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外风势未歇,帘角翻动间,一缕冷光斜切入内。李震撑在案上的手微微一颤,笔尖顿住,墨迹在纸上洇开一圈。
苏婉已立于榻前,手中银针未收,目光落在他指节上。那枚玉符仍被攥在掌心,边缘压得指腹发白。
“辰时将至。”她声音不高,“热气球若再迟,风向就要变了。”
李震没应声,只缓缓闭了下眼。额头渗出一层细汗,唇色泛青,呼吸短促而深重。他想抬手去拿地图,手臂却像灌了铅,刚动一下便坠了下来。
苏婉上前半步,指尖轻点他肩井穴,另一手迅速将银针刺入耳后。李震身体一僵,随即松弛些许。她低声说:“痛感封住一时,不能久撑。你若昏过去,我不会再叫醒你。”
话落,她转身走到角落药箱旁,取出一块暗褐色膏体,掰下一小块塞进他口中。“含着,别咽。”她说完,不再看他,只守在榻边,盯着他脉搏跳动的频率。
帐外脚步急促,李瑶掀帘而入,披风带进一阵寒气。“锅炉压力稳住了,气囊修补完成,蒸汽已充入七成。”她语速极快,“ technicians说再有半刻钟就能升空。”
“让他们立刻点火。”李震开口,嗓音沙哑如磨石,“传令李骁,炮队待命,不得擅自试射。”
“是。”李瑶点头,正要退出,却被苏婉叫住。
“带上这个。”苏婉递过一只小瓷瓶,“高空风烈,你体质偏弱,莫要受寒。”
李瑶接过,没多言,转身快步离去。
帐内重归寂静。李震靠在软榻上,眼皮沉重,意识却不敢松懈。他抬手摸向袖中传声筒——那是用铜管与共鸣腔制成的简易通讯器,一端连向热气球操控台,一端置于帅帐之内。
他轻轻吹了一口气,铜管嗡鸣微响。
“听得见吗?”他低问。
片刻,回应传来,断续却清晰:“……听……见……李瑶……已登艇……准备离地。”
李震闭目,手指搭在传声筒上,如同握着整支大军的命脉。
---
热气球在东侧空地缓缓升起,蒸汽从底部喷口喷涌而出,推动巨囊脱离地面。李瑶站在吊篮中央,双手紧握操纵杆,目光扫过四周。
风自正东而来,云层稀薄,视野开阔。她举起折叠铜镜望远镜,镜片经空间系统改良,可调焦距与折射角度。她先对准江心寺,只见孤岛静卧江中,寺墙斑驳,林木掩映。
无异常。
她旋即转向东南方向,镜头缓缓移动。草棚连片,看似寻常驻军之所,但她注意到一处棚顶边缘,稻草铺设不均,露出一角麻布,颜色泛黄。
她调近焦距。
麻袋口微敞,几粒橙黄粉末洒落在地,反光刺眼。
硫磺。
她心头一紧,迅速掏出随身图纸,在东南三里处画下标记。随即抓起旗语杆,打出三短两长信号,又按下蒸汽哨鸣器两次——这是预设应急协议:发现敌方火攻储备。
地面指挥台立即响应。传令兵飞奔而出,直扑炮阵。
---
李骁立于火炮阵前,披甲执旗,目光紧盯山谷入口。十门开花炮呈扇形展开,炮口仰起,炮手已就位。
哨鸣声传来,他猛地抬头,望向空中那一点红影。
旗语落下,他瞳孔一缩。
“东南三里,密林深处,藏有投石机!”他高声下令,“校准方位,最小试射单元,烟雾弹一枚!”
炮手迅速调整仰角,装填完毕。一声轰响,炮弹划破晨空,拖着白烟飞出,在林间炸开一团灰雾。
李瑶在高空紧盯落点,发现偏差约二十步。她立刻打出修正旗语:左移五度,俯角减半。
地面炮阵再次调整。
“放!”
十门火炮齐发,炮口焰光连闪,十颗开花弹呼啸而出,精准落入灰雾区域。
轰——!
林中火光冲天,六座投石机瞬间崩解,备用石弹接连引爆,碎石横飞。浓烟裹挟着硫磺燃烧的刺鼻气味,直冲云霄。
李骁嘴角微扬,手中令旗一收。“目标清除。”他沉声道,“传令各部,保持警戒,敌军必有后续动作。”
副将抱拳领命而去。
他并未放松,反而盯得更紧。山谷静谧,鸟雀惊飞,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
帅帐内,李震听着传声筒中传来的炮击声,一声接一声,稳定而有力。
他知道,成了。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舌下参膏早已化尽,体内空荡如洗。眼前发黑,耳边嗡鸣不止,但他仍强撑着,手指始终未离传声筒。
“李瑶。”他低声唤。
“在。”回应很快。
“继续巡航,别只看江心寺。敌人既然敢设火攻,就不会只有一处埋伏。”
“明白。我已发现东南方向有车队移动痕迹,疑似后勤补给线,准备追踪。”
“小心。”他说完这句,喉头一甜,硬生生咽了回去。
苏婉察觉异样,立刻探手按住他腕脉。脉象浮乱,气血逆冲。她眉头紧锁,却不能再施针——同一穴位连续刺激会伤及经络。
她只能将手覆在他手背上,传递一丝温热。
“你还撑得住?”她问。
李震没答,只是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
那一瞬,他的眼神清醒而坚定,仿佛疼痛从未存在。
---
高空之上,寒风凛冽。李瑶裹紧披风,望远镜再度对准江面。
她忽然发现,江心寺后方水域,水纹异样。本该平静的江流,在某一区域形成微小漩涡,持续不断。
她调焦细看,发现水下隐约有金属结构,似桩基连接地道出口。
“机关不止在地窖……”她喃喃,“还在水底。”
她正欲记录,忽见远处山脊有尘土扬起。
骑兵。
人数不多,但行进路线隐蔽,贴着林缘疾驰,目标正是火炮阵地侧翼。
她立刻打出旗语:**敌骑迂回,速度极快,数量约五十,距我军左翼不足两里**。
传声筒中,李震的声音再度响起,虽虚弱却果断:“通知李骁,勿动主力,派两队弓弩手埋伏林口,放近了打。”
“是!”李瑶回应。
她放下旗语杆,转而握住操纵杆,准备降低高度,以便更清晰观察敌骑装备。
就在此时,吊篮轻微晃动。
她低头一看,脚下气囊连接处,一根铆钉正在松动,细微裂痕沿接缝蔓延。
若在高空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她没有慌乱,迅速从腰间取出一支金属胶管——空间储备的耐高温密封剂。她蹲下身,将胶体挤入裂缝,又用铜片加固。
风更大了。
热气球开始轻微倾斜。
她一手抓牢栏杆,一手继续作业,指节因用力泛白。
下方,李骁接到情报,立即下令:“左翼林区,埋伏两队弓弩,不得暴露。其余人,装弹待命。”
他站在炮阵最前方,目光如铁。
山谷静默,唯有风声掠过炮口,发出低沉呜咽。
李瑶终于封好裂缝,直起身,望远镜再度举起。
敌骑已逼近林口。
她打出最后一道旗语:**进入射程,三息内发箭**。
李骁看到信号,手中令旗缓缓扬起。
弓弦拉满,箭镞寒光闪烁。
敌骑踏入林间小道,马蹄踏碎枯叶。
李骁令旗猛然挥落——
箭雨倾泻而出。
        苏婉已立于榻前,手中银针未收,目光落在他指节上。那枚玉符仍被攥在掌心,边缘压得指腹发白。
“辰时将至。”她声音不高,“热气球若再迟,风向就要变了。”
李震没应声,只缓缓闭了下眼。额头渗出一层细汗,唇色泛青,呼吸短促而深重。他想抬手去拿地图,手臂却像灌了铅,刚动一下便坠了下来。
苏婉上前半步,指尖轻点他肩井穴,另一手迅速将银针刺入耳后。李震身体一僵,随即松弛些许。她低声说:“痛感封住一时,不能久撑。你若昏过去,我不会再叫醒你。”
话落,她转身走到角落药箱旁,取出一块暗褐色膏体,掰下一小块塞进他口中。“含着,别咽。”她说完,不再看他,只守在榻边,盯着他脉搏跳动的频率。
帐外脚步急促,李瑶掀帘而入,披风带进一阵寒气。“锅炉压力稳住了,气囊修补完成,蒸汽已充入七成。”她语速极快,“ technicians说再有半刻钟就能升空。”
“让他们立刻点火。”李震开口,嗓音沙哑如磨石,“传令李骁,炮队待命,不得擅自试射。”
“是。”李瑶点头,正要退出,却被苏婉叫住。
“带上这个。”苏婉递过一只小瓷瓶,“高空风烈,你体质偏弱,莫要受寒。”
李瑶接过,没多言,转身快步离去。
帐内重归寂静。李震靠在软榻上,眼皮沉重,意识却不敢松懈。他抬手摸向袖中传声筒——那是用铜管与共鸣腔制成的简易通讯器,一端连向热气球操控台,一端置于帅帐之内。
他轻轻吹了一口气,铜管嗡鸣微响。
“听得见吗?”他低问。
片刻,回应传来,断续却清晰:“……听……见……李瑶……已登艇……准备离地。”
李震闭目,手指搭在传声筒上,如同握着整支大军的命脉。
---
热气球在东侧空地缓缓升起,蒸汽从底部喷口喷涌而出,推动巨囊脱离地面。李瑶站在吊篮中央,双手紧握操纵杆,目光扫过四周。
风自正东而来,云层稀薄,视野开阔。她举起折叠铜镜望远镜,镜片经空间系统改良,可调焦距与折射角度。她先对准江心寺,只见孤岛静卧江中,寺墙斑驳,林木掩映。
无异常。
她旋即转向东南方向,镜头缓缓移动。草棚连片,看似寻常驻军之所,但她注意到一处棚顶边缘,稻草铺设不均,露出一角麻布,颜色泛黄。
她调近焦距。
麻袋口微敞,几粒橙黄粉末洒落在地,反光刺眼。
硫磺。
她心头一紧,迅速掏出随身图纸,在东南三里处画下标记。随即抓起旗语杆,打出三短两长信号,又按下蒸汽哨鸣器两次——这是预设应急协议:发现敌方火攻储备。
地面指挥台立即响应。传令兵飞奔而出,直扑炮阵。
---
李骁立于火炮阵前,披甲执旗,目光紧盯山谷入口。十门开花炮呈扇形展开,炮口仰起,炮手已就位。
哨鸣声传来,他猛地抬头,望向空中那一点红影。
旗语落下,他瞳孔一缩。
“东南三里,密林深处,藏有投石机!”他高声下令,“校准方位,最小试射单元,烟雾弹一枚!”
炮手迅速调整仰角,装填完毕。一声轰响,炮弹划破晨空,拖着白烟飞出,在林间炸开一团灰雾。
李瑶在高空紧盯落点,发现偏差约二十步。她立刻打出修正旗语:左移五度,俯角减半。
地面炮阵再次调整。
“放!”
十门火炮齐发,炮口焰光连闪,十颗开花弹呼啸而出,精准落入灰雾区域。
轰——!
林中火光冲天,六座投石机瞬间崩解,备用石弹接连引爆,碎石横飞。浓烟裹挟着硫磺燃烧的刺鼻气味,直冲云霄。
李骁嘴角微扬,手中令旗一收。“目标清除。”他沉声道,“传令各部,保持警戒,敌军必有后续动作。”
副将抱拳领命而去。
他并未放松,反而盯得更紧。山谷静谧,鸟雀惊飞,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
帅帐内,李震听着传声筒中传来的炮击声,一声接一声,稳定而有力。
他知道,成了。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舌下参膏早已化尽,体内空荡如洗。眼前发黑,耳边嗡鸣不止,但他仍强撑着,手指始终未离传声筒。
“李瑶。”他低声唤。
“在。”回应很快。
“继续巡航,别只看江心寺。敌人既然敢设火攻,就不会只有一处埋伏。”
“明白。我已发现东南方向有车队移动痕迹,疑似后勤补给线,准备追踪。”
“小心。”他说完这句,喉头一甜,硬生生咽了回去。
苏婉察觉异样,立刻探手按住他腕脉。脉象浮乱,气血逆冲。她眉头紧锁,却不能再施针——同一穴位连续刺激会伤及经络。
她只能将手覆在他手背上,传递一丝温热。
“你还撑得住?”她问。
李震没答,只是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
那一瞬,他的眼神清醒而坚定,仿佛疼痛从未存在。
---
高空之上,寒风凛冽。李瑶裹紧披风,望远镜再度对准江面。
她忽然发现,江心寺后方水域,水纹异样。本该平静的江流,在某一区域形成微小漩涡,持续不断。
她调焦细看,发现水下隐约有金属结构,似桩基连接地道出口。
“机关不止在地窖……”她喃喃,“还在水底。”
她正欲记录,忽见远处山脊有尘土扬起。
骑兵。
人数不多,但行进路线隐蔽,贴着林缘疾驰,目标正是火炮阵地侧翼。
她立刻打出旗语:**敌骑迂回,速度极快,数量约五十,距我军左翼不足两里**。
传声筒中,李震的声音再度响起,虽虚弱却果断:“通知李骁,勿动主力,派两队弓弩手埋伏林口,放近了打。”
“是!”李瑶回应。
她放下旗语杆,转而握住操纵杆,准备降低高度,以便更清晰观察敌骑装备。
就在此时,吊篮轻微晃动。
她低头一看,脚下气囊连接处,一根铆钉正在松动,细微裂痕沿接缝蔓延。
若在高空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她没有慌乱,迅速从腰间取出一支金属胶管——空间储备的耐高温密封剂。她蹲下身,将胶体挤入裂缝,又用铜片加固。
风更大了。
热气球开始轻微倾斜。
她一手抓牢栏杆,一手继续作业,指节因用力泛白。
下方,李骁接到情报,立即下令:“左翼林区,埋伏两队弓弩,不得暴露。其余人,装弹待命。”
他站在炮阵最前方,目光如铁。
山谷静默,唯有风声掠过炮口,发出低沉呜咽。
李瑶终于封好裂缝,直起身,望远镜再度举起。
敌骑已逼近林口。
她打出最后一道旗语:**进入射程,三息内发箭**。
李骁看到信号,手中令旗缓缓扬起。
弓弦拉满,箭镞寒光闪烁。
敌骑踏入林间小道,马蹄踏碎枯叶。
李骁令旗猛然挥落——
箭雨倾泻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