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踏过泥泞,溅起的水点打在李震腿上,他没有低头看。前方城门已现轮廓,灰墙斑驳,守兵列队森严。传令兵早在半里外飞驰 ahead,此刻城头旗帜翻动,吊桥正缓缓放下。
苏婉站在医馆廊下,手中托盘盛着三支玉瓶,瓶身刻有细密纹路,是空间培育的青髓草提取物。她指尖微颤,并非因冷,而是方才显微镜下所见——血样中游动的病原体形态扭曲,与旧日牛痘截然不同。她转身走入内室,帘布落下,隔开外面嘈杂人声。
“首例患者接触过西陲流民?”李骁大步跨进医馆,披风未解,肩头还沾着雨渍。他目光扫过躺倒的几名病人,皮肤泛红,嘴角渗血,呼吸急促如拉风箱。
“不止。”苏婉从柜中取出一卷记录册,“七日前,三名孩童先后发热,皆来自北郊洼地营地。今日新增十三例,其中五人已咳血。我取了样本比对,确认为牛痘变异株,传播途径可能经由空气或水源。”
李骁眉头拧紧:“可有法子遏制?”
“隔离。”她语气果断,“必须切断接触链。现有郎中主张焚烧衣物驱邪,那是害人。疫气不靠香火散,只随人动而传。”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喧闹。陈九龄小跑进来,官服皱乱,额角带汗:“守将要烧患者衣被,百姓围在街口,有人喊‘神罚降世’,再不管就要抢医馆了!”
苏婉放下册子,端起托盘往外走。李骁拦住她:“你出去太险。”
“我不露面,谣言只会更盛。”她抬眼,“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查疫。”
医馆门前石阶上,火盆已燃起,浓烟滚滚。一名白须老者举着旧医书高呼:“焚此邪书,净我城池!”人群躁动,几人伸手欲抢药箱。
苏婉踏上台阶,声音清亮:“诸位,请看这镜中之物。”
她将显微镜推至台前,调整焦距,指向围观者中最壮实的一人:“你来看。”
那人迟疑俯身,只一眼便猛地后退:“虫……会动的虫!”
“那便是致病之源。”苏婉立于光下,白衣如雪,“它不在书里,不在衣上,而在病人咳出的气息中。烧书无用,只会让真正治病的人闭嘴。”
人群安静下来。
李骁趁机挥手,亲兵列阵上前,收缴火盆,驱散聚集者。陈九龄立即组织民夫搬运竹席木板,在城西空地搭设隔离棚。
夜色渐沉,李毅自流民营地归来,靴底裹满淤泥。他在医馆后院见到苏婉,低声禀报:“井水有问题。我取样滴入试剂,显出血痂分解痕迹。再查饮水路径,发现上游暗渠被人凿开过,残渣混入主井。”
“有人投毒?”
“不止。”他递上一块焦黑令牌,边缘刻着狼头,“抓了个伪医,叫赵百生,楚南来的。他藏了一本手记,记着如何用腐血激活病毒,还写着‘西境供奉,事成得金五十锭’。”
苏婉盯着那块残牌,眼神渐冷:“这不是天灾,是冲着我们来的。”
李毅点头:“他已经招了部分同伙,但还有人在营里散布‘吃香灰避疫’的谎话,煽动混乱。”
“抓出来。”苏婉合上记录册,“一个都不能漏。”
次日清晨,北风卷着尘土刮过街道。李骁亲自带队封锁营地周边,凡昨日接触患者者,一律押往隔离区。有人反抗,当场按倒在地,绳索捆缚。
赵百生被押到医馆前,双手反绑,脸上仍带着冷笑。他看见苏婉走出来,忽然大喊:“你们懂什么!古法行医千年不衰,你们这些妖人拿镜子照鬼影,就想改规矩?”
苏婉不理他,只对身旁助手道:“准备血清原型。”
“你疯了!”赵百生挣扎起来,“那东西没试过,打进去就是死!”
她挽起袖子,露出小臂。针尖刺入皮肤,药液缓缓推入。周围百姓屏息凝视,连守兵都停下了动作。
注射完毕,她轻轻按住针孔,抬头看向人群:“我会在这里待七日。若我发病,你们尽可说我骗人。若我不病,就请相信——防疫靠的是查证,不是烧书。”
片刻寂静后,角落里一个老妇颤巍巍走出,伸出手:“我也打。”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陈九龄迅速登记姓名,安排接种顺序。
忽听一声暴喝:“住手!”
一名赤膊汉子冲破防线,扑向药箱,手里攥着火折子。他刚要点燃装有旧医书的木箱,李骁一刀鞘砸在他膝弯,扑通跪地。第二刀横扫脖颈,火折飞出三丈远,落入积水熄灭。
“凡再敢煽动焚书、阻挠防疫者,”李骁踩住那人后背,声如铁铸,“斩立决。”
消息传开,城中躁动渐平。
黄昏时分,李震终于抵达。他未进府衙,直奔医馆。苏婉迎出门外,两人在廊下简述经过。她说到血清试用,他只问了一句:“副作用多久显现?”
“最快六个时辰。”
他点头,转向李骁:“封锁范围扩大到三里,所有进出人员登记体温。调工部蒸汽消毒车连夜进场,沿街喷洒石灰水雾。”
“是。”
“另外,把赵百生押到地牢,单独关押。我要亲自审他。”
李骁应诺离去。苏婉看着李震风尘仆仆的脸,轻声道:“你不该来这么快。青牛县那边……”
“那边已定。”他打断她,“这边若崩,前面所有努力都白费。”
她不再多言,转身回屋整理药品清单。李震站在廊下,望着远处正在搭建的隔离棚。几个孩子蹲在栅栏边,隔着缝隙递水给里面的病人。一名老妪接过碗,喝了一口,又慢慢递给身边咳嗽不止的年轻人。
夜深,第一辆蒸汽消毒车驶入主街。铜管喷出白色雾气,弥漫巷陌。百姓躲在窗后观望,有的悄悄打开门缝,让雾气飘进屋内。
李毅带回最新消息:营地深处另有一口废弃枯井,底部挖出三个陶罐,内壁残留暗红色粉末。初步判断为浓缩病原载体,尚未启用。
“差一点。”李震坐在军帐中,手指划过地图上的流民迁徙路线,“他们想等疫情扩散到五州交界再引爆更大规模传染。”
“目的呢?”苏婉问。
“乱。”他说,“只要边境失控,镇北王就有理由调兵入境,打着‘协防’旗号,实则夺权。”
帐内灯火摇曳,映在两人脸上。
苏婉忽然想起什么:“空间还存有两株青髓草,可以加快血清量产。但需要千机分支协助改良萃取装置。”
“明日我就联系李瑶。”李震站起身,“现在最要紧的是撑过头七日。只要新增病例不再翻倍,我们就还有机会。”
她点头,起身欲走,却被他叫住。
“你真不怕那血清出问题?”
她回头,眼神平静:“怕。但我更怕什么都不做。”
他沉默片刻,只说了一个字:“好。”
凌晨,医馆二楼烛火未熄。苏婉伏案记录数据,笔尖沙沙作响。窗外雾气缭绕,街道空寂。忽然,一只麻雀撞上窗棂,跌落在地,翅膀抽搐几下,不动了。
她停下笔,抬头看去。鸟喙边缘泛着淡淡血丝。
她缓缓合上册子,起身走到药柜前,取出最后一支密封药剂。
针管注满液体时,金属碰触瓷盘,发出清脆一响。
        苏婉站在医馆廊下,手中托盘盛着三支玉瓶,瓶身刻有细密纹路,是空间培育的青髓草提取物。她指尖微颤,并非因冷,而是方才显微镜下所见——血样中游动的病原体形态扭曲,与旧日牛痘截然不同。她转身走入内室,帘布落下,隔开外面嘈杂人声。
“首例患者接触过西陲流民?”李骁大步跨进医馆,披风未解,肩头还沾着雨渍。他目光扫过躺倒的几名病人,皮肤泛红,嘴角渗血,呼吸急促如拉风箱。
“不止。”苏婉从柜中取出一卷记录册,“七日前,三名孩童先后发热,皆来自北郊洼地营地。今日新增十三例,其中五人已咳血。我取了样本比对,确认为牛痘变异株,传播途径可能经由空气或水源。”
李骁眉头拧紧:“可有法子遏制?”
“隔离。”她语气果断,“必须切断接触链。现有郎中主张焚烧衣物驱邪,那是害人。疫气不靠香火散,只随人动而传。”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喧闹。陈九龄小跑进来,官服皱乱,额角带汗:“守将要烧患者衣被,百姓围在街口,有人喊‘神罚降世’,再不管就要抢医馆了!”
苏婉放下册子,端起托盘往外走。李骁拦住她:“你出去太险。”
“我不露面,谣言只会更盛。”她抬眼,“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查疫。”
医馆门前石阶上,火盆已燃起,浓烟滚滚。一名白须老者举着旧医书高呼:“焚此邪书,净我城池!”人群躁动,几人伸手欲抢药箱。
苏婉踏上台阶,声音清亮:“诸位,请看这镜中之物。”
她将显微镜推至台前,调整焦距,指向围观者中最壮实的一人:“你来看。”
那人迟疑俯身,只一眼便猛地后退:“虫……会动的虫!”
“那便是致病之源。”苏婉立于光下,白衣如雪,“它不在书里,不在衣上,而在病人咳出的气息中。烧书无用,只会让真正治病的人闭嘴。”
人群安静下来。
李骁趁机挥手,亲兵列阵上前,收缴火盆,驱散聚集者。陈九龄立即组织民夫搬运竹席木板,在城西空地搭设隔离棚。
夜色渐沉,李毅自流民营地归来,靴底裹满淤泥。他在医馆后院见到苏婉,低声禀报:“井水有问题。我取样滴入试剂,显出血痂分解痕迹。再查饮水路径,发现上游暗渠被人凿开过,残渣混入主井。”
“有人投毒?”
“不止。”他递上一块焦黑令牌,边缘刻着狼头,“抓了个伪医,叫赵百生,楚南来的。他藏了一本手记,记着如何用腐血激活病毒,还写着‘西境供奉,事成得金五十锭’。”
苏婉盯着那块残牌,眼神渐冷:“这不是天灾,是冲着我们来的。”
李毅点头:“他已经招了部分同伙,但还有人在营里散布‘吃香灰避疫’的谎话,煽动混乱。”
“抓出来。”苏婉合上记录册,“一个都不能漏。”
次日清晨,北风卷着尘土刮过街道。李骁亲自带队封锁营地周边,凡昨日接触患者者,一律押往隔离区。有人反抗,当场按倒在地,绳索捆缚。
赵百生被押到医馆前,双手反绑,脸上仍带着冷笑。他看见苏婉走出来,忽然大喊:“你们懂什么!古法行医千年不衰,你们这些妖人拿镜子照鬼影,就想改规矩?”
苏婉不理他,只对身旁助手道:“准备血清原型。”
“你疯了!”赵百生挣扎起来,“那东西没试过,打进去就是死!”
她挽起袖子,露出小臂。针尖刺入皮肤,药液缓缓推入。周围百姓屏息凝视,连守兵都停下了动作。
注射完毕,她轻轻按住针孔,抬头看向人群:“我会在这里待七日。若我发病,你们尽可说我骗人。若我不病,就请相信——防疫靠的是查证,不是烧书。”
片刻寂静后,角落里一个老妇颤巍巍走出,伸出手:“我也打。”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陈九龄迅速登记姓名,安排接种顺序。
忽听一声暴喝:“住手!”
一名赤膊汉子冲破防线,扑向药箱,手里攥着火折子。他刚要点燃装有旧医书的木箱,李骁一刀鞘砸在他膝弯,扑通跪地。第二刀横扫脖颈,火折飞出三丈远,落入积水熄灭。
“凡再敢煽动焚书、阻挠防疫者,”李骁踩住那人后背,声如铁铸,“斩立决。”
消息传开,城中躁动渐平。
黄昏时分,李震终于抵达。他未进府衙,直奔医馆。苏婉迎出门外,两人在廊下简述经过。她说到血清试用,他只问了一句:“副作用多久显现?”
“最快六个时辰。”
他点头,转向李骁:“封锁范围扩大到三里,所有进出人员登记体温。调工部蒸汽消毒车连夜进场,沿街喷洒石灰水雾。”
“是。”
“另外,把赵百生押到地牢,单独关押。我要亲自审他。”
李骁应诺离去。苏婉看着李震风尘仆仆的脸,轻声道:“你不该来这么快。青牛县那边……”
“那边已定。”他打断她,“这边若崩,前面所有努力都白费。”
她不再多言,转身回屋整理药品清单。李震站在廊下,望着远处正在搭建的隔离棚。几个孩子蹲在栅栏边,隔着缝隙递水给里面的病人。一名老妪接过碗,喝了一口,又慢慢递给身边咳嗽不止的年轻人。
夜深,第一辆蒸汽消毒车驶入主街。铜管喷出白色雾气,弥漫巷陌。百姓躲在窗后观望,有的悄悄打开门缝,让雾气飘进屋内。
李毅带回最新消息:营地深处另有一口废弃枯井,底部挖出三个陶罐,内壁残留暗红色粉末。初步判断为浓缩病原载体,尚未启用。
“差一点。”李震坐在军帐中,手指划过地图上的流民迁徙路线,“他们想等疫情扩散到五州交界再引爆更大规模传染。”
“目的呢?”苏婉问。
“乱。”他说,“只要边境失控,镇北王就有理由调兵入境,打着‘协防’旗号,实则夺权。”
帐内灯火摇曳,映在两人脸上。
苏婉忽然想起什么:“空间还存有两株青髓草,可以加快血清量产。但需要千机分支协助改良萃取装置。”
“明日我就联系李瑶。”李震站起身,“现在最要紧的是撑过头七日。只要新增病例不再翻倍,我们就还有机会。”
她点头,起身欲走,却被他叫住。
“你真不怕那血清出问题?”
她回头,眼神平静:“怕。但我更怕什么都不做。”
他沉默片刻,只说了一个字:“好。”
凌晨,医馆二楼烛火未熄。苏婉伏案记录数据,笔尖沙沙作响。窗外雾气缭绕,街道空寂。忽然,一只麻雀撞上窗棂,跌落在地,翅膀抽搐几下,不动了。
她停下笔,抬头看去。鸟喙边缘泛着淡淡血丝。
她缓缓合上册子,起身走到药柜前,取出最后一支密封药剂。
针管注满液体时,金属碰触瓷盘,发出清脆一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