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的刀尖悬在敌将咽喉半寸,血珠顺着护心镜滑落,在湿土上晕开一圈暗红。山谷风势未歇,浓雾却已开始翻涌,像是被某种力量自内撕扯。他没动,敌将也没动,两人之间只隔着一线将断未断的呼吸。
忽然,远处传来一声闷响,低沉如雷,却不是 thunder。
李毅侧耳,眉头一拧:“炮车轮轴卡进石缝了。”
李骁收回刀,转身大步走向崖后。十二名暗卫正围着三辆被麻布裹得严实的炮车,车轮陷在泥里,一人正用肩顶着前轴。泥水顺着炮管流下,露出底下刻着的“工”字编号——那是李瑶亲自定下的火器营标记。
“解麻布。”李骁下令。
“可一旦暴露……”一名暗卫迟疑。
“他们已经知道我们来了。”李骁扯开自己肩甲,从内衬抽出一张染血的布片,摊在炮车前。上面用朱砂画着一道弧线,标注着“射界三十丈,仰角七度”。
这是他从张猛最后送来的战报上撕下的边角,血迹未干时就画了这图。
“传令,三百火铳手卸药包,搭传送链。湿的也送上来,炮膛要热。”
没人问为什么。三百人立刻解下腰间火药包,排成三列,从山脚到炮位,手递手往前送。有人滑倒,立刻被旁边的人拽起,药包始终没落地。当第一包火药递到炮口时,李毅亲手接下,塞进炮膛,压实。
李骁亲自点燃引信。
火光一闪,炮管轰鸣,后坐力震得整座断崖都在颤。炮弹破雾而出,空中划出一道赤痕,正中前方拒马阵中央。木屑炸飞,铁钉四射,九个火球接连腾起,照亮了北境军的三层防线。
“第二轮,装填!”李骁抹了把脸上的泥水,声音压过回响。
李毅已带六名暗卫冲出,直扑要塞城墙下的床弩阵地。那些床弩弦上捆着桐油箭簇,一旦点燃,足以焚毁整段女墙。他甩出锁链,缠住绞盘轴心,猛力一拽。铁轴断裂,六具床弩瞬间失衡,箭矢歪斜射入空中。
就在这时,火铳手借着炮火亮光集体平射。三百支火铳同时击发,铅弹如暴雨倾泻,打穿北境军第二道防线的盾阵。前排士兵连人带盾被掀翻,后排尚未稳住阵脚,第三轮炮击又至。
炮弹落在敌军炮兵阵地边缘,炸开一个火油坑。火焰顺着沟渠蔓延,直扑敌军中军大帐。
狼头旗在火光中猎猎作响。
李骁盯着那面大旗,忽然抬手,指向旗杆下方:“三门炮,集中轰击旗位。”
炮手立刻调整角度。三门火炮呈品字形排列,炮口齐齐对准要塞城头。
“放!”
三声巨响叠加,火光连成一片。旗杆被炸断半截,狼头旗翻卷着坠落,火苗顺着布面爬升,将整面旗帜烧成灰烬。
就在旗落瞬间,要塞内传来一声号角。滚木被推开,张猛带着守军冲出西门,手持长矛与砍刀,直扑敌军侧翼。他们身上大多带伤,有人拄着断枪,有人用布条缠着断臂,但冲锋时没有一人落后。
李骁拔刀在手:“接应!”
他刚迈出一步,左臂突然一麻。低头看去,一支流矢不知何时已穿透护甲,钉进肉里。他没拔,只是将刀换到右手,继续向前。
李毅察觉,回头低喝:“医疗队!”
苏婉派来的医者立刻冲上,一名药童跪地打开药箱,取出剪刀与绷带。李骁却挥手制止:“先止住张猛那边的伤员。”
“可你这伤……”
“死不了。”他咬牙,“白长峰还在。”
话音未落,敌阵中一声长啸。一名披着五层软甲的将领提着重剑冲出,剑身上刻着星月纹,正是三年前夜袭李府的主使。他直奔李骁而来,剑锋未至,风压已让人呼吸一滞。
李骁不退反进,唐刀斜撩。两剑相撞,火星四溅。白长峰力大,震得他虎口发麻,左臂伤口崩裂,血顺着指尖滴下。
“你认得我。”白长峰冷笑,“那你也该知道,今日你逃不掉。”
李骁不答,只将刀背抵住对方剑脊,借力一旋,反手劈向其肩。白长峰侧身避过,重剑横扫,削断他半片护心镜。
两人缠斗之际,李震率二十辆炮车抵达战场后方。炮口呈交叉布置,封锁所有突围路线。
“目标,白长峰。”李震下令。
炮手立刻校准。但白长峰似有所觉,猛然将李骁推向炮火方向,自己抽身暴退。
炮弹擦着李骁肩头飞过,炸塌了身后一段土坡。
李骁单膝跪地,喘了两口气,从怀中掏出那面染血的布旗,绑在刀杆上,插进地面。旗面残破,但“李”字尚存。
“我逃不掉?”他抬头盯着白长峰,“你忘了是谁把你们从北境一路赶到这山谷里。”
白长峰眼神一凝,忽然从腰间掏出火折,甩向一旁埋设的火油罐。
轰——
火光冲天,爆炸声震得地面开裂。三处火油罐接连引爆,企图制造混乱。
李毅早有防备,锁链甩出,缠住最后一根引线,猛力一扯。引火点被拉离油罐,他立刻示意两名暗卫扑上去,用身体压住火星。
火势被压制。
李骁撑地站起,左臂鲜血淋漓,却仍握紧唐刀。他一步步走向白长峰,每走一步,地上就留下一个血脚印。
白长峰举剑迎上。
刀剑再交,李骁忽然变招,刀锋下沉,直削对方持剑手腕。白长峰急退,却被绊住脚跟——地上一根断矛勾住了他的靴。
李骁趁机欺身,刀柄猛撞其胸口。五层软甲碎裂,白长峰喷出一口血,踉跄后退。
“你输了。”李骁低声道。
白长峰瞪着他,忽然笑了:“可你们……永远杀不完。”
他话音未落,一名北境残兵从尸堆中爬起,扑向最近的火炮阵地。他手中握着火把,目标明确。
要塞守军一名老兵见状,抄起身边一把锄头,冲上前去。那锄头木柄上刻着“李氏农具厂”五字,是去年春耕时配发的改良农具。
老兵跃起,一锄砸下。
头颅碎裂,火把落地。
战场终于安静。
李骁站在原地,左臂血流不止,刀尖拄地。他低头,看见脚边半截尸体,腰间滑出一个荷包,绣着闽越商行的商号。
他没动,只是抬起眼,望向要塞钟楼。
钟声响起,三长两短。
要塞守军全部脱险。
        忽然,远处传来一声闷响,低沉如雷,却不是 thunder。
李毅侧耳,眉头一拧:“炮车轮轴卡进石缝了。”
李骁收回刀,转身大步走向崖后。十二名暗卫正围着三辆被麻布裹得严实的炮车,车轮陷在泥里,一人正用肩顶着前轴。泥水顺着炮管流下,露出底下刻着的“工”字编号——那是李瑶亲自定下的火器营标记。
“解麻布。”李骁下令。
“可一旦暴露……”一名暗卫迟疑。
“他们已经知道我们来了。”李骁扯开自己肩甲,从内衬抽出一张染血的布片,摊在炮车前。上面用朱砂画着一道弧线,标注着“射界三十丈,仰角七度”。
这是他从张猛最后送来的战报上撕下的边角,血迹未干时就画了这图。
“传令,三百火铳手卸药包,搭传送链。湿的也送上来,炮膛要热。”
没人问为什么。三百人立刻解下腰间火药包,排成三列,从山脚到炮位,手递手往前送。有人滑倒,立刻被旁边的人拽起,药包始终没落地。当第一包火药递到炮口时,李毅亲手接下,塞进炮膛,压实。
李骁亲自点燃引信。
火光一闪,炮管轰鸣,后坐力震得整座断崖都在颤。炮弹破雾而出,空中划出一道赤痕,正中前方拒马阵中央。木屑炸飞,铁钉四射,九个火球接连腾起,照亮了北境军的三层防线。
“第二轮,装填!”李骁抹了把脸上的泥水,声音压过回响。
李毅已带六名暗卫冲出,直扑要塞城墙下的床弩阵地。那些床弩弦上捆着桐油箭簇,一旦点燃,足以焚毁整段女墙。他甩出锁链,缠住绞盘轴心,猛力一拽。铁轴断裂,六具床弩瞬间失衡,箭矢歪斜射入空中。
就在这时,火铳手借着炮火亮光集体平射。三百支火铳同时击发,铅弹如暴雨倾泻,打穿北境军第二道防线的盾阵。前排士兵连人带盾被掀翻,后排尚未稳住阵脚,第三轮炮击又至。
炮弹落在敌军炮兵阵地边缘,炸开一个火油坑。火焰顺着沟渠蔓延,直扑敌军中军大帐。
狼头旗在火光中猎猎作响。
李骁盯着那面大旗,忽然抬手,指向旗杆下方:“三门炮,集中轰击旗位。”
炮手立刻调整角度。三门火炮呈品字形排列,炮口齐齐对准要塞城头。
“放!”
三声巨响叠加,火光连成一片。旗杆被炸断半截,狼头旗翻卷着坠落,火苗顺着布面爬升,将整面旗帜烧成灰烬。
就在旗落瞬间,要塞内传来一声号角。滚木被推开,张猛带着守军冲出西门,手持长矛与砍刀,直扑敌军侧翼。他们身上大多带伤,有人拄着断枪,有人用布条缠着断臂,但冲锋时没有一人落后。
李骁拔刀在手:“接应!”
他刚迈出一步,左臂突然一麻。低头看去,一支流矢不知何时已穿透护甲,钉进肉里。他没拔,只是将刀换到右手,继续向前。
李毅察觉,回头低喝:“医疗队!”
苏婉派来的医者立刻冲上,一名药童跪地打开药箱,取出剪刀与绷带。李骁却挥手制止:“先止住张猛那边的伤员。”
“可你这伤……”
“死不了。”他咬牙,“白长峰还在。”
话音未落,敌阵中一声长啸。一名披着五层软甲的将领提着重剑冲出,剑身上刻着星月纹,正是三年前夜袭李府的主使。他直奔李骁而来,剑锋未至,风压已让人呼吸一滞。
李骁不退反进,唐刀斜撩。两剑相撞,火星四溅。白长峰力大,震得他虎口发麻,左臂伤口崩裂,血顺着指尖滴下。
“你认得我。”白长峰冷笑,“那你也该知道,今日你逃不掉。”
李骁不答,只将刀背抵住对方剑脊,借力一旋,反手劈向其肩。白长峰侧身避过,重剑横扫,削断他半片护心镜。
两人缠斗之际,李震率二十辆炮车抵达战场后方。炮口呈交叉布置,封锁所有突围路线。
“目标,白长峰。”李震下令。
炮手立刻校准。但白长峰似有所觉,猛然将李骁推向炮火方向,自己抽身暴退。
炮弹擦着李骁肩头飞过,炸塌了身后一段土坡。
李骁单膝跪地,喘了两口气,从怀中掏出那面染血的布旗,绑在刀杆上,插进地面。旗面残破,但“李”字尚存。
“我逃不掉?”他抬头盯着白长峰,“你忘了是谁把你们从北境一路赶到这山谷里。”
白长峰眼神一凝,忽然从腰间掏出火折,甩向一旁埋设的火油罐。
轰——
火光冲天,爆炸声震得地面开裂。三处火油罐接连引爆,企图制造混乱。
李毅早有防备,锁链甩出,缠住最后一根引线,猛力一扯。引火点被拉离油罐,他立刻示意两名暗卫扑上去,用身体压住火星。
火势被压制。
李骁撑地站起,左臂鲜血淋漓,却仍握紧唐刀。他一步步走向白长峰,每走一步,地上就留下一个血脚印。
白长峰举剑迎上。
刀剑再交,李骁忽然变招,刀锋下沉,直削对方持剑手腕。白长峰急退,却被绊住脚跟——地上一根断矛勾住了他的靴。
李骁趁机欺身,刀柄猛撞其胸口。五层软甲碎裂,白长峰喷出一口血,踉跄后退。
“你输了。”李骁低声道。
白长峰瞪着他,忽然笑了:“可你们……永远杀不完。”
他话音未落,一名北境残兵从尸堆中爬起,扑向最近的火炮阵地。他手中握着火把,目标明确。
要塞守军一名老兵见状,抄起身边一把锄头,冲上前去。那锄头木柄上刻着“李氏农具厂”五字,是去年春耕时配发的改良农具。
老兵跃起,一锄砸下。
头颅碎裂,火把落地。
战场终于安静。
李骁站在原地,左臂血流不止,刀尖拄地。他低头,看见脚边半截尸体,腰间滑出一个荷包,绣着闽越商行的商号。
他没动,只是抬起眼,望向要塞钟楼。
钟声响起,三长两短。
要塞守军全部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