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的铜哨在指尖转了半圈,还未贴上唇边,山脊上的黑影已策马冲入密林。他收手将哨子塞回怀中,转身走向祭坛。李震正俯身在沙盘前,手指划过闽江入海口的弯曲水道,乾坤万象匣的虚影在石台上缓缓旋转,映出地下暗河的脉络。
“闽越水师三天前停泊泉州港。”李震头也不抬,“他们的战船配十二门弩炮,射程三百步,但装填慢,仰角受限。”
李瑶站在一旁,手中摊开一张薄绢,上面绘着火药管装结构图。“若换用我们改良的磁石火药,射程可推至五百步,且连发三轮不炸膛。”她指尖点在图上一处凹槽,“关键在导火管密封工艺,他们用的是陶芯,易受潮。”
李震终于抬头:“派三十艘商船,伪装贩盐,沿闽江口渗入。船上带火药配方、匠人图纸,还有……”他顿了顿,“龙脉地图的残卷。”
“风险太大。”李瑶皱眉,“闽越王素来排外,若发现火药是诱饵,必斩使团。”
“所以你去。”李震看着她,“他们不接男子使节,但女子可入内堂。你是公主,又是主理财政之人,身份正当。”
李瑶沉默片刻,将图纸折好收入袖中。“明日清晨出发,来得及吗?子夜行动就在今晚。”
“来得及。”李震指向沙盘一角,“李毅已截住北境信使,鞋底藏着血书坐标——平西王与狼主约在暗河交汇处会师,带三百车铁甲为礼。”
李瑶瞳孔微缩:“若这消息能送到狼主手里……”
“鹰隼傀儡已出发。”李震轻叩匣体,“若途中被击落,火药自爆;若成功,狼主必疑平西王意图吞并其部。”
话音未落,李毅掀帘而入,手中提着一只湿透的皮靴。他将靴子掷于案上,鞋底朝天,一道暗红痕迹在火光下泛着微光。
“火油熏过就显字。”李瑶取来火盆,将靴底悬于热气之上。血迹渐渐浮现,化作一串北境古文字与三个坐标点。
“平西王想借狼主之力夹击我们,却不知自己已被出卖。”李毅冷声道,“信使是狼主直属影卫,真正的密令藏在鞋垫夹层。”
李震点头:“让傀儡按坐标飞,涂上闽越水师的靛蓝漆,伪装成他们遗失的器械。狼主收到假信,定会连夜查验那三百车铁甲。”
李瑶收起靴子:“等我回来,这盘棋就该翻面了。”
次日寅时,闽江渡口雾气未散。李骁率骑兵团已从江岸归来,马蹄上沾着湿泥与碎芦苇。他将一枚虎符交到李瑶手中,虎符内嵌薄绢,正是闽越水师最新布防图。
“斥候两刻一巡,我们只用了十一分钟。”李骁道,“磁石粉撒在马蹄上,指南车失灵,他们自己撞了礁。”
李瑶展开布防图,目光落在泉州港西侧一处空白区域。“这里没有标注弩炮,却是最佳伏击点。”她取出金簪,簪尖刻着《水经注》片段,“四月退潮期,艨艟易搁浅。若在此设连环弩,舰队出不去。”
李震站在渡口石阶上,望着江面。十艘闽越战船影影绰绰,旗号未明。
李瑶走到他身边:“我以占城稻种为礼,亩产三石,耐盐碱。他们若肯结盟,三年内可自给。”
“还不够。”李震从匣中取出一块玉珏,“这是调遣三千匠人的信物。他们缺良工,我们缺水师。”
李瑶接过玉珏,收入行囊。
船队靠岸,一名披甲将领走下跳板,见到李瑶时略一迟疑,终是抱拳行礼。李瑶登船,舱门闭合,船身缓缓离岸。
李震立于石台,掌心贴在乾坤万象匣上。沙盘虚影中,代表闽越的蓝光与代表敌军的赤光在暗河上空交错。忽然,空中轨迹一变,蓝光骤然转向,直扑平西王后路。
“成了。”他低语。
此时,李瑶已在内堂见到了闽越王妃。对方手中握着一支玉钗,钗头云纹蜿蜒如龙。
“这纹样……”王妃凝视良久,“与我母族夔龙纹同源。你们……是当年流落北地的闽越支系?”
李瑶取下发间金簪,露出内侧铭文:“先祖曾守闽江堤,因战乱南迁,族谱断于永和七年。”
王妃动容,转身掀帘入殿。片刻后,闽越王步入,身后军师手持竹简,面色凝重。
“盟书已拟。”军师展开文书,“其中赋税条款,贵方占七成漕运利,我方仅得三成,岂非不公?”
李震抬手,乾坤万象匣浮现出三十年旱涝图谱。“贵国今年夏粮减产四成,若开战,粮道必断。”他指向图中一条红线,“我们可提供占城稻种,三年内翻倍产量。”
军师仍不退让:“火药技术呢?真肯共享?”
李瑶取出一包火药,倒入陶碗,又取出一根铜管。“这是密封导火管,防潮耐压。”她将火药填入,“若贵方愿出匠人,我们可合建工坊。”
闽越王忽然大笑,提笔在盟书上按下掌印:“明日卯时,我的旗舰将升起李氏战旗。”
江心,三盏孔明灯缓缓升起,灯面绘着龙纹。十艘战船同时收起挡板,露出舱内整齐堆放的火药箱。
“三百箱磁石火药,已按约定备妥。”将领高声传令。
李震将玉珏抛向旗舰,被闽越王稳稳接住。
就在此时,李毅快步奔来,手中提着一只残破的鹰隼傀儡。右翼断裂,爪间竹筒渗出绿液。
“北境猎鹰半途截击。”李毅道,“但机翼涂了闽越漆,他们误认是己方器械。”
李震接过竹筒,绿液滴落石阶,腐蚀出细小气泡。“这是毒藤汁,沾肤奇痒三日。狼主收到假信,定会彻查平西王的铁甲车队。”
他抬头望向江面,最后一艘船正消失在晨雾中。
乾坤万象匣突然震动,沙盘虚影里,蓝光与赤光在暗河上空交织,最终盘旋成一道龙形。李震伸手触碰虚影,指尖传来一阵温热。
        “闽越水师三天前停泊泉州港。”李震头也不抬,“他们的战船配十二门弩炮,射程三百步,但装填慢,仰角受限。”
李瑶站在一旁,手中摊开一张薄绢,上面绘着火药管装结构图。“若换用我们改良的磁石火药,射程可推至五百步,且连发三轮不炸膛。”她指尖点在图上一处凹槽,“关键在导火管密封工艺,他们用的是陶芯,易受潮。”
李震终于抬头:“派三十艘商船,伪装贩盐,沿闽江口渗入。船上带火药配方、匠人图纸,还有……”他顿了顿,“龙脉地图的残卷。”
“风险太大。”李瑶皱眉,“闽越王素来排外,若发现火药是诱饵,必斩使团。”
“所以你去。”李震看着她,“他们不接男子使节,但女子可入内堂。你是公主,又是主理财政之人,身份正当。”
李瑶沉默片刻,将图纸折好收入袖中。“明日清晨出发,来得及吗?子夜行动就在今晚。”
“来得及。”李震指向沙盘一角,“李毅已截住北境信使,鞋底藏着血书坐标——平西王与狼主约在暗河交汇处会师,带三百车铁甲为礼。”
李瑶瞳孔微缩:“若这消息能送到狼主手里……”
“鹰隼傀儡已出发。”李震轻叩匣体,“若途中被击落,火药自爆;若成功,狼主必疑平西王意图吞并其部。”
话音未落,李毅掀帘而入,手中提着一只湿透的皮靴。他将靴子掷于案上,鞋底朝天,一道暗红痕迹在火光下泛着微光。
“火油熏过就显字。”李瑶取来火盆,将靴底悬于热气之上。血迹渐渐浮现,化作一串北境古文字与三个坐标点。
“平西王想借狼主之力夹击我们,却不知自己已被出卖。”李毅冷声道,“信使是狼主直属影卫,真正的密令藏在鞋垫夹层。”
李震点头:“让傀儡按坐标飞,涂上闽越水师的靛蓝漆,伪装成他们遗失的器械。狼主收到假信,定会连夜查验那三百车铁甲。”
李瑶收起靴子:“等我回来,这盘棋就该翻面了。”
次日寅时,闽江渡口雾气未散。李骁率骑兵团已从江岸归来,马蹄上沾着湿泥与碎芦苇。他将一枚虎符交到李瑶手中,虎符内嵌薄绢,正是闽越水师最新布防图。
“斥候两刻一巡,我们只用了十一分钟。”李骁道,“磁石粉撒在马蹄上,指南车失灵,他们自己撞了礁。”
李瑶展开布防图,目光落在泉州港西侧一处空白区域。“这里没有标注弩炮,却是最佳伏击点。”她取出金簪,簪尖刻着《水经注》片段,“四月退潮期,艨艟易搁浅。若在此设连环弩,舰队出不去。”
李震站在渡口石阶上,望着江面。十艘闽越战船影影绰绰,旗号未明。
李瑶走到他身边:“我以占城稻种为礼,亩产三石,耐盐碱。他们若肯结盟,三年内可自给。”
“还不够。”李震从匣中取出一块玉珏,“这是调遣三千匠人的信物。他们缺良工,我们缺水师。”
李瑶接过玉珏,收入行囊。
船队靠岸,一名披甲将领走下跳板,见到李瑶时略一迟疑,终是抱拳行礼。李瑶登船,舱门闭合,船身缓缓离岸。
李震立于石台,掌心贴在乾坤万象匣上。沙盘虚影中,代表闽越的蓝光与代表敌军的赤光在暗河上空交错。忽然,空中轨迹一变,蓝光骤然转向,直扑平西王后路。
“成了。”他低语。
此时,李瑶已在内堂见到了闽越王妃。对方手中握着一支玉钗,钗头云纹蜿蜒如龙。
“这纹样……”王妃凝视良久,“与我母族夔龙纹同源。你们……是当年流落北地的闽越支系?”
李瑶取下发间金簪,露出内侧铭文:“先祖曾守闽江堤,因战乱南迁,族谱断于永和七年。”
王妃动容,转身掀帘入殿。片刻后,闽越王步入,身后军师手持竹简,面色凝重。
“盟书已拟。”军师展开文书,“其中赋税条款,贵方占七成漕运利,我方仅得三成,岂非不公?”
李震抬手,乾坤万象匣浮现出三十年旱涝图谱。“贵国今年夏粮减产四成,若开战,粮道必断。”他指向图中一条红线,“我们可提供占城稻种,三年内翻倍产量。”
军师仍不退让:“火药技术呢?真肯共享?”
李瑶取出一包火药,倒入陶碗,又取出一根铜管。“这是密封导火管,防潮耐压。”她将火药填入,“若贵方愿出匠人,我们可合建工坊。”
闽越王忽然大笑,提笔在盟书上按下掌印:“明日卯时,我的旗舰将升起李氏战旗。”
江心,三盏孔明灯缓缓升起,灯面绘着龙纹。十艘战船同时收起挡板,露出舱内整齐堆放的火药箱。
“三百箱磁石火药,已按约定备妥。”将领高声传令。
李震将玉珏抛向旗舰,被闽越王稳稳接住。
就在此时,李毅快步奔来,手中提着一只残破的鹰隼傀儡。右翼断裂,爪间竹筒渗出绿液。
“北境猎鹰半途截击。”李毅道,“但机翼涂了闽越漆,他们误认是己方器械。”
李震接过竹筒,绿液滴落石阶,腐蚀出细小气泡。“这是毒藤汁,沾肤奇痒三日。狼主收到假信,定会彻查平西王的铁甲车队。”
他抬头望向江面,最后一艘船正消失在晨雾中。
乾坤万象匣突然震动,沙盘虚影里,蓝光与赤光在暗河上空交织,最终盘旋成一道龙形。李震伸手触碰虚影,指尖传来一阵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