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火把刚亮,李毅已勒马停在赌坊巷口。他翻身下马,解下钩索缠在左腕,右手拍了拍怀中半块冷麦饼。饼是昨夜从叛徒身上搜出的同一批,沾着西坡的泥灰,掰开时裂口泛出微黄的油光。
他推门进去,赌坊里骰子声正紧。掌柜坐在高凳上,袖口露出一截青布,与流民营井底那人衣角同色。李毅将麻袋往柜台上一摔,铜钱滚出几枚,正是从闽越细作处缴获的足色官银。
“昨夜输狠了,”他嗓音沙哑,“今早典了铺子,再来翻本。”
掌柜眼皮一跳,伸手去扶钱袋。指尖刚触到麻绳,脚下木板“咔”地轻响。李毅不动声色,眼角余光扫过梁上——三名暗部已倒悬而下,弩机上弦。
机关启动的瞬间,掌柜右手猛地从袖中抽出匕首,横划向李毅咽喉。李毅侧头避过,左手钩索甩出,铁链绞住对方手腕一拧,骨裂声闷响。暗部落地,一人压住肩,一人掰开嘴,第三人在其舌根夹层取出一枚蜡丸,丸壳微蓝,是慢毒“牵丝引”。
搜身时,腰带夹层露出一封信。信纸看似空白,李毅将其凑近灯焰,火光一舔,葱汁写的字迹浮出:“卯时三刻,西坡火起,接应船队自暗河入。”
他将信收进怀里,押着掌柜从后门出。巷外马匹未解缰,蹄下积水映着残火。他刚要上马,远处药田方向传来一声闷响,像是土层塌陷。
李毅翻身上马,直奔城隍庙。刑房内,那叛徒还挂在铁架上,七窍流血未干,胸口微起伏。李毅抽出银针,封住其心脉三处大穴,又掰开嘴,将一粒暗红药丸弹入喉中。药丸遇血即化,叛徒猛然睁眼,瞳孔缩成针尖。
“西坡地窖……藏着三桶火油……”他喘着气,喉间咯咯作响,“引线连着……河底铁索……只要船过……”
话未尽,蓝血从耳中涌出,头一垂,断了气。李毅拔针,从他后颈胎记下挑出一粒细如米粒的毒囊,囊皮上刻着极小的“闽”字。
他转身走出刑房,迎面撞上李瑶。她手里拿着一叠供词,最上一页是刚从流民营北区抓到的死士所供:“子时吹骨笛,蛊虫群自地缝出,焚药田根脉。”
“时间对不上。”李瑶指着沙盘,“火油埋设是前天夜里,比计划早两个时辰。若按卯时引爆,火油早已渗入土层,一点就炸。”
李毅点头,将赌坊密信和叛徒遗言并排压在沙盘边缘。苏婉这时也到了,手里提着药箱,箱角还沾着南疆草药的碎叶。
“今晚有暴雨。”她说,“我已经让药农把幼苗移进棚子,油布加了双层石蜡。”
“不够。”李毅说,“火油一旦混进泥水,药田三年不能耕。得在雨前把油桶挖出来。”
“不能挖。”李瑶摇头,“挖动静大,会惊动接应船队。不如等他们自己撞上来。”
李震这时走进来,身后跟着李骁。他看了一眼沙盘,手指点在暗河入口:“崔家商队已经启程,两刻后到东渡口。你们说的铁索阵,能撑多久?”
“一炷香。”李骁说,“火铳队埋在河堤暗堡,等船一卡住就点火。但水道窄,只能过一条船。”
“那就让他们只过一条。”李震说,“李毅,你带水鬼队从下游潜入,把第二条船的舵凿穿。李瑶,调乡勇在西坡布防,喷火筒装满油棉,等虫群一动就烧。”
众人领命散去。李毅回营取了防水油布,裁成四块,每角系上铁块,准备沉入水田压住油桶。临行前,他从叛徒身上搜出的闽越号角揣进怀里——铜质,口沿刻着蛇纹,是联络船队的信号。
西坡雨前风急,药田里新芽伏地。李毅带人将油布沉入预定位置,刚退到田埂,天边滚过闷雷。第一滴雨落下时,他摸出号角,对着暗河入口吹出三长两短。
号声在雨中传得极远。片刻后,河面水纹异动,一艘黑船缓缓驶出暗流,船头立着三人,手持火把。
李骁在暗堡中看见船影,抬手一挥。二十支火铳齐齐上膛。船行至铁索处,船底“哐”地一震,卡住不动。李骁下令点火,火弹射出,正中船尾油桶。
火光冲天而起,照亮河面——第二艘船竟未跟上,反而调头往东山方向退去。
李毅脸色一沉,翻身上马。东山密窖那边有地道,若敌军转攻那里,窖中储备药材全毁。他一路疾驰,到密窖外时,守卫正慌乱报信:“有人从地道进了甬道,点燃了火把!”
李毅提钩索冲入地道。甬道内漆黑,硫磺味刺鼻。他贴壁前行,听见前方脚步声杂乱,火光晃动。忽然,一声闷响,石灰粉从顶上机关喷出,白雾弥漫。敌军呛咳声四起,火把接连熄灭。
他趁机突进,钩索横扫,将两人绊倒。其余人乱作一团,被随后赶来的乡勇尽数擒下。押到光亮处,其中一人腰间露出半截玉带,蟒纹缠柄,是王氏死士的标记。
李毅扯下其腰带,与之前缴获的云锦碎布并排放在掌心。布与带,一南一北,却同出一源。
天边微亮,李震在城头召集众人。他当众将一叠账册投入火盆,纸页卷曲焦黑,露出“王氏购闽越火器”“三倍价收赤心草”等字迹。
“这些,是证据。”他说。
苏婉带着女子医疗队巡营,给守夜的士兵递上热汤。她从药箱取出一把淬毒匕首,刀身泛蓝,与叛徒口中蜡丸同源。
李骁将一面缴获的军旗插上城楼。雨水冲刷旗面,显出暗红血字:“七日灭李”。旗角编号“七三”,与药篓底板一致。
李毅站在城垛边,望着远处河面残火。他伸手入怀,摸出那块云锦碎布,指尖摩挲着云纹边缘。布料突然一颤,像是被风吹动,可此刻无风。
        他推门进去,赌坊里骰子声正紧。掌柜坐在高凳上,袖口露出一截青布,与流民营井底那人衣角同色。李毅将麻袋往柜台上一摔,铜钱滚出几枚,正是从闽越细作处缴获的足色官银。
“昨夜输狠了,”他嗓音沙哑,“今早典了铺子,再来翻本。”
掌柜眼皮一跳,伸手去扶钱袋。指尖刚触到麻绳,脚下木板“咔”地轻响。李毅不动声色,眼角余光扫过梁上——三名暗部已倒悬而下,弩机上弦。
机关启动的瞬间,掌柜右手猛地从袖中抽出匕首,横划向李毅咽喉。李毅侧头避过,左手钩索甩出,铁链绞住对方手腕一拧,骨裂声闷响。暗部落地,一人压住肩,一人掰开嘴,第三人在其舌根夹层取出一枚蜡丸,丸壳微蓝,是慢毒“牵丝引”。
搜身时,腰带夹层露出一封信。信纸看似空白,李毅将其凑近灯焰,火光一舔,葱汁写的字迹浮出:“卯时三刻,西坡火起,接应船队自暗河入。”
他将信收进怀里,押着掌柜从后门出。巷外马匹未解缰,蹄下积水映着残火。他刚要上马,远处药田方向传来一声闷响,像是土层塌陷。
李毅翻身上马,直奔城隍庙。刑房内,那叛徒还挂在铁架上,七窍流血未干,胸口微起伏。李毅抽出银针,封住其心脉三处大穴,又掰开嘴,将一粒暗红药丸弹入喉中。药丸遇血即化,叛徒猛然睁眼,瞳孔缩成针尖。
“西坡地窖……藏着三桶火油……”他喘着气,喉间咯咯作响,“引线连着……河底铁索……只要船过……”
话未尽,蓝血从耳中涌出,头一垂,断了气。李毅拔针,从他后颈胎记下挑出一粒细如米粒的毒囊,囊皮上刻着极小的“闽”字。
他转身走出刑房,迎面撞上李瑶。她手里拿着一叠供词,最上一页是刚从流民营北区抓到的死士所供:“子时吹骨笛,蛊虫群自地缝出,焚药田根脉。”
“时间对不上。”李瑶指着沙盘,“火油埋设是前天夜里,比计划早两个时辰。若按卯时引爆,火油早已渗入土层,一点就炸。”
李毅点头,将赌坊密信和叛徒遗言并排压在沙盘边缘。苏婉这时也到了,手里提着药箱,箱角还沾着南疆草药的碎叶。
“今晚有暴雨。”她说,“我已经让药农把幼苗移进棚子,油布加了双层石蜡。”
“不够。”李毅说,“火油一旦混进泥水,药田三年不能耕。得在雨前把油桶挖出来。”
“不能挖。”李瑶摇头,“挖动静大,会惊动接应船队。不如等他们自己撞上来。”
李震这时走进来,身后跟着李骁。他看了一眼沙盘,手指点在暗河入口:“崔家商队已经启程,两刻后到东渡口。你们说的铁索阵,能撑多久?”
“一炷香。”李骁说,“火铳队埋在河堤暗堡,等船一卡住就点火。但水道窄,只能过一条船。”
“那就让他们只过一条。”李震说,“李毅,你带水鬼队从下游潜入,把第二条船的舵凿穿。李瑶,调乡勇在西坡布防,喷火筒装满油棉,等虫群一动就烧。”
众人领命散去。李毅回营取了防水油布,裁成四块,每角系上铁块,准备沉入水田压住油桶。临行前,他从叛徒身上搜出的闽越号角揣进怀里——铜质,口沿刻着蛇纹,是联络船队的信号。
西坡雨前风急,药田里新芽伏地。李毅带人将油布沉入预定位置,刚退到田埂,天边滚过闷雷。第一滴雨落下时,他摸出号角,对着暗河入口吹出三长两短。
号声在雨中传得极远。片刻后,河面水纹异动,一艘黑船缓缓驶出暗流,船头立着三人,手持火把。
李骁在暗堡中看见船影,抬手一挥。二十支火铳齐齐上膛。船行至铁索处,船底“哐”地一震,卡住不动。李骁下令点火,火弹射出,正中船尾油桶。
火光冲天而起,照亮河面——第二艘船竟未跟上,反而调头往东山方向退去。
李毅脸色一沉,翻身上马。东山密窖那边有地道,若敌军转攻那里,窖中储备药材全毁。他一路疾驰,到密窖外时,守卫正慌乱报信:“有人从地道进了甬道,点燃了火把!”
李毅提钩索冲入地道。甬道内漆黑,硫磺味刺鼻。他贴壁前行,听见前方脚步声杂乱,火光晃动。忽然,一声闷响,石灰粉从顶上机关喷出,白雾弥漫。敌军呛咳声四起,火把接连熄灭。
他趁机突进,钩索横扫,将两人绊倒。其余人乱作一团,被随后赶来的乡勇尽数擒下。押到光亮处,其中一人腰间露出半截玉带,蟒纹缠柄,是王氏死士的标记。
李毅扯下其腰带,与之前缴获的云锦碎布并排放在掌心。布与带,一南一北,却同出一源。
天边微亮,李震在城头召集众人。他当众将一叠账册投入火盆,纸页卷曲焦黑,露出“王氏购闽越火器”“三倍价收赤心草”等字迹。
“这些,是证据。”他说。
苏婉带着女子医疗队巡营,给守夜的士兵递上热汤。她从药箱取出一把淬毒匕首,刀身泛蓝,与叛徒口中蜡丸同源。
李骁将一面缴获的军旗插上城楼。雨水冲刷旗面,显出暗红血字:“七日灭李”。旗角编号“七三”,与药篓底板一致。
李毅站在城垛边,望着远处河面残火。他伸手入怀,摸出那块云锦碎布,指尖摩挲着云纹边缘。布料突然一颤,像是被风吹动,可此刻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