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斥候的急报刚落,李骁已翻身上马。他没有多言,只将令旗一卷,塞入腰间皮套,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嘶鸣着冲出主营辕门。夜风扑面,带着江岸湿土的气息,远处柳河坡的轮廓在月色下若隐若现,敌营篝火零星闪烁,像是蛰伏的兽眼。
他驰至前锋集结地,几名骑兵统领早已列队等候。李骁抬手示意,一名校尉上前呈上地形图。图是工兵连夜绘制的,墨迹未干,沼泽区用深褐圈出,边缘标注“承重不足,马蹄易陷”。
“轻骑三队,按计划行事。”李骁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扮作溃兵,往沼泽深处退。记住,火漆印青石板要插得松些,让他们看得见破绽。”
校尉领命而去。片刻后,一队骑兵调转马头,故意踢起尘土,沿预定路线疾驰而去。他们甲胄散乱,旗帜斜拖,远远望去,确如败逃之师。
李骁伏身藏于山隘之后,目光紧盯敌营动向。约莫半炷香时间,敌营骚动起来。先是几骑探马奔出,在外围盘旋查探,随后号角连响,大批步卒涌出营门,紧随其后的是整装待发的重甲骑兵。王晏果然中计,亲率主力追击而来。
泥地在重压下迅速塌陷。前排士兵尚能勉强前行,但越往里走,地面越软,战马四蹄深陷,挣扎不得。有人试图拖拽,反被带入泥中。阵型大乱之际,李骁猛然抽出令旗,迎风一展。
“放箭!”
号令既出,埋伏于侧翼的弓手齐射,羽箭如雨落下。敌军猝不及防,盾阵未成,已有数十人倒地。惨叫声中,残部慌忙后撤,却发现来路浮桥已被预先炸毁,木板断裂,悬空摇晃,根本无法通行。
李骁策马跃上高坡,冷眼俯视战场。敌军被困泥沼,进退维谷,如同困兽。但他并未下令总攻。他知道,真正的反击才刚开始。
果然,不多时,敌阵后方鼓声骤起。一队弓手迅速列阵,盾牌在外,弓弦拉满。下一瞬,密集箭雨腾空而起,直扑山坡上的伏兵。数名骑兵应声落马,冲锋之势为之一滞。
“升热气球。”李骁沉声下令。
下游林带深处,早已待命的工兵点燃蒸汽炉。随着锅炉压力攀升,三个巨大的气囊缓缓充气,脱离地面。绳索解开刹那,热气球徐徐升起,悬停于敌军正上方。
当第二波箭雨射出时,气球底部垂下的防火帆布同时展开,形成一道移动屏障。箭矢撞上帆布,纷纷滑落泥中,未能伤及一人。更关键的是,气球随即投下照明弹,磷火燃烧,将整片沼泽照得亮如白昼。
“三面合围,压缩阵型!”李骁挥动令旗。
号角声起,左翼火炮推进至高地,精准轰击敌军集结点;右翼步兵持长矛压上,逼迫残部向中心收缩;而他亲率铁骑,自高坡直冲而下,直取敌军指挥台。
王晏立于一台木制高台之上,披甲执剑,面色铁青。他望着四周步步紧逼的火光与烟尘,终于明白自己踏入了何等绝境。前方是吞噬人马的泥沼,背后是断桥深渊,两侧皆被火炮封锁,连空中都悬着那诡异的飞行器。
他忽然仰天大笑,笑声嘶哑,却透着一丝清明。
“好一个阳谋……你根本不怕我识破。”他手中长剑一震,指向李骁,“这地势本就是杀器,你只是引我进来罢了。”
李骁勒马停于坡前,距高台不过二十步。他未答话,只抬手示意身后号角手。
《破阵乐》响起,低沉而压迫,一声声敲在残军心头。那曲调并非喧嚣鼓舞,而是缓慢、坚定,仿佛命运的鼓点,宣告着终局的到来。
王晏不再言语。他环视四周,亲兵死伤殆尽,将旗倾倒,连最后一面战鼓也裂了口。他缓缓抬起手,将长剑横于眼前。剑身映着火光,照出他苍老的面容——鬓发斑白,眼角刻满岁月与权谋的痕迹。
然后,他用力一掷。
长剑飞出,插入泥中,直至没柄。
转身,他迈步走入浓烟深处。身影被火焰吞没前,最后回望了一眼这片他曾誓要踏平的土地。
李骁坐在马上,目光未移。他知道,这一战已无悬念。但他没有下令追击,也没有欢呼胜利。他只是静静看着那团烟雾,直到它被夜风吹散。
“救活的俘虏,统一押送主营。”他低声下令。
副将策马上前:“是否清剿残部?”
“不必。”李骁摇头,“他们已无战意。留下百人看守,其余随我巩固防线。上游江道尚未排查,不能松懈。”
话音未落,一名传令兵飞奔而至,滚鞍下马:“报!西南小径发现敌军遗弃辎重,内有文书残卷,疑似王晏军令底稿!”
李骁皱眉:“拿来看。”
传令兵呈上一只焦黑木匣,锁扣已熔,内部纸张半毁。李骁抽出其中一页,借火光细看。字迹模糊,但依稀可辨“闽越”“粮草接应”“七日内会师”等字样。
他将纸页折好,收入怀中。
“通知工兵队,明日一早勘察沼泽边缘,铺设临时栈道。另派两队精锐,沿西南小径追踪三十里,查清补给来源。”
副将应诺欲去,李骁又叫住他:“把那批俘虏分开关押,重点审问曾服役于工部记档的流民出身者。”
“是。”
夜风渐强,吹动战旗猎猎作响。战场上哀嚎渐息,只剩泥沼中偶尔传出挣扎的闷响。李骁翻身下马,蹲身检查一具敌军尸体。那人铠甲陈旧,腰间挂着一枚铜牌,刻着“工部壬字营”五字。
他盯着那枚铜牌,指尖轻轻摩挲边缘。
片刻后站起身,拍去靴上泥污,重新跨上战马。他没有回头再看战场一眼,只将令旗取出,握在手中。
前方江岸灯火隐约,主营仍在运转。他知道,父亲还在等战报,妹妹在整理情报,母亲或许正熬着药汤。而这场仗,才刚刚撕开一角真相。
他扬鞭催马,沿着江堤疾行。马蹄踏过碎石,溅起几点火星。远处,一艘改装战船正缓缓靠岸,甲板上站着一名女子,身穿工装袍,袖口沾着油渍,正低头核对一份图纸。
李骁远远望见她,微微勒缰。
那女子似有所觉,抬头看来。两人隔空对视一瞬,她点了点头,他也点头回应。
然后,他继续前行。
        他驰至前锋集结地,几名骑兵统领早已列队等候。李骁抬手示意,一名校尉上前呈上地形图。图是工兵连夜绘制的,墨迹未干,沼泽区用深褐圈出,边缘标注“承重不足,马蹄易陷”。
“轻骑三队,按计划行事。”李骁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扮作溃兵,往沼泽深处退。记住,火漆印青石板要插得松些,让他们看得见破绽。”
校尉领命而去。片刻后,一队骑兵调转马头,故意踢起尘土,沿预定路线疾驰而去。他们甲胄散乱,旗帜斜拖,远远望去,确如败逃之师。
李骁伏身藏于山隘之后,目光紧盯敌营动向。约莫半炷香时间,敌营骚动起来。先是几骑探马奔出,在外围盘旋查探,随后号角连响,大批步卒涌出营门,紧随其后的是整装待发的重甲骑兵。王晏果然中计,亲率主力追击而来。
泥地在重压下迅速塌陷。前排士兵尚能勉强前行,但越往里走,地面越软,战马四蹄深陷,挣扎不得。有人试图拖拽,反被带入泥中。阵型大乱之际,李骁猛然抽出令旗,迎风一展。
“放箭!”
号令既出,埋伏于侧翼的弓手齐射,羽箭如雨落下。敌军猝不及防,盾阵未成,已有数十人倒地。惨叫声中,残部慌忙后撤,却发现来路浮桥已被预先炸毁,木板断裂,悬空摇晃,根本无法通行。
李骁策马跃上高坡,冷眼俯视战场。敌军被困泥沼,进退维谷,如同困兽。但他并未下令总攻。他知道,真正的反击才刚开始。
果然,不多时,敌阵后方鼓声骤起。一队弓手迅速列阵,盾牌在外,弓弦拉满。下一瞬,密集箭雨腾空而起,直扑山坡上的伏兵。数名骑兵应声落马,冲锋之势为之一滞。
“升热气球。”李骁沉声下令。
下游林带深处,早已待命的工兵点燃蒸汽炉。随着锅炉压力攀升,三个巨大的气囊缓缓充气,脱离地面。绳索解开刹那,热气球徐徐升起,悬停于敌军正上方。
当第二波箭雨射出时,气球底部垂下的防火帆布同时展开,形成一道移动屏障。箭矢撞上帆布,纷纷滑落泥中,未能伤及一人。更关键的是,气球随即投下照明弹,磷火燃烧,将整片沼泽照得亮如白昼。
“三面合围,压缩阵型!”李骁挥动令旗。
号角声起,左翼火炮推进至高地,精准轰击敌军集结点;右翼步兵持长矛压上,逼迫残部向中心收缩;而他亲率铁骑,自高坡直冲而下,直取敌军指挥台。
王晏立于一台木制高台之上,披甲执剑,面色铁青。他望着四周步步紧逼的火光与烟尘,终于明白自己踏入了何等绝境。前方是吞噬人马的泥沼,背后是断桥深渊,两侧皆被火炮封锁,连空中都悬着那诡异的飞行器。
他忽然仰天大笑,笑声嘶哑,却透着一丝清明。
“好一个阳谋……你根本不怕我识破。”他手中长剑一震,指向李骁,“这地势本就是杀器,你只是引我进来罢了。”
李骁勒马停于坡前,距高台不过二十步。他未答话,只抬手示意身后号角手。
《破阵乐》响起,低沉而压迫,一声声敲在残军心头。那曲调并非喧嚣鼓舞,而是缓慢、坚定,仿佛命运的鼓点,宣告着终局的到来。
王晏不再言语。他环视四周,亲兵死伤殆尽,将旗倾倒,连最后一面战鼓也裂了口。他缓缓抬起手,将长剑横于眼前。剑身映着火光,照出他苍老的面容——鬓发斑白,眼角刻满岁月与权谋的痕迹。
然后,他用力一掷。
长剑飞出,插入泥中,直至没柄。
转身,他迈步走入浓烟深处。身影被火焰吞没前,最后回望了一眼这片他曾誓要踏平的土地。
李骁坐在马上,目光未移。他知道,这一战已无悬念。但他没有下令追击,也没有欢呼胜利。他只是静静看着那团烟雾,直到它被夜风吹散。
“救活的俘虏,统一押送主营。”他低声下令。
副将策马上前:“是否清剿残部?”
“不必。”李骁摇头,“他们已无战意。留下百人看守,其余随我巩固防线。上游江道尚未排查,不能松懈。”
话音未落,一名传令兵飞奔而至,滚鞍下马:“报!西南小径发现敌军遗弃辎重,内有文书残卷,疑似王晏军令底稿!”
李骁皱眉:“拿来看。”
传令兵呈上一只焦黑木匣,锁扣已熔,内部纸张半毁。李骁抽出其中一页,借火光细看。字迹模糊,但依稀可辨“闽越”“粮草接应”“七日内会师”等字样。
他将纸页折好,收入怀中。
“通知工兵队,明日一早勘察沼泽边缘,铺设临时栈道。另派两队精锐,沿西南小径追踪三十里,查清补给来源。”
副将应诺欲去,李骁又叫住他:“把那批俘虏分开关押,重点审问曾服役于工部记档的流民出身者。”
“是。”
夜风渐强,吹动战旗猎猎作响。战场上哀嚎渐息,只剩泥沼中偶尔传出挣扎的闷响。李骁翻身下马,蹲身检查一具敌军尸体。那人铠甲陈旧,腰间挂着一枚铜牌,刻着“工部壬字营”五字。
他盯着那枚铜牌,指尖轻轻摩挲边缘。
片刻后站起身,拍去靴上泥污,重新跨上战马。他没有回头再看战场一眼,只将令旗取出,握在手中。
前方江岸灯火隐约,主营仍在运转。他知道,父亲还在等战报,妹妹在整理情报,母亲或许正熬着药汤。而这场仗,才刚刚撕开一角真相。
他扬鞭催马,沿着江堤疾行。马蹄踏过碎石,溅起几点火星。远处,一艘改装战船正缓缓靠岸,甲板上站着一名女子,身穿工装袍,袖口沾着油渍,正低头核对一份图纸。
李骁远远望见她,微微勒缰。
那女子似有所觉,抬头看来。两人隔空对视一瞬,她点了点头,他也点头回应。
然后,他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