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驿道尘烟,李骁勒马停在龟兹城外三里处。副将递来一封密报,他未拆,只扫了一眼火漆印——是幽州来的加急令。他将其塞入怀中,抬手示意队伍继续前行。
城门大开,龟兹王阿史那康立于红毯尽头,身后列着西域二十七国使节。紫金长袍在风中轻扬,目光却落在随行车队那几尊被油布覆盖的重物上。
“贵使远来,有失远迎。”龟兹王拱手,笑容温厚,“听闻大晟火炮可穿山裂石,不知今日可有幸一观?”
李骁翻身下马,甲胄未卸,步伐沉稳。“此行非为炫耀武力,而是共商丝路安宁。”他顿了顿,“但若有人不信理,只信铁火,我也不吝一试。”
人群微动。几名小国使臣交换眼神,低声议论。天竺使者婆罗门·迦叶拄杖而立,冷声道:“刀兵之器,伤生害命。尔等以机巧代天罚,岂非逆道?”
李骁不答,挥手命人展开沙盘。黄沙堆成山川河谷,细线勾出道路与关隘。一名工匠上前,用铜尺量距,标注炮位与风向。
“火炮无灵,靠的是算。”李骁指向沙盘,“百步内,差一分则偏十尺;风起三级,弹道需抬三寸。这些数字,写在《工枢录》第三卷,凡愿学者,皆可得之。”
众人怔然。龟兹王眯眼:“既是可学之技,何须千里迢迢来此演示?”
“因有些人,”李骁直视他,“只想看它毁什么,不想知它为何不毁。”
话音落,他亲自走向炮位。四名炮手已就位,掀开油布,露出黝黑炮身。炮管经淬火打磨,刻有测距刻度,底座嵌有调平铜球。
“靶标设在神庙檐角铜钟之下。”龟兹王缓缓道,“若误触圣物,恐惊神怒。”
李骁点头:“那就打钟心。”
全场哗然。神庙距此一百二十步,檐角悬钟不过碗口大小,且风沙不止。
第一发,低弹道。炮声震地,石柱应声断裂,碎石飞溅,却未波及庙墙。
第二发,高抛。炮弹掠空而过,重重砸在钟楼横梁上,铜钟嗡鸣震荡,余音久久不散。
第三发装填时,全场寂静。李骁亲手校准角度,旋紧固定螺栓,退后两步,点燃引信。
轰!
炮弹如钉入肉,正中铜钟中央。一声巨响撕裂长空,钟体从中裂开,半片坠地,激起尘土如雾。
无人说话。连龟兹王的手指都在轻微颤抖。
婆罗门·迦叶猛然抬头:“你毁的是钟,还是人心?此等利器,一旦流散,万邦岂不大乱!”
李骁转身,朝后方挥手。
一道素白身影缓步登台。李瑶披着薄纱斗篷,怀抱竹简,脚步轻稳。她站定在众人之前,声音清亮却不尖锐:
“今日所展,并非战器名录,而是《火器使用规范》。”
她翻开竹简,逐字宣读:“凡私铸火炮攻城掠地者,永不许通商;凡以火药开山修渠、驱动犁铧、凿井取水者,大晟无偿授技,并派匠师指导。”
语毕,四辆推车驶出。第一辆载着蒸汽凿井机,钻头连接火药引爆装置,可在岩层中精准爆破;第二辆是火药驱动的翻土犁,适用于高原硬地;第三辆为采石爆破架,可控制炸裂方向,减少损耗;最后一辆,则是一套简化版轨道测绘仪,附带施工图样。
“疏勒缺水,赠蒸汽磨坊一座,可日碾粮千石。”李瑶合上竹简,“于阗多山,授火药开山术,助其打通南北要道。焉耆欲建新城,赠轨道测绘图一套,三年内可成。”
诸国使节面面相觑,随即争先上前询问细节。康居使者急问:“我国有矿脉深埋,可否借用凿井机?”龟兹商人直接跪下,求购翻土犁图纸。
唯有婆罗门·迦叶冷笑一声,拂袖转身。
一名天竺商人却拦住去路,低声恳求:“大师,纺织机图纸……能不能换?我们愿出双倍香料。”
老僧怒目而视,嘴唇微颤,终未言语。
夜幕降临,王庭设宴款待使团。李骁未入席,独自登上城西高台。远处雪山轮廓清晰,风吹动旌旗猎猎作响。
副将快步赶来:“龟兹王刚签了通商盟约,还主动提出愿为大晟驻军提供粮草补给。”
“他怕了。”李骁望着北方边境,“但他更想拿到火炮图纸。”
“要不要查?”
“不必。”李骁摇头,“让他们看,让他们学。真正难防的,不是仿造一门炮,而是藏在暗处的人心。”
他取出怀中密报,终于拆开。纸页展开,墨迹清晰:**“平西王残部北逃,疑似携图纸出境,沿途九镇加强戒备。”**
副将凑近:“是否立刻返程?”
“传令,明日启程。”李骁收起密报,目光投向边境方向,“沿途查访九镇,看看有多少人在偷偷改铸炮架。”
话音未落,远处驿道火光闪动。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蹄踏破夜色, rider 俯身贴鞍,手中令旗卷边破损。
李骁没有回头。他的手按在腰间刀柄上,指节微微收紧。
马蹄声越来越近。
        城门大开,龟兹王阿史那康立于红毯尽头,身后列着西域二十七国使节。紫金长袍在风中轻扬,目光却落在随行车队那几尊被油布覆盖的重物上。
“贵使远来,有失远迎。”龟兹王拱手,笑容温厚,“听闻大晟火炮可穿山裂石,不知今日可有幸一观?”
李骁翻身下马,甲胄未卸,步伐沉稳。“此行非为炫耀武力,而是共商丝路安宁。”他顿了顿,“但若有人不信理,只信铁火,我也不吝一试。”
人群微动。几名小国使臣交换眼神,低声议论。天竺使者婆罗门·迦叶拄杖而立,冷声道:“刀兵之器,伤生害命。尔等以机巧代天罚,岂非逆道?”
李骁不答,挥手命人展开沙盘。黄沙堆成山川河谷,细线勾出道路与关隘。一名工匠上前,用铜尺量距,标注炮位与风向。
“火炮无灵,靠的是算。”李骁指向沙盘,“百步内,差一分则偏十尺;风起三级,弹道需抬三寸。这些数字,写在《工枢录》第三卷,凡愿学者,皆可得之。”
众人怔然。龟兹王眯眼:“既是可学之技,何须千里迢迢来此演示?”
“因有些人,”李骁直视他,“只想看它毁什么,不想知它为何不毁。”
话音落,他亲自走向炮位。四名炮手已就位,掀开油布,露出黝黑炮身。炮管经淬火打磨,刻有测距刻度,底座嵌有调平铜球。
“靶标设在神庙檐角铜钟之下。”龟兹王缓缓道,“若误触圣物,恐惊神怒。”
李骁点头:“那就打钟心。”
全场哗然。神庙距此一百二十步,檐角悬钟不过碗口大小,且风沙不止。
第一发,低弹道。炮声震地,石柱应声断裂,碎石飞溅,却未波及庙墙。
第二发,高抛。炮弹掠空而过,重重砸在钟楼横梁上,铜钟嗡鸣震荡,余音久久不散。
第三发装填时,全场寂静。李骁亲手校准角度,旋紧固定螺栓,退后两步,点燃引信。
轰!
炮弹如钉入肉,正中铜钟中央。一声巨响撕裂长空,钟体从中裂开,半片坠地,激起尘土如雾。
无人说话。连龟兹王的手指都在轻微颤抖。
婆罗门·迦叶猛然抬头:“你毁的是钟,还是人心?此等利器,一旦流散,万邦岂不大乱!”
李骁转身,朝后方挥手。
一道素白身影缓步登台。李瑶披着薄纱斗篷,怀抱竹简,脚步轻稳。她站定在众人之前,声音清亮却不尖锐:
“今日所展,并非战器名录,而是《火器使用规范》。”
她翻开竹简,逐字宣读:“凡私铸火炮攻城掠地者,永不许通商;凡以火药开山修渠、驱动犁铧、凿井取水者,大晟无偿授技,并派匠师指导。”
语毕,四辆推车驶出。第一辆载着蒸汽凿井机,钻头连接火药引爆装置,可在岩层中精准爆破;第二辆是火药驱动的翻土犁,适用于高原硬地;第三辆为采石爆破架,可控制炸裂方向,减少损耗;最后一辆,则是一套简化版轨道测绘仪,附带施工图样。
“疏勒缺水,赠蒸汽磨坊一座,可日碾粮千石。”李瑶合上竹简,“于阗多山,授火药开山术,助其打通南北要道。焉耆欲建新城,赠轨道测绘图一套,三年内可成。”
诸国使节面面相觑,随即争先上前询问细节。康居使者急问:“我国有矿脉深埋,可否借用凿井机?”龟兹商人直接跪下,求购翻土犁图纸。
唯有婆罗门·迦叶冷笑一声,拂袖转身。
一名天竺商人却拦住去路,低声恳求:“大师,纺织机图纸……能不能换?我们愿出双倍香料。”
老僧怒目而视,嘴唇微颤,终未言语。
夜幕降临,王庭设宴款待使团。李骁未入席,独自登上城西高台。远处雪山轮廓清晰,风吹动旌旗猎猎作响。
副将快步赶来:“龟兹王刚签了通商盟约,还主动提出愿为大晟驻军提供粮草补给。”
“他怕了。”李骁望着北方边境,“但他更想拿到火炮图纸。”
“要不要查?”
“不必。”李骁摇头,“让他们看,让他们学。真正难防的,不是仿造一门炮,而是藏在暗处的人心。”
他取出怀中密报,终于拆开。纸页展开,墨迹清晰:**“平西王残部北逃,疑似携图纸出境,沿途九镇加强戒备。”**
副将凑近:“是否立刻返程?”
“传令,明日启程。”李骁收起密报,目光投向边境方向,“沿途查访九镇,看看有多少人在偷偷改铸炮架。”
话音未落,远处驿道火光闪动。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蹄踏破夜色, rider 俯身贴鞍,手中令旗卷边破损。
李骁没有回头。他的手按在腰间刀柄上,指节微微收紧。
马蹄声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