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魂灵治愈-《天魔逐道之坠落凡间做牛马》

  陶韵竹唇角轻扬,绽出一抹温婉浅笑,柔声道:

  “让风公子猜中了,我所言的那位神只,正是这窫窳。”

  风子垣微微颔首,抬手示意道:“陶姑娘且继续讲来,在下洗耳恭听!”

  只见陶韵竹黛眉轻蹙,似有愁云笼罩,眸中闪过一抹惋惜与愤懑交织之色,朱唇轻启,缓缓言道: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游历大荒的途中,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信任的手下贰负被天帝的儿子危蛊惑,竟心生歹念,起了谋害之心。趁他不备,突然发难。他虽奋力抵抗,可终究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那贰负和危,见他已无反抗之力,便残忍地将他的身体遗弃在那荒无人烟、阴森恐怖的大荒之中,随后便如丧家之犬般逃之夭夭,消失得无影无踪。”

  陶韵竹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这样一位在天人两界都享有极高声望的神只被暗杀,此事瞬间在天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众神纷纷义愤填膺,要求严惩凶手,天界内部矛盾一触即发,一场内战似乎已不可避免,整个天界都笼罩在一片紧张压抑的氛围之中。”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接着道:

  “后来,巫彭挺身而出。他乃是天界中精通巫术的大能,心怀正义,不忍见天界陷入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境地。于是,他施展那神秘莫测的巫术,试图将这位天神复活。然而,天不遂人愿,不知是何缘故,巫术虽成功施展,却只复活了他凶煞的那部分灵魂。”

  说到这里,陶韵竹的目光重新落在那窫窳的精魂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悲悯:

  “自那以后,他心中那无尽的怨气便渐渐凝聚,化作了这食人的怪物。它四处为祸,所到之处,生灵涂炭,一片狼藉。风公子,这便是窫窳的来历,如今它虽已沦落至此,但其中因果,却也令人唏嘘不已啊。”

  风子垣听罢,微微颔首,眉间紧锁,似陷入沉思之中。

  半晌,他才缓缓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地问道:

  “依陶姑娘之意,莫非是认为他沦落至如今这般模样,皆是情有可原,故而欲以慈悲之心,将其灵魂感化,使其迷途知返?”

  陶韵竹轻轻点头,柔声道:

  “正是如此,风公子。你也知晓,我乃是一名魂灵治愈师,以治愈魂灵、抚慰伤痛为毕生之志,此乃我安身立命之本,亦是我不可推卸之责。面对这窫窳饱受折磨的灵魂,我自当全力以赴,尽我所能将其感化。”

  风子垣闻言,微微动容,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随即将手中的斩月剑轻轻一抛,瞬间化作一道璀璨流光,径直回到他的体内。

  “既如此,陶姑娘便放手施为,感化他吧!”

  言罢,风子垣寻了一块平整的石头,拂去灰尘,安然坐下,闭目养神,不再言语。

  陶韵竹微微欠身,柔声道:“风公子大义相助,韵竹感激不尽。”

  言罢,她纤手轻抬,探入腰间的“储物囊”中。

  玉指在囊中轻轻摸索,片刻后,眼中闪过一抹亮色,随即从中取出一块通体赤红的石头。

  此石不过拳头大小,却散发着温润而神秘的光芒,宛如暗夜中燃烧的火焰,又似天边绚丽的晚霞,红得夺目,红得摄人心魄。

  这便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灵魂之石”,拥有着净化灵魂、涤荡污浊的奇妙功效。

  说来也巧,此物与梦云笙杖头那朵“魂之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传说那“魂之莲”,诞生于幽冥地府的忘川河畔,可以沟通阴阳两界,安抚魂灵,引渡迷途之魂。

  而这“灵魂之石”,则是以自身纯净之力,将灵魂中的怨气净化,使灵魂重归纯净本真,二者皆是净化灵魂的至宝。

  陶韵竹手持“灵魂之石”,来到了窫窳的精魂面前。

  窫窳察觉到陶韵竹的靠近,原本黯淡无光的双眸瞬间闪过一抹凶狠的光芒,它猛地抬起头,张开血盆大口,对着陶韵竹龇牙咧嘴,喉咙里发出一阵低沉而愤怒的咆哮:

  “你这贱婢?竟敢妄图染指我的魂灵,我定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言罢,它疯狂地扭动着身躯,四肢用力地蹬踹着束缚住它的紫色大网。

  然而,这一切皆是徒劳无功,每一次剧烈的挣扎,必会引得紫冥真元的更为强烈的反噬。

  “滋啦啦”

  伴随着一阵尖锐刺耳的声音,紫色大网上突然爆发出无数道细小的紫色电弧,顺着窫窳的四肢迅速蔓延至它的全身。

  “啊…啊……”

  窫窳发出一声声痛苦的嘶吼,它的身体不断抽搐着,黑色的血液从伤口处流出,滴落在大网上,瞬间被蒸发成一股股紫色的烟雾。

  渐渐地,窫窳的气息也变得微弱起来,最终只能无力地瘫倒在大网之中喘着粗气,再也无力反抗。

  木木尔见状,心中一紧,急忙大声提醒道:

  “娘子,当心呐!这窫窳凶残成性,莫要被它伤了!”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担忧,眼神紧紧地盯着陶韵竹,似乎只要一有危险,便会立刻冲上去保护她。

  陶韵竹听到丈夫的提醒,微微侧过头,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容,轻声说道:

  “放心吧!夫君,我会小心的!我既已决定要净化它的灵魂,便不会退缩。”

  说完,其目光重新落在窫窳身上,眼神中没有了丝毫的畏惧。

  目光中,似有一汪清泉,流淌着对世间生灵的悲悯,

  她深吸一口气,双手迅速地舞动起来,结成一个复杂而神秘的法印。

  每一个手指的弯曲、伸展,每一次手掌的翻转、合拢,都精准无误。

  随后,她朱唇轻启,声音低沉而悠远,开始默念咒语:

  “鸿蒙初辟,混沌未分,灵芒乍现,破暗驱尘。窫窳邪魂,困于幽沦,吾以天威,净化尔魂。灵枢既启,秽浊离身,魂归正位,万劫不侵……”

  随着咒语的念出,手中的“灵魂之石”此刻红芒大盛。

  红得似火,又亮得如霞,将四周都映照得一片通明,连空气中飘浮的微尘都清晰可见。

  其蕴含的魂灵之力,如潮水般朝着窫窳的精魂涌去。

  就在这魂灵之力与精魂相互交融之时,一道绚烂至极的金光毫无征兆地亮起。

  它耀眼夺目,刺得人眼睛生疼,即便是闭上了双眼,那金光也似能穿透眼皮,直达识海深处。

  不知过了多久,待金芒稍敛,陶韵竹缓缓地睁开双眼。

  眼前的景象,令她不禁瞪大了明眸,美目中满是难以抑制的震撼,似是被这超乎想象的场景摄去了心神。

  放眼望去,只见在那云雾缭绕、仙气氤氲的九重天之上,一座巍峨壮丽、金光闪耀的凌霄宝殿赫然矗立。

  殿内,一名老者头戴玉冠,身着华丽锦袍,正端坐在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天帝宝座之上。

  他端坐如钟,却难掩老态龙钟之态。

  此刻的他,面容苍老异常,双眼浑浊无神,给人一种行将就木的既视感。

  此人,正是上古时期,统御三界、至高无上的天帝。

  台下,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相貌堂堂,剑眉星目间透着一股英武之气的男子,正躬身站在殿前。

  他的身姿挺拔而不失谦逊,态度不卑不亢,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将之风。

  此人,正是威名远扬、深受万民敬仰的窫窳。

  只见天帝微微抬起头,用浑浊却又透着一丝威严的目光缓缓扫视了一下殿下的众神,而后缓缓开口道:

  “列位爱卿,孤于这漫漫仙途,历经数劫,如今寿数渐尽,残烛将熄。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仙域更不可一日无主。此关乎三界兴衰、万灵福祉之大事。孤心忧之,望诸卿共议良策,以定乾坤。”

  说着,他微微顿了顿,目光落在窫窳身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与欣慰,

  “窫窳此人,心怀苍生,纯良仁厚,深得三界万民之心。故而,我今日在此推举他,待我归天之后,统领三界,定能保这天地太平,万民安康。”

  言罢,天帝微微抬起手,轻轻挥了挥,示意众神议论。

  四周,祥瑞之气缭绕升腾,将整个圣境映衬得愈发缥缈空灵。

  众神神情肃穆,齐齐望向窫窳,振臂高呼:

  “众望所归!众望所归!此乃天命所定,人心所向!我等愿倾尽全力,辅佐新主,为天下苍生谋福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声音整齐划一,似能穿透云霄,撼动天地,响彻九霄云外。

  然而,就在这一片祥和的氛围之中,天帝的儿子危却独自站立在一旁,面色阴沉,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那是一种嫉妒与怨恨交织的复杂神色。

  只见他紧紧握着拳头,咬着牙,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

  “哼,这尊位,本该是我的!”

  声音虽低,却充满了无尽的恨意,在这喧闹的场景中,竟也能清晰地传入陶韵竹的耳中,令她不禁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