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兵话音未落,李骁已抓起案上披风大步出门。校场火光通明,工匠们正围着三架霹雳炮的底座忙活,铁锤敲打声此起彼伏。他快步走近,俯身查看支架接合处,指尖抚过一道细微裂痕,眉头一拧。
“换备用件。”他直起身下令,“主炮不能出半点差错。”
身旁副将应声而去。李骁转身走向工坊角落的木箱堆,亲自掀开盖板,从乾坤万象匣取出的强化钢轴静静躺在油布上,表面泛着冷冽银光。他示意工匠抬出替换部件,又取出特制润滑脂分发各组。一名老匠人抹了把汗,低声嘀咕:“这油滑得怪,擦上去手都发飘。”
“用就是了。”李骁不回头,“天亮前,我要听见所有炮轮能顺滑转动。”
他回到指挥帐时,李瑶派来的情报官已在等候。竹筒递上,抽出一卷薄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北境近十日风向、冻土深度与敌骑活动轨迹。李骁铺开地形图,对照数据,在狼脊岭西侧划出一条弧线。
“风向稳定,烟幕可遮炮位。”他自语一句,提笔加重标记,“冻土三尺,骑兵绕行困难——他们只能走谷道。”
帐外脚步声响起,几名将领陆续入内。有人开口便道:“将军,依末将之见,不如死守关隘。设伏太过冒险,万一敌军分兵袭我后路……”
“他们不会分兵。”李骁打断,“铁木真要的是速战,不是消耗。他等的就是我们缩在墙后,好用骑射耗死守军。”他指向地图,“但这次不一样。我们有霹雳炮,有预埋火雷,还有足够弓弩手藏在两侧山崖。”
他抽出一支红签,插在谷口位置:“先锋轻骑诱敌深入,炮队覆盖主道,弓弩封锁退路。等他们挤成一团,再放滚石檑木。”顿了顿,“这不是防守,是围杀。”
帐内沉默片刻,一名老将缓缓点头:“若真能压住他们冲锋势头,此计可行。”
“那就定下了。”李骁收笔,“传令各营,按新部署调整阵型。子时前完成换装,丑时整队待命。”
他走出帐篷,夜风扑面。校场另一侧,士兵正排队领取新式铠甲。李瑶调拨的国库储备已运抵,这批甲胄内衬加厚棉层,肩肘处嵌入轻钢片,重量减轻两成,防劈砍能力却提升近半。一名士卒试穿后咧嘴笑了:“这玩意儿蹲马步都不累。”
李骁走过队伍,伸手按了按一名士兵肩甲接缝处,点头走开。刚回到帐中,李瑶本人竟亲自赶来,手中捧着一册新绘热力图。
“这是根据细作回传的二十次侦察整合而成。”她将图摊开,“红色区域是敌军最可能经过的路线,黄色是试探性游骑常出没地带。你设伏的位置,恰好卡在两条动线交汇点。”
“很好。”李骁盯着图上数据,“明日拂晓前,我要所有斥候撤回,免得打草惊蛇。”
“已经下令了。”李瑶说着,又取出一份清单,“粮草八千石已分三批启运,押官全是赵德推荐的可靠之人。医队物资也打包完毕,苏婉亲自核验过每一包药剂。”
正说话间,帐帘掀开,苏婉走了进来。她肩头落着薄雪,手里提着一个长条木箱。
“这是我改良的战场急救包。”她打开箱子,里面分格整齐,止血粉、夹板、密封药膏一应俱全,“每名随军医官配一套,重伤员初步处理时间能缩短一半。”
李骁接过一个夹板翻看:“这个铰链设计……是你自己改的?”
“加了调节扣。”苏婉点头,“不同体型都能固定。另外,幽州城外的收治所今晚就能启用,三百张床铺好了,蒸汽消毒锅也试过了。”
“辛苦你了。”李骁郑重道。
苏婉摇头:“只要前线少送回来几个残肢断臂的人,就不算辛苦。”
她离开后,李骁坐回案前,再次检查行军序列。忽然,李毅从暗处现身,声音低沉:“那个押粮官,今夜私下见了王晏旧宅的仆从。”
“人呢?”
“已调去后勤杂役队,由亲信接替。”李毅递上一枚铜铃,“密语系统已布设完毕,所有军令经此铃编码传递,除非持有解码牌,否则听来只是寻常响动。”
李骁接过铜铃,轻轻一摇,发出清脆却不刺耳的声响。他点头:“做得干净。”
“还有一事。”李毅停顿片刻,“京畿三卫中,两名副统领府中昨夜都有密函传出,被截下但未拆封。我让人原样送回,信封上的蜡印没破。”
“他们是想看看我们会不会动手。”李骁冷笑,“现在不动,等骁儿出征后再收拾。”
“正是这个意思。”李毅收回铜铃,“我会盯紧他们的下一步动作。”
两人正说话,一名工匠急步闯入:“将军!最后一组炮架组装完毕,试转顺畅,无卡顿。”
李骁起身就走。校场中央,六门霹雳炮并列而立,炮口朝北,漆黑如渊。他伸手抚过炮管,冰冷金属传来沉实触感。工匠们围在一旁,满脸疲惫却难掩自豪。
“能保证连续发射五轮以上?”他问。
“七轮没问题!”主匠拍胸保证,“用了您给的钢轴和油,连绞盘都省力不少。”
李骁点头,下令:“推入遮蔽区,覆帆布伪装。明日辰时,随主力出发。”
他回到帐中,提笔在行军序列最后补上一行字:**“医队二梯队驻幽州收治所,保持灯火通明,随时接诊。”**
刚放下笔,李瑶又派人送来最新消息:河东方向再现蛮族游骑踪迹,距边境不足三十里。他凝视地图片刻,提朱笔在河东段防线画了个圈,写下“加强巡哨”四字。
赵德这时捧着一份文书进来:“陛下口谕,战时政务条例即刻施行。所有非紧急事务暂停,户部、工部、太医院一律配合军需调度。”
“我知道了。”李骁接过文书扫了一眼,“你回去告诉父亲,大军明日准时开拔,一切准备就绪。”
赵德欲言又止:“将军,真不用再等一等?毕竟……”
“等不了。”李骁打断,“敌人已经在动,我们不能再慢一步。”
赵德退下后,帐内重归寂静。李骁站在沙盘前,将代表炮队的红棋移至狼脊岭西侧洼地,又摆上几枚黑子象征伏兵。他盯着那条狭长谷道,仿佛已看见敌骑蜂拥而入。
帐外,最后一辆粮车正被盖上油布。一名医官背着药箱快步走过,靴底踩碎薄冰,发出轻微脆响。
李骁转身坐下,提起笔准备誊抄最终命令。笔尖刚触纸面,帐帘突然被人掀开。
“将军!”传令兵喘着气,“幽州急报——今晨五更,三名失踪的斥候尸体被挂在关外旗杆上,每人胸口钉着一张羊皮,写着……”
他顿了顿,声音发紧。
“写着‘明日此时,旗换主’。”
        “换备用件。”他直起身下令,“主炮不能出半点差错。”
身旁副将应声而去。李骁转身走向工坊角落的木箱堆,亲自掀开盖板,从乾坤万象匣取出的强化钢轴静静躺在油布上,表面泛着冷冽银光。他示意工匠抬出替换部件,又取出特制润滑脂分发各组。一名老匠人抹了把汗,低声嘀咕:“这油滑得怪,擦上去手都发飘。”
“用就是了。”李骁不回头,“天亮前,我要听见所有炮轮能顺滑转动。”
他回到指挥帐时,李瑶派来的情报官已在等候。竹筒递上,抽出一卷薄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北境近十日风向、冻土深度与敌骑活动轨迹。李骁铺开地形图,对照数据,在狼脊岭西侧划出一条弧线。
“风向稳定,烟幕可遮炮位。”他自语一句,提笔加重标记,“冻土三尺,骑兵绕行困难——他们只能走谷道。”
帐外脚步声响起,几名将领陆续入内。有人开口便道:“将军,依末将之见,不如死守关隘。设伏太过冒险,万一敌军分兵袭我后路……”
“他们不会分兵。”李骁打断,“铁木真要的是速战,不是消耗。他等的就是我们缩在墙后,好用骑射耗死守军。”他指向地图,“但这次不一样。我们有霹雳炮,有预埋火雷,还有足够弓弩手藏在两侧山崖。”
他抽出一支红签,插在谷口位置:“先锋轻骑诱敌深入,炮队覆盖主道,弓弩封锁退路。等他们挤成一团,再放滚石檑木。”顿了顿,“这不是防守,是围杀。”
帐内沉默片刻,一名老将缓缓点头:“若真能压住他们冲锋势头,此计可行。”
“那就定下了。”李骁收笔,“传令各营,按新部署调整阵型。子时前完成换装,丑时整队待命。”
他走出帐篷,夜风扑面。校场另一侧,士兵正排队领取新式铠甲。李瑶调拨的国库储备已运抵,这批甲胄内衬加厚棉层,肩肘处嵌入轻钢片,重量减轻两成,防劈砍能力却提升近半。一名士卒试穿后咧嘴笑了:“这玩意儿蹲马步都不累。”
李骁走过队伍,伸手按了按一名士兵肩甲接缝处,点头走开。刚回到帐中,李瑶本人竟亲自赶来,手中捧着一册新绘热力图。
“这是根据细作回传的二十次侦察整合而成。”她将图摊开,“红色区域是敌军最可能经过的路线,黄色是试探性游骑常出没地带。你设伏的位置,恰好卡在两条动线交汇点。”
“很好。”李骁盯着图上数据,“明日拂晓前,我要所有斥候撤回,免得打草惊蛇。”
“已经下令了。”李瑶说着,又取出一份清单,“粮草八千石已分三批启运,押官全是赵德推荐的可靠之人。医队物资也打包完毕,苏婉亲自核验过每一包药剂。”
正说话间,帐帘掀开,苏婉走了进来。她肩头落着薄雪,手里提着一个长条木箱。
“这是我改良的战场急救包。”她打开箱子,里面分格整齐,止血粉、夹板、密封药膏一应俱全,“每名随军医官配一套,重伤员初步处理时间能缩短一半。”
李骁接过一个夹板翻看:“这个铰链设计……是你自己改的?”
“加了调节扣。”苏婉点头,“不同体型都能固定。另外,幽州城外的收治所今晚就能启用,三百张床铺好了,蒸汽消毒锅也试过了。”
“辛苦你了。”李骁郑重道。
苏婉摇头:“只要前线少送回来几个残肢断臂的人,就不算辛苦。”
她离开后,李骁坐回案前,再次检查行军序列。忽然,李毅从暗处现身,声音低沉:“那个押粮官,今夜私下见了王晏旧宅的仆从。”
“人呢?”
“已调去后勤杂役队,由亲信接替。”李毅递上一枚铜铃,“密语系统已布设完毕,所有军令经此铃编码传递,除非持有解码牌,否则听来只是寻常响动。”
李骁接过铜铃,轻轻一摇,发出清脆却不刺耳的声响。他点头:“做得干净。”
“还有一事。”李毅停顿片刻,“京畿三卫中,两名副统领府中昨夜都有密函传出,被截下但未拆封。我让人原样送回,信封上的蜡印没破。”
“他们是想看看我们会不会动手。”李骁冷笑,“现在不动,等骁儿出征后再收拾。”
“正是这个意思。”李毅收回铜铃,“我会盯紧他们的下一步动作。”
两人正说话,一名工匠急步闯入:“将军!最后一组炮架组装完毕,试转顺畅,无卡顿。”
李骁起身就走。校场中央,六门霹雳炮并列而立,炮口朝北,漆黑如渊。他伸手抚过炮管,冰冷金属传来沉实触感。工匠们围在一旁,满脸疲惫却难掩自豪。
“能保证连续发射五轮以上?”他问。
“七轮没问题!”主匠拍胸保证,“用了您给的钢轴和油,连绞盘都省力不少。”
李骁点头,下令:“推入遮蔽区,覆帆布伪装。明日辰时,随主力出发。”
他回到帐中,提笔在行军序列最后补上一行字:**“医队二梯队驻幽州收治所,保持灯火通明,随时接诊。”**
刚放下笔,李瑶又派人送来最新消息:河东方向再现蛮族游骑踪迹,距边境不足三十里。他凝视地图片刻,提朱笔在河东段防线画了个圈,写下“加强巡哨”四字。
赵德这时捧着一份文书进来:“陛下口谕,战时政务条例即刻施行。所有非紧急事务暂停,户部、工部、太医院一律配合军需调度。”
“我知道了。”李骁接过文书扫了一眼,“你回去告诉父亲,大军明日准时开拔,一切准备就绪。”
赵德欲言又止:“将军,真不用再等一等?毕竟……”
“等不了。”李骁打断,“敌人已经在动,我们不能再慢一步。”
赵德退下后,帐内重归寂静。李骁站在沙盘前,将代表炮队的红棋移至狼脊岭西侧洼地,又摆上几枚黑子象征伏兵。他盯着那条狭长谷道,仿佛已看见敌骑蜂拥而入。
帐外,最后一辆粮车正被盖上油布。一名医官背着药箱快步走过,靴底踩碎薄冰,发出轻微脆响。
李骁转身坐下,提起笔准备誊抄最终命令。笔尖刚触纸面,帐帘突然被人掀开。
“将军!”传令兵喘着气,“幽州急报——今晨五更,三名失踪的斥候尸体被挂在关外旗杆上,每人胸口钉着一张羊皮,写着……”
他顿了顿,声音发紧。
“写着‘明日此时,旗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