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跌跌撞撞冲进医疗棚,话音未落,苏婉已抓起药箱起身。她脚步未停,只对身旁医童道:“带人去西墙,封锁污染区,所有接触腐草者隔离观察。”
李瑶听见动静从帐中走出,风里飘来一股腥臭。她皱眉望向西边,围墙缺口处黑影晃动,几名暗哨正抬走一袋发霉的草料。她转身快步朝府衙方向去,路上遇见李毅迎面而来。
“查到了。”他低声说,“那袋草混了烂根乌头和陈家后院的肥土,跟井中毒物同源。”
李瑶停下脚步:“他们不收手,反而变本加厉。”
“不是蠢,是有人在逼他们动手。”李毅目光沉冷,“昨夜药铺那趟,管家买了乌头,却不知拿回去的是假药。他今早又去了,这次要的是双倍量。”
李瑶眼神一凛:“那就顺着这条线,挖到底。”
天刚亮,城南七家药铺陆续开门。李瑶坐在府衙偏厅,面前摊开一叠交易簿。她亲自调来了三日内所有含毒药材的出货记录,一条条比对笔迹、印章、时间。李毅站在她身后,一言不发。
半个时辰后,她的手指停在“济安堂”的账册上。昨夜子时,一笔匿名采购记录赫然在目:断肠草三两,乌头半斤,付款人签字潦草,但盖的私印边缘有细微裂痕——正是陈家常用印的变体。
“就是这里。”她合上账本,“济安堂,陈家名下的产业。”
李毅点头:“我已派人盯住前后门。掌柜今早刚进货一批药材,还没来得及处理。”
“现在去。”李瑶站起身,“我要亲眼看着他开口。”
两人带四名暗哨直奔济安堂。此时晨雾未散,药铺刚卸下门板,掌柜正在清点昨日采买的药材。李毅挥手,两名暗哨扮作外地药商走入店内,与掌柜搭话,其余人绕至后院。
突然,后院一声闷响,紧接着一人翻墙欲逃,被早已埋伏的暗哨扑倒在地。李瑶从侧门进入,见那仆役怀里揣着一只油纸包,拆开一看,是晒干的乌头根。
“地窖。”她只说了一个字。
李毅带人撬开地窖暗格,在夹墙内搜出一本未登记的账本。翻开第一页,赫然写着:“陈府管家,购乌头半斤,银五两,画押为证。”下方是一个歪斜的指印。
李瑶拿着账本走上前。掌柜脸色煞白,跪在地上说不出话。
“你若说是受人胁迫,我可以保你性命。”李瑶盯着他,“但若继续包庇,按律当诛全族。”
掌柜浑身发抖,终于哭出声:“是陈老爷的亲信!昨夜亲自来铺子,说只要让学堂建不成,事后必有重赏!小人不敢不从啊!”
“谁给的命令?”
“……是陈老太爷身边的管事,姓周的那位。”
“印章是谁刻的?”
“是我兄长……不,是被迫改的!原印丢了,他们逼我照着新样重刻!”
李瑶将账本收好,转头对李毅:“把人带走,关进府衙牢房,不得让他与外界接触。”
掌柜被押走时还在喊:“我说的全是实话!小人只是听命行事!”
回到府衙,李瑶将账本与印章拓样摆在案上。李毅站在门侧,低声问:“要现在动手?”
“还不行。”她摇头,“证据够了,但还不够狠。”
“等什么?”
“等他们自己跳出来。”
她提笔写了一封请柬,以新政联席议事为由,请三位士族代表午时到府衙商议粮税改制。其中一位,正是陈家代理人。
日头过中,三人陆续到来。陈家来的是一名中年管事,身穿深青长衫,神色镇定。其余两人坐定后低声交谈,气氛看似平静。
李瑶端茶未饮,只道:“今日请诸位来,是为学堂重建之事。昨夜西墙遭污,毒物再现,百姓已有恐慌。我想听听各位的看法。”
一人拱手道:“此等行径,实属卑劣,应严查到底。”
另一人附和:“若是民间宵小所为,当速捕之,以安民心。”
陈家管事微微一笑:“想必大人已有线索,不如直言,也好助您破案。”
李瑶不动声色,忽然抬手:“带人进来。”
门帘掀开,掌柜被两名暗哨押入,脸上仍带着惊惧。
管事一愣,随即冷笑:“这是何意?一个药铺掌柜,也配站在这里?”
掌柜抬头看见他,浑身一颤,脱口而出:“就是你!昨夜你亲自来铺子,交了五两银子,让我备下乌头,还说‘井水无人看管,下一点就够’!”
满堂骤静。
管事脸色骤变:“血口喷人!我何时去过你那破铺子?”
李瑶缓缓展开账本,推至案前:“这笔交易,时间、金额、印章,皆与你陈家私印吻合。你若否认,可敢当场比对?”
她又取出一张拓纸,上面是印章的清晰印痕,裂纹位置分毫不差。
一名士族低头细看,眉头紧锁。另一人悄然挪动身子,似欲离席。
就在这时,苏婉走进厅内,手中捧着一叠病案。她没说话,只将册子放在主案上,翻开第一页。
“三人呕血,五人高热昏迷,皆因摄入微量毒素所致。若非发现及时,今日便会有死者抬出工地。”她声音平静,“这些,都是喝过井水的民夫。”
厅内再无人开口。
陈家管事强撑镇定:“凭一份私账和一个疯汉的话,就想定我陈家的罪?荒唐!”
李瑶冷冷看着他:“你说他疯?那我再叫一个人来。”
她拍了下手。
片刻后,一名街痞被带进来,脸上还带着淤青。他一进门就扑通跪下:“小的招了!是陈府管家雇我搬砖,每块三文!还说若能毁了学堂,另有重赏!”
管事猛地站起:“你们——”
李毅一步上前,堵住门口。
“你没有证据!”管事吼道,“这些人都在诬陷我陈家!”
“诬陷?”李瑶站起身,走到他面前,“那你告诉我,为何你家仆役的衣服会在磨坊被搜出?为何你家的斧头砍痕与断梁完全一致?为何你家的药源两次出现在投毒现场?”
她一字一顿:“你们嘴上说着礼法,背地里却用最脏的手段杀人害命。你们怕的不是女子读书,怕的是有人不再听你们的话。”
管事嘴唇发抖,额角渗出冷汗。
李瑶退回案前,扫视众人:“今日我不抓人,也不定罪。但我把话放在这里——下次再有人往井里投毒,往工地上泼腐草,我不再查,直接按谋逆论处,株连九族。”
她合上账本,声音冷如铁石:“你们想试,尽管来。”
厅内死寂。
三位士族代表低头不语,片刻后陆续起身告退。陈家管事被李毅亲自押出,临出门时踉跄了一下,扶住门框才勉强站稳。
苏婉收起病案,轻声道:“我会继续监测中毒者的状况,若有恶化,立刻上报。”
李瑶点头,握紧手中的账本。
窗外,百姓的议论声渐渐聚拢,像潮水般涌向府衙大门。
她走到窗前,看见人群攒动,孩童挤在前排,仰头望着府衙匾额。
李毅走到她身边:“下一步?”
她望着那片喧腾的人海,低声说:“该让所有人看清,谁在阻拦光明。”
一名老妇抱着孙子挤到门前,高声喊:“大人!我家娃儿昨夜喝了井水,到现在还吐呢!”
        李瑶听见动静从帐中走出,风里飘来一股腥臭。她皱眉望向西边,围墙缺口处黑影晃动,几名暗哨正抬走一袋发霉的草料。她转身快步朝府衙方向去,路上遇见李毅迎面而来。
“查到了。”他低声说,“那袋草混了烂根乌头和陈家后院的肥土,跟井中毒物同源。”
李瑶停下脚步:“他们不收手,反而变本加厉。”
“不是蠢,是有人在逼他们动手。”李毅目光沉冷,“昨夜药铺那趟,管家买了乌头,却不知拿回去的是假药。他今早又去了,这次要的是双倍量。”
李瑶眼神一凛:“那就顺着这条线,挖到底。”
天刚亮,城南七家药铺陆续开门。李瑶坐在府衙偏厅,面前摊开一叠交易簿。她亲自调来了三日内所有含毒药材的出货记录,一条条比对笔迹、印章、时间。李毅站在她身后,一言不发。
半个时辰后,她的手指停在“济安堂”的账册上。昨夜子时,一笔匿名采购记录赫然在目:断肠草三两,乌头半斤,付款人签字潦草,但盖的私印边缘有细微裂痕——正是陈家常用印的变体。
“就是这里。”她合上账本,“济安堂,陈家名下的产业。”
李毅点头:“我已派人盯住前后门。掌柜今早刚进货一批药材,还没来得及处理。”
“现在去。”李瑶站起身,“我要亲眼看着他开口。”
两人带四名暗哨直奔济安堂。此时晨雾未散,药铺刚卸下门板,掌柜正在清点昨日采买的药材。李毅挥手,两名暗哨扮作外地药商走入店内,与掌柜搭话,其余人绕至后院。
突然,后院一声闷响,紧接着一人翻墙欲逃,被早已埋伏的暗哨扑倒在地。李瑶从侧门进入,见那仆役怀里揣着一只油纸包,拆开一看,是晒干的乌头根。
“地窖。”她只说了一个字。
李毅带人撬开地窖暗格,在夹墙内搜出一本未登记的账本。翻开第一页,赫然写着:“陈府管家,购乌头半斤,银五两,画押为证。”下方是一个歪斜的指印。
李瑶拿着账本走上前。掌柜脸色煞白,跪在地上说不出话。
“你若说是受人胁迫,我可以保你性命。”李瑶盯着他,“但若继续包庇,按律当诛全族。”
掌柜浑身发抖,终于哭出声:“是陈老爷的亲信!昨夜亲自来铺子,说只要让学堂建不成,事后必有重赏!小人不敢不从啊!”
“谁给的命令?”
“……是陈老太爷身边的管事,姓周的那位。”
“印章是谁刻的?”
“是我兄长……不,是被迫改的!原印丢了,他们逼我照着新样重刻!”
李瑶将账本收好,转头对李毅:“把人带走,关进府衙牢房,不得让他与外界接触。”
掌柜被押走时还在喊:“我说的全是实话!小人只是听命行事!”
回到府衙,李瑶将账本与印章拓样摆在案上。李毅站在门侧,低声问:“要现在动手?”
“还不行。”她摇头,“证据够了,但还不够狠。”
“等什么?”
“等他们自己跳出来。”
她提笔写了一封请柬,以新政联席议事为由,请三位士族代表午时到府衙商议粮税改制。其中一位,正是陈家代理人。
日头过中,三人陆续到来。陈家来的是一名中年管事,身穿深青长衫,神色镇定。其余两人坐定后低声交谈,气氛看似平静。
李瑶端茶未饮,只道:“今日请诸位来,是为学堂重建之事。昨夜西墙遭污,毒物再现,百姓已有恐慌。我想听听各位的看法。”
一人拱手道:“此等行径,实属卑劣,应严查到底。”
另一人附和:“若是民间宵小所为,当速捕之,以安民心。”
陈家管事微微一笑:“想必大人已有线索,不如直言,也好助您破案。”
李瑶不动声色,忽然抬手:“带人进来。”
门帘掀开,掌柜被两名暗哨押入,脸上仍带着惊惧。
管事一愣,随即冷笑:“这是何意?一个药铺掌柜,也配站在这里?”
掌柜抬头看见他,浑身一颤,脱口而出:“就是你!昨夜你亲自来铺子,交了五两银子,让我备下乌头,还说‘井水无人看管,下一点就够’!”
满堂骤静。
管事脸色骤变:“血口喷人!我何时去过你那破铺子?”
李瑶缓缓展开账本,推至案前:“这笔交易,时间、金额、印章,皆与你陈家私印吻合。你若否认,可敢当场比对?”
她又取出一张拓纸,上面是印章的清晰印痕,裂纹位置分毫不差。
一名士族低头细看,眉头紧锁。另一人悄然挪动身子,似欲离席。
就在这时,苏婉走进厅内,手中捧着一叠病案。她没说话,只将册子放在主案上,翻开第一页。
“三人呕血,五人高热昏迷,皆因摄入微量毒素所致。若非发现及时,今日便会有死者抬出工地。”她声音平静,“这些,都是喝过井水的民夫。”
厅内再无人开口。
陈家管事强撑镇定:“凭一份私账和一个疯汉的话,就想定我陈家的罪?荒唐!”
李瑶冷冷看着他:“你说他疯?那我再叫一个人来。”
她拍了下手。
片刻后,一名街痞被带进来,脸上还带着淤青。他一进门就扑通跪下:“小的招了!是陈府管家雇我搬砖,每块三文!还说若能毁了学堂,另有重赏!”
管事猛地站起:“你们——”
李毅一步上前,堵住门口。
“你没有证据!”管事吼道,“这些人都在诬陷我陈家!”
“诬陷?”李瑶站起身,走到他面前,“那你告诉我,为何你家仆役的衣服会在磨坊被搜出?为何你家的斧头砍痕与断梁完全一致?为何你家的药源两次出现在投毒现场?”
她一字一顿:“你们嘴上说着礼法,背地里却用最脏的手段杀人害命。你们怕的不是女子读书,怕的是有人不再听你们的话。”
管事嘴唇发抖,额角渗出冷汗。
李瑶退回案前,扫视众人:“今日我不抓人,也不定罪。但我把话放在这里——下次再有人往井里投毒,往工地上泼腐草,我不再查,直接按谋逆论处,株连九族。”
她合上账本,声音冷如铁石:“你们想试,尽管来。”
厅内死寂。
三位士族代表低头不语,片刻后陆续起身告退。陈家管事被李毅亲自押出,临出门时踉跄了一下,扶住门框才勉强站稳。
苏婉收起病案,轻声道:“我会继续监测中毒者的状况,若有恶化,立刻上报。”
李瑶点头,握紧手中的账本。
窗外,百姓的议论声渐渐聚拢,像潮水般涌向府衙大门。
她走到窗前,看见人群攒动,孩童挤在前排,仰头望着府衙匾额。
李毅走到她身边:“下一步?”
她望着那片喧腾的人海,低声说:“该让所有人看清,谁在阻拦光明。”
一名老妇抱着孙子挤到门前,高声喊:“大人!我家娃儿昨夜喝了井水,到现在还吐呢!”