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的手指刚触到令旗,炮管内传来一声闷响,像是铁器在极深处断裂。他猛地缩手,指尖沾上黑灰,炮口边缘裂开一道细缝,热气从缝隙里喷出,灼得他眉心发烫。城下三百步,平西王的轻骑已冲过第二道壕沟,马蹄踏起的尘土遮住半片山坡。
“卡膛了!”炮兵队长扑上来想拆炮,被李骁一把推开。他扯下腰带缠住右手,俯身往炮膛里看,那枚三十六斤铁球卡在中段,尾部还连着半截烧焦的火绳。
王芳从斜坡跑上来,药囊撞在石阶上发出脆响。她没说话,只将一包雷击木碎屑塞进李骁手里。他立刻明白过来——昨夜埋在基座里的那截木头,能导引龙脉灵气,短时强化金属结构。他抓起铁钳,把碎屑顺着裂缝塞进炮管,又从怀中掏出火折子,点燃引信孔外残留的药粉。
火舌窜入缝隙,炮身猛地一震。王芳按住他的肩膀往后拽,整座炮台在震动中偏移半寸。铁球“当”地一声滚出炮口,在石板上弹跳两下,停在装填手脚边。
“装实弹!”李骁甩掉烧焦的布条,右掌一片通红。装填手抱起新炮弹,刚塞进膛口,敌军前锋已冲至百步内。狼头旗下,一名金甲将领举起长刀,身后骑兵分作两翼包抄。
李瑶的声音从侧翼传来:“风向偏北,仰角减两度!”李骁抓起铁锤,敲下调节栓。炮口缓缓压低,对准敌骑冲锋路线的交汇点。
第一排火炮齐发,霰弹在空中炸开,铁砂如雨扫过前排马队。三十余骑当场翻倒,后继骑兵收势不及,撞上尸堆,人马滚作一团。第二排弩兵在李瑶手势下放箭,破甲箭呈扇面射出,穿透重甲步兵的护心镜。第三排长枪手从预设地坑跃出,枪尖齐平,刺向落马敌兵。
李震站在城楼高处,目光扫过沙盘。敌军中军阵脚开始动摇,原本整齐的方阵出现缺口。他抬手按住龙脉仪,水银柱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从“震”卦一路冲向“离”卦。金属管内的银液翻涌如沸,映出他眉骨上的旧伤。
“追击?”赵德低声问。
“不。”李震摇头,“他们还有后手。”
话音未落,东北方向传来马蹄密集声。一队轻骑从河谷小道杀出,打着平西王的副旗,显然是想绕后突袭。李瑶迅速展开草图,比对昨日侦骑回报的路线,随即冷笑:“还是走河套浅滩——重甲根本撑不住这种速度。”
“那就让他们进去。”李震下令,“放三轮,封出口。”
李骁已重新校准炮位。第三轮火炮倾斜十五度,直接轰向河谷出口。炮弹落地后炸开,碎石与泥浆冲天而起,瞬间堵住狭窄通道。敌骑被困在谷中,进退不得。
李毅带着暗部从侧翼包抄,弓弩手埋伏在断崖上方,待敌军混乱之际,齐射火矢。谷中干草遇火即燃,浓烟滚滚升腾。几名敌将试图突围,被李毅亲自截下,三支袖箭连发,尽数钉死在坡地。
苏婉带着医官队登上城头,手中提着铜锣。她敲响第一声,声音穿透硝烟:“活捉敌将者,赏百亩田!”第二声落下时,老陈头的女儿举着战功田契冲到前线,高喊:“我爹打了三十天炮,这仗赢了地就是我们的!”
士气瞬间沸腾。守城兵卒吼声如雷,有人脱下头盔当鼓敲,有人举起长矛齐呼“同魂”——那是昨夜李震亲手命名的主炮之名。三千人声浪震落城头残雪,连远处山林都传来回响。
李瑶盯着沙盘边缘的一处空白,突然皱眉。她抓起炭笔,在河谷上游画了个圈:“这里没设伏兵,但他们敢走这条道,说明知道我们没布防。”
“不是没布。”李震低声道,“是被清了。”
他望向李毅。李毅点头:“昨夜第七个黑衣人招了,平西王派了三队清道人,专门剪除我们的眼线。”
“那就补上。”李震抽出佩剑,剑尖划过沙盘,“调两百弓手,沿河布防,每十里一哨。”
命令刚下,城下战局突变。被围困的敌军残部竟不退反进,几名金甲将领聚在一起,举起虎符,竟开始重组阵型。李骁眯眼细看,发现他们正以尸体为掩体,逐步推进。
“他们在赌命。”李瑶咬牙,“想用死人堆出一条通道。”
“那就让他们堆。”李骁抓起令旗,指向靶山方向,“通知炮兵,换燃烧弹,三轮覆盖。”
炮声再起时,天空被火光染红。燃烧弹落地后炸开,油火四溅,敌军阵中顿时燃起数处大火。风助火势,顷刻间蔓延至整个冲锋队列。那名金甲老将仍在指挥,直到一发炮弹落在三步外,气浪将他掀翻在地。
李毅早已潜行至侧翼。他从高坡跃下,袖中暗器连发,三支铁钉贯穿老将肩背。对方挣扎着想爬起,李毅落地后一脚踩住其手腕,夺下虎符。
“平西王的信物。”他将虎符交给李震,“三对,全在这。”
李震接过虎符,放入随身木匣。他抬头看向龙脉仪,水银柱已冲破“乾”卦顶端,银液几乎溢出管口。他拔出佩剑,剑身映出沸腾的银光,随即挥剑斩断城墙飘带。红绸断裂,随风卷入战场。
李骁站在主炮旁,右手掌心渗出血丝。他没包扎,只将手掌贴在炮管上。滚烫的金属传回震动,像是心跳。他抬头望向城楼,李震正收剑入鞘,剑柄上的玉饰“啪”地裂开,半片坠地。
“报——!”传令兵从西坡狂奔而上,“敌军中军全面溃退,缴获粮车四十七辆,战马八百余匹!”
人群再次爆发出吼声。苏婉带着医官队开始搬运伤员,王芳蹲在一名炮兵身边,撕开其衣袖查看烫伤。李瑶站在沙盘前,将最后一面敌军旗标拔起,扔进火盆。
李震走到炮台边缘,俯视战场。火光中,残敌四散奔逃,有些甚至丢下兵器跳入河中。他摸了摸龙脉仪,水银柱开始缓慢回落,但刻度仍远高于昨日。
“这仗还没完。”他对赵德说,“但他们已经输了。”
赵德点头:“士气一泄,再难聚拢。”
李骁走过来,手里拎着那面被炮火熏黑的狼头旗。他蹲下身,用敌将的佩刀割断旗杆,火光映在刀面上,照出他右掌的裂口。血顺着刀脊流下,滴在夯土上,瞬间被吸干。
苏婉提着药箱走来,递上一包止血粉。李骁没接,只把刀插进地里,旗面还在燃烧。他抬头看向北方,烟尘未散,但风向已转。
李瑶翻开战报,忽然停住笔。她盯着其中一行字,眉头微皱:“敌军撤退路线……和铁木真的南下路径重合。”
她抬起头,正要说话,李震已先开口:“传令李毅,加强北线哨探。”
李骁站起身,右掌贴在炮管上。金属的余温还在,像是某种活物的呼吸。他低头看着地上那半片碎玉,伸手捡起,攥进掌心。
        “卡膛了!”炮兵队长扑上来想拆炮,被李骁一把推开。他扯下腰带缠住右手,俯身往炮膛里看,那枚三十六斤铁球卡在中段,尾部还连着半截烧焦的火绳。
王芳从斜坡跑上来,药囊撞在石阶上发出脆响。她没说话,只将一包雷击木碎屑塞进李骁手里。他立刻明白过来——昨夜埋在基座里的那截木头,能导引龙脉灵气,短时强化金属结构。他抓起铁钳,把碎屑顺着裂缝塞进炮管,又从怀中掏出火折子,点燃引信孔外残留的药粉。
火舌窜入缝隙,炮身猛地一震。王芳按住他的肩膀往后拽,整座炮台在震动中偏移半寸。铁球“当”地一声滚出炮口,在石板上弹跳两下,停在装填手脚边。
“装实弹!”李骁甩掉烧焦的布条,右掌一片通红。装填手抱起新炮弹,刚塞进膛口,敌军前锋已冲至百步内。狼头旗下,一名金甲将领举起长刀,身后骑兵分作两翼包抄。
李瑶的声音从侧翼传来:“风向偏北,仰角减两度!”李骁抓起铁锤,敲下调节栓。炮口缓缓压低,对准敌骑冲锋路线的交汇点。
第一排火炮齐发,霰弹在空中炸开,铁砂如雨扫过前排马队。三十余骑当场翻倒,后继骑兵收势不及,撞上尸堆,人马滚作一团。第二排弩兵在李瑶手势下放箭,破甲箭呈扇面射出,穿透重甲步兵的护心镜。第三排长枪手从预设地坑跃出,枪尖齐平,刺向落马敌兵。
李震站在城楼高处,目光扫过沙盘。敌军中军阵脚开始动摇,原本整齐的方阵出现缺口。他抬手按住龙脉仪,水银柱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从“震”卦一路冲向“离”卦。金属管内的银液翻涌如沸,映出他眉骨上的旧伤。
“追击?”赵德低声问。
“不。”李震摇头,“他们还有后手。”
话音未落,东北方向传来马蹄密集声。一队轻骑从河谷小道杀出,打着平西王的副旗,显然是想绕后突袭。李瑶迅速展开草图,比对昨日侦骑回报的路线,随即冷笑:“还是走河套浅滩——重甲根本撑不住这种速度。”
“那就让他们进去。”李震下令,“放三轮,封出口。”
李骁已重新校准炮位。第三轮火炮倾斜十五度,直接轰向河谷出口。炮弹落地后炸开,碎石与泥浆冲天而起,瞬间堵住狭窄通道。敌骑被困在谷中,进退不得。
李毅带着暗部从侧翼包抄,弓弩手埋伏在断崖上方,待敌军混乱之际,齐射火矢。谷中干草遇火即燃,浓烟滚滚升腾。几名敌将试图突围,被李毅亲自截下,三支袖箭连发,尽数钉死在坡地。
苏婉带着医官队登上城头,手中提着铜锣。她敲响第一声,声音穿透硝烟:“活捉敌将者,赏百亩田!”第二声落下时,老陈头的女儿举着战功田契冲到前线,高喊:“我爹打了三十天炮,这仗赢了地就是我们的!”
士气瞬间沸腾。守城兵卒吼声如雷,有人脱下头盔当鼓敲,有人举起长矛齐呼“同魂”——那是昨夜李震亲手命名的主炮之名。三千人声浪震落城头残雪,连远处山林都传来回响。
李瑶盯着沙盘边缘的一处空白,突然皱眉。她抓起炭笔,在河谷上游画了个圈:“这里没设伏兵,但他们敢走这条道,说明知道我们没布防。”
“不是没布。”李震低声道,“是被清了。”
他望向李毅。李毅点头:“昨夜第七个黑衣人招了,平西王派了三队清道人,专门剪除我们的眼线。”
“那就补上。”李震抽出佩剑,剑尖划过沙盘,“调两百弓手,沿河布防,每十里一哨。”
命令刚下,城下战局突变。被围困的敌军残部竟不退反进,几名金甲将领聚在一起,举起虎符,竟开始重组阵型。李骁眯眼细看,发现他们正以尸体为掩体,逐步推进。
“他们在赌命。”李瑶咬牙,“想用死人堆出一条通道。”
“那就让他们堆。”李骁抓起令旗,指向靶山方向,“通知炮兵,换燃烧弹,三轮覆盖。”
炮声再起时,天空被火光染红。燃烧弹落地后炸开,油火四溅,敌军阵中顿时燃起数处大火。风助火势,顷刻间蔓延至整个冲锋队列。那名金甲老将仍在指挥,直到一发炮弹落在三步外,气浪将他掀翻在地。
李毅早已潜行至侧翼。他从高坡跃下,袖中暗器连发,三支铁钉贯穿老将肩背。对方挣扎着想爬起,李毅落地后一脚踩住其手腕,夺下虎符。
“平西王的信物。”他将虎符交给李震,“三对,全在这。”
李震接过虎符,放入随身木匣。他抬头看向龙脉仪,水银柱已冲破“乾”卦顶端,银液几乎溢出管口。他拔出佩剑,剑身映出沸腾的银光,随即挥剑斩断城墙飘带。红绸断裂,随风卷入战场。
李骁站在主炮旁,右手掌心渗出血丝。他没包扎,只将手掌贴在炮管上。滚烫的金属传回震动,像是心跳。他抬头望向城楼,李震正收剑入鞘,剑柄上的玉饰“啪”地裂开,半片坠地。
“报——!”传令兵从西坡狂奔而上,“敌军中军全面溃退,缴获粮车四十七辆,战马八百余匹!”
人群再次爆发出吼声。苏婉带着医官队开始搬运伤员,王芳蹲在一名炮兵身边,撕开其衣袖查看烫伤。李瑶站在沙盘前,将最后一面敌军旗标拔起,扔进火盆。
李震走到炮台边缘,俯视战场。火光中,残敌四散奔逃,有些甚至丢下兵器跳入河中。他摸了摸龙脉仪,水银柱开始缓慢回落,但刻度仍远高于昨日。
“这仗还没完。”他对赵德说,“但他们已经输了。”
赵德点头:“士气一泄,再难聚拢。”
李骁走过来,手里拎着那面被炮火熏黑的狼头旗。他蹲下身,用敌将的佩刀割断旗杆,火光映在刀面上,照出他右掌的裂口。血顺着刀脊流下,滴在夯土上,瞬间被吸干。
苏婉提着药箱走来,递上一包止血粉。李骁没接,只把刀插进地里,旗面还在燃烧。他抬头看向北方,烟尘未散,但风向已转。
李瑶翻开战报,忽然停住笔。她盯着其中一行字,眉头微皱:“敌军撤退路线……和铁木真的南下路径重合。”
她抬起头,正要说话,李震已先开口:“传令李毅,加强北线哨探。”
李骁站起身,右掌贴在炮管上。金属的余温还在,像是某种活物的呼吸。他低头看着地上那半片碎玉,伸手捡起,攥进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