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追兵将至-《天魔逐道之坠落凡间做牛马》

  风子垣见此情形,道:

  “看样子,这毒症似已得到控制,料想不久,木木兄自会安然无恙、转危为安。”

  陶韵竹面露喜色,再次对着风子垣盈盈下拜,眸中满是感激,柔声道:“风公子大恩,小女子没齿难忘,感激不尽。”

  风子垣摆了摆手:

  “陶姑娘切莫再言谢字。当下情势紧迫,莫要耽搁,速速收拾行囊,准备启程离去才是。”

  言罢,他神色一凝,抬手轻轻一招,比岸瞬间化作四足形态,稳稳当当走到木木尔身前,伏下身躯。

  陶韵竹冰雪聪明,自是明了风子垣之意。

  她与风子垣并肩携手,将木木尔抱上比岸那宽厚的脊背。

  安置妥当后,陶韵竹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行囊。

  这时,吴远已经处理好阿旺的伤势,然后神情忐忑地走了过来,对着风子垣抱拳行礼,言辞恳切道:

  “风道友,前路险阻重重,若我等结伴而行,彼此扶持照应,破险通关之机,定可大增。还望道友能再三斟酌思量,莫要仓促决断呐。”

  他心中暗自思忖,风子垣实力超凡,若能同行,无疑是自己的一大助力,故而即便此前被拒,仍不愿放弃,试图再做挽留。

  怎料风子垣心意已决,神色坚定如铁,缓缓摇了摇头,拱手道:

  “吴道友、则巴道友,如今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莫要再劝。山高水长,后会有期,告辞!”

  吴远微微一怔,随即脸上挤出一丝尴尬的笑容,缓缓开口道:

  “这…哎…罢了罢了,既然如此,那我便祝风道友一路顺遂,能顺利通关。若他日有缘,待我等抵达那海虹之地,定当寻一处清幽酒肆,备上几坛陈年佳酿,与道友大醉一场,不醉不归!”

  无论是否同行,吴远心中深知,风子垣这般惊才绝艳、实力超凡之辈,实乃可遇不可求,自是愿意倾心结交一番,以图日后能相互照应。

  风子垣听闻此言,神色微微一动,随即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爽朗的笑容,亦是双手抱拳,郑重承诺道:

  “吴道友此言,风某铭记于心,一言为定,绝不食言!”

  言罢,他转头向陶韵竹,只见她已然将行囊收拾妥当,静静地站在一旁。

  “那风某就此别过!”

  风子垣再次抱拳,向吴远和则巴行了一礼,而后神色决然,一甩衣袖,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

  只留下一道潇洒飘逸的背影,渐行渐远。

  吴远站在原地,直至其消失在视线尽头,心中五味杂陈,只能深深地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

  “如此人物,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

  言罢,他收回目光,走到阿旺面前,沉声道:

  “阿旺,你须得时刻谨记,你本是一个被判了凌迟之刑、罪大恶极的杀人魔头。我冒险将你救下,并非出于怜悯,皆因你能助我顺利穿过食尸国。你切莫再肆意妄为、惹是生非。待我们行至边境附近,那里定戒备森严,倘若届时再有何闪失,莫说是你,便是我,也绝无逃脱的可能,你可知晓这其中利害?”

  此时,阿旺此时因失血过多,脸色变得煞白,却仍是一脸凶相。

  “知道了!”

  然后,朝地上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咬牙切齿道:

  “哼!那个姓风的,我与他不共戴天。早晚有一日,我要将他碎尸万段,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

  与此同时,在波光潋滟的食水河畔,追击而来的食尸族探子们正沿着河岸疾行。

  他们背着弓箭,身上裹着兽皮衣服,个个身形矫健,肌肉偾张,眼神中透着凶狠与狡黠。

  为首之人,身材高大魁梧,宛如一座移动的小山。

  此人面色冷峻,一道狰狞的伤疤从额头蜿蜒至脸颊,更增添了几分凶煞之气。

  他手中牵着一只黑色的小兽,皮毛乌黑发亮,如同深夜的墨色,没有一丝杂质。

  一双眼睛犹如两颗幽绿的宝石,在暗处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此兽名为嗅灵兽,它凭借灵敏的嗅觉,能够在茫茫天地间搜寻到猎物的踪迹。

  观其形貌,头部狭长似箭,鼻子生得宽大扁平,仿若一片肥厚丰润的树叶。

  鼻孔微微外翻,仿若能将世间万物之气息尽数吸纳其中。

  哪怕几不可闻的气息,也休想在这双“洞悉万物”的鼻子前遁形。

  此刻,这小兽正低垂着头,鼻子不停地抽动着,在河岸的空气中仔细地搜寻着,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它的脚步轻盈而敏捷,时而停下,用爪子刨着地上的泥土;

  时而又快速地向前奔跑几步,引领着众人朝着某个方向前进。

  突然,为首之人猛地停下脚步,高声叫道:“这里!速来!”

  其余探子闻声,立刻脚下生风,狂奔而来。

  当他们赶到时,众人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岸边。

  只见在湍急的河水已经将鬿雀鸟和猲狙的尸体冲到了岸边,静静地横陈在那里。

  此刻,鬿雀鸟羽毛凌乱不堪,好似被狂风肆虐过的荒草,杂乱无章地贴在身上。

  一双巨大的翅膀无力地耷拉在地上,宛如折断的枯枝,再也无法带它翱翔天际。

  而猲狙则面目狰狞,獠牙外露,犹如两把锋利的匕首,在夜色下闪烁着寒光,看着依旧让人心中发麻,不寒而栗。

  一名探子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围着尸体转了两圈,仔细地瞅了半天,然后皱着眉头,摸着下巴,语气中满是疑惑地说道:

  “怪哉!这俩孽畜竟是溺水而亡,委实令人费解。”

  “莫不是与那几人有关?”

  另一名身材矮胖者闻言,歪着脑袋,眼珠滴溜溜地转个不停,一边思索一边喃喃道。

  “尚不清楚!”

  为首之人面色阴沉如水,猛地一挥手臂,下令道:

  “尔等即在周围细细搜查,莫要遗留什么线索,若有差池,定不轻饶!”

  众人听令,瞬间如惊弓之鸟般四散而去,开始在这片区域展开了地毯式的搜寻。

  虽说风子垣等人刻意掩埋踪迹,可食尸族的探子们个个都是追踪觅迹的高手,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经验,还是寻出了些许蛛丝马迹。

  先前那名身材矮胖的探子猫着腰,小心翼翼地在一片荒草丛中摸索着。

  突然,他眼睛一亮,用手轻轻拨开面前的杂草。

  只见杂草之下,隐隐露出一些被烧过的木炭和灰烬,显然是有人在此生过火。

  他兴奋地站起身来,扯着嗓子大喊道:“这里有生火的痕迹!”

  与此同时,为首之人牵着嗅灵兽在一片幽深的密林中仔细搜寻着。

  突然,他的目光被地上一件色彩鲜艳的物件吸引住了。

  他快步走上前去,蹲下身子,伸手将它拈了起来。

  借着月色细细端详,竟是一条绣花手帕。

  手帕之上,绣着娇艳的牡丹,花瓣娇艳欲滴,花蕊细腻逼真,足见绣者技艺之精湛。

  此人将手帕凑至鼻前,轻轻嗅了嗅。

  刹那间,一股淡淡的脂粉香气萦绕鼻尖。

  他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随后喃喃自语道:

  “嗯,此乃女子的贴身之物。看来,我们离目标已然不远。”

  说罢,他站起身来,将手帕小心翼翼地收进怀中,然后清了清嗓子,大声吩咐道:

  “给大部队发消息,告知已寻得对方踪迹!其余人等,莫要迟疑耽搁,即刻随我继续追击!”

  说着,探子们再次行动起来,他们踏着夜色,继续向前走去。

  他们的身影在树林间若隐若现,只留下一串串急促的脚步声。

  ……

  距此处千里之遥的另一片密林之中,风子垣手持一张古地图,走在最前面。

  陶韵竹与比岸并肩而行,目光始终紧紧地落在木木尔身上。

  然而,她的内心却波涛汹涌,思绪纷乱如麻,只因她朝思暮想的男人,此刻就在前方不远处。

  可一想到仍昏迷不醒的丈夫,愧疚之感又让她痛苦不堪。

  风子垣一次次于危难之际,将她从那万劫不复的深渊中拯救出来。

  他英勇无畏的身姿,坚定果敢的眼神,温暖有力的双手,都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中。

  每当回忆起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陶韵竹的心中便不由自主地生出对他的崇拜之情。

  如一团团炽热的火焰,在她的心底熊熊燃烧,无法熄灭。

  她本是一个忠贞的女子,心中满是对丈夫的深情与眷恋。

  可如今,却意外地对另一名男子动了真情,这份情感如同野草一般,在她心底肆意生长,让她惶恐不安,又痛苦万分。

  她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坚守对丈夫的忠诚,要将这份不该有的情感深埋心底。

  可是,炽热的情感却如烈火一般,根本不受控制,只能在这痛苦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就在这时,一声微弱却又清晰的“呃”的轻哼,如一声惊雷,打断了她纷乱如麻的思绪。

  她猛地回过神来,循声望去,竟是木木尔醒了过来。

  只见木木尔缓缓睁开眼睛,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与虚弱。

  他张开干裂起皮的嘴唇,说道:“水……我要喝水!”

  陶韵竹心中一紧,急忙伸手从腰间掏出水囊,拔出木塞,凑到木木尔的嘴边。

  木木尔张开嘴,大口地喝着。

  清澈的泉水顺着他的喉咙缓缓流下,滋润着他干涸的唇舌和燥热的喉咙。

  喉咙不时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那是生命在复苏的声响。

  随着水分的滋润,他的眼神逐渐恢复了清明,脸上的苍白也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淡淡的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