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抬眼,目光扫过三人袖口,又落于年长者脸上。
“药可按时服用?”她问。
“一日三次,未曾间断。”那人答。
“那便再诊一次。”她起身,走向药柜,“取药前,先看创面。”
指节触到药柜边缘时,她指尖微不可察地叩了三下。柜后暗室,李毅已伏身贴壁,屏息静听。三人中年长者解开布条,露出右臂焦痕,低声诉痛。另一人蹲身换药,袖口滑出半寸暗红纹路,随呼吸隐现。
“伤口结痂尚可。”苏婉俯身查看,语调平稳,“再敷两日,应无大碍。”
话音未落,她笔尖在药方角落轻轻一顿,停了两息,随即续写如常。
李毅旋身破窗而出,足尖点地无声,疾奔主宅。沙盘前,李震正以竹签调整谷道标记,闻声抬眼。
“他们来了。”李毅低语,“三人确为赤影卫,言寨主未死,今夜将率残部自谷道劫粮。”
李震将竹签插入沙盘东侧隘口,指节轻压。沙粒簌簌滑落,显出谷口狭窄走势。他未语,转身取过一卷皮纸,摊开为“暗部手册第三策”。
“口袋阵。”他念出二字,目光扫过李骁与李毅,“他们要走谷道,便让谷道成坟场。”
李骁抱拳:“儿愿率骑截尾。”
“你带五十轻骑,埋伏谷尾,火铳在手,鸣而不发。”李震下令,“敌若溃逃,你便是最后一道墙。”
李毅垂首:“属下率死士攀崖,设石锁绊索。”
“用空间藤蔓吊石,百斤以上,悬于谷口上方。”李震指向沙盘高点,“火油浸绳为引,人过即燃。”
“是。”
“另调民夫十人,驱牛车两辆,装粮袋虚行,引敌入谷。”李震收起皮纸,“天黑前布阵完毕,不得有误。”
二人领命而去。
夜色渐沉,西岭山谷静如死水。李毅率二十死士攀上绝壁,藤蔓自袖中抽出,触石即缠,坚韧如铁。巨石百斤,被缓缓拖至崖沿,以藤蔓悬吊,下方布火油引绳,连于谷道绊索。山壁内侧,投石机早已藏于岩缝,石弹堆叠,只待令下。
谷尾,李骁立于马侧,手按火铳。铳身冷铁,未装火药,仅作威慑。五十轻骑列阵待命,马蹄裹布,衔枚无声。
谷口高台,李震立于石垒之后,目视前方。两辆牛车缓行,车轮碾过碎石,发出细微声响。民夫低首赶牛,脊背微颤。
申时三刻,风起。
谷道尽头,尘烟微扬。
李震抬手,铜哨轻含。
蹄声渐近,黑风寨残部三十骑现身谷口,前锋持刀探路,目光扫视牛车。寨主未至,副首领骑黑马居中,腰悬双斧。
牛车行至谷中,距伏石点尚有十步。
敌骑忽停。
前锋下马,蹲身查看地面,指尖拂过新翻土痕。
李震瞳孔微缩。
“点火。”
火把掷出,引燃火油绳。火蛇沿索疾窜,直扑崖顶藤蔓结扣。
轰然一声,巨石坠落。
百斤巨岩砸入敌阵,当场毙命十余,乱石横飞,堵死谷口。残骑惊嘶,马匹人立,阵型大乱。
“发石!”
山壁两侧投石机拉动,石弹如雨砸落,逼得残匪向谷内退缩。
谷尾烟尘骤起。
李骁策马而出,五十轻骑列阵冲锋,火铳齐举。
“砰!砰!砰!”
铳声震耳,实为空响,未装弹药。然声势骇人,残骑未及反应,已胆寒溃散。
副首领怒吼挥斧,欲率亲卫强冲谷尾。
李骁抬手,铳口对准。
“再进一步,碎颅!”
声如雷霆。敌骑勒马,马蹄乱踏,尘土飞扬。
侧崖之上,李毅率死士索降,钩锁飞出,缠住马腿,将数骑拽翻在地。余者弃马欲逃,却被投石机封锁退路。
副首领见大势已去,举斧横颈。
李骁策马上前,长枪疾出,枪杆横扫,斧刃脱手飞出,钉入土中。
“押下。”
死士上前缚人。
李震缓步走下高台,立于乱石之间。俘虏跪地,战马嘶鸣,谷中烟尘未散。
他抬手,命人取来黑风寨旗。布旗残破,绣着狰狞狼头。
“焚之。”
火把掷出,烈焰腾起,旗布卷曲焦黑,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李骁押副首领至前,单膝跪地:“父亲,敌首已擒,俘敌八十,缴马两百,我方无一伤亡。”
李震点头,目光扫过俘虏。
“带下去。”
副首领被押走途中,忽抬头,狞笑:“你们烧得了旗,杀得了人,可拦不住平西王的铁骑。”
李震未动。
李骁抬脚,将其踹倒。
“带下去。”
苏婉率医队入谷时,火势已熄。她提药箱行至俘虏群中,逐一查看伤情。一名俘虏臂骨折断,她取出夹板固定,又命药童敷药。
“伤者皆治。”她说。
李震立于旁,未语。
一名民夫蹲在石堆旁,盯着地上血迹发怔。另一人低声问:“这……往后还会有吗?”
李震走至高处,环视众人。
“今日之役,非靠蛮力。”他开口,“靠的是地势、机关、军令如山。”
“谷口已封,宁远堡三面环山,仅此一道可通。”
“再有来犯者——”
他抬手,指向崖顶残石。
“如石下者,粉身碎骨。”
民夫抬头,目光渐稳。
李骁押俘虏游营示众,高声宣告:“此战无一伤亡,全赖军令如山!凡听令者,生;违令者,死!”
俘虏跪于营前,战马列于校场。
李震下令:“马匹编入骑营,俘虏暂押,待查清底细再作处置。”
李毅立于帐外,低声问:“是否审讯?”
“不急。”李震摇头,“让他们回去报信。”
“什么?”
“放两个轻伤者走。”李震目光沉静,“带话给平西王——宁远堡不杀降,但也不容犯。”
李毅沉默片刻:“若他们卷土重来?”
“那就再伏一次。”
当夜,李震独坐沙盘前,以朱笔在谷口标记“伏”字。笔尖顿住,墨迹未干。
他取出一枚铜牌,置于案上。牌面火焰纹清晰,与赤影卫铜牌如出一辙。
这是苏婉昨日交给他的证物。
他凝视片刻,将铜牌收入袖中。
次日清晨,两俘虏被松绑,驱赶出营。一人踉跄回头,望向宁远堡高墙。
守卒高喊:“走!再敢来,石落人亡!”
二人奔逃入山。
李震立于城楼,目送其影消失于林间。
李骁走来:“他们真会回去报信?”
“会。”
“那平西王若派大军呢?”
李震俯视谷口,乱石仍堆叠如墙。
“石可再吊,火可再燃。”
“不止于此。”李骁低声道,“儿已命人丈量山道,可扩为驰道,便于骑兵调度。”
“善。”
“另,火铳虽未装弹,然声势惊人。儿请父亲允准,试炼火药。”
李震未答。
他望向远方山脊,晨光初照,林影分明。
忽然,一名哨卒飞奔而至。
“报——北面发现马蹄印,数量不明,方向朝外!”
李震转身,目光如刃。
“清点骑营,备马。”
李骁抱拳:“儿率轻骑追探?”
“不。”李震抬手,“等。”
“等?”
“他们若真逃了,不会留下蹄印。”
“那是……”
“是有人进来。”
李震走下城楼,手按腰间佩刀。
“传令——关闭谷口闸门,投石机装弹,死士上崖。”
李骁瞳孔一缩。
“父亲是说……敌在内?”
李震未语,只抬手,指向校场边缘一匹战马。
马身微汗,鼻息急促,缰绳松脱,蹄底沾着新泥。
        “药可按时服用?”她问。
“一日三次,未曾间断。”那人答。
“那便再诊一次。”她起身,走向药柜,“取药前,先看创面。”
指节触到药柜边缘时,她指尖微不可察地叩了三下。柜后暗室,李毅已伏身贴壁,屏息静听。三人中年长者解开布条,露出右臂焦痕,低声诉痛。另一人蹲身换药,袖口滑出半寸暗红纹路,随呼吸隐现。
“伤口结痂尚可。”苏婉俯身查看,语调平稳,“再敷两日,应无大碍。”
话音未落,她笔尖在药方角落轻轻一顿,停了两息,随即续写如常。
李毅旋身破窗而出,足尖点地无声,疾奔主宅。沙盘前,李震正以竹签调整谷道标记,闻声抬眼。
“他们来了。”李毅低语,“三人确为赤影卫,言寨主未死,今夜将率残部自谷道劫粮。”
李震将竹签插入沙盘东侧隘口,指节轻压。沙粒簌簌滑落,显出谷口狭窄走势。他未语,转身取过一卷皮纸,摊开为“暗部手册第三策”。
“口袋阵。”他念出二字,目光扫过李骁与李毅,“他们要走谷道,便让谷道成坟场。”
李骁抱拳:“儿愿率骑截尾。”
“你带五十轻骑,埋伏谷尾,火铳在手,鸣而不发。”李震下令,“敌若溃逃,你便是最后一道墙。”
李毅垂首:“属下率死士攀崖,设石锁绊索。”
“用空间藤蔓吊石,百斤以上,悬于谷口上方。”李震指向沙盘高点,“火油浸绳为引,人过即燃。”
“是。”
“另调民夫十人,驱牛车两辆,装粮袋虚行,引敌入谷。”李震收起皮纸,“天黑前布阵完毕,不得有误。”
二人领命而去。
夜色渐沉,西岭山谷静如死水。李毅率二十死士攀上绝壁,藤蔓自袖中抽出,触石即缠,坚韧如铁。巨石百斤,被缓缓拖至崖沿,以藤蔓悬吊,下方布火油引绳,连于谷道绊索。山壁内侧,投石机早已藏于岩缝,石弹堆叠,只待令下。
谷尾,李骁立于马侧,手按火铳。铳身冷铁,未装火药,仅作威慑。五十轻骑列阵待命,马蹄裹布,衔枚无声。
谷口高台,李震立于石垒之后,目视前方。两辆牛车缓行,车轮碾过碎石,发出细微声响。民夫低首赶牛,脊背微颤。
申时三刻,风起。
谷道尽头,尘烟微扬。
李震抬手,铜哨轻含。
蹄声渐近,黑风寨残部三十骑现身谷口,前锋持刀探路,目光扫视牛车。寨主未至,副首领骑黑马居中,腰悬双斧。
牛车行至谷中,距伏石点尚有十步。
敌骑忽停。
前锋下马,蹲身查看地面,指尖拂过新翻土痕。
李震瞳孔微缩。
“点火。”
火把掷出,引燃火油绳。火蛇沿索疾窜,直扑崖顶藤蔓结扣。
轰然一声,巨石坠落。
百斤巨岩砸入敌阵,当场毙命十余,乱石横飞,堵死谷口。残骑惊嘶,马匹人立,阵型大乱。
“发石!”
山壁两侧投石机拉动,石弹如雨砸落,逼得残匪向谷内退缩。
谷尾烟尘骤起。
李骁策马而出,五十轻骑列阵冲锋,火铳齐举。
“砰!砰!砰!”
铳声震耳,实为空响,未装弹药。然声势骇人,残骑未及反应,已胆寒溃散。
副首领怒吼挥斧,欲率亲卫强冲谷尾。
李骁抬手,铳口对准。
“再进一步,碎颅!”
声如雷霆。敌骑勒马,马蹄乱踏,尘土飞扬。
侧崖之上,李毅率死士索降,钩锁飞出,缠住马腿,将数骑拽翻在地。余者弃马欲逃,却被投石机封锁退路。
副首领见大势已去,举斧横颈。
李骁策马上前,长枪疾出,枪杆横扫,斧刃脱手飞出,钉入土中。
“押下。”
死士上前缚人。
李震缓步走下高台,立于乱石之间。俘虏跪地,战马嘶鸣,谷中烟尘未散。
他抬手,命人取来黑风寨旗。布旗残破,绣着狰狞狼头。
“焚之。”
火把掷出,烈焰腾起,旗布卷曲焦黑,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李骁押副首领至前,单膝跪地:“父亲,敌首已擒,俘敌八十,缴马两百,我方无一伤亡。”
李震点头,目光扫过俘虏。
“带下去。”
副首领被押走途中,忽抬头,狞笑:“你们烧得了旗,杀得了人,可拦不住平西王的铁骑。”
李震未动。
李骁抬脚,将其踹倒。
“带下去。”
苏婉率医队入谷时,火势已熄。她提药箱行至俘虏群中,逐一查看伤情。一名俘虏臂骨折断,她取出夹板固定,又命药童敷药。
“伤者皆治。”她说。
李震立于旁,未语。
一名民夫蹲在石堆旁,盯着地上血迹发怔。另一人低声问:“这……往后还会有吗?”
李震走至高处,环视众人。
“今日之役,非靠蛮力。”他开口,“靠的是地势、机关、军令如山。”
“谷口已封,宁远堡三面环山,仅此一道可通。”
“再有来犯者——”
他抬手,指向崖顶残石。
“如石下者,粉身碎骨。”
民夫抬头,目光渐稳。
李骁押俘虏游营示众,高声宣告:“此战无一伤亡,全赖军令如山!凡听令者,生;违令者,死!”
俘虏跪于营前,战马列于校场。
李震下令:“马匹编入骑营,俘虏暂押,待查清底细再作处置。”
李毅立于帐外,低声问:“是否审讯?”
“不急。”李震摇头,“让他们回去报信。”
“什么?”
“放两个轻伤者走。”李震目光沉静,“带话给平西王——宁远堡不杀降,但也不容犯。”
李毅沉默片刻:“若他们卷土重来?”
“那就再伏一次。”
当夜,李震独坐沙盘前,以朱笔在谷口标记“伏”字。笔尖顿住,墨迹未干。
他取出一枚铜牌,置于案上。牌面火焰纹清晰,与赤影卫铜牌如出一辙。
这是苏婉昨日交给他的证物。
他凝视片刻,将铜牌收入袖中。
次日清晨,两俘虏被松绑,驱赶出营。一人踉跄回头,望向宁远堡高墙。
守卒高喊:“走!再敢来,石落人亡!”
二人奔逃入山。
李震立于城楼,目送其影消失于林间。
李骁走来:“他们真会回去报信?”
“会。”
“那平西王若派大军呢?”
李震俯视谷口,乱石仍堆叠如墙。
“石可再吊,火可再燃。”
“不止于此。”李骁低声道,“儿已命人丈量山道,可扩为驰道,便于骑兵调度。”
“善。”
“另,火铳虽未装弹,然声势惊人。儿请父亲允准,试炼火药。”
李震未答。
他望向远方山脊,晨光初照,林影分明。
忽然,一名哨卒飞奔而至。
“报——北面发现马蹄印,数量不明,方向朝外!”
李震转身,目光如刃。
“清点骑营,备马。”
李骁抱拳:“儿率轻骑追探?”
“不。”李震抬手,“等。”
“等?”
“他们若真逃了,不会留下蹄印。”
“那是……”
“是有人进来。”
李震走下城楼,手按腰间佩刀。
“传令——关闭谷口闸门,投石机装弹,死士上崖。”
李骁瞳孔一缩。
“父亲是说……敌在内?”
李震未语,只抬手,指向校场边缘一匹战马。
马身微汗,鼻息急促,缰绳松脱,蹄底沾着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