘴角微扬,眸中闪过自信之色,暗自忖度:

  “诗书一道,虽不敢妄称大家,却也颇有心得造诣,此局定要一展所长,让众人刮目相看。”

  纳兰公主见状,却一脸忧虑之色。

  她低声自语,声如蚊蚋:“子垣哥哥这般高手,定是耗费诸多时光于修行之路上,怎会有闲暇精力钻研诗书之道?此局怕又是凶多吉少。”

  言罢,她轻叹一声,目光中满是无奈。

  殊不知,风子垣体内尚存林慕白的记忆。

  那林慕白明经出身,乃是考试之专业户,于诗书一道造诣颇深。

  故而,风子垣听闻规则后,亦是神色从容,心中暗道:“此局定能战胜那纨绔子弟。”

  言罢,他轻抚手中之笔,眼眸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略加思索后,都泽率先提笔,笔尖轻触纸面,时而疾如风,时而缓如水,似在与那大漠之风共舞。

  他轻轻搁笔,嘴角勾起一抹得意之笑,目光扫向风子垣,似在无声挑衅:

  “风子垣,且看你如何应对。”

  风子垣见状,神色平静如水,微微一笑,亦不示弱。

  他缓缓闭目凝神,似在以心感受那大漠之苍茫、孤寂,又似在聆听那风沙之呼啸、驼铃之悠扬。

  片刻后,他猛然睁眼,眸中精光一闪。

  他提笔挥毫,笔走龙蛇。

  墨色翻滚间,似见那大漠之狂风卷沙,遮天蔽日;又似闻那驼铃阵阵,回荡在空旷的天际。

  一首描绘大漠壮丽景象之诗跃然纸上。

  其字迹苍劲有力,如松柏挺立;其诗文意境深远,似天地辽阔。

  都泽吟罢,目光如炬,仿佛要将这无垠的沙漠尽收眼底。

  他的诗句中既有对沙漠壮丽景色的赞美,也透露出旅途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

  沙漠浩渺接天际,孤烟直上日边低。

  金沙漫漫迷人眼,驼铃声声入耳迷。

  独行客影随风舞,千里黄沙掩故迹。

  试问苍穹何辽阔,唯有诗情可相依。

  风子垣的回应同样精彩,他不仅描绘了沙漠的自然景象,更融入了个人对江湖、友情及梦想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与豪情。

  黄沙漫漫掩古道,烈日炎炎烤人心。

  风起时闻驼铃响,云卷处见雁南飞。

  孤行沙漠寻知己,一笑江湖忘是非。

  手捧黄沙思旧梦,诗成笑傲对斜晖。

  都泽见风子垣实力并不弱,他经过思考完成了他第二首诗。

  这次,更加深入地表达了对沙漠的敬畏,以及愿意与这片土地共存的决心,诗句中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瀚海沙漠隐龙脉,壮志豪情盈满胸。

  锐利风刃掠颜过,坚毅心志似松挺。

  踏遍天涯求真知,笔耕不辍绘岁月。

  愿吾化身作沙砾,与漠共舞至永恒。

  风子垣的诗很快也好了,这次他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了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

  他以诗为舟,意图穿越现实的沙漠,寻找心灵的归宿,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同时,诗句中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沙漠尽头是天涯,诗魂飘荡任风斜。

  金戈铁马梦已远,绿洲幻影眼前花。

  笑看人间繁华尽,淡品世事如泥沙。

  愿我诗笔能破浪,穿越沙漠寻仙家。

  随着二人最后一句诗自唇齿间悠悠逸出,如珠落玉盘般清脆,众人先是静默一瞬,继而纷纷拊掌而笑,掌声雷动,齐声叫好,对两位诗人的斐然才华赞不绝口,眼中满是钦佩之色。

  忽见一老者朗声道:

  “都泽公子的诗,气势如虹,如大漠孤烟直上云霄,真乃佳作也!”

  言罢,又向都泽深深一揖。

  都泽闻言,嘴角微扬,拱手还礼,神色间颇为自得。

  然而,未待都泽坐定,又见一青年男子起身,高声道:

  “风公子此诗,意境深远,如驼铃阵阵,引人遐思。且其书法苍劲有力,真乃诗书双绝也!”

  言罢,亦向风子垣盈盈一福。

  风子垣见状,微微一笑,拱手致谢。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或赞都泽之诗气势磅礴,或叹风子垣之诗意境深远,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纳兰公主见风子垣于诗文一道竟然有如此造诣,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纤手轻抚胸口,眸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

  “子垣哥哥,原来你的学识不止修炼一道啊!妹妹我还是小瞧于你呢!”

  言罢,向风子垣展颜一笑,以示鼓励。

  这时,萨兰嫣开口道:

  “我观二人的诗句皆如璀璨星辰,各有其独特光芒,一时难以评判高下。”

  台下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萨兰嫣目光流转,似在人群中寻觅着什么,片刻后,她缓缓道:

  “故而,本宫思来想去,为求此番诗文比试之公正无虞,特请了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前来。此人诗书双绝,名震四方,定能以慧眼识得真章,为今日比试判出高下优劣。”

  言罢,她抬手轻轻一引,只见一位长者自人群后方缓缓踱步而出。

  此人身姿挺拔如松,虽须发皆已染上银霜,面容之上也布满了岁月留下的沟壑,但那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整个人显得气度不凡,自有一番超凡脱俗的韵味。

  萨兰嫣微微欠身,面带敬意,抬手指向长者,向众人介绍道:

  “这位便是壑市国声名远扬、才情卓绝的诗界泰斗——那兰图。先生诗才横溢,笔下诗文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今日得先生前来,实乃我等之幸事。”

  众人听闻此言,皆面露肃然之色,纷纷不自觉地挺直了身躯,眼中满是敬重。

  原本还熙熙攘攘、交头接耳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

  紧接着,众人如同潮水般向两侧分开,自动让出一条路来。

  那兰图走到台前,双手交叠于身前,朝着萨兰嫣躬身行礼:

  “得陛下如此谬赞,折煞老夫啊!”

  萨兰嫣呵呵一笑,抬手虚扶,道:

  “先生过谦了,您在诗坛的地位,犹如巍峨高山,令人仰止,那就烦先生移步至字前,以定今日诗文之胜负。”

  “喏!”

  那兰图缓步上前,负手而立,目光在两幅诗笺上流连许久,忽而轻抚长须,朗声笑道:

  “二位王子的诗才,皆如明珠生辉,令老夫如沐春风,沉醉其间,竟一时难决高下矣!”

  言罢,他话锋一转,又道:

  “然而,细品之下,风公子的诗句,字字含情,句句入心,于个人情感之抒发间,更似暗藏玄机,如清泉石上,泠泠作响,既涤荡人心,又予人以深邃之启迪,令人读罢,余韵绕梁,回味无穷。”

  接着,其目光又落在都泽的诗上,缓缓言道:

  “都公子的诗,亦如金玉掷地,字字珠玑,其情感之奔放,犹如江河奔腾,一泻千里,令人读之,心潮澎湃,感同身受。然而,相比之下,稍欠对人生的深刻探寻,略显单薄。”

  话至此处,他轻轻摇头,面露惋惜之色。

  “故而,老夫斗胆断言,今日的诗文比试,风子垣公子的诗,更胜一筹,实乃当之无愧的佳作也!”

  言罢,他拱手向风子垣致意,面带微笑,尽显长者之风范。

  “什么?怎么可能!”

  都泽闻言,大惊失色,他虽被风子垣才情所震,却认为自己所作之诗与风子垣的相比,当在伯仲之间,远没有那兰图所言那般逊色。

  他把目光投向不远处的若朶,只见若朶也气得直摇头,面色阴沉,似对那兰图之说法极为不认可。

  而纳兰公主则长出一口气,心中暗喜,“终于扳回一局了!”

  可令她更为欣喜的还在后面,那兰图又将目光投向风子垣的书法造诣之上。

  只见他轻抬手指,缓缓划过风子垣手书,赞叹道:

  “览此墨痕,既有山河之浩渺,又含细雨之柔情。字句斟酌间,隐透一种妙不可言的韵律,宛若天籁,和谐悠扬。行文走笔,古意盎然,典雅非凡,颇具上古遗韵之风骨。而最令人击节称赏者,乃此作中深藏不露的丰沛情感。于那看似质朴无华之笔墨深处,实则潜藏作者对人生百态之深刻体悟,对寰宇万象之独到洞见,以及对世间美好之矢志不渝的追寻与无尽憧憬。”

  言罢,那兰图不看向萨兰嫣,呵呵一笑:

  “风公子笔墨,气韵生动,较都公子而言,更胜一筹,令人叹为观止啊!”

  萨兰嫣闻言,眸中闪过一丝狡黠,却故作惊喜,轻拍玉手,笑道:

  “听先生一席话,亦是种难得的享受!既然如此,我宣布,风子垣风公子连赢两局!”

  语毕,萨兰嫣终是如释负重,长出一口气,身姿不自觉地坐直了几分。

  而都泽听闻评判结果,面色瞬间涨红,心中自是不服气,

  “我的诗书,如何逊色于那风子垣?真是气煞我也!”

  此时的他却只能吃此哑巴亏,一肚子苦水往肚里咽。

  然而,他不知的是,那兰图正是萨兰嫣事先请来的“托”儿,其目的便是要让风子垣赢得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