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的手指还停在沙盘边缘,投影中的红点微微跳动。更鼓声远去,烛火映着墙上浮动的光影,那艘虚拟战船的轮廓在墙面上轻轻摇晃。
门被推开时,风带进一丝凉意。李毅走了进来,脚步沉稳,身后跟着一人。那人穿着粗布衣裳,身形高大,左脸一道旧疤从眉骨斜划至耳下,右臂袖口微卷,露出皮肤上一块铜铃状烙印。
“主上。”李毅低声,“人带来了。”
李震没有回头,目光仍落在南方水系的三处标记上。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你叫阿史那?”
那人单膝跪地,头颅低垂,声音低哑却清晰:“是。”
“平西王丙字营断喉组,活下来的最后一个?”
“曾经是。”
李震终于转过身,走到他面前,蹲下,视线与他平齐。“你在西域伏击战中被俘,没死,也没咬毒。为什么?”
阿史那沉默了一瞬,抬头直视李震的眼睛:“因为有人把我当人治伤。”
“苏婉救了你。”李震语气平静。
“她缝合我的伤口,喂我药,问冷不冷,痛不痛。”阿史那的声音有些发涩,“十七年来,我杀人无数,奉命行事,从没人问过我一句‘你还活着吗’。可她做了。”
李震盯着他,眼神未动:“所以你现在来投靠我?就因为她给你包扎?”
“不是为了她。”阿史那摇头,“是为了你们做的事。守城时让妇孺先撤,分粮时老弱优先。你们杀敌,但不滥杀。我在并州见过太多军队,屠村、劫粮、烧医馆,可你们不一样。”
李震站起身,踱步至案前,拿起一枚铜符,在掌心轻轻摩挲。光影流转,沙盘上的投影仍未消散,三处红点依旧闪烁。
“你知道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他忽然问。
“不知道。”
“那你效忠什么?”
“效忠不杀无辜的规矩。”阿史那低头,“也效忠能让我重新做人的机会。”
李震转身,指向沙盘:“这是洛阳四门布防图。现有三处虚哨、两处盲区。若你是敌将,如何破城?”
阿史那缓缓起身,走近沙盘,目光扫过北门、西门、南门。他没有伸手触碰,只是静静观察。
“北门东侧岗楼,夜间换防间隔太长,火把间距不足。”他开口,“若派三人潜行,借排水渠接近城墙,可在守军交接时突入。”
李震不动声色。
“西门粮道入口设卡太前。”阿史那继续,“一旦遇袭,守军回援需越过长街,至少延误半刻。应后撤三十步,利用拐角形成夹击之势。”
李震眼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这是李瑶昨日呈报的方案,尚未修正。
“最后——”阿史那顿了顿,“南门百姓撤离通道看似畅通,实为陷阱。若敌佯攻此处,诱主力集结,再以精锐突袭东门空虚地带,可一举破城。”
李震盯着他,良久未语。
屋内一片静默。烛火轻微晃动,映得沙盘上的山川影子微微颤动。
“你说得对。”李震终于开口。
他走回案前,取出一张空白竹简,提笔写下几行字,随后盖上私印,递向李毅:“七日内,他随你巡查全城防务。记录所有隐患,汇总成册。若所言属实,且无异动,准其加入锦衣卫暗探序列。”
李毅接过竹简,点头称是。
阿史那再次跪地,额头轻触地面:“谢主上赐重生之路。”
李震没有扶他,也没有说话。他走到窗边,掀开一角帷幕。夜色深沉,远处城楼上巡哨的身影隐约可见。风穿窗而入,吹动案上几张纸页,其中一张飘落,上面画着一条蜿蜒水道,两端标着“衡州”与“番禺”。
李毅弯腰拾起,正欲放回,李震却抬手止住。
“等等。”他说。
李毅停下动作。
“把《浅水行船法》第三章删去两页。”李震语气平淡,“留个缺口。等他们主动来问时,再补上。”
李毅点头,拆开文书包囊,抽出指定竹简,取出两片薄竹,收入袖中。
李震看着窗外,仿佛在等什么。
片刻后,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侍从快步进来,躬身禀报:“镇北王使者已到西驿,带来西域诸国盟约草案,另附曲辕犁技术共享清单,请示是否接见。”
李震收回目光,淡淡道:“明日辰时,召见。”
侍从退下。
李毅收好文书,看向阿史那:“走吧。”
阿史那起身,转身欲行,忽听李震在背后问:“你以前杀过多少人?”
他脚步一顿,背对着李震,声音低沉:“记不清了。只记得最后一次,是在玉门关外,杀了一个逃兵。他怀里揣着孩子的画像。”
“现在呢?”李震问,“还能下手吗?”
阿史那缓缓回头:“能。但只杀该杀之人。”
李震看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李毅带着阿史那走出官署。夜风迎面吹来,两人穿过庭院,走向西廊。
“你真以为他会信你?”李毅低声问。
阿史那沉默片刻:“我不求他信我。只求一个机会。”
“七天。”李毅道,“别搞砸。”
阿史那点头。
两人走过回廊,身影消失在月光下的石阶尽头。
官署内,李震仍立于窗前。投影中的红点还在跳动,频率比之前快了些许。他伸手触碰匣面,数据刷新——楚南水师巡弋时间再次提前一刻。
他盯着那变动的数字,手指缓缓收紧。
屋外,更鼓响起,四更将至。
李毅带着阿史那穿过宫墙夹道,转入西驿偏院。院中灯未熄,一间厢房亮着微光。
“你就住这。”李毅说,“明早辰时,城防司点卯。我会派人盯你。”
阿史那站在门口,望着那盏孤灯。
“你不问我为何带你回来?”李毅忽然问。
阿史那摇头:“你带我回来,自有你的理由。”
李毅冷笑一声:“你以为她是救你?她是救所有人。包括你这样的死士。”
阿史那没说话。
李毅转身欲走,又停下:“记住,你不是归顺,是试用。七天之内,若发现你有一丝异动——”
“我知道。”阿史那打断他,“我会死。”
李毅没再言语,迈步离去。
阿史那推门进屋,关上门,解下外袍挂在钩上。屋内陈设简单,一床一桌一椅,桌上放着一碗凉水和半块干饼。
他坐到桌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心有茧,指节粗大,右手食指第二关节有一道旧伤,是某次刺杀时被刀刃反震所致。
他抬起手,对着油灯看了看,然后缓缓握紧。
窗外,风掠过屋檐,吹动一片瓦松。
        门被推开时,风带进一丝凉意。李毅走了进来,脚步沉稳,身后跟着一人。那人穿着粗布衣裳,身形高大,左脸一道旧疤从眉骨斜划至耳下,右臂袖口微卷,露出皮肤上一块铜铃状烙印。
“主上。”李毅低声,“人带来了。”
李震没有回头,目光仍落在南方水系的三处标记上。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你叫阿史那?”
那人单膝跪地,头颅低垂,声音低哑却清晰:“是。”
“平西王丙字营断喉组,活下来的最后一个?”
“曾经是。”
李震终于转过身,走到他面前,蹲下,视线与他平齐。“你在西域伏击战中被俘,没死,也没咬毒。为什么?”
阿史那沉默了一瞬,抬头直视李震的眼睛:“因为有人把我当人治伤。”
“苏婉救了你。”李震语气平静。
“她缝合我的伤口,喂我药,问冷不冷,痛不痛。”阿史那的声音有些发涩,“十七年来,我杀人无数,奉命行事,从没人问过我一句‘你还活着吗’。可她做了。”
李震盯着他,眼神未动:“所以你现在来投靠我?就因为她给你包扎?”
“不是为了她。”阿史那摇头,“是为了你们做的事。守城时让妇孺先撤,分粮时老弱优先。你们杀敌,但不滥杀。我在并州见过太多军队,屠村、劫粮、烧医馆,可你们不一样。”
李震站起身,踱步至案前,拿起一枚铜符,在掌心轻轻摩挲。光影流转,沙盘上的投影仍未消散,三处红点依旧闪烁。
“你知道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他忽然问。
“不知道。”
“那你效忠什么?”
“效忠不杀无辜的规矩。”阿史那低头,“也效忠能让我重新做人的机会。”
李震转身,指向沙盘:“这是洛阳四门布防图。现有三处虚哨、两处盲区。若你是敌将,如何破城?”
阿史那缓缓起身,走近沙盘,目光扫过北门、西门、南门。他没有伸手触碰,只是静静观察。
“北门东侧岗楼,夜间换防间隔太长,火把间距不足。”他开口,“若派三人潜行,借排水渠接近城墙,可在守军交接时突入。”
李震不动声色。
“西门粮道入口设卡太前。”阿史那继续,“一旦遇袭,守军回援需越过长街,至少延误半刻。应后撤三十步,利用拐角形成夹击之势。”
李震眼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这是李瑶昨日呈报的方案,尚未修正。
“最后——”阿史那顿了顿,“南门百姓撤离通道看似畅通,实为陷阱。若敌佯攻此处,诱主力集结,再以精锐突袭东门空虚地带,可一举破城。”
李震盯着他,良久未语。
屋内一片静默。烛火轻微晃动,映得沙盘上的山川影子微微颤动。
“你说得对。”李震终于开口。
他走回案前,取出一张空白竹简,提笔写下几行字,随后盖上私印,递向李毅:“七日内,他随你巡查全城防务。记录所有隐患,汇总成册。若所言属实,且无异动,准其加入锦衣卫暗探序列。”
李毅接过竹简,点头称是。
阿史那再次跪地,额头轻触地面:“谢主上赐重生之路。”
李震没有扶他,也没有说话。他走到窗边,掀开一角帷幕。夜色深沉,远处城楼上巡哨的身影隐约可见。风穿窗而入,吹动案上几张纸页,其中一张飘落,上面画着一条蜿蜒水道,两端标着“衡州”与“番禺”。
李毅弯腰拾起,正欲放回,李震却抬手止住。
“等等。”他说。
李毅停下动作。
“把《浅水行船法》第三章删去两页。”李震语气平淡,“留个缺口。等他们主动来问时,再补上。”
李毅点头,拆开文书包囊,抽出指定竹简,取出两片薄竹,收入袖中。
李震看着窗外,仿佛在等什么。
片刻后,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侍从快步进来,躬身禀报:“镇北王使者已到西驿,带来西域诸国盟约草案,另附曲辕犁技术共享清单,请示是否接见。”
李震收回目光,淡淡道:“明日辰时,召见。”
侍从退下。
李毅收好文书,看向阿史那:“走吧。”
阿史那起身,转身欲行,忽听李震在背后问:“你以前杀过多少人?”
他脚步一顿,背对着李震,声音低沉:“记不清了。只记得最后一次,是在玉门关外,杀了一个逃兵。他怀里揣着孩子的画像。”
“现在呢?”李震问,“还能下手吗?”
阿史那缓缓回头:“能。但只杀该杀之人。”
李震看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李毅带着阿史那走出官署。夜风迎面吹来,两人穿过庭院,走向西廊。
“你真以为他会信你?”李毅低声问。
阿史那沉默片刻:“我不求他信我。只求一个机会。”
“七天。”李毅道,“别搞砸。”
阿史那点头。
两人走过回廊,身影消失在月光下的石阶尽头。
官署内,李震仍立于窗前。投影中的红点还在跳动,频率比之前快了些许。他伸手触碰匣面,数据刷新——楚南水师巡弋时间再次提前一刻。
他盯着那变动的数字,手指缓缓收紧。
屋外,更鼓响起,四更将至。
李毅带着阿史那穿过宫墙夹道,转入西驿偏院。院中灯未熄,一间厢房亮着微光。
“你就住这。”李毅说,“明早辰时,城防司点卯。我会派人盯你。”
阿史那站在门口,望着那盏孤灯。
“你不问我为何带你回来?”李毅忽然问。
阿史那摇头:“你带我回来,自有你的理由。”
李毅冷笑一声:“你以为她是救你?她是救所有人。包括你这样的死士。”
阿史那没说话。
李毅转身欲走,又停下:“记住,你不是归顺,是试用。七天之内,若发现你有一丝异动——”
“我知道。”阿史那打断他,“我会死。”
李毅没再言语,迈步离去。
阿史那推门进屋,关上门,解下外袍挂在钩上。屋内陈设简单,一床一桌一椅,桌上放着一碗凉水和半块干饼。
他坐到桌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心有茧,指节粗大,右手食指第二关节有一道旧伤,是某次刺杀时被刀刃反震所致。
他抬起手,对着油灯看了看,然后缓缓握紧。
窗外,风掠过屋檐,吹动一片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