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在铁轨上疾驰,蒸汽机的节奏沉稳而急促。车厢内,几名随行医师围坐在木桌旁,脸色发白。一名年轻女医手扶额头,声音微颤:“苏大夫,小周刚才量过体温,已经三十九度了。”
苏婉正低头翻看一份病患记录,闻言立刻起身,快步走到那名发热的医护身旁。她伸手探其额头,又翻开眼睑查看瞳孔,眉头一紧。
“先服药。”她从随身布袋中取出一小包灰白色粉末,递给旁边人,“每人半勺,温水冲服,十分钟后若无呕吐反应,再补半勺。”
有人迟疑:“这……是何药?能管用吗?”
“是空间里培育的抗毒草本提纯物。”她的语气没有起伏,却带着不容质疑的分量,“我们没时间争论原理。要么信我,要么等死。”
众人沉默,陆续接过药粉。苏婉自己也喝下一口,将空纸包放在桌上。
她坐回原位,摊开地图,目光落在闽越沿海三县的标记上。指尖沿着水道缓缓移动,随后打开乾坤万象匣,调出数据库中的病原档案。屏幕上一行数据跳动:第356号样本——牛痘变异株改良痕迹匹配度91.7%。
她合上匣子,抬头对众人说:“这不是天灾。是人为泄露的生化毒株,通过水源传播。症状初期发热浮肿,后期咳血溃烂,致死率极高。”
车厢里一片死寂。
“立刻更换所有防护布衣,器械入箱前必须沸水浸泡两轮。饮用水只准用蒸馏水。任何人出现发热,立即隔离。”她顿了顿,“我会用加密信鸽传讯李瑶,让她封锁周边工坊水源,排查近期接触过蒸汽系统的匠人名单。”
一只灰羽信鸽从车窗飞出,脚上绑着细铜管。
---
闽越重疫村外,黄土路上散落着几块碎石。村口老槐树下,十几个村民跪在地上,面前摆着香炉和纸钱。一个白发老者拄拐哭喊:“祖宗保佑,驱走妖医!他们来了就要抢地灭族啊!”
李毅站在高坡上,望远镜扫过村落四周。他低声下令:“暗卫一组封锁东侧山道,二组控制水井区域,禁止任何人进出。”
下方,苏婉脱去外袍,露出左臂。她取出一把银刀,在火上烤了片刻,划破皮肤,血珠渗出。她将血滴入一碗井水中,仰头饮尽。
人群瞬间安静。
“我是医生。”她声音不高,却清晰传至每一个人耳中,“我不懂你们怕什么。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已经喝了这水。如果它有毒,我会第一个发病。等我倒下,你们再赶我走也不迟。”
没人说话。
她身后,一辆轨道车缓缓停靠。车上挂着“净化营”布旗,箱体改装成了临时厨房,正冒着热气。
“愿意进营的人,”她说,“可以带家人一起住进来。七天免费供食,每日两次消毒,孩子优先治疗。”
风卷起尘土,吹动她额前的碎发。
终于,一个瘦弱男孩从门缝里探出身。他脸上有红斑,走路踉跄。苏婉蹲下身,轻声问:“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嘴唇哆嗦:“阿……阿禾。”
她牵起他的手,往医棚走去。身后,一道门吱呀推开,又一道。
---
医棚由三顶大帐拼接而成,内部架起简易蒸馏装置。耐热瓷管连接着轨道车的蒸汽出口,另一端通入陶制冷凝槽。苏婉盯着试管中缓慢凝聚的液滴,神情专注。
这是第三次尝试。
前两次,陶罐在高压下炸裂,蒸汽喷涌,差点伤人。现在这套系统勉强运转,但压力仍不稳定。她不断调整阀门,手背被烫出一道红痕。
“再试最后一次。”她说,“原料只剩两名痊愈患者的血液。”
李瑶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蒸馏温度维持在八十二度,超过会破坏抗体结构。过滤膜已按你给的参数重新编织,应该能撑住四轮循环。”
苏婉点头,将第一份血浆注入加热舱。蒸汽升腾,经过瓷管传输,在冷凝端逐渐凝成透明液体。她用吸管取样,滴入试剂瓶。
颜色由浑浊转清。
“成了。”她低声说。
她立刻为阿禾注射血清。针尖刺入皮肤,药液缓缓推入。男孩闭着眼,呼吸微弱。
六时辰过去,天光微亮。阿禾额头的热度退了下去,眼皮轻轻颤动,睁开了眼。
苏婉握住他的手,感觉到了回应的力道。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向净化营。有人抱着昏迷的孩子,有人扶着瘫软的老人。医棚前排起了长队。
---
第三日清晨,村庙前聚满了人。
五名本地郎中站在台阶上,其中一人手持竹简,高声宣读:“牛痘之术,以活人试毒,乃邪法也!接种者死后魂魄不得归宗,祖坟不容!今日起,凡接受李氏医治者,逐出族谱!”
台下有人附和,也有人犹豫。几个家属围住医棚,嚷着要接回正在输液的亲人。
李瑶的身影出现在村口。她没穿官服,只披一件青布斗篷,手里拎着一个密封木盒。
她径直走上庙前石台,打开盒子,取出三支玻璃试管,里面盛着暗红色液体。
“这是三天前死亡患者的血液样本。”她将试管举高,“你们说我们散播瘟疫。那我问你们——谁敢与病人同吃同住三日,若不染病,我当场认错,永不再来此地行医。”
无人应答。
她目光扫过那几名郎中:“我知道你们中有两人,半月前在平西王使节驻地领过银钱。账目、交接人、密信内容,我都已掌握。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一是当众承认受人指使,二是跟我走一趟暗部据点。”
一名年轻医师突然扑通跪下,浑身发抖:“是我……我收了二十两银子,他们让我带头反对打针……我不知道会害这么多人……”
苏婉走了过来。她没看那人,而是问:“你家里有孩子吗?”
“有……才五岁。”
“那你现在就去清洁队报到。”她说,“穿上防护衣,进重症区清理污物,看三天病人吐的血、拉的秽物。如果你还能站着出来,我再告诉你什么叫医者的良心。”
那人哽咽着点头。
苏婉转身看向人群:“血清今天开始大规模接种。明天会有更多轨道车运来药品和食物。只要还有一人未愈,我就不会离开。”
她回到医棚,拿起一支新装好的血清,准备为下一位患者注射。
棚外,晨雾尚未散尽。蒸汽机低鸣,轨道车静静停靠在路边,车门敞开,像是等待新一轮生命的运送。
苏婉的手稳定地推进针管,药液消失在皮肤之下。
        苏婉正低头翻看一份病患记录,闻言立刻起身,快步走到那名发热的医护身旁。她伸手探其额头,又翻开眼睑查看瞳孔,眉头一紧。
“先服药。”她从随身布袋中取出一小包灰白色粉末,递给旁边人,“每人半勺,温水冲服,十分钟后若无呕吐反应,再补半勺。”
有人迟疑:“这……是何药?能管用吗?”
“是空间里培育的抗毒草本提纯物。”她的语气没有起伏,却带着不容质疑的分量,“我们没时间争论原理。要么信我,要么等死。”
众人沉默,陆续接过药粉。苏婉自己也喝下一口,将空纸包放在桌上。
她坐回原位,摊开地图,目光落在闽越沿海三县的标记上。指尖沿着水道缓缓移动,随后打开乾坤万象匣,调出数据库中的病原档案。屏幕上一行数据跳动:第356号样本——牛痘变异株改良痕迹匹配度91.7%。
她合上匣子,抬头对众人说:“这不是天灾。是人为泄露的生化毒株,通过水源传播。症状初期发热浮肿,后期咳血溃烂,致死率极高。”
车厢里一片死寂。
“立刻更换所有防护布衣,器械入箱前必须沸水浸泡两轮。饮用水只准用蒸馏水。任何人出现发热,立即隔离。”她顿了顿,“我会用加密信鸽传讯李瑶,让她封锁周边工坊水源,排查近期接触过蒸汽系统的匠人名单。”
一只灰羽信鸽从车窗飞出,脚上绑着细铜管。
---
闽越重疫村外,黄土路上散落着几块碎石。村口老槐树下,十几个村民跪在地上,面前摆着香炉和纸钱。一个白发老者拄拐哭喊:“祖宗保佑,驱走妖医!他们来了就要抢地灭族啊!”
李毅站在高坡上,望远镜扫过村落四周。他低声下令:“暗卫一组封锁东侧山道,二组控制水井区域,禁止任何人进出。”
下方,苏婉脱去外袍,露出左臂。她取出一把银刀,在火上烤了片刻,划破皮肤,血珠渗出。她将血滴入一碗井水中,仰头饮尽。
人群瞬间安静。
“我是医生。”她声音不高,却清晰传至每一个人耳中,“我不懂你们怕什么。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已经喝了这水。如果它有毒,我会第一个发病。等我倒下,你们再赶我走也不迟。”
没人说话。
她身后,一辆轨道车缓缓停靠。车上挂着“净化营”布旗,箱体改装成了临时厨房,正冒着热气。
“愿意进营的人,”她说,“可以带家人一起住进来。七天免费供食,每日两次消毒,孩子优先治疗。”
风卷起尘土,吹动她额前的碎发。
终于,一个瘦弱男孩从门缝里探出身。他脸上有红斑,走路踉跄。苏婉蹲下身,轻声问:“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嘴唇哆嗦:“阿……阿禾。”
她牵起他的手,往医棚走去。身后,一道门吱呀推开,又一道。
---
医棚由三顶大帐拼接而成,内部架起简易蒸馏装置。耐热瓷管连接着轨道车的蒸汽出口,另一端通入陶制冷凝槽。苏婉盯着试管中缓慢凝聚的液滴,神情专注。
这是第三次尝试。
前两次,陶罐在高压下炸裂,蒸汽喷涌,差点伤人。现在这套系统勉强运转,但压力仍不稳定。她不断调整阀门,手背被烫出一道红痕。
“再试最后一次。”她说,“原料只剩两名痊愈患者的血液。”
李瑶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蒸馏温度维持在八十二度,超过会破坏抗体结构。过滤膜已按你给的参数重新编织,应该能撑住四轮循环。”
苏婉点头,将第一份血浆注入加热舱。蒸汽升腾,经过瓷管传输,在冷凝端逐渐凝成透明液体。她用吸管取样,滴入试剂瓶。
颜色由浑浊转清。
“成了。”她低声说。
她立刻为阿禾注射血清。针尖刺入皮肤,药液缓缓推入。男孩闭着眼,呼吸微弱。
六时辰过去,天光微亮。阿禾额头的热度退了下去,眼皮轻轻颤动,睁开了眼。
苏婉握住他的手,感觉到了回应的力道。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向净化营。有人抱着昏迷的孩子,有人扶着瘫软的老人。医棚前排起了长队。
---
第三日清晨,村庙前聚满了人。
五名本地郎中站在台阶上,其中一人手持竹简,高声宣读:“牛痘之术,以活人试毒,乃邪法也!接种者死后魂魄不得归宗,祖坟不容!今日起,凡接受李氏医治者,逐出族谱!”
台下有人附和,也有人犹豫。几个家属围住医棚,嚷着要接回正在输液的亲人。
李瑶的身影出现在村口。她没穿官服,只披一件青布斗篷,手里拎着一个密封木盒。
她径直走上庙前石台,打开盒子,取出三支玻璃试管,里面盛着暗红色液体。
“这是三天前死亡患者的血液样本。”她将试管举高,“你们说我们散播瘟疫。那我问你们——谁敢与病人同吃同住三日,若不染病,我当场认错,永不再来此地行医。”
无人应答。
她目光扫过那几名郎中:“我知道你们中有两人,半月前在平西王使节驻地领过银钱。账目、交接人、密信内容,我都已掌握。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一是当众承认受人指使,二是跟我走一趟暗部据点。”
一名年轻医师突然扑通跪下,浑身发抖:“是我……我收了二十两银子,他们让我带头反对打针……我不知道会害这么多人……”
苏婉走了过来。她没看那人,而是问:“你家里有孩子吗?”
“有……才五岁。”
“那你现在就去清洁队报到。”她说,“穿上防护衣,进重症区清理污物,看三天病人吐的血、拉的秽物。如果你还能站着出来,我再告诉你什么叫医者的良心。”
那人哽咽着点头。
苏婉转身看向人群:“血清今天开始大规模接种。明天会有更多轨道车运来药品和食物。只要还有一人未愈,我就不会离开。”
她回到医棚,拿起一支新装好的血清,准备为下一位患者注射。
棚外,晨雾尚未散尽。蒸汽机低鸣,轨道车静静停靠在路边,车门敞开,像是等待新一轮生命的运送。
苏婉的手稳定地推进针管,药液消失在皮肤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