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大半日,风子垣终是从材料铺子悠悠踱出。
抬眼望向天际,日已西斜,已然是下午时分。
然而,他此刻却觉浑身畅快,如释重负,只因自己终是将所需材料尽数收集齐全。
回想起食尸国之行,那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噩梦。
各类法器、符咒及丹药在战斗中损耗巨大,几近枯竭。
若不尽快补充一批新的材料,后续再遇凶险,怕是难以应对。
幸运的是,这“天台镇”,地处偏僻,四周皆被莽莽山林所环绕,仿若被尘世遗忘的一隅。
然而,或许正是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海虹国通往密林深处的最后一站。
过往的修士、商贾络绎不绝,故而镇上各式材料铺子倒也不少。
且铺子里材料种类还算齐全,从常见的各类炼器材料,到稀有的灵草灵药,应有尽有,倒也让风子垣省了不少寻找的工夫。
开始的几日,陶韵竹尚陪着风子垣一同逛这材料铺。
然而,她只对培育神魂的灵药感兴趣,可这类灵物皆是天地间罕有之物,可遇而不可求。
陶韵竹接连问了好几家,店家皆是摇头,称并无此类灵物,渐渐心灰意冷,索性也就不再陪着风子垣逛了。
此后几日,陶韵竹或待在客舍之中,静坐窗前,望着窗外景色发呆;或寻个酒肆,点上一壶清茶,独自浅酌,等候风子垣归来。
而风子垣则每日穿梭于各个材料铺之间,精心挑选所需材料。
经过几日的忙碌,终于将所需材料补充完毕。
他怀揣着新购的材料,脚步轻快,如踏春风,一路回到“独望阁”。
刚一踏入酒肆中,便瞧见陶韵竹正和两名修士聊得热火朝天。
那两名修士,一个身材高大,蓄着长须,面容沉稳内敛。
另一个则身材矮胖,面容白皙,一双小眼睛透着精明,滴溜溜地转着,仿佛在打着什么主意。
看二人的面相,与当地人截然不同,更像是来自乾坤大陆。
只见陶韵竹面带微笑,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与那两名修士谈笑风生。
她时而掩嘴轻笑,时而微微颔首,那模样,竟与平日里的清冷大不相同。
风子垣见此情景,心中“咯噔”一声,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以他对陶韵竹的了解,此女向来不是一个喜欢和陌生人闲谈的人,更遑论是与陌生的男子如此热络,实在是不合常理。
风子垣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这两人究竟是何来历?陶韵竹为何会与他们聊得如此投机?莫非其中有什么隐情?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疑惑,缓缓朝着陶韵竹所在的方向走去。
待行至桌前,风子垣轻咳一声,试图引起他们的注意。
陶韵竹听到声音,微微一怔,随即转过头来,脸上露出一抹惊喜之色。
她赶忙站起来,说道:
“风公子,你回来啦!他们是我新结识的朋友,这位是李道琛李前辈,这位罗令君罗前辈,皆来自于乾坤大陆的天澜国。”
随后,她又转头面向李、罗二人,嘴角含笑,继续介绍道:
“这位是风子垣风公子,来自乾坤大陆赫赫有名的神武国。风公子不仅修为高深,而且为人侠义心肠,在修仙界可是有着极高的声誉呢。”
李道琛和罗令君见到风子垣,神色从容淡定,丝毫没有局促和不安之态。
他们赶忙起身,尽显礼数周全。
罗令君率先拱手抱拳,微微欠身,朗声道:
“哈哈,风公子一表人才,气宇不凡,的确是人中龙凤,令人钦佩。”
李道琛则站在一旁,轻轻捋着胡须,语气温和而谦逊,如潺潺溪流,缓缓流淌:
“陶姑娘夸赞之人,想必定有过人之处。江湖路远,能结识风公子这般英雄豪杰,日后定能相互扶持,共闯一番天地啊!”
风子垣忙微微欠身,双手迅速拱起,还了一礼,朗声道:
“二位道友谬赞了,在下不过是一介游侠,略通武艺,何敢当人中龙凤之称。今日能与二位相聚,实乃在下之荣幸。还望二位道友日后多多关照。”
他面上带着礼貌的微笑,说着不咸不淡的场面话,眼神却在这二人身上来回打量,实在搞不清陶韵竹为何要与这两人混在一起。
陶韵竹看出了风子垣的疑惑,她朱唇轻启,解释道:
“风公子,适才二位前辈与奴家言及,离此不远之地有一不死国,国中藏有‘甘木’及‘赤泉’这等天地间罕有的灵物。那甘木,传说食之可长生;赤泉,饮之能不死。此等机缘,若能得之,或可助奴家救回夫君的精魂。”
风子垣一听此言,心中犹如惊雷炸响,他赶忙双手抱拳,对李、罗二人说道:
“二位道友,风某此刻有极为紧要之事,需与陶姑娘单独相谈,还望二位道友莫要怪罪,海涵则个。”
李、罗二人相视一眼,目光交汇间似有默契流转,而后皆面带微笑,齐声说道:
“风道友但去无妨,正事要紧,我等自不会介怀。”
那笑容和善,言语间尽显豁达大度。
说罢,风子垣不再迟疑,大步上前,轻轻拉住陶韵竹的衣袖,将她拉到一旁。
待离那二人稍远些,风子垣大手一挥,一道莹润的光芒自他掌心涌出,瞬间化作一个隔音罩,将他俩笼罩其中。
随后,他微微俯身,将声音压得极低,缓缓说道:
“陶姑娘,万万不可草率行事啊!我细细观瞧此二人,虽他们表面看起来慈眉善目,一副悲天悯人之态。然而,这世间最难测的便是人心。你与这二人不过萍水相逢,对其底细一无所知。他们所言不死国之事,是真是假尚且难辨,说不定乃是那精心编造的谎言,只为诱我们入局。倘若贸然跟他们前往一个我们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就如同那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岂不是太过冒险了?万一有个闪失,那可如何是好?”
陶韵竹听罢,轻轻挣脱风子垣的手,眼神中带着一丝哀怨地说道:
“风公子之言,我自是明白。你素来心思缜密,虑事周全,我心中亦是敬重。可是,你是知道的,我拼尽浑身解数,才勉强留住了夫君的一缕精魂。可那精魂脆弱至极,随时都可能消散于这茫茫天地之间。此次听闻不死国有复活精魂的灵物,若错过此等机缘,我定会抱憾终身,余生都将在悔恨的深渊中苦苦挣扎啊!”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泪光,可见此事对她而言意义重大。
风子垣看着陶韵竹那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一软,叹了口气,说道:
“陶姑娘,我深知你心怀至善,这般重情重义之举,实在令我心生敬慕。然而,陶姑娘且思之,仅凭他们寥寥数语,便决然相随,此举是否略显仓促?我们行走江湖,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故而,还望陶姑娘莫要急于决断,方能保得周全呐。”
陶韵竹却猛地仰起螓首,一双美眸之中,满是决绝之意。
她朱唇轻启,清冷中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风公子,纵使前方是那刀山火海,万丈深渊,我也定要去闯上一闯。夫君他为了救我,落得如今这般魂魄飘零的下场。他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又怎能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就这般消散于这茫茫天地之间呢?”
说到这儿,陶韵竹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继续道:
“倘若风公子你心存顾虑,不愿一同前往,奴家亦不会强求。即便孤身一人,我也定要前去寻找此物,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韵竹亦在所不惜!”
言罢,她微微仰头,目光直视风子垣,毫无惧色。
风子垣见陶韵竹如此坚决,心中十分无奈,知道自己是拗不过她了。
他沉思片刻,似在心中权衡着利弊得失。
终于,他咬了咬牙,道:
“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便陪你一同前往那不死国。毕竟木木兄于我有救命之恩,这份情义,我自当铭记于心。然而,此行吉凶未卜,实难预料。故而,在此之前,我决定与这二位道友再细细交谈一番,探探他们的虚实底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唯有将对方的情况摸得明明白白,方能在这充满变数的局势中占据主动,陶姑娘以为此议如何?”
陶韵竹微微颔首,略作思索后,柔声说道:
“韵竹一介女流,见识浅薄,一切皆依风公子之意。既公子如此筹谋,奴家悉听尊便!”
说罢,风子垣拉着陶韵竹转身又回到了座位前。
而后,他微微欠身,向那二人拱手行礼道:
“适才多有怠慢,竟让二位在此久候,实乃风某之过,还望海涵!”
随后,他从容落座,神色泰然自若,随后便开始与他们攀谈起来,言语间不疾不徐,尽显沉稳睿智。
抬眼望向天际,日已西斜,已然是下午时分。
然而,他此刻却觉浑身畅快,如释重负,只因自己终是将所需材料尽数收集齐全。
回想起食尸国之行,那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噩梦。
各类法器、符咒及丹药在战斗中损耗巨大,几近枯竭。
若不尽快补充一批新的材料,后续再遇凶险,怕是难以应对。
幸运的是,这“天台镇”,地处偏僻,四周皆被莽莽山林所环绕,仿若被尘世遗忘的一隅。
然而,或许正是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海虹国通往密林深处的最后一站。
过往的修士、商贾络绎不绝,故而镇上各式材料铺子倒也不少。
且铺子里材料种类还算齐全,从常见的各类炼器材料,到稀有的灵草灵药,应有尽有,倒也让风子垣省了不少寻找的工夫。
开始的几日,陶韵竹尚陪着风子垣一同逛这材料铺。
然而,她只对培育神魂的灵药感兴趣,可这类灵物皆是天地间罕有之物,可遇而不可求。
陶韵竹接连问了好几家,店家皆是摇头,称并无此类灵物,渐渐心灰意冷,索性也就不再陪着风子垣逛了。
此后几日,陶韵竹或待在客舍之中,静坐窗前,望着窗外景色发呆;或寻个酒肆,点上一壶清茶,独自浅酌,等候风子垣归来。
而风子垣则每日穿梭于各个材料铺之间,精心挑选所需材料。
经过几日的忙碌,终于将所需材料补充完毕。
他怀揣着新购的材料,脚步轻快,如踏春风,一路回到“独望阁”。
刚一踏入酒肆中,便瞧见陶韵竹正和两名修士聊得热火朝天。
那两名修士,一个身材高大,蓄着长须,面容沉稳内敛。
另一个则身材矮胖,面容白皙,一双小眼睛透着精明,滴溜溜地转着,仿佛在打着什么主意。
看二人的面相,与当地人截然不同,更像是来自乾坤大陆。
只见陶韵竹面带微笑,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与那两名修士谈笑风生。
她时而掩嘴轻笑,时而微微颔首,那模样,竟与平日里的清冷大不相同。
风子垣见此情景,心中“咯噔”一声,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以他对陶韵竹的了解,此女向来不是一个喜欢和陌生人闲谈的人,更遑论是与陌生的男子如此热络,实在是不合常理。
风子垣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这两人究竟是何来历?陶韵竹为何会与他们聊得如此投机?莫非其中有什么隐情?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疑惑,缓缓朝着陶韵竹所在的方向走去。
待行至桌前,风子垣轻咳一声,试图引起他们的注意。
陶韵竹听到声音,微微一怔,随即转过头来,脸上露出一抹惊喜之色。
她赶忙站起来,说道:
“风公子,你回来啦!他们是我新结识的朋友,这位是李道琛李前辈,这位罗令君罗前辈,皆来自于乾坤大陆的天澜国。”
随后,她又转头面向李、罗二人,嘴角含笑,继续介绍道:
“这位是风子垣风公子,来自乾坤大陆赫赫有名的神武国。风公子不仅修为高深,而且为人侠义心肠,在修仙界可是有着极高的声誉呢。”
李道琛和罗令君见到风子垣,神色从容淡定,丝毫没有局促和不安之态。
他们赶忙起身,尽显礼数周全。
罗令君率先拱手抱拳,微微欠身,朗声道:
“哈哈,风公子一表人才,气宇不凡,的确是人中龙凤,令人钦佩。”
李道琛则站在一旁,轻轻捋着胡须,语气温和而谦逊,如潺潺溪流,缓缓流淌:
“陶姑娘夸赞之人,想必定有过人之处。江湖路远,能结识风公子这般英雄豪杰,日后定能相互扶持,共闯一番天地啊!”
风子垣忙微微欠身,双手迅速拱起,还了一礼,朗声道:
“二位道友谬赞了,在下不过是一介游侠,略通武艺,何敢当人中龙凤之称。今日能与二位相聚,实乃在下之荣幸。还望二位道友日后多多关照。”
他面上带着礼貌的微笑,说着不咸不淡的场面话,眼神却在这二人身上来回打量,实在搞不清陶韵竹为何要与这两人混在一起。
陶韵竹看出了风子垣的疑惑,她朱唇轻启,解释道:
“风公子,适才二位前辈与奴家言及,离此不远之地有一不死国,国中藏有‘甘木’及‘赤泉’这等天地间罕有的灵物。那甘木,传说食之可长生;赤泉,饮之能不死。此等机缘,若能得之,或可助奴家救回夫君的精魂。”
风子垣一听此言,心中犹如惊雷炸响,他赶忙双手抱拳,对李、罗二人说道:
“二位道友,风某此刻有极为紧要之事,需与陶姑娘单独相谈,还望二位道友莫要怪罪,海涵则个。”
李、罗二人相视一眼,目光交汇间似有默契流转,而后皆面带微笑,齐声说道:
“风道友但去无妨,正事要紧,我等自不会介怀。”
那笑容和善,言语间尽显豁达大度。
说罢,风子垣不再迟疑,大步上前,轻轻拉住陶韵竹的衣袖,将她拉到一旁。
待离那二人稍远些,风子垣大手一挥,一道莹润的光芒自他掌心涌出,瞬间化作一个隔音罩,将他俩笼罩其中。
随后,他微微俯身,将声音压得极低,缓缓说道:
“陶姑娘,万万不可草率行事啊!我细细观瞧此二人,虽他们表面看起来慈眉善目,一副悲天悯人之态。然而,这世间最难测的便是人心。你与这二人不过萍水相逢,对其底细一无所知。他们所言不死国之事,是真是假尚且难辨,说不定乃是那精心编造的谎言,只为诱我们入局。倘若贸然跟他们前往一个我们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就如同那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岂不是太过冒险了?万一有个闪失,那可如何是好?”
陶韵竹听罢,轻轻挣脱风子垣的手,眼神中带着一丝哀怨地说道:
“风公子之言,我自是明白。你素来心思缜密,虑事周全,我心中亦是敬重。可是,你是知道的,我拼尽浑身解数,才勉强留住了夫君的一缕精魂。可那精魂脆弱至极,随时都可能消散于这茫茫天地之间。此次听闻不死国有复活精魂的灵物,若错过此等机缘,我定会抱憾终身,余生都将在悔恨的深渊中苦苦挣扎啊!”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泪光,可见此事对她而言意义重大。
风子垣看着陶韵竹那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一软,叹了口气,说道:
“陶姑娘,我深知你心怀至善,这般重情重义之举,实在令我心生敬慕。然而,陶姑娘且思之,仅凭他们寥寥数语,便决然相随,此举是否略显仓促?我们行走江湖,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故而,还望陶姑娘莫要急于决断,方能保得周全呐。”
陶韵竹却猛地仰起螓首,一双美眸之中,满是决绝之意。
她朱唇轻启,清冷中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风公子,纵使前方是那刀山火海,万丈深渊,我也定要去闯上一闯。夫君他为了救我,落得如今这般魂魄飘零的下场。他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又怎能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就这般消散于这茫茫天地之间呢?”
说到这儿,陶韵竹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继续道:
“倘若风公子你心存顾虑,不愿一同前往,奴家亦不会强求。即便孤身一人,我也定要前去寻找此物,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韵竹亦在所不惜!”
言罢,她微微仰头,目光直视风子垣,毫无惧色。
风子垣见陶韵竹如此坚决,心中十分无奈,知道自己是拗不过她了。
他沉思片刻,似在心中权衡着利弊得失。
终于,他咬了咬牙,道:
“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便陪你一同前往那不死国。毕竟木木兄于我有救命之恩,这份情义,我自当铭记于心。然而,此行吉凶未卜,实难预料。故而,在此之前,我决定与这二位道友再细细交谈一番,探探他们的虚实底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唯有将对方的情况摸得明明白白,方能在这充满变数的局势中占据主动,陶姑娘以为此议如何?”
陶韵竹微微颔首,略作思索后,柔声说道:
“韵竹一介女流,见识浅薄,一切皆依风公子之意。既公子如此筹谋,奴家悉听尊便!”
说罢,风子垣拉着陶韵竹转身又回到了座位前。
而后,他微微欠身,向那二人拱手行礼道:
“适才多有怠慢,竟让二位在此久候,实乃风某之过,还望海涵!”
随后,他从容落座,神色泰然自若,随后便开始与他们攀谈起来,言语间不疾不徐,尽显沉稳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